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這裡不夠高、還沒到雪線,要抓也只能抓到小松鼠和山雞,」李從舟頓了頓,微微仰身從一個馱箱中取出個水囊,「喝水不?」
雲秋舔舔嘴唇點頭,他是有點渴。
水囊入手後摸著溫溫的,雲秋原本都做好喝涼水的準備了,沒想仰頭入口,喝到的竟然是甜甜的牛乳,而且還溫熱。
他的眼睛倏然就瞪圓了,「怎麼辦到的?!」
李從舟笑笑卻故意沒告訴他,等他喝完後,就立刻收起來那個水囊,然後一提馬韁、輕輕吐了兩個字:「秘密。」
雲秋:「……」
他算是發現了,小和尚的性子在某些方面來說還真的是挺惡劣。
哼,小氣鬼,不告訴就不告訴。
雲秋按捺下自己的好奇心,舔掉粘在唇角的奶漬——看在牛乳好喝的份兒上,他就不和他計較了。
羅池山上的山道僅修到半山腰,再往上、就全是隱匿在密林中的山經和土路,夜裡下的那場雪掩埋了大部分的路,遠看過去皆是純白色。
雲秋看了一會兒就覺得犯迷糊,頻頻抬頭偷看李從舟——想知道他是如何辨明的方向。
李從舟卻忽然將韁塞到他手中,豎起食指在唇邊對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他突然從背上取下弓、彎弓搭箭。
錚地一聲巨響,嚇得雲秋險些丟了韁繩。
順著箭簇的方向看過去,發現李從舟竟在一叢枯萎的灌木下發現了一隻出來覓食的獾。可惜這一箭沒射中要害,小東西掙扎兩下就帶著傷跑了。
血順著它的後腿流出來,在那純白天地間劃出一道極細的紅線。
雲秋悶笑一聲,仰頭用後腦勺撞李從舟胸膛,「原來你也會射偏呀?」
李從舟低頭睨他一眼,其實這獾他看見許久,按理來說能一箭斃命,但當箭在弦上時,他又分神想:雲秋見著這般血腥、會不會害怕。
一念之差,就叫獵物脫走。
偏這小沒良心的,還這般渾然不覺地笑他。
李從舟多少有點氣不順,可還是忍下來,一本正經地解釋道:「冬狩便是如此,也不是回回都能有所收穫。」
雲秋點點頭,信了。
本來前世寧王他們去打獵也是經常空手而歸,甚至有時候在御苑秋狩,皇子當中也會有人什麼都捉不住。
見李從舟面色不虞,雲秋又安慰道:「不過你也已經很厲害了!這麼短短几個月時間,就能射|得這樣好,可見你確實有打獵的天賦!」
他這話沒頭沒尾,引得李從舟疑惑。
雲秋卻自顧自地繼續說,「打獵和射靶子到底不一樣嘛,靶子是死的、獵物是活的移動的,一次射偏也沒什麼!」
「而且……」雲秋想了想,又側首回望著李從舟,「是不是第一次殺生,心裡慌啊?」
李從舟:「……」
雲秋不提,他都快忘了。
從雲秋的視角看——他應是在佛寺中吃齋念佛、慈悲為懷地度過了十五載,如今乍然回王府還俗,一應習慣都要改,射不中也正常。
平白倒提醒了他……
李從舟不動聲色看看雲秋的發頂:若叫雲秋知道他是重生而來,恐怕這小雪兔能給直接嚇暈過去。
算了,一隻獾而已,真獵到了肉也不好吃。
雲秋只是小又不是傻,露出這麼大的破綻,指不定他哪天就起疑了,被這麼圓過去也好。
於是他重新背上弓,從雲秋手裡接過韁繩,「坐穩,我們再往上走到雪線上,那裡就能見著野兔和狐狸了。」
雲秋點點頭鬆開手,見李從舟的神情回復如常,自己也在心底鬆了一口氣,然後找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回去,攏緊身上的大氅。
抖開韁繩喊駕,李從舟俯身策馬,加快速度帶著雲秋從羅池山深入到神霧山內,神霧山更高、遠處的山尖上能明顯看到一處雪線。
越往高處走,山中的風雪越勁兒,天空也從淺灰色逐漸變成深灰,山風裹挾著白雪變成一片片濃霧,只能隱約瞧見那些頂著雪的一顆顆青松。
雲秋的興奮勁兒過了,靠在李從舟懷裡沒一會兒就昏昏欲睡。
他扯扯風帽擋住臉,手虛虛搭在馬鞍的扶手上,「我睡一小小會兒。」
李從舟嗯了聲,也拉韁、讓馬兒放緩了腳步。
雲秋到底沒起過這麼早,靠著李從舟沒一會兒就睡熟。
而李從舟抬眼觀瞧頭頂的天,料必山中不一會兒將有一場大雪,便調撥馬頭、朝著烏影給他說過的幾處山洞方向走。
一個時辰後,等雲秋打著呵欠睜開眼,卻意外發現自己躺在一處山洞中,山洞很高、很寬,但進深僅有一丈左右,洞口燃著簇篝火,火旁放著兩個馱箱。
李從舟和馬兒都不在,雲秋揉揉眼睛坐起身,發現自己枕著的「枕頭」是李從舟那件黑斗篷,他身上還披著點心準備的大氅,但大氅之外、竟還蓋了一重薄毯。
薄毯之下,他躺著的地方鋪了一層厚厚的羊毛氈,是鞣製過的、下面還墊了不少乾草。
難怪外面冰天雪地,他躺這睡著卻並不覺得涼。
雲秋瞅瞅身下墊的羊毛氈,這氈製得好、厚厚軟軟像塊大米糕,他好奇地撐開手掌,發現密織的絨毛竟能將他的整個手掌都藏住。
雲秋舔舔嘴唇點頭,他是有點渴。
水囊入手後摸著溫溫的,雲秋原本都做好喝涼水的準備了,沒想仰頭入口,喝到的竟然是甜甜的牛乳,而且還溫熱。
他的眼睛倏然就瞪圓了,「怎麼辦到的?!」
李從舟笑笑卻故意沒告訴他,等他喝完後,就立刻收起來那個水囊,然後一提馬韁、輕輕吐了兩個字:「秘密。」
雲秋:「……」
他算是發現了,小和尚的性子在某些方面來說還真的是挺惡劣。
哼,小氣鬼,不告訴就不告訴。
雲秋按捺下自己的好奇心,舔掉粘在唇角的奶漬——看在牛乳好喝的份兒上,他就不和他計較了。
羅池山上的山道僅修到半山腰,再往上、就全是隱匿在密林中的山經和土路,夜裡下的那場雪掩埋了大部分的路,遠看過去皆是純白色。
雲秋看了一會兒就覺得犯迷糊,頻頻抬頭偷看李從舟——想知道他是如何辨明的方向。
李從舟卻忽然將韁塞到他手中,豎起食指在唇邊對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他突然從背上取下弓、彎弓搭箭。
錚地一聲巨響,嚇得雲秋險些丟了韁繩。
順著箭簇的方向看過去,發現李從舟竟在一叢枯萎的灌木下發現了一隻出來覓食的獾。可惜這一箭沒射中要害,小東西掙扎兩下就帶著傷跑了。
血順著它的後腿流出來,在那純白天地間劃出一道極細的紅線。
雲秋悶笑一聲,仰頭用後腦勺撞李從舟胸膛,「原來你也會射偏呀?」
李從舟低頭睨他一眼,其實這獾他看見許久,按理來說能一箭斃命,但當箭在弦上時,他又分神想:雲秋見著這般血腥、會不會害怕。
一念之差,就叫獵物脫走。
偏這小沒良心的,還這般渾然不覺地笑他。
李從舟多少有點氣不順,可還是忍下來,一本正經地解釋道:「冬狩便是如此,也不是回回都能有所收穫。」
雲秋點點頭,信了。
本來前世寧王他們去打獵也是經常空手而歸,甚至有時候在御苑秋狩,皇子當中也會有人什麼都捉不住。
見李從舟面色不虞,雲秋又安慰道:「不過你也已經很厲害了!這麼短短几個月時間,就能射|得這樣好,可見你確實有打獵的天賦!」
他這話沒頭沒尾,引得李從舟疑惑。
雲秋卻自顧自地繼續說,「打獵和射靶子到底不一樣嘛,靶子是死的、獵物是活的移動的,一次射偏也沒什麼!」
「而且……」雲秋想了想,又側首回望著李從舟,「是不是第一次殺生,心裡慌啊?」
李從舟:「……」
雲秋不提,他都快忘了。
從雲秋的視角看——他應是在佛寺中吃齋念佛、慈悲為懷地度過了十五載,如今乍然回王府還俗,一應習慣都要改,射不中也正常。
平白倒提醒了他……
李從舟不動聲色看看雲秋的發頂:若叫雲秋知道他是重生而來,恐怕這小雪兔能給直接嚇暈過去。
算了,一隻獾而已,真獵到了肉也不好吃。
雲秋只是小又不是傻,露出這麼大的破綻,指不定他哪天就起疑了,被這麼圓過去也好。
於是他重新背上弓,從雲秋手裡接過韁繩,「坐穩,我們再往上走到雪線上,那裡就能見著野兔和狐狸了。」
雲秋點點頭鬆開手,見李從舟的神情回復如常,自己也在心底鬆了一口氣,然後找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回去,攏緊身上的大氅。
抖開韁繩喊駕,李從舟俯身策馬,加快速度帶著雲秋從羅池山深入到神霧山內,神霧山更高、遠處的山尖上能明顯看到一處雪線。
越往高處走,山中的風雪越勁兒,天空也從淺灰色逐漸變成深灰,山風裹挾著白雪變成一片片濃霧,只能隱約瞧見那些頂著雪的一顆顆青松。
雲秋的興奮勁兒過了,靠在李從舟懷裡沒一會兒就昏昏欲睡。
他扯扯風帽擋住臉,手虛虛搭在馬鞍的扶手上,「我睡一小小會兒。」
李從舟嗯了聲,也拉韁、讓馬兒放緩了腳步。
雲秋到底沒起過這麼早,靠著李從舟沒一會兒就睡熟。
而李從舟抬眼觀瞧頭頂的天,料必山中不一會兒將有一場大雪,便調撥馬頭、朝著烏影給他說過的幾處山洞方向走。
一個時辰後,等雲秋打著呵欠睜開眼,卻意外發現自己躺在一處山洞中,山洞很高、很寬,但進深僅有一丈左右,洞口燃著簇篝火,火旁放著兩個馱箱。
李從舟和馬兒都不在,雲秋揉揉眼睛坐起身,發現自己枕著的「枕頭」是李從舟那件黑斗篷,他身上還披著點心準備的大氅,但大氅之外、竟還蓋了一重薄毯。
薄毯之下,他躺著的地方鋪了一層厚厚的羊毛氈,是鞣製過的、下面還墊了不少乾草。
難怪外面冰天雪地,他躺這睡著卻並不覺得涼。
雲秋瞅瞅身下墊的羊毛氈,這氈製得好、厚厚軟軟像塊大米糕,他好奇地撐開手掌,發現密織的絨毛竟能將他的整個手掌都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