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頁
說有位將軍一生窮慣了,好容易老來功勳還鄉、得天家賞賜了家財萬貫,他總是怕賊偷賊惦記,就給家裡的所有金銀熔煉成一枚巨大的球。
球重千斤、萬金,就算是家裡真遭了賊,賊也拿這金銀巨球「沒奈何」,因此而得名。
李從舟這本是打趣,沒想到雲秋很正經當一回事。
他抱著那小匣子又多看了兩眼,然後仰頭對李從舟道:
「你再給我謄抄個十……不一百份!這個有印鑑的,我就用水銀封箱鎖好、藏到解當行最下面的內庫里。」
「一百份?」李從舟奇了,「這麼多你是要用來糊牆?」
雲秋橫了他一眼,心想糊牆的話一百份哪裡夠,要不是怕李從舟手疼,他剛才很可想要一千份呢。
「你想呀,我隨身的荷包裡面要繡一個吧?田莊下面要埋一個吧?然後錢莊和解當行里都放上,酒樓的千層岩裡面也要……唔唔?」
李從舟搖搖頭後,湊過去堵住了他的嘴。
這裡也要擺、那裡也要擺,這要是一不小心被人看見了,那還不人盡皆知?
給雲秋折騰得喘不上氣、只能靠在他肩膀上發懵後,李從舟才開口道:
「爹娘都蓋了印鑑,心裡就是認同的,宮裡母親會與貴妃說,宮外父親會給宗正令理由,便是真毀了、丟了,我家也認的、絕不棄毀。」
雲秋想想,點了點頭,但還是抱著那匣子不放手。
李從舟想了想,最後嘆了一口氣,「一百份可以,但我夾雜梵文、苗文和戎狄文寫,這樣就是別人發現了,也看不懂什麼。」
雲秋咦了一聲,然後眼睛亮起來,「好呀好呀!」
——他都忘了小和尚博學多才了。
既然李從舟答應了,雲秋就從床上彈起來去找紙筆墨,剛才連天的呵欠也不打了,認認真真卷了袖子給李從舟研磨。
子夜天晚,李從舟本來想勸雲秋去睡。
可雲秋剛才都眯了一覺了,這會兒也不太困,反倒纏著李從舟講起來金蓮池的後續,「五公主最後怎麼又看上小瑾了?」
「還有四公主,那位和校尉不是來晚了嗎?錯過那麼多比選,還能選上啊?」
李從舟添了添筆,五公主的事情好說。
舒妃招曲懷玉去涼亭說話,五公主與他一問一答的事情曲懷玉沒和雲秋講,但後來五公主回去以後就給淳妃說了這事。
淳妃知道曲懷玉,也知道他是輔國大將軍的外孫。
曲家是馬幫,商道在西南、在關中,江雁是大將軍唯一的女兒,也是個女中豪傑,這樣的人家不拘虛禮,倒也是個好去處。
淳妃沒有強勢的母族,也並不十分受寵,即便將來還有幸懷有龍子,生下來也不過能做王爺,輪不上去奪嫡奪權。
所以女兒的婚事,只盼著舒心順意就好。
不過淳妃也沒有立刻答允,畢竟今日來金蓮池,她也是央告了許久才得到皇帝首肯,因此一切還是要以四公主為主。
若四公主看中的人選里沒有曲懷玉,那她必定會為女兒盡力一試。
「沒想到淳妃娘娘這般想得開……」
李從舟抬頭瞥了他一眼,其實宮裡的女眷多和睦,前朝生出那樣多的宮闈鬥爭,也不過是貞康皇后一時心軟、引了容妃那樣的禍害進宮。
本朝有太后和惠貴妃在,自然沒有什麼想不開的事。
要有風波,也多是母族外臣挑唆的,太子和四皇子之間的黨爭,也是因為文家和舒家疑心生了暗鬼,才惹出那麼多的是非和風波。
「所以……」雲秋聽出來李從舟話里的話,「四公主選和校尉,也是有舒家的考量在嗎?」
「一半一半吧?」李從舟好笑地看他一眼,「太複雜的黨爭、家族負累你也不用聽,就知道四公主也很中意和校尉就是了。」
「至於和校尉嘛,他心裡主意多,不是個那種會被家眷左右的人。」
雲秋哦了一聲,然後挑眉看他,「怎麼聽你的口氣,好像很看不上為家眷左右的人?王爺不就是這樣的麼?」
哦?
李從舟用筆尾敲了雲秋腦門一下,「父親聽母親的,是因為母親本就和他一條心。而且母親多智善謀,難道聽她的有錯?」
雲秋哼哼,「這麼說,我沒你聰明,以後你就不聽我的了?」
李從舟嘖了一聲,又敲他一下。
「還敲!」雲秋捂住腦袋,「本來就不聰明,再敲真敲傻了!」
李從舟站起身,湊過去親了他一口,「哪就傻了,能在京城裡辦下這麼多鋪子、攏住這麼多夥計的人要是都是傻子,那天下就沒聰明人了。」
「再說了——」
李從舟給雲秋拽過來圈懷裡,然後隔著他繼續往宣紙上謄抄,「朝堂黨爭這事兒多煩心,你要是樣樣都精通了,不顯得我很沒用?」
雲秋聽了,卻嘆了一口氣,「唉,也不知道是誰,三歲識文、五歲通詩文,七歲騎射,八歲就能幫著大師譯……唔??!」
李從舟堵住他的嘴,不許他再念了。
等雲秋用力拍他肩膀開始掙扎了,李從舟才鬆開他,額頭頂著額頭,笑道:「所以多巧呢,你會的我不會,這就是天生命定的。」
球重千斤、萬金,就算是家裡真遭了賊,賊也拿這金銀巨球「沒奈何」,因此而得名。
李從舟這本是打趣,沒想到雲秋很正經當一回事。
他抱著那小匣子又多看了兩眼,然後仰頭對李從舟道:
「你再給我謄抄個十……不一百份!這個有印鑑的,我就用水銀封箱鎖好、藏到解當行最下面的內庫里。」
「一百份?」李從舟奇了,「這麼多你是要用來糊牆?」
雲秋橫了他一眼,心想糊牆的話一百份哪裡夠,要不是怕李從舟手疼,他剛才很可想要一千份呢。
「你想呀,我隨身的荷包裡面要繡一個吧?田莊下面要埋一個吧?然後錢莊和解當行里都放上,酒樓的千層岩裡面也要……唔唔?」
李從舟搖搖頭後,湊過去堵住了他的嘴。
這裡也要擺、那裡也要擺,這要是一不小心被人看見了,那還不人盡皆知?
給雲秋折騰得喘不上氣、只能靠在他肩膀上發懵後,李從舟才開口道:
「爹娘都蓋了印鑑,心裡就是認同的,宮裡母親會與貴妃說,宮外父親會給宗正令理由,便是真毀了、丟了,我家也認的、絕不棄毀。」
雲秋想想,點了點頭,但還是抱著那匣子不放手。
李從舟想了想,最後嘆了一口氣,「一百份可以,但我夾雜梵文、苗文和戎狄文寫,這樣就是別人發現了,也看不懂什麼。」
雲秋咦了一聲,然後眼睛亮起來,「好呀好呀!」
——他都忘了小和尚博學多才了。
既然李從舟答應了,雲秋就從床上彈起來去找紙筆墨,剛才連天的呵欠也不打了,認認真真卷了袖子給李從舟研磨。
子夜天晚,李從舟本來想勸雲秋去睡。
可雲秋剛才都眯了一覺了,這會兒也不太困,反倒纏著李從舟講起來金蓮池的後續,「五公主最後怎麼又看上小瑾了?」
「還有四公主,那位和校尉不是來晚了嗎?錯過那麼多比選,還能選上啊?」
李從舟添了添筆,五公主的事情好說。
舒妃招曲懷玉去涼亭說話,五公主與他一問一答的事情曲懷玉沒和雲秋講,但後來五公主回去以後就給淳妃說了這事。
淳妃知道曲懷玉,也知道他是輔國大將軍的外孫。
曲家是馬幫,商道在西南、在關中,江雁是大將軍唯一的女兒,也是個女中豪傑,這樣的人家不拘虛禮,倒也是個好去處。
淳妃沒有強勢的母族,也並不十分受寵,即便將來還有幸懷有龍子,生下來也不過能做王爺,輪不上去奪嫡奪權。
所以女兒的婚事,只盼著舒心順意就好。
不過淳妃也沒有立刻答允,畢竟今日來金蓮池,她也是央告了許久才得到皇帝首肯,因此一切還是要以四公主為主。
若四公主看中的人選里沒有曲懷玉,那她必定會為女兒盡力一試。
「沒想到淳妃娘娘這般想得開……」
李從舟抬頭瞥了他一眼,其實宮裡的女眷多和睦,前朝生出那樣多的宮闈鬥爭,也不過是貞康皇后一時心軟、引了容妃那樣的禍害進宮。
本朝有太后和惠貴妃在,自然沒有什麼想不開的事。
要有風波,也多是母族外臣挑唆的,太子和四皇子之間的黨爭,也是因為文家和舒家疑心生了暗鬼,才惹出那麼多的是非和風波。
「所以……」雲秋聽出來李從舟話里的話,「四公主選和校尉,也是有舒家的考量在嗎?」
「一半一半吧?」李從舟好笑地看他一眼,「太複雜的黨爭、家族負累你也不用聽,就知道四公主也很中意和校尉就是了。」
「至於和校尉嘛,他心裡主意多,不是個那種會被家眷左右的人。」
雲秋哦了一聲,然後挑眉看他,「怎麼聽你的口氣,好像很看不上為家眷左右的人?王爺不就是這樣的麼?」
哦?
李從舟用筆尾敲了雲秋腦門一下,「父親聽母親的,是因為母親本就和他一條心。而且母親多智善謀,難道聽她的有錯?」
雲秋哼哼,「這麼說,我沒你聰明,以後你就不聽我的了?」
李從舟嘖了一聲,又敲他一下。
「還敲!」雲秋捂住腦袋,「本來就不聰明,再敲真敲傻了!」
李從舟站起身,湊過去親了他一口,「哪就傻了,能在京城裡辦下這麼多鋪子、攏住這麼多夥計的人要是都是傻子,那天下就沒聰明人了。」
「再說了——」
李從舟給雲秋拽過來圈懷裡,然後隔著他繼續往宣紙上謄抄,「朝堂黨爭這事兒多煩心,你要是樣樣都精通了,不顯得我很沒用?」
雲秋聽了,卻嘆了一口氣,「唉,也不知道是誰,三歲識文、五歲通詩文,七歲騎射,八歲就能幫著大師譯……唔??!」
李從舟堵住他的嘴,不許他再念了。
等雲秋用力拍他肩膀開始掙扎了,李從舟才鬆開他,額頭頂著額頭,笑道:「所以多巧呢,你會的我不會,這就是天生命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