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分完了帳,顧雲秋就把準備好的匣子推給陳婆婆,說是送給她家小姑娘的。
陳婆婆當即拒絕,根本不打算收。
但顧雲秋說了裡面是筆墨紙硯和書,又動以情、曉以理地講了一道,總算說服了婆婆和女孩收下。
不過,陳婆婆還是固執地要女孩給他磕個頭。
鬧得顧雲秋哭笑不得。
除了女孩,最高興的當屬村長家的小石頭,他不知何時偷摸進來,聽完這些話後,拍胸脯保證每天都可來接送女孩去私塾。
這回的午飯,倒終於在顧雲秋的田莊上用。
他提前吩咐蔣駿到京中雙鳳樓辦來一桌酒菜,布菜時,還被陳婆婆埋怨亂花錢。
一頓飯也吃得和樂融融,還邀了村長一家。
小石頭上面兩個哥哥,一個十七、一個十五,都在準備今年秋的童生試。
對考功名這項,村長並不十分在意,只覺有條件就讓孩子們認認字,實在考不上就回來,反正老婆也給他們看了親事、村里也能給他們蓋房子。
村長夫人乍看之下很兇悍、家裡的男人都聽她的,其實只是性子潑辣,初時與顧雲秋說話還有些侷促。
一頓飯下來,倒熟絡大膽起來,還托顧雲秋幫忙留意,城裡有沒合適他家老大老二的機會。
「誒?」村長不好意思,扯她袖子,「幹什麼啊?人是貴人小公子!」
村長夫人白他一眼,只對顧雲秋講:「就順便看看嘛,當然公子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們全家肯定都沒二話!」
村長小聲嘀咕,「貴人公子能有什麼需要我們幫的……」
村長夫人瞪他,狠狠掐他手臂。
顧雲秋笑,點點頭:「夫人客氣啦,會幫忙看的。」
——他現在是貴人公子不假。
但將來,可說不定。
見他答應,村長夫人立刻挺起胸、驕傲地睨村長一眼。村長撇撇嘴,卻還記著要謝顧雲秋。
顧雲秋要他別見外,只當他也是村里人就好。
等真假世子案一破,他就是普通老百姓。
提前跟村長一家搞好關係,總沒錯的。
用過午飯,顧雲秋拒絕了陳婆婆和村長一家非要塞給他的瓜果蔬菜臘肉,只帶賺的七兩多銀子,就和點心回了王府。
回王府沒高興兩日,九月,稅官到各地按冊征賦前:
初七日——
顧雲秋正在讀一本講江湖行話的小冊子,點心就急匆匆過來報,說蔣叔吃了官司、陳婆婆也險些被抓去縣衙坐牢。
坐牢?
顧雲秋丟了書,沉眉緊擰:「怎麼回事?」
點心一時半會兒說不清,顧雲秋只能又往田莊上走一趟。
到陳家村後,他才知道這官司還和雜買務有關。
原來雜買務收了豆腐,見陳婆婆爽快,就還想給她定些其他蔬菜。
只是婆婆的六畝地這時都賃出去了,跟租戶商量後,便定了其中兩畝黃芽。
按往常算,黃芽每畝產量是百斤左右,雜買務以每斤高出市價三文的價格收購,約定在黃芽完全成熟後的第三日來取。
也就是前日,九月初五。
這本是個好買賣,算是陳婆婆、租戶和雜買務的三贏。
但到初三這日——
天蒙蒙亮,陳婆婆才梳洗好,豆腐坊的大門就被人重重敲響,租戶家兩口子的聲音又急又慌:
「婆婆!您快出來看看!出事了,田裡遭賊了!!」
陳婆婆披上外衫,忙跟著那兩口子跑到田邊,發現田裡的一切根本不能簡單用「遭賊」來形容:
兩畝黃芽被翻得亂七八糟,個大飽滿、結實豐|腴的都被人拔走、砍掉,劈下來的菜葉散落滿地,算算數量足少了半畝。
陳婆婆立即叫來村長里正,並租戶一起報了官。
陳家村隸屬於河間府奉聖縣,縣衙派人來看後,卻發現這案子根本無從查起:
種黃芽的兩畝地位於村口,來往人流密集。
只算田邊留下的足跡,就能粗估出百人之數,更莫論田裡那些雜亂的泥腳印。
被盜的黃芽數量雖多,但附近村里人人都種這菜。
眼下又是農忙時節,就算發現別人突然多出很多黃芽菜,也不能以此為由指認為賊。
畢竟黃芽菜都長得差不多,就算他家裡沒種,也可推說是從外鄉買的,根本無法坐實罪名。
陳婆婆著急,兩個官差也沒辦法。
查來查去花了兩天時間沒什麼結果,只能勸她和那兩個租戶以後當心,實在不行就在田邊養條狗。
話是這麼說,但初五日雜買務的提轄官就要來收貨了,地里少了半畝菜不說,那偷菜的賊人還刻意踩壞了不少還未成熟的菜芽。
這樣下去,交貨時根本湊不出齊數。
事發突然,村長和里正也幫著想辦法,但雜買務辦貨自有一套成文的規矩,提轄官雖也諒解陳婆婆苦衷,但還是要她照價補足餘數。
雜買務的收價是高於市價的。
這樣一來,陳婆婆和租戶都虧了。
陳婆婆本來都認命了,覺得是自己倒霉。
陳婆婆當即拒絕,根本不打算收。
但顧雲秋說了裡面是筆墨紙硯和書,又動以情、曉以理地講了一道,總算說服了婆婆和女孩收下。
不過,陳婆婆還是固執地要女孩給他磕個頭。
鬧得顧雲秋哭笑不得。
除了女孩,最高興的當屬村長家的小石頭,他不知何時偷摸進來,聽完這些話後,拍胸脯保證每天都可來接送女孩去私塾。
這回的午飯,倒終於在顧雲秋的田莊上用。
他提前吩咐蔣駿到京中雙鳳樓辦來一桌酒菜,布菜時,還被陳婆婆埋怨亂花錢。
一頓飯也吃得和樂融融,還邀了村長一家。
小石頭上面兩個哥哥,一個十七、一個十五,都在準備今年秋的童生試。
對考功名這項,村長並不十分在意,只覺有條件就讓孩子們認認字,實在考不上就回來,反正老婆也給他們看了親事、村里也能給他們蓋房子。
村長夫人乍看之下很兇悍、家裡的男人都聽她的,其實只是性子潑辣,初時與顧雲秋說話還有些侷促。
一頓飯下來,倒熟絡大膽起來,還托顧雲秋幫忙留意,城裡有沒合適他家老大老二的機會。
「誒?」村長不好意思,扯她袖子,「幹什麼啊?人是貴人小公子!」
村長夫人白他一眼,只對顧雲秋講:「就順便看看嘛,當然公子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們全家肯定都沒二話!」
村長小聲嘀咕,「貴人公子能有什麼需要我們幫的……」
村長夫人瞪他,狠狠掐他手臂。
顧雲秋笑,點點頭:「夫人客氣啦,會幫忙看的。」
——他現在是貴人公子不假。
但將來,可說不定。
見他答應,村長夫人立刻挺起胸、驕傲地睨村長一眼。村長撇撇嘴,卻還記著要謝顧雲秋。
顧雲秋要他別見外,只當他也是村里人就好。
等真假世子案一破,他就是普通老百姓。
提前跟村長一家搞好關係,總沒錯的。
用過午飯,顧雲秋拒絕了陳婆婆和村長一家非要塞給他的瓜果蔬菜臘肉,只帶賺的七兩多銀子,就和點心回了王府。
回王府沒高興兩日,九月,稅官到各地按冊征賦前:
初七日——
顧雲秋正在讀一本講江湖行話的小冊子,點心就急匆匆過來報,說蔣叔吃了官司、陳婆婆也險些被抓去縣衙坐牢。
坐牢?
顧雲秋丟了書,沉眉緊擰:「怎麼回事?」
點心一時半會兒說不清,顧雲秋只能又往田莊上走一趟。
到陳家村後,他才知道這官司還和雜買務有關。
原來雜買務收了豆腐,見陳婆婆爽快,就還想給她定些其他蔬菜。
只是婆婆的六畝地這時都賃出去了,跟租戶商量後,便定了其中兩畝黃芽。
按往常算,黃芽每畝產量是百斤左右,雜買務以每斤高出市價三文的價格收購,約定在黃芽完全成熟後的第三日來取。
也就是前日,九月初五。
這本是個好買賣,算是陳婆婆、租戶和雜買務的三贏。
但到初三這日——
天蒙蒙亮,陳婆婆才梳洗好,豆腐坊的大門就被人重重敲響,租戶家兩口子的聲音又急又慌:
「婆婆!您快出來看看!出事了,田裡遭賊了!!」
陳婆婆披上外衫,忙跟著那兩口子跑到田邊,發現田裡的一切根本不能簡單用「遭賊」來形容:
兩畝黃芽被翻得亂七八糟,個大飽滿、結實豐|腴的都被人拔走、砍掉,劈下來的菜葉散落滿地,算算數量足少了半畝。
陳婆婆立即叫來村長里正,並租戶一起報了官。
陳家村隸屬於河間府奉聖縣,縣衙派人來看後,卻發現這案子根本無從查起:
種黃芽的兩畝地位於村口,來往人流密集。
只算田邊留下的足跡,就能粗估出百人之數,更莫論田裡那些雜亂的泥腳印。
被盜的黃芽數量雖多,但附近村里人人都種這菜。
眼下又是農忙時節,就算發現別人突然多出很多黃芽菜,也不能以此為由指認為賊。
畢竟黃芽菜都長得差不多,就算他家裡沒種,也可推說是從外鄉買的,根本無法坐實罪名。
陳婆婆著急,兩個官差也沒辦法。
查來查去花了兩天時間沒什麼結果,只能勸她和那兩個租戶以後當心,實在不行就在田邊養條狗。
話是這麼說,但初五日雜買務的提轄官就要來收貨了,地里少了半畝菜不說,那偷菜的賊人還刻意踩壞了不少還未成熟的菜芽。
這樣下去,交貨時根本湊不出齊數。
事發突然,村長和里正也幫著想辦法,但雜買務辦貨自有一套成文的規矩,提轄官雖也諒解陳婆婆苦衷,但還是要她照價補足餘數。
雜買務的收價是高於市價的。
這樣一來,陳婆婆和租戶都虧了。
陳婆婆本來都認命了,覺得是自己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