第598頁
所以,這兩人正聚在一間房間裡,一起商量著如何上報朝廷,怎麼寫奏摺奏章的事。
至於白帝城,只要沒有西南大營的士兵壓境,夔州府衙根本每日就是拉著兵丁到江面上逛一圈,公孫淳星和他手下的人照舊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逍遙度日。
公孫賢,或者說尤獻,這會兒正在和尤雪兩個講他們兄妹分開來這麼多年的事。
之前忙著營救雲秋,公孫賢心中有愧,那艘寶船上的情|藥分明就是針對他,雲秋和李從舟不知情,也是無辜被牽連,才會鬧出這麼多事。
因此,他和尤雪就匆匆見了一面,也沒能說上幾句話就各自忙碌起來——他繼續帶人攻打西川城,而尤雪則留下來給手上的士兵診治。
現在戰事歇,尤雪本想去看看雲秋,結果瞧見點心和遠津兩人從迴廊上走下來,她便也乾脆轉頭作罷。
兄妹兩個在艮城舵的碼頭坐了會兒,公孫賢講了他被公孫淳星收養之後的許多事,而尤雪也說了她這些年輾轉、收留小鈴鐺的經歷。
「……這麼多年,妹妹受苦了」公孫賢抬起手,替妹妹整理了一下鬢髮,但父母已故、長兄如父,他便忍不住有些操心,尤其是在聽說了小鈴鐺的事情後——
「小妹,你之前做女冠多年,如今事情都好起來了,有無可意的人家,哥哥可以幫你去……?」
尤雪一愣,反應過來公孫賢在說什麼後睨他一眼,「兄長怎麼理會起這些事情來了?」
「這不是……擔心你,姑娘家家的身邊怎麼還帶個小姑娘……這,這讓我怎麼說你?」
尤雪搖搖頭,「小鈴鐺聰慧,不是哥哥想的那樣,這天下女大夫太少,有些病症只有女子才能與女病患共情,哥哥這樣急切催我,怎麼,是有可意的嫂子了麼?」
公孫賢一下紅了臉,「小丫頭片子說什麼呢?」
尤雪反而是哈哈大笑,拍拍兄長肩膀準備回去看看那些傷員,換藥、煎藥都還需要她。
她站起身,看著艮城舵碼頭下滾滾東流的長河水,臉上目光堅定,唇角帶著一抹笑:
「白帝城離不得哥哥,京城善濟堂也不能少了我這個坐堂醫,兄長,其實能找著你,我已經很安心了。」
「我對現在的日子很滿意,有賞識我的東家、尊敬我的學徒,還有城內那麼多需要我的百姓。」
她笑著揮了揮袖子挽了個無量壽福的手勢,一如從前在青朝山出家時的模樣,「往後只願兄長平安,萬法自然。」
公孫賢想了想,發覺妹妹比他看得開——
他還在想是不是應該離開白帝城,或是讓妹妹到白帝城來跟著他,思來想去都覺得不妥。
甚至都想到了是不是在他們老家魯郡重新買房置地、邀請妹妹回鄉同住一節上。
如今,聽完尤雪這麼說,他倒是也豁然開朗。
公孫賢也一骨碌從碼頭的踏板上翻身坐起來,眼神無奈又欣慰地瞪了尤雪一眼,聲音有些低啞地罵了句,「臭丫頭。」
尤雪卻滿不在意地拱手一拜,轉身揮揮衣袖,丟下一句,「逢年過節記得來京城看我——」
與此同時,救出來雲秋之後,銀甲衛已經派人快馬加鞭、八百里加急往京中遞消息,務必讓寧王先知曉。
寧王這些年搜集的證據也多,收到銀甲衛帶來的傳訊後,他拍著書房桌子連說了三個好。
「青松,來來來,給本王研墨。」
寧王直接攤開了黃封的奏章給朝廷遞折,直言襄平侯這些年的罪狀,不過興奮寫完奏疏後,他還是稍微放在案上壓了壓。
沉吟片刻後,寧王搖搖頭,「青松,給本王備馬,我這就去相府走一趟。」
方錦弦這些年作惡多,但他狡猾善辯,一直奏章遞上去,他那位皇兄多半還是要三衙會審、要他們拿出證據。
人證倒是全,可物證卻顯得不足。
就怕他們參與的人太多,又多是和寧王府、徐家親近之人,若被文黨、舒黨看見尋機做文章——
只怕事情還是要壞。
畢竟他也是先帝曾議儲的人選之一,若是讓文黨、舒黨造勢起來,藉由襄平侯的事情發難,說他一介親王竟然能夠調動這麼多人馬,是有奪權朋黨之嫌。
那到時候,不僅是王府會迎來滅頂之災,恐怕徐家、四皇子,以及蘇馳等人都會受到牽連。
龔相稱病多日,從段岩那邊探來的口風是說老宰相有告老還鄉之念,到時候相位虛懸,只怕又要引發不少紛爭。
寧王想去拜見下老宰相,請問他的意思,作為當年那樁醜聞為數不多知情的臣子——
若是換他來,又會如何做?
……
而襄平侯府上還活著的眾人都已經被羈押到艮城舵,可惜老管事在出逃的時候被襄平侯滅口。
其餘人等,大多是才剛剛被召進侯府的新人,對府上的事情了結不多,唯一一個幹了十多年的老花匠,卻是又聾又啞還不識字,即便他比划動作出來,旁人也看不明白他的意思。
至於白帝城,只要沒有西南大營的士兵壓境,夔州府衙根本每日就是拉著兵丁到江面上逛一圈,公孫淳星和他手下的人照舊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逍遙度日。
公孫賢,或者說尤獻,這會兒正在和尤雪兩個講他們兄妹分開來這麼多年的事。
之前忙著營救雲秋,公孫賢心中有愧,那艘寶船上的情|藥分明就是針對他,雲秋和李從舟不知情,也是無辜被牽連,才會鬧出這麼多事。
因此,他和尤雪就匆匆見了一面,也沒能說上幾句話就各自忙碌起來——他繼續帶人攻打西川城,而尤雪則留下來給手上的士兵診治。
現在戰事歇,尤雪本想去看看雲秋,結果瞧見點心和遠津兩人從迴廊上走下來,她便也乾脆轉頭作罷。
兄妹兩個在艮城舵的碼頭坐了會兒,公孫賢講了他被公孫淳星收養之後的許多事,而尤雪也說了她這些年輾轉、收留小鈴鐺的經歷。
「……這麼多年,妹妹受苦了」公孫賢抬起手,替妹妹整理了一下鬢髮,但父母已故、長兄如父,他便忍不住有些操心,尤其是在聽說了小鈴鐺的事情後——
「小妹,你之前做女冠多年,如今事情都好起來了,有無可意的人家,哥哥可以幫你去……?」
尤雪一愣,反應過來公孫賢在說什麼後睨他一眼,「兄長怎麼理會起這些事情來了?」
「這不是……擔心你,姑娘家家的身邊怎麼還帶個小姑娘……這,這讓我怎麼說你?」
尤雪搖搖頭,「小鈴鐺聰慧,不是哥哥想的那樣,這天下女大夫太少,有些病症只有女子才能與女病患共情,哥哥這樣急切催我,怎麼,是有可意的嫂子了麼?」
公孫賢一下紅了臉,「小丫頭片子說什麼呢?」
尤雪反而是哈哈大笑,拍拍兄長肩膀準備回去看看那些傷員,換藥、煎藥都還需要她。
她站起身,看著艮城舵碼頭下滾滾東流的長河水,臉上目光堅定,唇角帶著一抹笑:
「白帝城離不得哥哥,京城善濟堂也不能少了我這個坐堂醫,兄長,其實能找著你,我已經很安心了。」
「我對現在的日子很滿意,有賞識我的東家、尊敬我的學徒,還有城內那麼多需要我的百姓。」
她笑著揮了揮袖子挽了個無量壽福的手勢,一如從前在青朝山出家時的模樣,「往後只願兄長平安,萬法自然。」
公孫賢想了想,發覺妹妹比他看得開——
他還在想是不是應該離開白帝城,或是讓妹妹到白帝城來跟著他,思來想去都覺得不妥。
甚至都想到了是不是在他們老家魯郡重新買房置地、邀請妹妹回鄉同住一節上。
如今,聽完尤雪這麼說,他倒是也豁然開朗。
公孫賢也一骨碌從碼頭的踏板上翻身坐起來,眼神無奈又欣慰地瞪了尤雪一眼,聲音有些低啞地罵了句,「臭丫頭。」
尤雪卻滿不在意地拱手一拜,轉身揮揮衣袖,丟下一句,「逢年過節記得來京城看我——」
與此同時,救出來雲秋之後,銀甲衛已經派人快馬加鞭、八百里加急往京中遞消息,務必讓寧王先知曉。
寧王這些年搜集的證據也多,收到銀甲衛帶來的傳訊後,他拍著書房桌子連說了三個好。
「青松,來來來,給本王研墨。」
寧王直接攤開了黃封的奏章給朝廷遞折,直言襄平侯這些年的罪狀,不過興奮寫完奏疏後,他還是稍微放在案上壓了壓。
沉吟片刻後,寧王搖搖頭,「青松,給本王備馬,我這就去相府走一趟。」
方錦弦這些年作惡多,但他狡猾善辯,一直奏章遞上去,他那位皇兄多半還是要三衙會審、要他們拿出證據。
人證倒是全,可物證卻顯得不足。
就怕他們參與的人太多,又多是和寧王府、徐家親近之人,若被文黨、舒黨看見尋機做文章——
只怕事情還是要壞。
畢竟他也是先帝曾議儲的人選之一,若是讓文黨、舒黨造勢起來,藉由襄平侯的事情發難,說他一介親王竟然能夠調動這麼多人馬,是有奪權朋黨之嫌。
那到時候,不僅是王府會迎來滅頂之災,恐怕徐家、四皇子,以及蘇馳等人都會受到牽連。
龔相稱病多日,從段岩那邊探來的口風是說老宰相有告老還鄉之念,到時候相位虛懸,只怕又要引發不少紛爭。
寧王想去拜見下老宰相,請問他的意思,作為當年那樁醜聞為數不多知情的臣子——
若是換他來,又會如何做?
……
而襄平侯府上還活著的眾人都已經被羈押到艮城舵,可惜老管事在出逃的時候被襄平侯滅口。
其餘人等,大多是才剛剛被召進侯府的新人,對府上的事情了結不多,唯一一個幹了十多年的老花匠,卻是又聾又啞還不識字,即便他比划動作出來,旁人也看不明白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