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本來烏影都做好了萬全準備要打一場硬仗,結果他才攀到圍院內大樹上沒多久,就看見一個婦人被龍廷禁衛軍領了進來。
禁衛軍帶著她穿行到湖邊碼頭,親自給她送上了小舟,沒查驗她任何的文牒,也不像李從舟說的那樣——需要什麼戶部尚書的特許。
守船兩個船夫見怪不怪,等婦人登船後,就朝她伸手。
婦人也忙掏出準備好的碎銀遞上,烏影遠看著估量,大約在二兩上下。
而後兩個船夫就開船,一路劃著名給婦人送到島上。
沒等烏影跟上,龍廷禁衛軍又帶了一男一女兩個人過來:
男的錦衣華服、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女的穿著艷麗、含羞帶怯,大概是樂妓歌女一類。
這兩人姿勢親密、神態輕鬆,看著倒像是來此游湖。
他們同樣給守在岸邊的船夫送了銀子,五兩之數。
烏影挑挑眉,這回沒冒然跟上去,而是乾脆趴在樹上按兵不動。
一天統計下來,入湖登島的人竟有二十個之多。
而那龍廷禁衛軍和幾個船夫平攤,每人每日也能賺得七八兩銀子。
見此情景,烏影立刻改換了思路。
他喬裝改扮一番,接近了那個歌女,給她二兩銀子就從她口中套出——
太極湖禁區,其實是個用銀子賄賂就能進的地兒。
給門口的龍廷禁衛軍三兩、五兩的銀子,他們就能掩人耳目地給你帶進去。再準備二兩以上的「辛苦錢」,就能得船夫送你登島。
歌女坦言,她是因太極湖神秘而好奇,所以央了公子哥帶她來。
而其他求著上島的人,多半是家中有親眷在島上輪值,實在受不得島上艱苦的環境,讓親人想辦法送些吃穿度用的東西。
「人還明碼標價呢,」烏影收了小蛇,撐著樹枝給李從舟介紹,「熱飯熱菜每月三兩,想吃雞鴨魚肉、時鮮蔬菜得添到六兩,點菜的、就得十兩往上。」
李從舟:「……」
他當然知道太極湖籍庫的吏治崩壞,但沒料到竟已經壞到這樣的地步。
看他臉色鐵青,烏影呿了聲,「這就要生氣啊?後面還有呢——」
「……還有?」
「嗯啊,我這不也花了八兩銀子上島麼?」烏影聳聳肩。
他原還很謹慎地喬裝一番:摘掉身上銀飾、編好幾個似模似樣的理由,更使銀子從之前登島之人口中套得一個島上輪值官吏的名字。
結果龍廷禁衛軍根本是問都不問,拿了五兩銀子就給他直接帶了進去。兩個船夫更是有銀子就有問必答,想聽什麼密辛都告訴你。
「……那島上呢?」
「島上?」烏影嘖嘖兩聲,「你們那籍庫的十幾棟樓,也就外面刷漆看著巍峨漂亮,實際上瓦是漏的、樓板是朽的。」
「近五年吧……近五年的青紅冊還能看,往前到十年就有缺損、泡水甚至缺頁,至於一兩百年前的那些,我遠遠看著是書架都倒了、只怕早就碎成了渣。」
李從舟抿嘴一言不發,渾身緊繃明顯被氣著了。
像龍廷禁衛軍這樣看守,莫說是遠在西南的襄平侯,若是蠻國、西戎甚至是海外的瀛人有心,他們不也是隨便使倆錢,就能套得大錦疆域圖麼?
「帶什麼上島都可以?」李從舟問。
「他們不檢查,我問的那歌女還曾想過要深夜到湖心放孔明燈呢。」
孔明……燈?
李從舟的腦海里,立刻不受控制地想到:
承和八年春四月,寧王世子放孔明燈而燒毀王府書苑。
——也難怪。
前世戶部籍庫大火,雖令朝廷損失慘重,戶部官員也被大量裁撤,可朝廷里的人卻並沒表現出太大的意外。
後來,就連寧王都在無意中感慨,說太|祖創設青紅二冊的籍庫制度,本意是為著江山穩固,卻因漏算開支一項,險些造成江山易主的慘禍。
所以,若真論起來,在島上輪值的、以及他們那些想盡辦法登島的親眷本意並不壞,龍廷禁衛軍和船夫也是為生計所迫。
算來算去,最終還是落在了「錢」這一項上。
李從舟也不是聖人,沒法解決朝廷籍庫由來已久的問題。
他只能想辦法將本朝十四年來的記檔,儘可能多地轉移出來。
十四年說長不長,但每年各地送來的青紅冊也不是個小數目。
只算餘杭鎮一地,下面就有十來個縣,每個縣又有五六個村,這些合起來加在三年期的蘇州府冊上,就是數百頁。
更不要提那些人口大縣,關中百姓聚集的州府,單一本青冊就要分出壹貳叄肆卷。
這樣多的數量,就他、烏影還有烏影手下幾人是運不過來的。
就算運出來了,還要單獨找地方存。
即便不去盜取原本,他們只進去謄抄,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尤其是——烏影的有些手下並看不懂漢文。
在下江南前,李從舟其實設想過很多種方案,但就沒算到太極湖畔的龍廷禁衛已經腐潰成了這樣——
禁衛軍帶著她穿行到湖邊碼頭,親自給她送上了小舟,沒查驗她任何的文牒,也不像李從舟說的那樣——需要什麼戶部尚書的特許。
守船兩個船夫見怪不怪,等婦人登船後,就朝她伸手。
婦人也忙掏出準備好的碎銀遞上,烏影遠看著估量,大約在二兩上下。
而後兩個船夫就開船,一路劃著名給婦人送到島上。
沒等烏影跟上,龍廷禁衛軍又帶了一男一女兩個人過來:
男的錦衣華服、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女的穿著艷麗、含羞帶怯,大概是樂妓歌女一類。
這兩人姿勢親密、神態輕鬆,看著倒像是來此游湖。
他們同樣給守在岸邊的船夫送了銀子,五兩之數。
烏影挑挑眉,這回沒冒然跟上去,而是乾脆趴在樹上按兵不動。
一天統計下來,入湖登島的人竟有二十個之多。
而那龍廷禁衛軍和幾個船夫平攤,每人每日也能賺得七八兩銀子。
見此情景,烏影立刻改換了思路。
他喬裝改扮一番,接近了那個歌女,給她二兩銀子就從她口中套出——
太極湖禁區,其實是個用銀子賄賂就能進的地兒。
給門口的龍廷禁衛軍三兩、五兩的銀子,他們就能掩人耳目地給你帶進去。再準備二兩以上的「辛苦錢」,就能得船夫送你登島。
歌女坦言,她是因太極湖神秘而好奇,所以央了公子哥帶她來。
而其他求著上島的人,多半是家中有親眷在島上輪值,實在受不得島上艱苦的環境,讓親人想辦法送些吃穿度用的東西。
「人還明碼標價呢,」烏影收了小蛇,撐著樹枝給李從舟介紹,「熱飯熱菜每月三兩,想吃雞鴨魚肉、時鮮蔬菜得添到六兩,點菜的、就得十兩往上。」
李從舟:「……」
他當然知道太極湖籍庫的吏治崩壞,但沒料到竟已經壞到這樣的地步。
看他臉色鐵青,烏影呿了聲,「這就要生氣啊?後面還有呢——」
「……還有?」
「嗯啊,我這不也花了八兩銀子上島麼?」烏影聳聳肩。
他原還很謹慎地喬裝一番:摘掉身上銀飾、編好幾個似模似樣的理由,更使銀子從之前登島之人口中套得一個島上輪值官吏的名字。
結果龍廷禁衛軍根本是問都不問,拿了五兩銀子就給他直接帶了進去。兩個船夫更是有銀子就有問必答,想聽什麼密辛都告訴你。
「……那島上呢?」
「島上?」烏影嘖嘖兩聲,「你們那籍庫的十幾棟樓,也就外面刷漆看著巍峨漂亮,實際上瓦是漏的、樓板是朽的。」
「近五年吧……近五年的青紅冊還能看,往前到十年就有缺損、泡水甚至缺頁,至於一兩百年前的那些,我遠遠看著是書架都倒了、只怕早就碎成了渣。」
李從舟抿嘴一言不發,渾身緊繃明顯被氣著了。
像龍廷禁衛軍這樣看守,莫說是遠在西南的襄平侯,若是蠻國、西戎甚至是海外的瀛人有心,他們不也是隨便使倆錢,就能套得大錦疆域圖麼?
「帶什麼上島都可以?」李從舟問。
「他們不檢查,我問的那歌女還曾想過要深夜到湖心放孔明燈呢。」
孔明……燈?
李從舟的腦海里,立刻不受控制地想到:
承和八年春四月,寧王世子放孔明燈而燒毀王府書苑。
——也難怪。
前世戶部籍庫大火,雖令朝廷損失慘重,戶部官員也被大量裁撤,可朝廷里的人卻並沒表現出太大的意外。
後來,就連寧王都在無意中感慨,說太|祖創設青紅二冊的籍庫制度,本意是為著江山穩固,卻因漏算開支一項,險些造成江山易主的慘禍。
所以,若真論起來,在島上輪值的、以及他們那些想盡辦法登島的親眷本意並不壞,龍廷禁衛軍和船夫也是為生計所迫。
算來算去,最終還是落在了「錢」這一項上。
李從舟也不是聖人,沒法解決朝廷籍庫由來已久的問題。
他只能想辦法將本朝十四年來的記檔,儘可能多地轉移出來。
十四年說長不長,但每年各地送來的青紅冊也不是個小數目。
只算餘杭鎮一地,下面就有十來個縣,每個縣又有五六個村,這些合起來加在三年期的蘇州府冊上,就是數百頁。
更不要提那些人口大縣,關中百姓聚集的州府,單一本青冊就要分出壹貳叄肆卷。
這樣多的數量,就他、烏影還有烏影手下幾人是運不過來的。
就算運出來了,還要單獨找地方存。
即便不去盜取原本,他們只進去謄抄,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尤其是——烏影的有些手下並看不懂漢文。
在下江南前,李從舟其實設想過很多種方案,但就沒算到太極湖畔的龍廷禁衛已經腐潰成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