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陳家兄弟心下納罕,卻也暗暗跟著學。
小邱八面玲瓏,唯是不認得幾個字,否則,肯定是可以謀個外櫃學徒甚至是檔手的活計,將來繼承榮伯的位置也未可知。
陳家兄弟記著顧雲秋的恩,自然也不想給恩人添麻煩。
他們是鄉下人,但也在努力一點點學著在城裡生活、經營。
顧雲秋不知他身後這幫夥計心裡的事,只一門心思撲到小和尚身邊——將軍府壽宴上的東西都是好的,能孝敬給老將軍的、傷病患自然吃的。
其中顧雲秋最喜歡那個壽桃,粉粉嫩嫩的面桃子,外面描得十分精緻,裡頭還塞了豆沙,軟糯香甜、比正經蜜桃還好吃幾分。
將軍府的食盒是一摞三盒,頭裡幾個是顧雲秋央來的,裝的分量還算尋常,往後幾個就有些誇張——
用個小盆裝的酥炸黃金玉、塞得盒蓋都蓋不嚴實的薯蕷豆花球、壓得扁扁的綠玉菜汁餅,還有看著像是整盆倒進來的紅豆湯。
點心要在王府幫忙盯著,顧雲秋就扁了袖子親自給李從舟布菜,徑長三尺的圓桌很快就被堆得滿滿當當。
看著這些菜,李從舟哭笑不得,「你這餵豬呢?」
顧雲秋頓了頓,發現還有兩個食盒沒打開,也察覺到曲懷玉給的實在是太多了,便轉頭抿嘴,與李從舟打商量:
「不如我都給你打開?你挑幾樣喜歡的,剩下的我送樓下給大郎他們。」
這些菜在李從舟眼裡大差不差,可顧雲秋一片心意,他也不好當面拒絕,只能擇了幾樣色彩鮮艷的,以及那壽桃。
見壽桃被留下,顧雲秋贊了一句有眼光,探出頭去本想喊小邱,看見陳家二郎正好坐在院中,便叫他上來給食盒都拎走:
「拿給你嫂子收拾,明日你們分著吃。」
陳二郎點點頭,想學著小邱說幾句漂亮話,但最後還是說不出口,只能悶頭幹活,上下樓梯兩趟,終於給七八個食盒都提下去。
李從舟晚上用過曹娘子煮的一碗粥,這會兒也吃不進去東西,陪著顧雲秋說了一會兒話,和他分著吃了那隻壽桃。
顧雲秋喜歡這個,他看得出來。
輔國大將軍的壽宴熱鬧,顧雲秋揀著有趣的說給李從舟聽,還一一給他介紹了江家的幾個兒郎。
殊不知——
李從舟前世,與江家這六兄弟合作頗多,這些人他其實都熟悉。
只是那時候的他已是寧王世子,江家人待他是恭謹客氣、是戰場上生死與共的將帥關係,卻遠沒顧雲秋說出來的這般有人情味兒。
江家兒郎各個都是虎將,前世徐振羽將軍戰死後,還是靠他們撐起了西北的一片天。
尤其是後來入蜀與襄平侯那群毒藥餵出來的士兵作戰,也全仰賴三將軍和三夫人,以及曲家馬幫多年對地形的熟悉。
李從舟聽著,倒也沒想到——
往後威名赫赫的江六郎,在父親的壽誕上,會被長姊一腳踹進廳堂。
不知為何,聽著顧雲秋繪聲繪色的講述。
李從舟忽然覺得那些在他記憶里,只是虎賁中郎將、只是雁翅將軍的人……漸漸有了骨骼、有了血肉,像畫中人漸漸走出了畫一般。
那些模糊的人影搖搖晃晃,最後都變成了顧雲秋的一顰一笑。
重生以來第一次,除了復仇,他心裡有了些異樣的感情。
無關於報國寺、無關師兄師父,他希望往後的每一天,顧雲秋都能像今日這般無憂無慮:
捧著個麵團捏的夾心壽桃子,眼睛亮亮地看著窗外算不得圓的月,沾著豆沙的唇角露出兩灣融融梨渦,眉飛色舞、興致勃勃。
他看得出神,沒防備顧雲秋忽然轉過臉來:
「對了,再過幾日就是十五了,今年我邀你來我的生辰宴吧?」
今日是借了老將軍的壽宴,名不正言不順。
曲懷玉那番話卻提醒了顧雲秋,小和尚一直孤零零的,雖然得到滿京讚譽,但他平日冷庫嚴肅、神聖菩薩一般,誰敢真請他去赴宴。
而且請僧人吃席,多少要單獨備素齋,也不能飲酒,京城裡他們同齡的子弟也確實沒人這麼幹。
曲懷玉的生辰日還早,得到明年。
今日是七月廿九,再過十幾日就是八月十五。
中秋日城裡本來就熱鬧,賞燈放炮都是常有,更要緊是——他們都滿十五了,王府里辦生辰宴,顧雲秋可以全權做主。
他想過了,到時他就邀請小和尚和曲懷玉兩個。
八月十四讓兩人過來府上住,到十五早晨一起吃長壽麵、壽桃,中午吃上一頓素齋給曲懷玉送回將軍府,晚上拉著小和尚和他們一起賞月。
王妃的觀月堂院如其名,有個非常漂亮的二層臨水小樓,適時水面上涼風徐徐,一家人挨擠在小樓二層:
寧王和王妃一張羅漢榻,他和小和尚一張,都蓋上厚厚的被子、架上小桌子,一邊吃玩月羹、梨棗石榴,一邊喝香香的茶。
到時候,武王街外會放煙花,可以暖烘烘地窩在一起看。
他想得挺好,但看過去卻對上了李從舟一雙略帶驚訝的眼,心裡那股興奮勁兒瞬間被撲滅。
小邱八面玲瓏,唯是不認得幾個字,否則,肯定是可以謀個外櫃學徒甚至是檔手的活計,將來繼承榮伯的位置也未可知。
陳家兄弟記著顧雲秋的恩,自然也不想給恩人添麻煩。
他們是鄉下人,但也在努力一點點學著在城裡生活、經營。
顧雲秋不知他身後這幫夥計心裡的事,只一門心思撲到小和尚身邊——將軍府壽宴上的東西都是好的,能孝敬給老將軍的、傷病患自然吃的。
其中顧雲秋最喜歡那個壽桃,粉粉嫩嫩的面桃子,外面描得十分精緻,裡頭還塞了豆沙,軟糯香甜、比正經蜜桃還好吃幾分。
將軍府的食盒是一摞三盒,頭裡幾個是顧雲秋央來的,裝的分量還算尋常,往後幾個就有些誇張——
用個小盆裝的酥炸黃金玉、塞得盒蓋都蓋不嚴實的薯蕷豆花球、壓得扁扁的綠玉菜汁餅,還有看著像是整盆倒進來的紅豆湯。
點心要在王府幫忙盯著,顧雲秋就扁了袖子親自給李從舟布菜,徑長三尺的圓桌很快就被堆得滿滿當當。
看著這些菜,李從舟哭笑不得,「你這餵豬呢?」
顧雲秋頓了頓,發現還有兩個食盒沒打開,也察覺到曲懷玉給的實在是太多了,便轉頭抿嘴,與李從舟打商量:
「不如我都給你打開?你挑幾樣喜歡的,剩下的我送樓下給大郎他們。」
這些菜在李從舟眼裡大差不差,可顧雲秋一片心意,他也不好當面拒絕,只能擇了幾樣色彩鮮艷的,以及那壽桃。
見壽桃被留下,顧雲秋贊了一句有眼光,探出頭去本想喊小邱,看見陳家二郎正好坐在院中,便叫他上來給食盒都拎走:
「拿給你嫂子收拾,明日你們分著吃。」
陳二郎點點頭,想學著小邱說幾句漂亮話,但最後還是說不出口,只能悶頭幹活,上下樓梯兩趟,終於給七八個食盒都提下去。
李從舟晚上用過曹娘子煮的一碗粥,這會兒也吃不進去東西,陪著顧雲秋說了一會兒話,和他分著吃了那隻壽桃。
顧雲秋喜歡這個,他看得出來。
輔國大將軍的壽宴熱鬧,顧雲秋揀著有趣的說給李從舟聽,還一一給他介紹了江家的幾個兒郎。
殊不知——
李從舟前世,與江家這六兄弟合作頗多,這些人他其實都熟悉。
只是那時候的他已是寧王世子,江家人待他是恭謹客氣、是戰場上生死與共的將帥關係,卻遠沒顧雲秋說出來的這般有人情味兒。
江家兒郎各個都是虎將,前世徐振羽將軍戰死後,還是靠他們撐起了西北的一片天。
尤其是後來入蜀與襄平侯那群毒藥餵出來的士兵作戰,也全仰賴三將軍和三夫人,以及曲家馬幫多年對地形的熟悉。
李從舟聽著,倒也沒想到——
往後威名赫赫的江六郎,在父親的壽誕上,會被長姊一腳踹進廳堂。
不知為何,聽著顧雲秋繪聲繪色的講述。
李從舟忽然覺得那些在他記憶里,只是虎賁中郎將、只是雁翅將軍的人……漸漸有了骨骼、有了血肉,像畫中人漸漸走出了畫一般。
那些模糊的人影搖搖晃晃,最後都變成了顧雲秋的一顰一笑。
重生以來第一次,除了復仇,他心裡有了些異樣的感情。
無關於報國寺、無關師兄師父,他希望往後的每一天,顧雲秋都能像今日這般無憂無慮:
捧著個麵團捏的夾心壽桃子,眼睛亮亮地看著窗外算不得圓的月,沾著豆沙的唇角露出兩灣融融梨渦,眉飛色舞、興致勃勃。
他看得出神,沒防備顧雲秋忽然轉過臉來:
「對了,再過幾日就是十五了,今年我邀你來我的生辰宴吧?」
今日是借了老將軍的壽宴,名不正言不順。
曲懷玉那番話卻提醒了顧雲秋,小和尚一直孤零零的,雖然得到滿京讚譽,但他平日冷庫嚴肅、神聖菩薩一般,誰敢真請他去赴宴。
而且請僧人吃席,多少要單獨備素齋,也不能飲酒,京城裡他們同齡的子弟也確實沒人這麼幹。
曲懷玉的生辰日還早,得到明年。
今日是七月廿九,再過十幾日就是八月十五。
中秋日城裡本來就熱鬧,賞燈放炮都是常有,更要緊是——他們都滿十五了,王府里辦生辰宴,顧雲秋可以全權做主。
他想過了,到時他就邀請小和尚和曲懷玉兩個。
八月十四讓兩人過來府上住,到十五早晨一起吃長壽麵、壽桃,中午吃上一頓素齋給曲懷玉送回將軍府,晚上拉著小和尚和他們一起賞月。
王妃的觀月堂院如其名,有個非常漂亮的二層臨水小樓,適時水面上涼風徐徐,一家人挨擠在小樓二層:
寧王和王妃一張羅漢榻,他和小和尚一張,都蓋上厚厚的被子、架上小桌子,一邊吃玩月羹、梨棗石榴,一邊喝香香的茶。
到時候,武王街外會放煙花,可以暖烘烘地窩在一起看。
他想得挺好,但看過去卻對上了李從舟一雙略帶驚訝的眼,心裡那股興奮勁兒瞬間被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