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沈中丞,您說這些都只是您的一面之詞,您又沒去過戶部籍庫。您怎麼證明您這不是給外孫公報私仇呢?」
聽了這話,御史中丞不慌不忙,從袖中直接抖落出一疊紅紅綠綠的本子,「我確實沒去過太極湖,那這些青紅冊,您猜猜又是打哪兒流落出?」
戶部幾個官員一看那青紅冊就傻了眼,剛才挑事兒的幾人也跟著變了臉。
查過青紅冊是真品無誤後,皇帝大為震怒,當即就點派欽差、御史帶兵下江南。
太極湖戶部籍庫的事兒由此大白於天下,輪值的龍廷禁衛軍全部被判了流徙。
而由戶部籍庫往上查,浙府的首府、杭城的地方官、戶部幾個檢校、各地撰寫青紅冊的秉筆……一連串的人被糾察出來,抄家、落獄、流放。
尤其是浙府的首府和那龍廷禁衛軍的主將,兩人這些年通過收受賄|賂賺得的銀兩,竟然都達到了承和初年國庫收入銀兩的一半。
時任戶部尚書被治了失察之罪,降三品、發派出京。
負責籍庫查檢的戶部司長、司直皆因瀆職而被罷免、趕出京城,永世不得復起。
幾名檢校更是革職的革職、外放的外放,再往下的戶部五六品小吏,也有好幾名因心虛而主動請辭還鄉的。
總之,鬧了一場很大的風波。
而後,萬松書院那封請願書終於被送到京中。
皇帝褒獎了林瑕以及相關人等,林瑕卻以雙腿殘疾不便在朝請辭,更提出願領萬松書院學生修繕建興年前的青紅冊。
朝廷正在為那損毀的戶部籍冊頭疼,聽到萬松書院的學生願意主動攬這活兒,自是痛快應允,更將從浙府那兒清繳的銀兩悉數撥到萬松書院去。
至此,江南籍庫這事才算徹底有了個相對圓滿的收稍。
不過眾人沒高興太久,幾日後,西北就傳來緊急軍報——
西戎四位翟王集結數二十萬大軍攻□□水關,西北大營在徐將軍的帶領下死守。敵人攻勢不成卻未退,只能急求朝廷儘快調兵馳援。
李從舟得知西北軍情,發現此事與前世稍有不同:
其一,西戎舉兵南下的時間比前世提前了兩年。
其二,西戎王庭也不像前世那樣是由荷娜王妃一人大權獨攬,十二位翟王分成兩派,各自為政、常有糾紛。
許是江南籍庫的事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吧。
荷娜王妃再不能像前世那樣,從襄平侯手中拿到承和年所有的青紅冊了。
讓烏影想辦法再和遠在蜀中的襄平侯夫人柏氏聯絡,李從舟就轉身往徑山寺走,走了兩步又站定想起什麼。
烏影攀在樹上,也停下動作,拋了個疑惑的眼神給他。
「……讓你帶的紅紙別忘了。」
「啊?」烏影一愣,而後才想起來,李從舟前日讓他幫忙去城裡的書鋪買一刀紅紙。
現下是十月孟冬,前兒不沾中秋、後不挨漢人春節的,烏影實不知道李從舟要紅紙做什麼。
他撇撇嘴正準備下山,卻忽然靈光一閃、恍然道:
「喔——我曉得了:是要給你家的寶貝小世子吧?」
「……?」
我家的……寶貝、小世子??
李從舟回頭,雙眸微眯、直盯烏影。
烏影卻聳聳肩一點兒不害怕,「楹聯你不早就給他寫過了?怎麼你們漢人這般講究,開個鋪子要掛很多幅對聯的?」
李從舟:「……」
他嘆一口氣同烏影解釋,之前那是向徑山寺討要的紅紙,現在也該還給人家,而且明年徑山寺韋陀佛誕,要用紅紙的地方很多。
李從舟面無表情,說辭也一本正經。
——烏影險些就信了。
一刀紙少說能裁出七十張,每張再豎裁,算起來可是能寫對聯百四十副。
李從舟就管寺里的小和尚拿了四條紅紙,哪用得上還這麼多?
「啊對對,」烏影戲謔,「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李從舟不想理他,轉身飛快消失在山道上。
倒剩下烏影忍不住的大笑聲,迴蕩在鬱鬱蔥蔥的天目山中。
○○○
雲琜錢莊最終沒能如顧雲秋所願,在十月廿二日開門。
一則西戎叩關、強敵入侵,戰事緊急、上下戒備,朝廷內外、京城百姓也多在議論前線戰事,這種時候開業……
又放鞭炮又扎彩綢的,多少有些不尊重前線戰士。
二則他又收著小和尚從江南寄來的一封信——
這回的信箋比上回的厚,顧雲秋剛接到手就笑了起來:
嘿嘿,小和尚跟他關係變好了!
這把小命一定穩了。
顧雲秋歡歡喜喜用信刀將封口拆開,還沒抖出信紙,先從裡面掉出來幾枚平整乾淨、用蠟封過的翠綠竹葉。
緊隨竹葉落下的,是幾張疊好的紅紙。
顧雲秋將紅紙展展開,發現是每張長約四尺左右的一些四字掛幅,每一幅都用了不同的字體,有工整的隸書、古拙的篆文,也有揮毫寫意的草書。
小和尚認認真真給他寫了漂漂亮亮的:
聽了這話,御史中丞不慌不忙,從袖中直接抖落出一疊紅紅綠綠的本子,「我確實沒去過太極湖,那這些青紅冊,您猜猜又是打哪兒流落出?」
戶部幾個官員一看那青紅冊就傻了眼,剛才挑事兒的幾人也跟著變了臉。
查過青紅冊是真品無誤後,皇帝大為震怒,當即就點派欽差、御史帶兵下江南。
太極湖戶部籍庫的事兒由此大白於天下,輪值的龍廷禁衛軍全部被判了流徙。
而由戶部籍庫往上查,浙府的首府、杭城的地方官、戶部幾個檢校、各地撰寫青紅冊的秉筆……一連串的人被糾察出來,抄家、落獄、流放。
尤其是浙府的首府和那龍廷禁衛軍的主將,兩人這些年通過收受賄|賂賺得的銀兩,竟然都達到了承和初年國庫收入銀兩的一半。
時任戶部尚書被治了失察之罪,降三品、發派出京。
負責籍庫查檢的戶部司長、司直皆因瀆職而被罷免、趕出京城,永世不得復起。
幾名檢校更是革職的革職、外放的外放,再往下的戶部五六品小吏,也有好幾名因心虛而主動請辭還鄉的。
總之,鬧了一場很大的風波。
而後,萬松書院那封請願書終於被送到京中。
皇帝褒獎了林瑕以及相關人等,林瑕卻以雙腿殘疾不便在朝請辭,更提出願領萬松書院學生修繕建興年前的青紅冊。
朝廷正在為那損毀的戶部籍冊頭疼,聽到萬松書院的學生願意主動攬這活兒,自是痛快應允,更將從浙府那兒清繳的銀兩悉數撥到萬松書院去。
至此,江南籍庫這事才算徹底有了個相對圓滿的收稍。
不過眾人沒高興太久,幾日後,西北就傳來緊急軍報——
西戎四位翟王集結數二十萬大軍攻□□水關,西北大營在徐將軍的帶領下死守。敵人攻勢不成卻未退,只能急求朝廷儘快調兵馳援。
李從舟得知西北軍情,發現此事與前世稍有不同:
其一,西戎舉兵南下的時間比前世提前了兩年。
其二,西戎王庭也不像前世那樣是由荷娜王妃一人大權獨攬,十二位翟王分成兩派,各自為政、常有糾紛。
許是江南籍庫的事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吧。
荷娜王妃再不能像前世那樣,從襄平侯手中拿到承和年所有的青紅冊了。
讓烏影想辦法再和遠在蜀中的襄平侯夫人柏氏聯絡,李從舟就轉身往徑山寺走,走了兩步又站定想起什麼。
烏影攀在樹上,也停下動作,拋了個疑惑的眼神給他。
「……讓你帶的紅紙別忘了。」
「啊?」烏影一愣,而後才想起來,李從舟前日讓他幫忙去城裡的書鋪買一刀紅紙。
現下是十月孟冬,前兒不沾中秋、後不挨漢人春節的,烏影實不知道李從舟要紅紙做什麼。
他撇撇嘴正準備下山,卻忽然靈光一閃、恍然道:
「喔——我曉得了:是要給你家的寶貝小世子吧?」
「……?」
我家的……寶貝、小世子??
李從舟回頭,雙眸微眯、直盯烏影。
烏影卻聳聳肩一點兒不害怕,「楹聯你不早就給他寫過了?怎麼你們漢人這般講究,開個鋪子要掛很多幅對聯的?」
李從舟:「……」
他嘆一口氣同烏影解釋,之前那是向徑山寺討要的紅紙,現在也該還給人家,而且明年徑山寺韋陀佛誕,要用紅紙的地方很多。
李從舟面無表情,說辭也一本正經。
——烏影險些就信了。
一刀紙少說能裁出七十張,每張再豎裁,算起來可是能寫對聯百四十副。
李從舟就管寺里的小和尚拿了四條紅紙,哪用得上還這麼多?
「啊對對,」烏影戲謔,「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李從舟不想理他,轉身飛快消失在山道上。
倒剩下烏影忍不住的大笑聲,迴蕩在鬱鬱蔥蔥的天目山中。
○○○
雲琜錢莊最終沒能如顧雲秋所願,在十月廿二日開門。
一則西戎叩關、強敵入侵,戰事緊急、上下戒備,朝廷內外、京城百姓也多在議論前線戰事,這種時候開業……
又放鞭炮又扎彩綢的,多少有些不尊重前線戰士。
二則他又收著小和尚從江南寄來的一封信——
這回的信箋比上回的厚,顧雲秋剛接到手就笑了起來:
嘿嘿,小和尚跟他關係變好了!
這把小命一定穩了。
顧雲秋歡歡喜喜用信刀將封口拆開,還沒抖出信紙,先從裡面掉出來幾枚平整乾淨、用蠟封過的翠綠竹葉。
緊隨竹葉落下的,是幾張疊好的紅紙。
顧雲秋將紅紙展展開,發現是每張長約四尺左右的一些四字掛幅,每一幅都用了不同的字體,有工整的隸書、古拙的篆文,也有揮毫寫意的草書。
小和尚認認真真給他寫了漂漂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