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說完這些,胡屠戶又拱拱手,笑著從懷中掏出一份紅帖,「正月十八是我家老娘八十壽辰,想請雲老板賞臉,您莊上的夥計也同去。」
一聽八十歲,這可是高壽,雲秋連忙道喜,雙手接過請帖,「這樣大的喜事兒,怎好意思還勞您惦記!」
胡屠戶性子急,但人是個敞亮人。
他拍拍雲秋肩膀,哈哈大笑兩聲,「我和雲老板您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便是沒有老娘這場生辰,我也是想找機會請您吃頓飯的。」
「除了家中親戚,街坊四鄰我請的都是聚寶街附近相熟的老板,大多您也認識的。」大概是怕雲秋尷尬,胡屠戶又補充道。
他都這般說了,雲秋也不好再辭,便謝過胡屠戶,表示自己一定帶夥計們前往。
「好好好,那感情好!」胡屠戶連連撫掌、笑道:「我這就叫他們預留兩桌給您!」
「不用不用,一桌就夠了,您真太客氣了!」
十八日錢莊和解行都還未復工呢,要去也就是帶上馬直、小鍾、張勇兄妹、解行上兩個護衛大哥和點心。
再算上陸商和他,也就九個人左右,到時候李從舟和烏影的傷勢要能好轉,合共也就十一個人,不至於要專門留兩席。
胡屠戶應下,與雲秋客氣兩句後才哼著小調離開。
等他走遠,小鍾惴惴不安,一直跟在雲秋身後怯怯看他。
倒是雲秋在解當行里轉了兩圈後,忽然停步、點名叫他:「小鍾。」
「啊……?啊!」小鍾一直跟著,這下險些撞上雲秋後背,他連忙後退一步,「我在。」
雲秋好笑地看著他,輕咳兩聲後正色道:「剛才這事兒,記著告訴你師傅,帖子是下給我們解當行的,地點就在胡屠戶家裡。」
小鍾這才回神記下,「我、我會去請師傅的。」
雲秋點點頭,這就準備回雲琜錢莊,小鍾站在原地等了半晌,發現雲秋根本沒有要與他生氣的意思,撓撓頭,暗罵自己一聲莽撞。
倒是點心一直等在錢莊的月洞門邊上,似乎是有話想與雲秋講。
「公子,」他微皺著眉看了眼二樓的方向,「您……是認真的?」
「怎麼這麼問?」
其實剛才撞破那一幕後,比起小鐘的惶恐不安,點心更多想的是雲秋和李從舟兩人的將來——
他們一個是寧王府世子,一個是平民百姓。
而且還都是男子,即便錦朝多的是男後、男妃的先例,但……寧王夫妻真能接受自己養了十五年的孩子跟他們的親生子在一塊兒麼?
點心不懂朝堂事,但他也知道徐家、太|子黨這樣的稱呼,王府世子終歸是處於權力鬥爭的漩渦里,他家公子又真能應付那些麼?
他的命是公子救的,名字也是公子取的。
雖說雲秋離開寧王府時,已還了他自由,名義上他們依舊是主僕相稱,但實際上他現在身契在自己手裡,和雲秋之間也變作僱傭。
真論起來,他也該和小鍾他們一樣,改口稱雲秋為東家,但點心總是記著雲秋在王府的好:教他讀書識字,待他如朋友兄弟一般。
他擔憂,卻不是想阻止,只是想盡力替雲秋做點什麼。
這番心思說出來,雲秋哪裡會不懂——
前世他只是無意救了雜役狗娃一次,這傻孩子就願意守著他、護著他,甚至為了他付出性命。
今生,他希望雲秋好,雲秋何嘗不希望他順順利利的。
於是雲秋笑起來,拉點心到錢莊的石桌邊坐,他自己心里也沒想得太透,但此刻他的心告訴他,他想和李從舟一塊兒,所以他想遵循本心。
「至於往後將來嘛……」雲秋偏偏腦袋,沖點心擠眼睛,「小和尚說他會護著我的,讓我什麼也不要想。天塌下來他高、他先撐著。」
點心微微皺了皺眉,想說戲文里——那些最終離散的痴男怨女,在成婚之前,雙方都是花言巧語、漂亮話不要錢地往外說。
但他沉默下來細想:李從舟為僧時,便是以誠待雲秋;後來真假世子案告破,他更是不願認祖歸宗、只盼著能留雲秋在王府。
這位說的話,好像還算有分量。
如此這般想著,心上那份惴惴的不安,才算緩緩放下大半。
「沒事兒的,」見點心還是愁眉苦臉的,雲秋神神秘秘告訴他,「我打算開年後,再開個藥堂或者生藥鋪子,我們賺多多的錢。」
「到時候真有什麼事兒,我就帶著你們跑路,嘿嘿,去海外仙山,給你們采蟠桃吃!」
說完,雲秋也不給點心反應的時間,沖他伴了個鬼臉就蹬蹬跑上樓,那腳步輕快的模樣,瞅著也不像不樂意。
點心終於釋然一笑:得,算他瞎操心了。
……
說是給胡屠戶的老娘做壽,其實胡屠戶的親爹娘死得都早,他跟小邱一樣,都是跟著師傅、在永嘉坊里吃百家飯長大。
後來迎娶何氏,胡屠戶就給岳父母當成自己的親爹娘。披麻戴孝給何秀才送終,妻子走後更一直盡心侍奉何老娘。
這回宴客,其實是給胡屠戶的岳母過壽。
出十五過完元宵節,這才算是徹底過完了年,雲秋這兒要照顧傷患沒回田莊,陳婆婆惦記著,就支使張勇兄妹帶了許多她搖好的元宵來。
一聽八十歲,這可是高壽,雲秋連忙道喜,雙手接過請帖,「這樣大的喜事兒,怎好意思還勞您惦記!」
胡屠戶性子急,但人是個敞亮人。
他拍拍雲秋肩膀,哈哈大笑兩聲,「我和雲老板您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便是沒有老娘這場生辰,我也是想找機會請您吃頓飯的。」
「除了家中親戚,街坊四鄰我請的都是聚寶街附近相熟的老板,大多您也認識的。」大概是怕雲秋尷尬,胡屠戶又補充道。
他都這般說了,雲秋也不好再辭,便謝過胡屠戶,表示自己一定帶夥計們前往。
「好好好,那感情好!」胡屠戶連連撫掌、笑道:「我這就叫他們預留兩桌給您!」
「不用不用,一桌就夠了,您真太客氣了!」
十八日錢莊和解行都還未復工呢,要去也就是帶上馬直、小鍾、張勇兄妹、解行上兩個護衛大哥和點心。
再算上陸商和他,也就九個人左右,到時候李從舟和烏影的傷勢要能好轉,合共也就十一個人,不至於要專門留兩席。
胡屠戶應下,與雲秋客氣兩句後才哼著小調離開。
等他走遠,小鍾惴惴不安,一直跟在雲秋身後怯怯看他。
倒是雲秋在解當行里轉了兩圈後,忽然停步、點名叫他:「小鍾。」
「啊……?啊!」小鍾一直跟著,這下險些撞上雲秋後背,他連忙後退一步,「我在。」
雲秋好笑地看著他,輕咳兩聲後正色道:「剛才這事兒,記著告訴你師傅,帖子是下給我們解當行的,地點就在胡屠戶家裡。」
小鍾這才回神記下,「我、我會去請師傅的。」
雲秋點點頭,這就準備回雲琜錢莊,小鍾站在原地等了半晌,發現雲秋根本沒有要與他生氣的意思,撓撓頭,暗罵自己一聲莽撞。
倒是點心一直等在錢莊的月洞門邊上,似乎是有話想與雲秋講。
「公子,」他微皺著眉看了眼二樓的方向,「您……是認真的?」
「怎麼這麼問?」
其實剛才撞破那一幕後,比起小鐘的惶恐不安,點心更多想的是雲秋和李從舟兩人的將來——
他們一個是寧王府世子,一個是平民百姓。
而且還都是男子,即便錦朝多的是男後、男妃的先例,但……寧王夫妻真能接受自己養了十五年的孩子跟他們的親生子在一塊兒麼?
點心不懂朝堂事,但他也知道徐家、太|子黨這樣的稱呼,王府世子終歸是處於權力鬥爭的漩渦里,他家公子又真能應付那些麼?
他的命是公子救的,名字也是公子取的。
雖說雲秋離開寧王府時,已還了他自由,名義上他們依舊是主僕相稱,但實際上他現在身契在自己手裡,和雲秋之間也變作僱傭。
真論起來,他也該和小鍾他們一樣,改口稱雲秋為東家,但點心總是記著雲秋在王府的好:教他讀書識字,待他如朋友兄弟一般。
他擔憂,卻不是想阻止,只是想盡力替雲秋做點什麼。
這番心思說出來,雲秋哪裡會不懂——
前世他只是無意救了雜役狗娃一次,這傻孩子就願意守著他、護著他,甚至為了他付出性命。
今生,他希望雲秋好,雲秋何嘗不希望他順順利利的。
於是雲秋笑起來,拉點心到錢莊的石桌邊坐,他自己心里也沒想得太透,但此刻他的心告訴他,他想和李從舟一塊兒,所以他想遵循本心。
「至於往後將來嘛……」雲秋偏偏腦袋,沖點心擠眼睛,「小和尚說他會護著我的,讓我什麼也不要想。天塌下來他高、他先撐著。」
點心微微皺了皺眉,想說戲文里——那些最終離散的痴男怨女,在成婚之前,雙方都是花言巧語、漂亮話不要錢地往外說。
但他沉默下來細想:李從舟為僧時,便是以誠待雲秋;後來真假世子案告破,他更是不願認祖歸宗、只盼著能留雲秋在王府。
這位說的話,好像還算有分量。
如此這般想著,心上那份惴惴的不安,才算緩緩放下大半。
「沒事兒的,」見點心還是愁眉苦臉的,雲秋神神秘秘告訴他,「我打算開年後,再開個藥堂或者生藥鋪子,我們賺多多的錢。」
「到時候真有什麼事兒,我就帶著你們跑路,嘿嘿,去海外仙山,給你們采蟠桃吃!」
說完,雲秋也不給點心反應的時間,沖他伴了個鬼臉就蹬蹬跑上樓,那腳步輕快的模樣,瞅著也不像不樂意。
點心終於釋然一笑:得,算他瞎操心了。
……
說是給胡屠戶的老娘做壽,其實胡屠戶的親爹娘死得都早,他跟小邱一樣,都是跟著師傅、在永嘉坊里吃百家飯長大。
後來迎娶何氏,胡屠戶就給岳父母當成自己的親爹娘。披麻戴孝給何秀才送終,妻子走後更一直盡心侍奉何老娘。
這回宴客,其實是給胡屠戶的岳母過壽。
出十五過完元宵節,這才算是徹底過完了年,雲秋這兒要照顧傷患沒回田莊,陳婆婆惦記著,就支使張勇兄妹帶了許多她搖好的元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