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頁
「上巳後這天,初七日,萬事亨通、百無禁忌,宜安宅嫁娶,時辰上也吉利;還有這日,四月佛誕,佛祖顯聖、湯湯大吉,也是應了你和秋秋的緣……」
「嗯,再往後,還有五月十五、廿一、廿九,六月初六、十二……這些都是應天時的好日子!」
王妃眼睛亮晶晶地看看寧王,又轉頭看李從舟,「怎麼樣?喜歡哪一個?」
李從舟看著那本曆日,猶豫良久後才試探著開口道:「可是您四月里……不是要上報國寺還願麼?」
王妃哼了一聲,「還願哪有兒子討媳婦兒重要,四月你們成婚,五月我再去也是一樣的。」
這回寧王不幹了,「宜兒,這不成,你還願都是要住上三五個月的,五月再去,就要拖延到八月、九月。」
王妃啊了一聲,「所以趕不上給秋秋過生辰!」
「……」寧王噎了噎,「我是說入秋天寒,祭龍山上風涼,去了仔細染上咳疾。」
王妃翻了個白眼,一點兒沒當回事,小聲咕噥了一句,「哪就那麼金貴了……」
李從舟也不贊同,堅定地站在了寧王這邊,「深秋祭龍山上苦寒,您禮佛又虔誠,去了必定操勞、此事不成。」
前世王妃就是咳疾成癆過世的,李從舟希望今生她和王爺能平安,往後,接了雲秋回來,他們還能一起在堂前盡孝。
王妃鼓起腮幫,看看丈夫又看看兒子,最後選擇給了寧王一拳,「那就你去!」
「……我?」
「你不是孩子的爹爹嗎?」王妃戳了戳寧王的胸口,「怎麼十七年來都是我上山還願禮佛呢?」
寧王張了張口、剛想說什麼,王妃又不客氣地打斷道:「朝堂上的事再急,你替我一兩個月的總成吧?」
「怎麼別家王爺動不動就能告假十天半個月的,就你勤勉?要真拖延到了八九月,那後兩個月你去。」
王妃說一不二,半點不容許寧王拒絕。
寧王見妻子如此,也只能是抿嘴閉口,點頭應下。
這邊說服了丈夫,王妃就笑眯眯轉向兒子,「這樣成了吧?現在能商量定日子了吧?」
李從舟:「……」
王妃見他們父子倆都不說話,也不鬆口,乾脆給身後交椅上的軟墊扯下來墊在地上,自盤腿坐好。
她在報國寺修佛數年,盤腿坐禪的本事一點不比正經廟宇里的僧尼差,王妃抱著曆日書,「來,我們認真說道說道這件事。」
「之前,你們說外面危險、西戎未平,西戎平了,你們又說西南還有個襄平侯虎視眈眈。」
「這邊你說襄平侯會用蠱術,」王妃看看李從舟,又轉向寧王,「這邊你又說他會暗中害我的秋秋。」
她攤開手,「那如今,有暗衛貼身護著,襄平侯的蠱術你們也找到了破解的法子。」
「那法子……」李從舟想分辨。
「你們朝堂上的大話不要拿來誆我,」王妃打斷他,「要還有危險,太子能自請往江南麼?」
李從舟和寧王對視一眼,最終都默默低下頭。
可襄平侯那樣的人……
寧王忍不住,開口道:「方錦弦是小人,在暗處,他連江南無辜百姓都敢這樣禍害,這樣的人……」
「那便更應儘早辦了婚事,給秋秋接到府中,」王妃擰了寧王臉皮一下,「你忍心叫外面隨便一個縣衙、府衙的欺負了他去?」
這便是在說杭城府衙和曾泰那件事。
寧王最護短,當然不願自家人吃虧,沉眉思索片刻後,他挪了挪膝蓋,跪到王妃一邊:
「舟兒,你母親說的在理。」
李從舟:「……」
好,全家上下現在就他一個是壞人了。
不過若是放下前世和襄平侯最後糾纏的那些苦日子來想,現在雲秋一個人在外面過得也磕磕絆絆。
開酒樓弄酒憑酒引要求人、聯絡關係,買賣新的布莊、染坊要走官牙的路子,打賞衙差。
便是杭城府衙那樣的小官小吏,也能隨便發派官差來京城提人,從前,還要避著正元錢莊劉家那樣的。
李從舟看如今的雲秋,哪裡還像當年那個金尊玉貴的小世子、小紈絝。
——也不知,他心裡失落不失落。
王妃看李從舟不說話兀自思索,回頭看寧王一眼後,竟垮下臉哀哀嘆道:
「太子大婚了,五公主、六公主出嫁了,曲懷玉跟你們邊邊大,也長大成家了……」
「別人家的世家公子,像是你們這個年紀,快警些的都已經生兒育女、兩三房嬌妻美妾了……」
「誒誒誒?!」寧王連忙澄清,「那是外頭,我們府上可沒這種事,你休想提什麼納妾的事。」
王妃擰他大腿,暗恨丈夫這笨蛋不懂配合。
這下擰得狠,寧王疼得嘶了一聲,卻也不敢再說什麼,只能咬牙囫圇說了個:「是是,你母親說的都是。」
李從舟看看王妃又看看寧王,再一次深刻認識到:知道這個家還是母親當家,由她說一不二。
而且事不過三,王妃這已經是第二回催婚了。
先前覺著襄平侯是小人陰險,總有蠱毒暗害,如今他們既有了解蠱毒的法子,那便不如給雲秋請回府上。
「嗯,再往後,還有五月十五、廿一、廿九,六月初六、十二……這些都是應天時的好日子!」
王妃眼睛亮晶晶地看看寧王,又轉頭看李從舟,「怎麼樣?喜歡哪一個?」
李從舟看著那本曆日,猶豫良久後才試探著開口道:「可是您四月里……不是要上報國寺還願麼?」
王妃哼了一聲,「還願哪有兒子討媳婦兒重要,四月你們成婚,五月我再去也是一樣的。」
這回寧王不幹了,「宜兒,這不成,你還願都是要住上三五個月的,五月再去,就要拖延到八月、九月。」
王妃啊了一聲,「所以趕不上給秋秋過生辰!」
「……」寧王噎了噎,「我是說入秋天寒,祭龍山上風涼,去了仔細染上咳疾。」
王妃翻了個白眼,一點兒沒當回事,小聲咕噥了一句,「哪就那麼金貴了……」
李從舟也不贊同,堅定地站在了寧王這邊,「深秋祭龍山上苦寒,您禮佛又虔誠,去了必定操勞、此事不成。」
前世王妃就是咳疾成癆過世的,李從舟希望今生她和王爺能平安,往後,接了雲秋回來,他們還能一起在堂前盡孝。
王妃鼓起腮幫,看看丈夫又看看兒子,最後選擇給了寧王一拳,「那就你去!」
「……我?」
「你不是孩子的爹爹嗎?」王妃戳了戳寧王的胸口,「怎麼十七年來都是我上山還願禮佛呢?」
寧王張了張口、剛想說什麼,王妃又不客氣地打斷道:「朝堂上的事再急,你替我一兩個月的總成吧?」
「怎麼別家王爺動不動就能告假十天半個月的,就你勤勉?要真拖延到了八九月,那後兩個月你去。」
王妃說一不二,半點不容許寧王拒絕。
寧王見妻子如此,也只能是抿嘴閉口,點頭應下。
這邊說服了丈夫,王妃就笑眯眯轉向兒子,「這樣成了吧?現在能商量定日子了吧?」
李從舟:「……」
王妃見他們父子倆都不說話,也不鬆口,乾脆給身後交椅上的軟墊扯下來墊在地上,自盤腿坐好。
她在報國寺修佛數年,盤腿坐禪的本事一點不比正經廟宇里的僧尼差,王妃抱著曆日書,「來,我們認真說道說道這件事。」
「之前,你們說外面危險、西戎未平,西戎平了,你們又說西南還有個襄平侯虎視眈眈。」
「這邊你說襄平侯會用蠱術,」王妃看看李從舟,又轉向寧王,「這邊你又說他會暗中害我的秋秋。」
她攤開手,「那如今,有暗衛貼身護著,襄平侯的蠱術你們也找到了破解的法子。」
「那法子……」李從舟想分辨。
「你們朝堂上的大話不要拿來誆我,」王妃打斷他,「要還有危險,太子能自請往江南麼?」
李從舟和寧王對視一眼,最終都默默低下頭。
可襄平侯那樣的人……
寧王忍不住,開口道:「方錦弦是小人,在暗處,他連江南無辜百姓都敢這樣禍害,這樣的人……」
「那便更應儘早辦了婚事,給秋秋接到府中,」王妃擰了寧王臉皮一下,「你忍心叫外面隨便一個縣衙、府衙的欺負了他去?」
這便是在說杭城府衙和曾泰那件事。
寧王最護短,當然不願自家人吃虧,沉眉思索片刻後,他挪了挪膝蓋,跪到王妃一邊:
「舟兒,你母親說的在理。」
李從舟:「……」
好,全家上下現在就他一個是壞人了。
不過若是放下前世和襄平侯最後糾纏的那些苦日子來想,現在雲秋一個人在外面過得也磕磕絆絆。
開酒樓弄酒憑酒引要求人、聯絡關係,買賣新的布莊、染坊要走官牙的路子,打賞衙差。
便是杭城府衙那樣的小官小吏,也能隨便發派官差來京城提人,從前,還要避著正元錢莊劉家那樣的。
李從舟看如今的雲秋,哪裡還像當年那個金尊玉貴的小世子、小紈絝。
——也不知,他心裡失落不失落。
王妃看李從舟不說話兀自思索,回頭看寧王一眼後,竟垮下臉哀哀嘆道:
「太子大婚了,五公主、六公主出嫁了,曲懷玉跟你們邊邊大,也長大成家了……」
「別人家的世家公子,像是你們這個年紀,快警些的都已經生兒育女、兩三房嬌妻美妾了……」
「誒誒誒?!」寧王連忙澄清,「那是外頭,我們府上可沒這種事,你休想提什麼納妾的事。」
王妃擰他大腿,暗恨丈夫這笨蛋不懂配合。
這下擰得狠,寧王疼得嘶了一聲,卻也不敢再說什麼,只能咬牙囫圇說了個:「是是,你母親說的都是。」
李從舟看看王妃又看看寧王,再一次深刻認識到:知道這個家還是母親當家,由她說一不二。
而且事不過三,王妃這已經是第二回催婚了。
先前覺著襄平侯是小人陰險,總有蠱毒暗害,如今他們既有了解蠱毒的法子,那便不如給雲秋請回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