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頁
最後等劉家大大小小的產業被收繳的一乾二淨,小邱才終於探知到——原來二房夫人在劉家出事前,就已經被劉老爺休妻。
「據說理由是劉銀財並非劉老爺的兒子,所以連他也被跟著趕出了劉府,劉老爺這事兒做得還挺絕,連家譜都除名了。」
雲秋聽著這事時,他正巧約了李從舟去打獵。
李從舟給他新制了一套騎裝,正和點心一起、蹲在旁邊給他換呢,聽見這個,兩人先是異口同聲道了句:「怎會這麼巧?」
而後,就是在小邱提劉家二夫人來自夔州時,李從舟微微沉眉,隱約覺著在他前世最後那段混亂的記憶里,聽過這個地名——
好像是和長河上的白帝城有很大幹系。
第086章
白帝城位於長河北岸, 是入蜀的必經之地和重要關隘。
李從舟模模糊糊覺得,前世他和襄平侯曾在白帝城有過一戰,又實在想不起來具體的時間。
艱難攻城的掠影還在腦海里浮沉, 可城中出現的人,有時候卻會變成西戎的十二翟王;長河裡波濤洶湧的水, 也會變成漫天的黃沙。
李從舟沉眉,重重閉了兩下眼睛。
前世他被西戎俘虜後,腦子裡就經常會出現臆想、眼前常常出現幻覺,有時候很清醒, 有時候又昏昏沉沉的好像在做夢。
以至於重生後, 有些事情的細枝末節他記不大清, 有些事情他能記著發生過, 但具體是和誰、在什麼時間, 他卻不能一一說明。
如果腦海里的記憶是一幅長卷, 那他這幅長卷上, 就有一個又一個被火撩燒過的洞。
至於「銀財」這名字,李從舟總覺得在雲秋和他說起那些事情前、自己好像在什麼地方聽過, 而且對方還並不姓劉。
「是挺巧,」小邱在旁邊混了個雲秋的桃糕吃, 「但劉家倒了,城裡可再沒有找您麻煩的人了,這不是挺好?」
雲秋偏偏頭, 「……那也是。」
李從舟蹲在地上, 小聲指導點心要給雲秋的褲腿別進靴子裡,「嗯, 這樣疊,你那樣塞的話待會兒要磨腳, 是,對。」
點心乖乖依言照做,還時不時抬頭給李從舟確認自己做的對不對。
小邱看看雲秋又瞅瞅蹲在地上的這位,他眼珠一轉、拍拍手上的糕碎,「得嘞,我也不跟這討您嫌了,山上的小兔子、小山雞可等著呢!」
京城人春蒐秋獮,有非常多可以去的地方。
西郊羅池山以及綿延出去的神霧山、玄鐘山是一處,東郊出祭龍山後的整片冷水峪是一處,南郊水月林是一處,還有北郊御苑也偶爾會開放。
反正善濟堂的學堂開在冷水峪的桃花關上,雲秋這回就約李從舟去了冷水峪的盤石嶺,還可以順路去善濟堂看看。
對於他想去的地方,只要不是太危險,李從舟素來都是點頭同意的,只是按著先前的約定——他們這回打獵的東西,都是雲秋帶的。
李從舟就牽了他的馬、給雲秋帶了新制的騎裝,其他水囊、乾糧,打火石、絨毯、帳篷什麼的,都是由雲秋準備。
接過來那兩包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東西裝上馱箱,李從舟給雲秋扶上馬,然後也跟著跳上去,拱手與點心作別。
「晚上不用等我,」雲秋也跟點心揮揮手,「你回我房裡睡,別總學陸老爺子住樓梯間。」
點心微微紅了耳根,但還是點頭應下。
兩人策馬疾馳,照舊是趕在天光徹底大亮之前出了南城門,然後取道祭龍、直奔冷水峪桃花關。
今日是九月十七日,正巧碰上渾山鎮上趕集。
雲秋還撞見了之前蕭副將請他吃飯那家野店的大叔和大嬸,他們推著輛小車,上面擺著自家做的幾兜柿餅和棗干。
這會兒天剛蒙蒙亮,鎮上大多數百姓還在高睡,大嬸和大叔趕早兒占據了十字交叉道口的一個位置。
集市上還沒有很多人,靠近城鎮後李從舟跑馬的速度不快,大嬸聽見馬蹄聲抬頭,遠遠就跟雲秋對上了視線:
「誒?!小公子?」
雲秋認出他們,笑著拍拍李從舟的手要他勒馬、停下來和大叔大嬸說了一會兒話。
桃花關灰戶鬧過那些事後,林瑕自己隱瞞身份、帶人到渾山鎮心下一個小村莊上租住了一段時間,算是切實了解了百姓對青紅冊的看法。
如今渾山鎮上人口和賦稅重算,大嬸也不知道裡面的道理,只知道她家今年需要繳納的稅款比往年少上了三成。
更重要的是,善濟堂開在桃花關後,附近百姓一則看病方便,二則仲先生帶著眾多學徒們在山中栽植了很多藥草、銀杏樹。
「不知怎地,山中的水流漸漸增大了,溪水現在都能沒過膝蓋了,」大嬸樂呵呵的,「好像自從你們來後,一切都越變越好了!」
雲秋不敢居功,只說是大叔大嬸自己吉人天相。
李從舟從後只能瞧見雲秋一個側臉,可那白皙泛著一點兒粉的臉龐上,始終掛著淺淺的梨渦,叫人看了就心生親近。
那大嬸也不例外,說話間就包了些柿餅和棗干遞與雲秋,「帶些這個去,是我們自家曬的、很乾淨的,你們打獵餓了吃。」
「據說理由是劉銀財並非劉老爺的兒子,所以連他也被跟著趕出了劉府,劉老爺這事兒做得還挺絕,連家譜都除名了。」
雲秋聽著這事時,他正巧約了李從舟去打獵。
李從舟給他新制了一套騎裝,正和點心一起、蹲在旁邊給他換呢,聽見這個,兩人先是異口同聲道了句:「怎會這麼巧?」
而後,就是在小邱提劉家二夫人來自夔州時,李從舟微微沉眉,隱約覺著在他前世最後那段混亂的記憶里,聽過這個地名——
好像是和長河上的白帝城有很大幹系。
第086章
白帝城位於長河北岸, 是入蜀的必經之地和重要關隘。
李從舟模模糊糊覺得,前世他和襄平侯曾在白帝城有過一戰,又實在想不起來具體的時間。
艱難攻城的掠影還在腦海里浮沉, 可城中出現的人,有時候卻會變成西戎的十二翟王;長河裡波濤洶湧的水, 也會變成漫天的黃沙。
李從舟沉眉,重重閉了兩下眼睛。
前世他被西戎俘虜後,腦子裡就經常會出現臆想、眼前常常出現幻覺,有時候很清醒, 有時候又昏昏沉沉的好像在做夢。
以至於重生後, 有些事情的細枝末節他記不大清, 有些事情他能記著發生過, 但具體是和誰、在什麼時間, 他卻不能一一說明。
如果腦海里的記憶是一幅長卷, 那他這幅長卷上, 就有一個又一個被火撩燒過的洞。
至於「銀財」這名字,李從舟總覺得在雲秋和他說起那些事情前、自己好像在什麼地方聽過, 而且對方還並不姓劉。
「是挺巧,」小邱在旁邊混了個雲秋的桃糕吃, 「但劉家倒了,城裡可再沒有找您麻煩的人了,這不是挺好?」
雲秋偏偏頭, 「……那也是。」
李從舟蹲在地上, 小聲指導點心要給雲秋的褲腿別進靴子裡,「嗯, 這樣疊,你那樣塞的話待會兒要磨腳, 是,對。」
點心乖乖依言照做,還時不時抬頭給李從舟確認自己做的對不對。
小邱看看雲秋又瞅瞅蹲在地上的這位,他眼珠一轉、拍拍手上的糕碎,「得嘞,我也不跟這討您嫌了,山上的小兔子、小山雞可等著呢!」
京城人春蒐秋獮,有非常多可以去的地方。
西郊羅池山以及綿延出去的神霧山、玄鐘山是一處,東郊出祭龍山後的整片冷水峪是一處,南郊水月林是一處,還有北郊御苑也偶爾會開放。
反正善濟堂的學堂開在冷水峪的桃花關上,雲秋這回就約李從舟去了冷水峪的盤石嶺,還可以順路去善濟堂看看。
對於他想去的地方,只要不是太危險,李從舟素來都是點頭同意的,只是按著先前的約定——他們這回打獵的東西,都是雲秋帶的。
李從舟就牽了他的馬、給雲秋帶了新制的騎裝,其他水囊、乾糧,打火石、絨毯、帳篷什麼的,都是由雲秋準備。
接過來那兩包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東西裝上馱箱,李從舟給雲秋扶上馬,然後也跟著跳上去,拱手與點心作別。
「晚上不用等我,」雲秋也跟點心揮揮手,「你回我房裡睡,別總學陸老爺子住樓梯間。」
點心微微紅了耳根,但還是點頭應下。
兩人策馬疾馳,照舊是趕在天光徹底大亮之前出了南城門,然後取道祭龍、直奔冷水峪桃花關。
今日是九月十七日,正巧碰上渾山鎮上趕集。
雲秋還撞見了之前蕭副將請他吃飯那家野店的大叔和大嬸,他們推著輛小車,上面擺著自家做的幾兜柿餅和棗干。
這會兒天剛蒙蒙亮,鎮上大多數百姓還在高睡,大嬸和大叔趕早兒占據了十字交叉道口的一個位置。
集市上還沒有很多人,靠近城鎮後李從舟跑馬的速度不快,大嬸聽見馬蹄聲抬頭,遠遠就跟雲秋對上了視線:
「誒?!小公子?」
雲秋認出他們,笑著拍拍李從舟的手要他勒馬、停下來和大叔大嬸說了一會兒話。
桃花關灰戶鬧過那些事後,林瑕自己隱瞞身份、帶人到渾山鎮心下一個小村莊上租住了一段時間,算是切實了解了百姓對青紅冊的看法。
如今渾山鎮上人口和賦稅重算,大嬸也不知道裡面的道理,只知道她家今年需要繳納的稅款比往年少上了三成。
更重要的是,善濟堂開在桃花關後,附近百姓一則看病方便,二則仲先生帶著眾多學徒們在山中栽植了很多藥草、銀杏樹。
「不知怎地,山中的水流漸漸增大了,溪水現在都能沒過膝蓋了,」大嬸樂呵呵的,「好像自從你們來後,一切都越變越好了!」
雲秋不敢居功,只說是大叔大嬸自己吉人天相。
李從舟從後只能瞧見雲秋一個側臉,可那白皙泛著一點兒粉的臉龐上,始終掛著淺淺的梨渦,叫人看了就心生親近。
那大嬸也不例外,說話間就包了些柿餅和棗干遞與雲秋,「帶些這個去,是我們自家曬的、很乾淨的,你們打獵餓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