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表面上是藉口來找他, 不是比劍就是賽馬巡獵, 但回回來, 都會帶著古籍字畫、帶著花樣百出的各式點心,遠遠看徐宜一眼, 都會紅透脖頸。
雖道人心易變,但徐振羽相信寧王不會。
他便開口替這位妹夫勸:「宜兒, 殿下不是那樣的人,興許是謠傳有誤,你得給人機會解釋。」
王妃把藤條啪地打在手中, 還是笑盈盈的, 「我這不是正給他機會呢嘛?」
雖說徐振羽現在暫時看不見,但剛才妹妹那聲中氣十足的「跪下」, 他可是聽得真真切切的。
他嘆了一息,腦袋微轉了個角度對著寧王, 「……只能幫你到這兒了。」
寧王在心裡謝過大舅哥,面上卻是一句話都不敢講——徐振羽不知道,今天算宜兒心情好,從前可還罰他跪過碎石子路呢。
「所以,」王妃用藤條尖尖撩起寧王下巴,「說說看呀?」
「就,呃……」寧王從跪在這兒就開始想折,事情是挺好解釋,告訴王妃那人是秋秋就成,但——
他看看周圍,王妃身後立著白嬤嬤、李嬤嬤和四個侍女,徐振羽身後跟著兩個伺候的小廝,還擺有兩位大夫的藥箱——待會兒他們要過來施針、點眼藥。
自己身後跟著伺候的小廝,花廳裡面立著兩個花匠、十六個雜役,還有巡邏在迴廊上十來個護衛。
這麼一算就是少說四五十人,他這話一說出來,秋秋往後回王府還怎麼做人?
於是寧王軟了聲哀告:「……去觀月堂,我單獨同你講。」
王妃抿嘴不答應:「君子事無不可對人言。」
寧王:「……」
偏他這般支支吾吾,引得徐振羽也生出幾分懷疑,他微微從躺椅上坐起來一點,「殿下您不會當真……」
眼看再這般誤會下去要出大事,寧王萬般無奈,只能突然一躍站起來將王妃摟到懷裡,在王妃動怒之前、湊到她耳邊快速壓低聲音說了幾句。
王妃聽清楚他說了什麼後一臉震驚,用眼神再次詢問確認。
寧王認真點點頭。
王妃咬了下嘴唇,卻是突然出手擰住寧王耳朵,拽著比自己高一個頭、在外威風凜凜的銀甲衛統領、當朝王爺直接走出花廳。
「你給我過來!」
徐振羽聽出妹妹這是動怒了,他不知道寧王說了什麼,但看妹妹氣成這樣,心裡多少也打鼓。
他站起身想追,那邊卻遠遠傳來王妃的聲音,「阿兄、嬤嬤你們都別過來,我有話要單獨和他講!」
寧王耳朵被揪得通紅,但他臉上分明掛著笑,「沒事兒沒事兒,兄長別擔心,我們……哎唷宜兒你輕點兒!」
看著夫妻倆打鬧離開的背影,白嬤嬤和王府眾人都舒了一口氣,她走過去扶了徐將軍一把,「將軍放心,沒事兒,夫人這鬧著玩呢。」
徐振羽點點頭,從聲音看,那兩人也不像是真要吵架的樣子,於是他也就放下心來,重新借著嬤嬤的手靠回躺椅上。
那邊王妃給寧王擰到了迴廊外無人處,這才鬆開他,著急的詢問道:
「你剛才說什麼,你說那是秋秋?秋秋怎麼會出現在桃花關?你不是說桃花關上民亂四起麼?秋秋有沒有傷著?」
她這一疊聲地問,寧王搖搖頭笑,將妻子圈到懷中:
「秋秋沒事兒,放心。」
然後在王妃追問前,寧王主動開口細講明了當時的情況,前因後果都說清,只在最後嘆了一口氣道:
「那孩子大約是不想與我相認、惹出是非,所以才選擇了改伴喬裝。」
聽著孩子沒事,王妃才鬆了一口氣。
不過她看著寧王又擰起眉來,突然伸手狠狠扯住他另一邊耳朵,拽著人回花廳,「不成,還是要罰你。」
「啊?為什麼呀?」寧王委屈壞了。
王妃哼了一聲,「因為你見過秋秋穿小裙子可我還沒有,我瞅著你來氣,你跪那兒反省三刻鐘,我叫你起來才准起!」
寧王哀嘆一聲,卻沒反駁,老老實實跪那兒了。
徐振羽沒想到他們兩口子回來還是同樣的結果,張口想問,卻正好聽見小陶和陸商交談的聲音從裡間傳出來。
陸商和小陶在討論某個磁石丸方,而他們身後還跟著王府的四個府醫。
陸商是杏林世家的傳人,見多識廣、學識淵博;小陶尤擅眼科,也有許多方子是陸商沒聽過、陶青回鄉後獨創的。
府醫們這幾日跟著他們收穫頗豐,見著小陶都十分恭敬,遠遠就抱拳拱手叫先生,弄得小陶渾身不自在,有時還會轉頭就逃。
徐振羽的眼睛恢復很快,湯方、針灸和眼藥一齊用著,不過短短几日時間,覆蓋在他眼睛上的那層白膜就淡了許多。
王府眾人一開始還對年輕的小陶心有懷疑,但這幾日相處下來,發現這位小神醫確有真本事,一個個對他的態度都尊敬起來。
小陶倒照舊是性子直,有什麼說什麼,湊過來給徐振羽檢查了雙眼的狀況後,又重新給他施針、調整了藥方。
「將軍恢復得好,再有一兩日翳膜盡去,慢慢調養就能復明了。」
這比之前小陶預計的十五日要短上四五天,算起來還真是一旬時間就給完全治好了。
雖道人心易變,但徐振羽相信寧王不會。
他便開口替這位妹夫勸:「宜兒, 殿下不是那樣的人,興許是謠傳有誤,你得給人機會解釋。」
王妃把藤條啪地打在手中, 還是笑盈盈的, 「我這不是正給他機會呢嘛?」
雖說徐振羽現在暫時看不見,但剛才妹妹那聲中氣十足的「跪下」, 他可是聽得真真切切的。
他嘆了一息,腦袋微轉了個角度對著寧王, 「……只能幫你到這兒了。」
寧王在心裡謝過大舅哥,面上卻是一句話都不敢講——徐振羽不知道,今天算宜兒心情好,從前可還罰他跪過碎石子路呢。
「所以,」王妃用藤條尖尖撩起寧王下巴,「說說看呀?」
「就,呃……」寧王從跪在這兒就開始想折,事情是挺好解釋,告訴王妃那人是秋秋就成,但——
他看看周圍,王妃身後立著白嬤嬤、李嬤嬤和四個侍女,徐振羽身後跟著兩個伺候的小廝,還擺有兩位大夫的藥箱——待會兒他們要過來施針、點眼藥。
自己身後跟著伺候的小廝,花廳裡面立著兩個花匠、十六個雜役,還有巡邏在迴廊上十來個護衛。
這麼一算就是少說四五十人,他這話一說出來,秋秋往後回王府還怎麼做人?
於是寧王軟了聲哀告:「……去觀月堂,我單獨同你講。」
王妃抿嘴不答應:「君子事無不可對人言。」
寧王:「……」
偏他這般支支吾吾,引得徐振羽也生出幾分懷疑,他微微從躺椅上坐起來一點,「殿下您不會當真……」
眼看再這般誤會下去要出大事,寧王萬般無奈,只能突然一躍站起來將王妃摟到懷裡,在王妃動怒之前、湊到她耳邊快速壓低聲音說了幾句。
王妃聽清楚他說了什麼後一臉震驚,用眼神再次詢問確認。
寧王認真點點頭。
王妃咬了下嘴唇,卻是突然出手擰住寧王耳朵,拽著比自己高一個頭、在外威風凜凜的銀甲衛統領、當朝王爺直接走出花廳。
「你給我過來!」
徐振羽聽出妹妹這是動怒了,他不知道寧王說了什麼,但看妹妹氣成這樣,心裡多少也打鼓。
他站起身想追,那邊卻遠遠傳來王妃的聲音,「阿兄、嬤嬤你們都別過來,我有話要單獨和他講!」
寧王耳朵被揪得通紅,但他臉上分明掛著笑,「沒事兒沒事兒,兄長別擔心,我們……哎唷宜兒你輕點兒!」
看著夫妻倆打鬧離開的背影,白嬤嬤和王府眾人都舒了一口氣,她走過去扶了徐將軍一把,「將軍放心,沒事兒,夫人這鬧著玩呢。」
徐振羽點點頭,從聲音看,那兩人也不像是真要吵架的樣子,於是他也就放下心來,重新借著嬤嬤的手靠回躺椅上。
那邊王妃給寧王擰到了迴廊外無人處,這才鬆開他,著急的詢問道:
「你剛才說什麼,你說那是秋秋?秋秋怎麼會出現在桃花關?你不是說桃花關上民亂四起麼?秋秋有沒有傷著?」
她這一疊聲地問,寧王搖搖頭笑,將妻子圈到懷中:
「秋秋沒事兒,放心。」
然後在王妃追問前,寧王主動開口細講明了當時的情況,前因後果都說清,只在最後嘆了一口氣道:
「那孩子大約是不想與我相認、惹出是非,所以才選擇了改伴喬裝。」
聽著孩子沒事,王妃才鬆了一口氣。
不過她看著寧王又擰起眉來,突然伸手狠狠扯住他另一邊耳朵,拽著人回花廳,「不成,還是要罰你。」
「啊?為什麼呀?」寧王委屈壞了。
王妃哼了一聲,「因為你見過秋秋穿小裙子可我還沒有,我瞅著你來氣,你跪那兒反省三刻鐘,我叫你起來才准起!」
寧王哀嘆一聲,卻沒反駁,老老實實跪那兒了。
徐振羽沒想到他們兩口子回來還是同樣的結果,張口想問,卻正好聽見小陶和陸商交談的聲音從裡間傳出來。
陸商和小陶在討論某個磁石丸方,而他們身後還跟著王府的四個府醫。
陸商是杏林世家的傳人,見多識廣、學識淵博;小陶尤擅眼科,也有許多方子是陸商沒聽過、陶青回鄉後獨創的。
府醫們這幾日跟著他們收穫頗豐,見著小陶都十分恭敬,遠遠就抱拳拱手叫先生,弄得小陶渾身不自在,有時還會轉頭就逃。
徐振羽的眼睛恢復很快,湯方、針灸和眼藥一齊用著,不過短短几日時間,覆蓋在他眼睛上的那層白膜就淡了許多。
王府眾人一開始還對年輕的小陶心有懷疑,但這幾日相處下來,發現這位小神醫確有真本事,一個個對他的態度都尊敬起來。
小陶倒照舊是性子直,有什麼說什麼,湊過來給徐振羽檢查了雙眼的狀況後,又重新給他施針、調整了藥方。
「將軍恢復得好,再有一兩日翳膜盡去,慢慢調養就能復明了。」
這比之前小陶預計的十五日要短上四五天,算起來還真是一旬時間就給完全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