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小鍾是馬直的學徒,三歲的時就被馬老伯從慈幼局接出來帶在身邊,他眼光好、原本是再過兩年就可以出師的,現在嘛——」
「經歷了青銅劍那件事,馬直不想跟凌以梁幹了,但又怕他擰起來扣著人不放,畢竟從前小鍾在他們解行上就經常挨打。」
「挨打?」
雲秋嗯了一聲,小鐘的年紀最小、又是孤兒,慈幼局出來的孩子一般只有兩種性子——要麼很兇、要麼很乖。
很兇的那種多半跟從前的李從舟一樣:寡言少語、成日冷著張臉,若遇上了心善人好的收養人,或許性子還能擰回來,如不能——
就很容易走偏,極端起來就發瘋,甚至是盜竊、搶劫、殺人。
小鍾偏巧是那種很乖的,打不還手、罵不還手,平日馬老伯說什麼他就做什麼,不多事也不多話,有得吃就吃、沒有也不爭搶。
只是敏王府的鋪子上從來是魚龍混雜、各路人精打架,有王府管事的親戚、帳房媳婦兒的侄兒,還有各種家生奴才、前後院的雜役。
像小鍾這樣沒背景還被大管事格外看重的,就會漸漸被孤立、成為眾人的出氣筒。
馬老伯到底是管事,眾人明里不敢對小鍾做什麼,但暗地裡可沒少給他使絆子:
在他做好的帳冊上動手腳、亂挪他收好的當物……
小鍾脾氣軟,帳冊出錯他就挑燈重新做,當物找不到了就一格格認真找,而且怕客人等著鬧起來,還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檢查一道。
馬老伯說過他多次,但小鍾還是很難板起臉跟別人吵,最後多是紅著臉,小聲告訴師父他往後會更小心。
馬直被他弄得沒了脾氣,只能儘量護著自己這個傻徒弟。
但出了青銅劍那件事後,凌以梁認錢不認人,馬直都自身難保,更別提保護小鍾,思來想去,還是給人贖買了身契、直接介紹給雲秋。
「若非他年紀小、站在柜上不能服人,我都想放手讓他來當這個司典。」馬直原話是這麼說。
小鍾今年才十四歲,但兩日相處下來,卻發現他很有見識:
辨得出鞏義窯燒制的真三彩,也能點明用酸浸泥做舊的瓷胎。而且小鍾雖然話少,但他開口說的每句話都有門道——
天下名爐窯口分布在何方,丹青大家的筆觸有何細節,瓷胎的燒制有何講究,裘皮、狐嗉和羊氈如何辨別……
雲秋都跟他學了好些,也算是漲了知識。
最要緊是小鍾跟著馬直在典業里認識很多人,能給雲秋做引介。
「馬伯跟我約好了,他這個月會跟凌以梁提辭工的事,最早下個月就能到我這兒上工,然後他再帶小鍾三年,到候小鍾出師、他就功成身退。」
李從舟聽著,在雲秋腿上扭過頭去遠遠看了眼小鍾。
然後他又轉過來,枕著雲秋的腿、仰頭對他做了個口型:
——可靠嗎?
畢竟馬直和小鍾,嚴格來說都是敏王府的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請朱信禮過來當外櫃掌柜的時候,雲秋就是這般想,他點點頭,也無聲地回李從舟:
——小鍾很棒。
而且馬直在典行內頗具名望,凌以梁那般對他,他不至於為那樣的東家上演苦肉計,還演得要跳河自殺。
他說的也有道理,但李從舟還是微微皺眉,決心明日到衛所勤值時,還是得重新調一調銀甲衛的布防。
今日蕭副將帶他來,就是為了給他看城裡銀甲衛的巡查路線,寧王名下的銀甲衛專司刺探,但也有巡邏、防護之用,分為明暗兩班。
明班如城隅司的巡警一樣白日巡防,暗班則在夜間如烏影一樣悄悄刺探情報、監察百官,也在城外隱秘處開設有「殺人莊」。
所謂殺人莊,就是仿照江湖頂尖殺手組織建立的暗衛訓練場,每批招收一百名七八歲的孩童,經莊上師傅調|教後,就送到地下的斗場。
斗場血腥,一條漆黑的窄巷走到盡頭,等待那些孩童的多半是兇猛的灰狼和鬣狗,只有活著殺掉凶獸的孩童才能進入第二年的訓練。
由此層層篩選,到十五六歲時,殺人莊上同批的暗衛一般就只剩下十來人,而莊上管事會挑選合適的時機將他們聚集在一起,開啟最後的試煉——
將十個人關進會不斷灌水、地上布滿毒蟲毒蛇,每過一個時辰牆壁還會縮短一寸距離的十尺見方的地宮內。
而最終的出口僅有一人寬,出口帶鎖,鎖的鑰匙就丟在地宮的地面上。
據說,銀甲衛成立數百年,僅有一次是兩人合力從地宮中脫身,其他時候,都是有且只有一人能活著走出來。
這最後一人,就會被正式納入銀甲衛暗班,官正四品,直接獲得軍籍,從此食俸,意外在任務中喪生後,家人親眷還能得到一筆豐厚的勛賞。
許多窮苦人家不明其中真相,還以為做銀甲暗衛是份不錯的差事,竟在一段時間內爭先恐後地將家中適齡的男童送來。
寧王接手銀甲衛後,多次向皇帝上書進言要求取締殺人莊,但皇帝都以祖宗規矩不可廢為由拒絕。
無奈之下,寧王只能在那些孩子入莊給他們講明白殺人莊裡面的事情,並讓他們簽下一份生死狀。
「經歷了青銅劍那件事,馬直不想跟凌以梁幹了,但又怕他擰起來扣著人不放,畢竟從前小鍾在他們解行上就經常挨打。」
「挨打?」
雲秋嗯了一聲,小鐘的年紀最小、又是孤兒,慈幼局出來的孩子一般只有兩種性子——要麼很兇、要麼很乖。
很兇的那種多半跟從前的李從舟一樣:寡言少語、成日冷著張臉,若遇上了心善人好的收養人,或許性子還能擰回來,如不能——
就很容易走偏,極端起來就發瘋,甚至是盜竊、搶劫、殺人。
小鍾偏巧是那種很乖的,打不還手、罵不還手,平日馬老伯說什麼他就做什麼,不多事也不多話,有得吃就吃、沒有也不爭搶。
只是敏王府的鋪子上從來是魚龍混雜、各路人精打架,有王府管事的親戚、帳房媳婦兒的侄兒,還有各種家生奴才、前後院的雜役。
像小鍾這樣沒背景還被大管事格外看重的,就會漸漸被孤立、成為眾人的出氣筒。
馬老伯到底是管事,眾人明里不敢對小鍾做什麼,但暗地裡可沒少給他使絆子:
在他做好的帳冊上動手腳、亂挪他收好的當物……
小鍾脾氣軟,帳冊出錯他就挑燈重新做,當物找不到了就一格格認真找,而且怕客人等著鬧起來,還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檢查一道。
馬老伯說過他多次,但小鍾還是很難板起臉跟別人吵,最後多是紅著臉,小聲告訴師父他往後會更小心。
馬直被他弄得沒了脾氣,只能儘量護著自己這個傻徒弟。
但出了青銅劍那件事後,凌以梁認錢不認人,馬直都自身難保,更別提保護小鍾,思來想去,還是給人贖買了身契、直接介紹給雲秋。
「若非他年紀小、站在柜上不能服人,我都想放手讓他來當這個司典。」馬直原話是這麼說。
小鍾今年才十四歲,但兩日相處下來,卻發現他很有見識:
辨得出鞏義窯燒制的真三彩,也能點明用酸浸泥做舊的瓷胎。而且小鍾雖然話少,但他開口說的每句話都有門道——
天下名爐窯口分布在何方,丹青大家的筆觸有何細節,瓷胎的燒制有何講究,裘皮、狐嗉和羊氈如何辨別……
雲秋都跟他學了好些,也算是漲了知識。
最要緊是小鍾跟著馬直在典業里認識很多人,能給雲秋做引介。
「馬伯跟我約好了,他這個月會跟凌以梁提辭工的事,最早下個月就能到我這兒上工,然後他再帶小鍾三年,到候小鍾出師、他就功成身退。」
李從舟聽著,在雲秋腿上扭過頭去遠遠看了眼小鍾。
然後他又轉過來,枕著雲秋的腿、仰頭對他做了個口型:
——可靠嗎?
畢竟馬直和小鍾,嚴格來說都是敏王府的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請朱信禮過來當外櫃掌柜的時候,雲秋就是這般想,他點點頭,也無聲地回李從舟:
——小鍾很棒。
而且馬直在典行內頗具名望,凌以梁那般對他,他不至於為那樣的東家上演苦肉計,還演得要跳河自殺。
他說的也有道理,但李從舟還是微微皺眉,決心明日到衛所勤值時,還是得重新調一調銀甲衛的布防。
今日蕭副將帶他來,就是為了給他看城裡銀甲衛的巡查路線,寧王名下的銀甲衛專司刺探,但也有巡邏、防護之用,分為明暗兩班。
明班如城隅司的巡警一樣白日巡防,暗班則在夜間如烏影一樣悄悄刺探情報、監察百官,也在城外隱秘處開設有「殺人莊」。
所謂殺人莊,就是仿照江湖頂尖殺手組織建立的暗衛訓練場,每批招收一百名七八歲的孩童,經莊上師傅調|教後,就送到地下的斗場。
斗場血腥,一條漆黑的窄巷走到盡頭,等待那些孩童的多半是兇猛的灰狼和鬣狗,只有活著殺掉凶獸的孩童才能進入第二年的訓練。
由此層層篩選,到十五六歲時,殺人莊上同批的暗衛一般就只剩下十來人,而莊上管事會挑選合適的時機將他們聚集在一起,開啟最後的試煉——
將十個人關進會不斷灌水、地上布滿毒蟲毒蛇,每過一個時辰牆壁還會縮短一寸距離的十尺見方的地宮內。
而最終的出口僅有一人寬,出口帶鎖,鎖的鑰匙就丟在地宮的地面上。
據說,銀甲衛成立數百年,僅有一次是兩人合力從地宮中脫身,其他時候,都是有且只有一人能活著走出來。
這最後一人,就會被正式納入銀甲衛暗班,官正四品,直接獲得軍籍,從此食俸,意外在任務中喪生後,家人親眷還能得到一筆豐厚的勛賞。
許多窮苦人家不明其中真相,還以為做銀甲暗衛是份不錯的差事,竟在一段時間內爭先恐後地將家中適齡的男童送來。
寧王接手銀甲衛後,多次向皇帝上書進言要求取締殺人莊,但皇帝都以祖宗規矩不可廢為由拒絕。
無奈之下,寧王只能在那些孩子入莊給他們講明白殺人莊裡面的事情,並讓他們簽下一份生死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