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沈敬笑笑不以為意,轉身出去直接問薛洋,問他為何這般著急,還帶著引保來見工,仿佛生怕錯過這個機會一般。
「以先生的才能,大可以到官牙掛牌,或者也可訪京中各大藥局問工,是——有什麼難言之隱麼?」
沈敬說著,還笑起來、親手遞與薛洋:
「不瞞您說,您若來善濟堂做協理,就算我的副手。我從前在興慶府只是大掌柜、上頭還有東家,不像您自己就是老闆。」
薛洋搖頭:「您抬舉了,您做大掌柜是精通經營之道,要對人對事還要論帳,我當老闆就只是買賣個藥材,實算不上能耐。」
沈敬端起茶輕啜一口,「我的意思是,您屈才了。」
薛洋看著他,偏偏頭終於明白了沈敬話里的話,他豎起手掌、連連擺手解釋道:「您……唉,我著急是因為……」
他紅了臉,「因為我妻子有孕,我想找個地方安定下來,我看外面貼的榜文是包吃包住,還有不錯的薪水,就……就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薛洋低著頭,一開始沒說這事,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像個不負責任的壞男人,一時貪歡令妻子有孕還帶著她到處奔波。
他低頭囁嚅,十分不好意思。
說他不是有意隱瞞,只是不想給未來東家更多的壞印象,「畢竟……我家裡那些事就夠煩的了。」
聽到這,沈敬心中再沒疑問,他請出雲秋、陸商,笑著告訴薛洋,今日就可合契定約,「歡迎,薛協理,往後請多指教。」
薛洋一時激動得險些落下淚來。
定下協理,藥鋪上先生里最後一位就該是帳房。
這位的人選雲秋早給看好了,而且還專門問過朱信禮、朱先生的意見,得到他首肯後,這才將人介紹給沈敬。
——不是別人,正是在雲琜錢莊上一直跟著朱先生學帳的陳家二郎。
二郎叫陳勤,比雲秋大一歲,今年正好十七。
他的精算比大郎好,而且人也更謹慎機敏,朱信禮覺著他已經可以出師,當帳房是綽綽有餘。
「而且你做經理先生的,難道不能點撥些?」朱先生揶揄沈敬。
沈敬其實也中意二郎,但一則人家已有名師,二則雲琜錢莊上的生意他不清楚、上來就開口找東家要人,顯得他好像能力不足。
至於陳勤自己,小伙子乍然一聽自己能到藥鋪上當帳房嚇了一跳,紅著臉一個勁兒地搖頭,說話都結巴:「東、東家,我給您算帳,您怕不是得賠死……」
朱信禮嫌棄地從後拍他腦門,「當師傅的覺得你可以你就可以,廢什麼話呢!」
陳勤縮縮脖子,心咚咚跳個不停。
沈敬耐心比朱先生好,聞言哈哈大笑,攬過陳勤肩膀,露出誘拐小孩一樣壞的笑容,「沒事兒,來幫我吧,帳上的事兒我會幫你看的。」
陳勤臉更紅,支支吾吾拿不定主意。
雲秋在旁看著覺得有趣,但也不忍這個他從陳家村帶出來的小伙子被那兩位「欺負」——畢竟當年他起家時,可少不了人陳家村長一家的幫助。
「二郎,你來。」雲秋喊他。
陳勤唔了一聲,向兩位先生各鞠一躬,就兔子般脫逃到雲秋這邊,「東家您叫我?」
雲秋看看站在遠處說笑的沈敬和朱信禮,低頭細想片刻後,這樣問陳勤:「二郎是不想單獨去藥鋪上麼?」
陳勤搖搖頭。
「我還以為二郎是因為不想跟哥嫂分開呢?」雲秋戲謔道。
陳勤這才明白過來雲秋是與他說這個,站在原地忸怩了一下,才小聲道:「……不是因為這個。」
哥哥已經成家,哪有捨不得分開一說。
若拋開一切不談,其實陳勤挺想跟哥哥分開的,他只要繼續留在雲琜錢莊上,他們兄弟就會不斷被人拿來對比。
而且,嫂子跟哥哥也要過自己的日子,他總湊在旁邊也不算個事,偶爾見一兩面還好,日日同吃同住久了要討人嫌的。
但……
陳勤偷偷看了眼雲秋,他是莊稼漢出身,不比東家見過世面,也沒有沈先生、朱先生淵博的學識。
比頭腦靈活、嘴皮子利索他不如小邱,比慧眼獨具、眼光獨到他不如小鍾,比力氣武功又不是張勇和幾個護衛大哥的對手。
陳勤也沒覺得自己特別會術數,只是娘從小教導他笨鳥先飛,讓他們兄弟學著手腳勤快、人要老實,不確定的事就多檢查幾遍。
朱先生說他謹慎,其實嚴格來說是謹小慎微。
張昭兒弄混了東家的東西,他們兄妹能有底氣請雲秋責罰、甚至能想到賺錢賠還的辦法,但他和哥哥就沒有那樣的勇氣。
陳勤怕犯錯,更怕自己犯錯牽連家人,所以沒法兒不小心。
李大娘總是跟他、跟他們兄弟三人說,說有多大飯量就吃多少飯。他覺得自己現在當學徒挺好,每個月有月錢、年底還有紅封。
雖說在錢莊上這三年從沒有出什麼差錯,但不代表以後不會有錯。
這個決定太突然,他總想著再等等,在跟著先生學兩年。
男子漢大丈夫,說自己心裡害怕總是丟臉的。
「以先生的才能,大可以到官牙掛牌,或者也可訪京中各大藥局問工,是——有什麼難言之隱麼?」
沈敬說著,還笑起來、親手遞與薛洋:
「不瞞您說,您若來善濟堂做協理,就算我的副手。我從前在興慶府只是大掌柜、上頭還有東家,不像您自己就是老闆。」
薛洋搖頭:「您抬舉了,您做大掌柜是精通經營之道,要對人對事還要論帳,我當老闆就只是買賣個藥材,實算不上能耐。」
沈敬端起茶輕啜一口,「我的意思是,您屈才了。」
薛洋看著他,偏偏頭終於明白了沈敬話里的話,他豎起手掌、連連擺手解釋道:「您……唉,我著急是因為……」
他紅了臉,「因為我妻子有孕,我想找個地方安定下來,我看外面貼的榜文是包吃包住,還有不錯的薪水,就……就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薛洋低著頭,一開始沒說這事,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像個不負責任的壞男人,一時貪歡令妻子有孕還帶著她到處奔波。
他低頭囁嚅,十分不好意思。
說他不是有意隱瞞,只是不想給未來東家更多的壞印象,「畢竟……我家裡那些事就夠煩的了。」
聽到這,沈敬心中再沒疑問,他請出雲秋、陸商,笑著告訴薛洋,今日就可合契定約,「歡迎,薛協理,往後請多指教。」
薛洋一時激動得險些落下淚來。
定下協理,藥鋪上先生里最後一位就該是帳房。
這位的人選雲秋早給看好了,而且還專門問過朱信禮、朱先生的意見,得到他首肯後,這才將人介紹給沈敬。
——不是別人,正是在雲琜錢莊上一直跟著朱先生學帳的陳家二郎。
二郎叫陳勤,比雲秋大一歲,今年正好十七。
他的精算比大郎好,而且人也更謹慎機敏,朱信禮覺著他已經可以出師,當帳房是綽綽有餘。
「而且你做經理先生的,難道不能點撥些?」朱先生揶揄沈敬。
沈敬其實也中意二郎,但一則人家已有名師,二則雲琜錢莊上的生意他不清楚、上來就開口找東家要人,顯得他好像能力不足。
至於陳勤自己,小伙子乍然一聽自己能到藥鋪上當帳房嚇了一跳,紅著臉一個勁兒地搖頭,說話都結巴:「東、東家,我給您算帳,您怕不是得賠死……」
朱信禮嫌棄地從後拍他腦門,「當師傅的覺得你可以你就可以,廢什麼話呢!」
陳勤縮縮脖子,心咚咚跳個不停。
沈敬耐心比朱先生好,聞言哈哈大笑,攬過陳勤肩膀,露出誘拐小孩一樣壞的笑容,「沒事兒,來幫我吧,帳上的事兒我會幫你看的。」
陳勤臉更紅,支支吾吾拿不定主意。
雲秋在旁看著覺得有趣,但也不忍這個他從陳家村帶出來的小伙子被那兩位「欺負」——畢竟當年他起家時,可少不了人陳家村長一家的幫助。
「二郎,你來。」雲秋喊他。
陳勤唔了一聲,向兩位先生各鞠一躬,就兔子般脫逃到雲秋這邊,「東家您叫我?」
雲秋看看站在遠處說笑的沈敬和朱信禮,低頭細想片刻後,這樣問陳勤:「二郎是不想單獨去藥鋪上麼?」
陳勤搖搖頭。
「我還以為二郎是因為不想跟哥嫂分開呢?」雲秋戲謔道。
陳勤這才明白過來雲秋是與他說這個,站在原地忸怩了一下,才小聲道:「……不是因為這個。」
哥哥已經成家,哪有捨不得分開一說。
若拋開一切不談,其實陳勤挺想跟哥哥分開的,他只要繼續留在雲琜錢莊上,他們兄弟就會不斷被人拿來對比。
而且,嫂子跟哥哥也要過自己的日子,他總湊在旁邊也不算個事,偶爾見一兩面還好,日日同吃同住久了要討人嫌的。
但……
陳勤偷偷看了眼雲秋,他是莊稼漢出身,不比東家見過世面,也沒有沈先生、朱先生淵博的學識。
比頭腦靈活、嘴皮子利索他不如小邱,比慧眼獨具、眼光獨到他不如小鍾,比力氣武功又不是張勇和幾個護衛大哥的對手。
陳勤也沒覺得自己特別會術數,只是娘從小教導他笨鳥先飛,讓他們兄弟學著手腳勤快、人要老實,不確定的事就多檢查幾遍。
朱先生說他謹慎,其實嚴格來說是謹小慎微。
張昭兒弄混了東家的東西,他們兄妹能有底氣請雲秋責罰、甚至能想到賺錢賠還的辦法,但他和哥哥就沒有那樣的勇氣。
陳勤怕犯錯,更怕自己犯錯牽連家人,所以沒法兒不小心。
李大娘總是跟他、跟他們兄弟三人說,說有多大飯量就吃多少飯。他覺得自己現在當學徒挺好,每個月有月錢、年底還有紅封。
雖說在錢莊上這三年從沒有出什麼差錯,但不代表以後不會有錯。
這個決定太突然,他總想著再等等,在跟著先生學兩年。
男子漢大丈夫,說自己心裡害怕總是丟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