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這麼聊著,老闆很快將他們的菜上齊,蘇馳幫忙布了菜,然後才招呼顧雲秋主僕:「來來來,我們邊吃邊說——」
三樣葷菜是炒鱔、粉燉肉和五味炙小雞,兩樣素菜是青豆間玉米、三色水晶絲。
每樣都放了重油,但是吃起來很香。
顧雲秋都忍不住盛了兩碗飯,一邊大口扒拉著,一邊聽蘇馳說他到汾州捐官、一路轉運的事。
蘇馳倒不愧是前世的宰相,條理分明清晰,去到汾州先花一百兩疏通了汾州下屬一個縣的師爺。
因各府縣的師爺多半是當地人,了解州府情況,還能快速摸清其中盤根錯節的關係。
然後由這位師爺引薦,終於見著了汾州郡守。
悉數花掉剩下的六百兩,才從郡守那拿得這個押使的差事。
汾州距離京城不遠,正好在鳳翔府和京城直線距離的正中間。目前蘇馳負責的是將汾州各地的糧食、軍餉押送到京城或關中諸倉。
短短几月,蘇馳已來回跑了三四趟,也發現了一些押運上的門道,除了押運糧餉,他還幫人帶東西、送信,也算半個鏢師、信差。
「我在西北就這麼些事兒,」蘇馳說了半天也累了,停下來狠狠扒兩口飯,「倒是小世子你,這麼幾個月在京城裡忙什麼?」
顧雲秋猶豫片刻,還是告訴了蘇馳:他盤下一個鋪子。
「準備開錢莊,」顧雲秋押一口麥茶,「只是雇員還沒找好。」
他沒提盛源銀號。
畢竟蘇馳離京日久,告訴他也只是徒增事情的複雜程度。
沒想蘇馳聽到這兒,忽然一拍大腿,「世子要找錢莊經營的人?這不是正好!真巧!我這兒倒有一個人選能推舉給你。」
原來蘇馳幫忙帶東西、送信,也認識了汾州不少本地商賈。
汾州有一家還算出名的銀號叫做溢通,老闆夫妻也是不幸被山匪殺害,剩下一個外櫃的掌柜——
「此人姓朱,名信禮,是跟著溢通錢莊的大師傅從小起來的學徒工,內庫外柜上的事情都精通,年紀不大、三十出頭,尚未成婚,不用擔心家眷。」
蘇馳倒豆子般介紹了一通,「他的為人在西北有口皆碑,其他四五家銀號都想找他,不過他在西北待久了也想往京城或江南走走。」
「若世子感興趣,我便回去說說?我和他認識的時日不長,但他性子也是個爽快人,雖有些文人的恃才傲物,但總體來說還算好相處。」
「我不敢打包票說對他多了解,但至少能算得上是朋友。」
顧雲秋想了想,點點頭謝過蘇馳。
「但大哥,你別讓他去王府找我,也不要說是寧王世子的錢莊,就說是你一個朋友。」
「啊?」蘇馳懵了,「這是為何?」
顧雲秋抿抿嘴,他又不能說什麼前世今生的事。
只能嘟噥道:「……反正別說嘛,就當是我的秘密。」
蘇馳古怪地看他一眼,沒往深處想,只當小世子是志存高遠——
想背著父母親眷干出一番事業來。
……
用過這頓飯,蘇馳在當日晚些時候,就帶著兩罈子冰堂酒和同僚啟程返回汾州。
而顧雲秋回到王府,想著蘇馳說的人,心裡也高興——
若這位朱先生當真如蘇馳所言堪當大用,那他也算是意外解決了錢莊經營的最大難題:
榮伯熟悉盛源,但到底年事已高。
朱先生年輕,於錢莊上經驗老道的同時——在京城的根基不深,不會鬧出像盛源錢莊那總庫司理那樣的事。
想著這兩件事高興,顧雲秋當即命點心拿來紙筆墨,燃一盞明燈趴到書案上,提筆就頂格寫下:
明濟小哥哥雅鑒。
——這是他新跟著先生學的書信格式。
平輩之間就要用上這種名、字、號,加稱呼和提稱語的順序。
但寫完這句話後,王先生教的那些尊稱敬詞就變成了一個個小人在他腦子裡打架。
顧雲秋叼著筆桿想了半晌,最後還是決定按自己的心意來:
你在餘杭好不好呀?
我最近搞到個特別漂亮的小鋪子!
等你回來我帶你去玩。
陳誠和陳勤今年秋闈考童子試哦。
啊,你問他們是誰啊?就是我給你說過的小石頭的兩個哥哥吶。
你知道京城裡的「四大元」嗎?
嗯……我最近遇見了它裡面的一個壞東西!不過還沒有到需要用你教我的防身術的地方,不用擔心。
徑山寺漂亮嗎?
我還沒去過呢。
我準備開錢莊啦。
還有,我今天喝到一種很好喝的茶。
叫做麥茶。
竟然是用麥子殼殼炒的,好厲害的。
……
拉拉雜雜寫了這許多,最後顧雲秋終於想起來王先生教給他的結末語。
於是,他在那行擠在一起的「麥子殼殼」旁邊,重新添筆、以濃墨寫下八個歪歪扭扭的字:
暌違日久,夢寐神馳。
——盼覆,弟雲秋。
那位王先生授課,一如既往的枯澀,顧雲秋強撐著睡睡醒醒,有些內容也是聽一半、漏一半。
三樣葷菜是炒鱔、粉燉肉和五味炙小雞,兩樣素菜是青豆間玉米、三色水晶絲。
每樣都放了重油,但是吃起來很香。
顧雲秋都忍不住盛了兩碗飯,一邊大口扒拉著,一邊聽蘇馳說他到汾州捐官、一路轉運的事。
蘇馳倒不愧是前世的宰相,條理分明清晰,去到汾州先花一百兩疏通了汾州下屬一個縣的師爺。
因各府縣的師爺多半是當地人,了解州府情況,還能快速摸清其中盤根錯節的關係。
然後由這位師爺引薦,終於見著了汾州郡守。
悉數花掉剩下的六百兩,才從郡守那拿得這個押使的差事。
汾州距離京城不遠,正好在鳳翔府和京城直線距離的正中間。目前蘇馳負責的是將汾州各地的糧食、軍餉押送到京城或關中諸倉。
短短几月,蘇馳已來回跑了三四趟,也發現了一些押運上的門道,除了押運糧餉,他還幫人帶東西、送信,也算半個鏢師、信差。
「我在西北就這麼些事兒,」蘇馳說了半天也累了,停下來狠狠扒兩口飯,「倒是小世子你,這麼幾個月在京城裡忙什麼?」
顧雲秋猶豫片刻,還是告訴了蘇馳:他盤下一個鋪子。
「準備開錢莊,」顧雲秋押一口麥茶,「只是雇員還沒找好。」
他沒提盛源銀號。
畢竟蘇馳離京日久,告訴他也只是徒增事情的複雜程度。
沒想蘇馳聽到這兒,忽然一拍大腿,「世子要找錢莊經營的人?這不是正好!真巧!我這兒倒有一個人選能推舉給你。」
原來蘇馳幫忙帶東西、送信,也認識了汾州不少本地商賈。
汾州有一家還算出名的銀號叫做溢通,老闆夫妻也是不幸被山匪殺害,剩下一個外櫃的掌柜——
「此人姓朱,名信禮,是跟著溢通錢莊的大師傅從小起來的學徒工,內庫外柜上的事情都精通,年紀不大、三十出頭,尚未成婚,不用擔心家眷。」
蘇馳倒豆子般介紹了一通,「他的為人在西北有口皆碑,其他四五家銀號都想找他,不過他在西北待久了也想往京城或江南走走。」
「若世子感興趣,我便回去說說?我和他認識的時日不長,但他性子也是個爽快人,雖有些文人的恃才傲物,但總體來說還算好相處。」
「我不敢打包票說對他多了解,但至少能算得上是朋友。」
顧雲秋想了想,點點頭謝過蘇馳。
「但大哥,你別讓他去王府找我,也不要說是寧王世子的錢莊,就說是你一個朋友。」
「啊?」蘇馳懵了,「這是為何?」
顧雲秋抿抿嘴,他又不能說什麼前世今生的事。
只能嘟噥道:「……反正別說嘛,就當是我的秘密。」
蘇馳古怪地看他一眼,沒往深處想,只當小世子是志存高遠——
想背著父母親眷干出一番事業來。
……
用過這頓飯,蘇馳在當日晚些時候,就帶著兩罈子冰堂酒和同僚啟程返回汾州。
而顧雲秋回到王府,想著蘇馳說的人,心裡也高興——
若這位朱先生當真如蘇馳所言堪當大用,那他也算是意外解決了錢莊經營的最大難題:
榮伯熟悉盛源,但到底年事已高。
朱先生年輕,於錢莊上經驗老道的同時——在京城的根基不深,不會鬧出像盛源錢莊那總庫司理那樣的事。
想著這兩件事高興,顧雲秋當即命點心拿來紙筆墨,燃一盞明燈趴到書案上,提筆就頂格寫下:
明濟小哥哥雅鑒。
——這是他新跟著先生學的書信格式。
平輩之間就要用上這種名、字、號,加稱呼和提稱語的順序。
但寫完這句話後,王先生教的那些尊稱敬詞就變成了一個個小人在他腦子裡打架。
顧雲秋叼著筆桿想了半晌,最後還是決定按自己的心意來:
你在餘杭好不好呀?
我最近搞到個特別漂亮的小鋪子!
等你回來我帶你去玩。
陳誠和陳勤今年秋闈考童子試哦。
啊,你問他們是誰啊?就是我給你說過的小石頭的兩個哥哥吶。
你知道京城裡的「四大元」嗎?
嗯……我最近遇見了它裡面的一個壞東西!不過還沒有到需要用你教我的防身術的地方,不用擔心。
徑山寺漂亮嗎?
我還沒去過呢。
我準備開錢莊啦。
還有,我今天喝到一種很好喝的茶。
叫做麥茶。
竟然是用麥子殼殼炒的,好厲害的。
……
拉拉雜雜寫了這許多,最後顧雲秋終於想起來王先生教給他的結末語。
於是,他在那行擠在一起的「麥子殼殼」旁邊,重新添筆、以濃墨寫下八個歪歪扭扭的字:
暌違日久,夢寐神馳。
——盼覆,弟雲秋。
那位王先生授課,一如既往的枯澀,顧雲秋強撐著睡睡醒醒,有些內容也是聽一半、漏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