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別碰我你這小妖怪!」
小孩哪裡受得住大人的力氣,血瞳男孩被推得仰面翻一跟斗,額角撞在了凸起的石板上,白嫩的皮膚被尖銳的石頭劃破,鮮血立刻順著淌下來。
孩子愣了愣,從地上坐起來後哭聲更大了。
人群遠遠看著議論紛紛,有的說要去請防隅巡警,有的說要去請顯慶觀的道士來捉鬼,有人又說找報國寺的高僧更可靠些……
「寶兒!寶兒?!」
人群里忽然出現了個裹著棉布頭巾、身形削瘦的貧婦人,她推開眾人撲將上來,一把就將那孩子抱起來、抖開袖子給他擦眼淚。
「不哭不哭,寶兒不哭,娘來了。」
她一邊抖下袖子,翻出最裡面一層乾淨的中衣給孩子擦眼淚、擦頭上的血,一面委屈又憤怒地瞪著周圍的人,「寶、寶兒才不是妖怪。」
婦人身上穿著一件洗得泛白起毛邊的棉衫,腰間圍著一條髒兮兮的襜布,捲起的手臂上青紫交加,還有幾道已經癒合的鞭痕。
她雖是在責怪爭辯,但臉卻衝著地、沒敢抬頭看眾人。
本來人家孩子丟了著急,如今找著了是大喜事,但偏偏有人好奇彎下腰去看了一眼,結果也是發出嚯地一聲,怪叫道:
「這、這你這……分明是一家子妖怪!」
「我不是……你……」婦人著急,下意識抬頭想與他分辨,結果抬起頭亮出臉,眾人才看見她半散的頭髮下、左邊臉上布滿了恐怖的疤痕。
那是被燒傷的痕跡,眼睛也是瞎的、露出一團霧蒙蒙的、外凸的白色眼珠,看著十分滲人。
而且那婦人完好的右眼,也跟那孩子一樣是赤紅色,而且由於她過於削瘦,外凸的顴骨讓她整張臉看起來更加恐怖。
百姓更紛紛驚呼著逃跑,不一會兒就散出了一片空地。
婦人站在原地,數次張口想說什麼,最終只能頹然地抱著孩子、轉身欲走,結果才走了一步,身後就傳來一個年輕人有些不耐煩的聲音:
「什麼妖怪?分明是赤脈貫睛,不懂就瞎喊,嘖,怎麼京城人也是這般毛病?」
婦人愣了愣,眨眨眼轉身,看見身後站著個十四五歲的青年。
青年提著個包袱,口音一聽就非京城人士,他一身雲峰白袍,肩上斜挎藥箱一隻,腦後髮髻束在方灰藍巾下。
見婦人轉過身來來著他,他也多少有點不好意思,蹙眉抿抿嘴後,還是堅持道:「本來就是病,我又沒說錯。」
沒想那婦人聽見他這麼說後,竟然將孩子放到地上、讓他站穩,自己則普通一聲跪倒在了那青年跟前兒:
「求先生指點迷津!寶兒長大還要做人呢,不能一直被叫做妖怪。」
青年嘶了一聲,臉上的神情似乎是嫌麻煩。
但他又不能直接丟著這母子倆不管,畢竟是他先開口議論人家的的是非,所以他撓撓頭,扯著婦人先起來,「……就是赤脈貫睛唄。」
婦人茫然地看著他。
「就是一種病!」他不耐煩地提高了聲音,看婦人被他嚇得瑟瑟縮縮的,又撓撓頭,壓下聲,「肺胃脈熱、赤脈外障,上沖肝膈壅熱使然。」
婦人:「……」
青年:「……」
他這說的都是醫書脈案上的話,婦人連赤脈貫睛都聽不明白,又哪裡會懂什麼壅熱外障之語。
「簡單來講就是你們胃火太旺!吃的東西和平常的生活習慣都要改,」青年煩躁地又咬了下嘴唇,「算了算了,我怎麼來京城也要義診啊……」
他左右看了看,徑直朝著雲秋他們所在的方向靠過來,然後掏出一小吊錢遞給剛才販售謄抄皇榜的書生,「你的紙筆墨借我用一下。」
書生接過錢,笑呵呵讓開了位置。
而那青年坐下來後,也不看婦人和孩子,直接提筆在宣紙上刷刷寫下:
前胡去蘆、升麻秦皮、決明子炒、蕤仁去皮研膏各二兩,菊花銼炒碎一兩,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二盞、入竹葉欺片,煎至一盞,加芒硝飲服。
青年寫完這一張,又重新謄出一張新的:
取二分琥珀、珍珠末,半分龍腦丹砂,放置研缽內加小豆大的砂細磨成粉末,每日三五次點目。
「前面的方湯吃三天,後面的真珠散用七日,能驅火明目。」
婦人愣愣地看著他,半晌都沒說話。
青年挑挑眉,將兩張方子折好遞過去,猶疑道:「你不會……不識字吧?」
不等婦人說話,他又自己補充一句,「不認字兒也沒關係,你拿到藥鋪給人夥計一看,他們就能給你抓藥了,不打緊的。」
說著,他就想給那兩張方子塞到婦人手中。
結果女人卻怯怯後退了一步,小聲道:「……我、我沒錢。」
青年嘖了一聲,強硬地拉過她的手給方子拍到她手中,「都說是義診了,不要你的錢,拿著方子快去給孩子看病吧。」
婦人愣了愣,捏著那疊起來的藥方,不敢置信地看向青年。
青年卻滿不在意地撇撇嘴,東瞧瞧西看看,嘀咕了一句,「不愧是京城,客棧酒樓都好貴……」
他這兒正說著,肩膀忽然被人從後拍了拍。
小孩哪裡受得住大人的力氣,血瞳男孩被推得仰面翻一跟斗,額角撞在了凸起的石板上,白嫩的皮膚被尖銳的石頭劃破,鮮血立刻順著淌下來。
孩子愣了愣,從地上坐起來後哭聲更大了。
人群遠遠看著議論紛紛,有的說要去請防隅巡警,有的說要去請顯慶觀的道士來捉鬼,有人又說找報國寺的高僧更可靠些……
「寶兒!寶兒?!」
人群里忽然出現了個裹著棉布頭巾、身形削瘦的貧婦人,她推開眾人撲將上來,一把就將那孩子抱起來、抖開袖子給他擦眼淚。
「不哭不哭,寶兒不哭,娘來了。」
她一邊抖下袖子,翻出最裡面一層乾淨的中衣給孩子擦眼淚、擦頭上的血,一面委屈又憤怒地瞪著周圍的人,「寶、寶兒才不是妖怪。」
婦人身上穿著一件洗得泛白起毛邊的棉衫,腰間圍著一條髒兮兮的襜布,捲起的手臂上青紫交加,還有幾道已經癒合的鞭痕。
她雖是在責怪爭辯,但臉卻衝著地、沒敢抬頭看眾人。
本來人家孩子丟了著急,如今找著了是大喜事,但偏偏有人好奇彎下腰去看了一眼,結果也是發出嚯地一聲,怪叫道:
「這、這你這……分明是一家子妖怪!」
「我不是……你……」婦人著急,下意識抬頭想與他分辨,結果抬起頭亮出臉,眾人才看見她半散的頭髮下、左邊臉上布滿了恐怖的疤痕。
那是被燒傷的痕跡,眼睛也是瞎的、露出一團霧蒙蒙的、外凸的白色眼珠,看著十分滲人。
而且那婦人完好的右眼,也跟那孩子一樣是赤紅色,而且由於她過於削瘦,外凸的顴骨讓她整張臉看起來更加恐怖。
百姓更紛紛驚呼著逃跑,不一會兒就散出了一片空地。
婦人站在原地,數次張口想說什麼,最終只能頹然地抱著孩子、轉身欲走,結果才走了一步,身後就傳來一個年輕人有些不耐煩的聲音:
「什麼妖怪?分明是赤脈貫睛,不懂就瞎喊,嘖,怎麼京城人也是這般毛病?」
婦人愣了愣,眨眨眼轉身,看見身後站著個十四五歲的青年。
青年提著個包袱,口音一聽就非京城人士,他一身雲峰白袍,肩上斜挎藥箱一隻,腦後髮髻束在方灰藍巾下。
見婦人轉過身來來著他,他也多少有點不好意思,蹙眉抿抿嘴後,還是堅持道:「本來就是病,我又沒說錯。」
沒想那婦人聽見他這麼說後,竟然將孩子放到地上、讓他站穩,自己則普通一聲跪倒在了那青年跟前兒:
「求先生指點迷津!寶兒長大還要做人呢,不能一直被叫做妖怪。」
青年嘶了一聲,臉上的神情似乎是嫌麻煩。
但他又不能直接丟著這母子倆不管,畢竟是他先開口議論人家的的是非,所以他撓撓頭,扯著婦人先起來,「……就是赤脈貫睛唄。」
婦人茫然地看著他。
「就是一種病!」他不耐煩地提高了聲音,看婦人被他嚇得瑟瑟縮縮的,又撓撓頭,壓下聲,「肺胃脈熱、赤脈外障,上沖肝膈壅熱使然。」
婦人:「……」
青年:「……」
他這說的都是醫書脈案上的話,婦人連赤脈貫睛都聽不明白,又哪裡會懂什麼壅熱外障之語。
「簡單來講就是你們胃火太旺!吃的東西和平常的生活習慣都要改,」青年煩躁地又咬了下嘴唇,「算了算了,我怎麼來京城也要義診啊……」
他左右看了看,徑直朝著雲秋他們所在的方向靠過來,然後掏出一小吊錢遞給剛才販售謄抄皇榜的書生,「你的紙筆墨借我用一下。」
書生接過錢,笑呵呵讓開了位置。
而那青年坐下來後,也不看婦人和孩子,直接提筆在宣紙上刷刷寫下:
前胡去蘆、升麻秦皮、決明子炒、蕤仁去皮研膏各二兩,菊花銼炒碎一兩,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二盞、入竹葉欺片,煎至一盞,加芒硝飲服。
青年寫完這一張,又重新謄出一張新的:
取二分琥珀、珍珠末,半分龍腦丹砂,放置研缽內加小豆大的砂細磨成粉末,每日三五次點目。
「前面的方湯吃三天,後面的真珠散用七日,能驅火明目。」
婦人愣愣地看著他,半晌都沒說話。
青年挑挑眉,將兩張方子折好遞過去,猶疑道:「你不會……不識字吧?」
不等婦人說話,他又自己補充一句,「不認字兒也沒關係,你拿到藥鋪給人夥計一看,他們就能給你抓藥了,不打緊的。」
說著,他就想給那兩張方子塞到婦人手中。
結果女人卻怯怯後退了一步,小聲道:「……我、我沒錢。」
青年嘖了一聲,強硬地拉過她的手給方子拍到她手中,「都說是義診了,不要你的錢,拿著方子快去給孩子看病吧。」
婦人愣了愣,捏著那疊起來的藥方,不敢置信地看向青年。
青年卻滿不在意地撇撇嘴,東瞧瞧西看看,嘀咕了一句,「不愧是京城,客棧酒樓都好貴……」
他這兒正說著,肩膀忽然被人從後拍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