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顧雲秋搖搖頭,吳家村的田莊看上去雖然田地平整、設施齊全, 但那瓜棚和馬廄都明顯是新建的, 沒有一點住過人、使用過的痕跡。
而村長明明在旁邊有房, 卻大門落鎖不去住。
可見那田莊, 定有很嚴重的暗病。
他又遠遠看了眼吳家村長那個空置的大宅, 招手叫來陳家村那少年。
少年被官牙帶偏, 上來就悶頭叫了他一聲「貴人小姐」, 並目光澄澈地看向他:「您還有什麼吩咐呀?」
「……」顧雲秋噎了下,半晌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他指著遠處村長那房子直接問:「那邊是有什麼問題嗎?」
少年似乎沒想到他會問這個,猶豫了一會兒低下頭, 輕輕揪了揪衣擺,小聲嘟噥道:「爹不讓我背後說別人,也不要斷人財路……」
「可莊子確實有暗病不是麼?這不是背後議論, 而是據實相告。若有別人不知內情買下來, 不是受害被坑了麼?」
聽著這話,少年咬咬牙, 最終還是選擇一吐為快。
幾年前朝廷支持墾荒,願在回填沼澤上認領田地的百姓, 都能根據田畝大小免除三到五年不等的賦稅徭役。
吳家村長見利起意,仗著自己是村長,就劃了一塊十來畝的土地到名下,花大價錢蓋了那間大道旁的四合院。
本想占地勢開個野店酒肆賺錢、還能免賦稅,結果那一片回填的土地返潮得厲害,蓋起來的房子大量滲水、霉味很重,根本住不了人。
村長吃了大虧,忍不住去找官牙理論,卻被對方倒打一耙,說他占用朝廷劃撥的田地鑽營野店、無憑賣酒,反罰了他十來兩銀子。
秋末算稅時,更重新丈量了其名下的田地牲畜,將那一片荒田也重新計入應納田賦中,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他才一直急著要出手呢……」
原來如此。
顧雲秋點點頭,想了想,又問起陳家村村長。
畢竟按例,村里買賣土地都是要村長或族正出面的。
「這些日子農忙嘛,村裡的幾口井用不過來,爹就帶人去給大家新找井去了。」少年撓撓頭,不好意思地替他爹說聲抱歉。
「那……」顧雲秋看了眼旁邊的吳家村,都是農忙的話,「他們村——不缺水嗎?」
「他們村一半的土地都在山上,所以村民多是木匠、瓦匠,不怎麼種地的,有田地的都是租給我們村的人種,或者找外來的佃戶。」
「他們村中大部分年輕人都會在小時找個師傅跟著,等做幾年長大了、可自立門戶了,就會搬出村子。」
了解完這些,顧雲秋拿出一吊錢謝那少年。
少年卻被嚇得連連後退,紅著臉連說好幾個不用,轉身一溜煙跑了。
無奈,顧雲秋只能先回王府。
皇后喪儀的百日祭將至,宮中事情多,王爺王妃還未歸。
顧雲秋便放下心來,收拾好自己趴到書案前,將田莊中需料理的事一一列到紙上:
要僱農、置購農具、買定選好作物的種子,有條件的話還要弄頭耕牛;要查看屋子內部,查檢有無需要修繕之處,並定下需選買的家具、用物。
可惜王府護衛里,沒有他徹底信得過的人,銀甲衛更是動不得。
思來想去,顧雲秋只能從床邊的小格子裡掏出一把銀質鑲紅寶石的小刀——這是寧王某年送給他的生辰禮。
若真有危險……
顧雲秋用力捏了下刀柄:他還有小和尚教他的防身術!
次日。
顧雲秋將小刀藏進袖中,還是那般喬裝改扮著帶點心乘馬車去羅池山。
到陳家村後,點心忽然咦了一聲,而後脆生生叫了聲:「蔣叔——!」
順他目光看去,顧雲秋仰頭看見個三十多歲的漢子,他身上穿著件粗布麻衣,一頭墨發高高束在腦後,面容剛毅、眼神堅定。
漢子的五官有些眼熟,顧雲秋卻一時想不起在哪兒見過。
被叫做蔣叔的漢子先是笑著揉了揉點心的腦袋,轉頭,又對著顧雲秋雙手抱拳一拜:「見過世子。」
顧雲秋誒了一聲,奇怪他怎麼一眼就認出他來。
「公子您忘啦?」點心解釋,「是您、您在昌盛巷還蔣叔清白的。」
昌盛巷?
顧雲秋仰頭細看,忽然想起來:
是那個幫老人追回財物、卻險些被污為賊的義士。
——他颳了鬍子!
原來,當初滿面胡茬的大叔收拾乾淨是這樣。
顧雲秋端詳片刻,也拱手還禮:「蔣叔。」
蔣駿一驚,忙再拜,「小人哪當得起您喊這個。」
顧雲秋卻笑著拉過點心的手晃悠兩下:「您當得起。」
前世小點心忠義,拼死護著他。
而蔣駿與點心非親非故,只因一層鄰里關係,卻能一直不離不棄地樣他長大。可以說,若沒有蔣駿的仁義,點心也到不了寧王府上。
這麼算起來,這一聲叔,他自然當得。
點心被弄得很不好意思,蔣駿也多少有點彆扭,他輕咳一聲、岔開話題:「點心你們這是……要上哪兒?」
即便是面對自己最親的人,點心也記著顧雲秋的囑託,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轉頭詢問地看向他家公子。
而村長明明在旁邊有房, 卻大門落鎖不去住。
可見那田莊, 定有很嚴重的暗病。
他又遠遠看了眼吳家村長那個空置的大宅, 招手叫來陳家村那少年。
少年被官牙帶偏, 上來就悶頭叫了他一聲「貴人小姐」, 並目光澄澈地看向他:「您還有什麼吩咐呀?」
「……」顧雲秋噎了下,半晌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他指著遠處村長那房子直接問:「那邊是有什麼問題嗎?」
少年似乎沒想到他會問這個,猶豫了一會兒低下頭, 輕輕揪了揪衣擺,小聲嘟噥道:「爹不讓我背後說別人,也不要斷人財路……」
「可莊子確實有暗病不是麼?這不是背後議論, 而是據實相告。若有別人不知內情買下來, 不是受害被坑了麼?」
聽著這話,少年咬咬牙, 最終還是選擇一吐為快。
幾年前朝廷支持墾荒,願在回填沼澤上認領田地的百姓, 都能根據田畝大小免除三到五年不等的賦稅徭役。
吳家村長見利起意,仗著自己是村長,就劃了一塊十來畝的土地到名下,花大價錢蓋了那間大道旁的四合院。
本想占地勢開個野店酒肆賺錢、還能免賦稅,結果那一片回填的土地返潮得厲害,蓋起來的房子大量滲水、霉味很重,根本住不了人。
村長吃了大虧,忍不住去找官牙理論,卻被對方倒打一耙,說他占用朝廷劃撥的田地鑽營野店、無憑賣酒,反罰了他十來兩銀子。
秋末算稅時,更重新丈量了其名下的田地牲畜,將那一片荒田也重新計入應納田賦中,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他才一直急著要出手呢……」
原來如此。
顧雲秋點點頭,想了想,又問起陳家村村長。
畢竟按例,村里買賣土地都是要村長或族正出面的。
「這些日子農忙嘛,村裡的幾口井用不過來,爹就帶人去給大家新找井去了。」少年撓撓頭,不好意思地替他爹說聲抱歉。
「那……」顧雲秋看了眼旁邊的吳家村,都是農忙的話,「他們村——不缺水嗎?」
「他們村一半的土地都在山上,所以村民多是木匠、瓦匠,不怎麼種地的,有田地的都是租給我們村的人種,或者找外來的佃戶。」
「他們村中大部分年輕人都會在小時找個師傅跟著,等做幾年長大了、可自立門戶了,就會搬出村子。」
了解完這些,顧雲秋拿出一吊錢謝那少年。
少年卻被嚇得連連後退,紅著臉連說好幾個不用,轉身一溜煙跑了。
無奈,顧雲秋只能先回王府。
皇后喪儀的百日祭將至,宮中事情多,王爺王妃還未歸。
顧雲秋便放下心來,收拾好自己趴到書案前,將田莊中需料理的事一一列到紙上:
要僱農、置購農具、買定選好作物的種子,有條件的話還要弄頭耕牛;要查看屋子內部,查檢有無需要修繕之處,並定下需選買的家具、用物。
可惜王府護衛里,沒有他徹底信得過的人,銀甲衛更是動不得。
思來想去,顧雲秋只能從床邊的小格子裡掏出一把銀質鑲紅寶石的小刀——這是寧王某年送給他的生辰禮。
若真有危險……
顧雲秋用力捏了下刀柄:他還有小和尚教他的防身術!
次日。
顧雲秋將小刀藏進袖中,還是那般喬裝改扮著帶點心乘馬車去羅池山。
到陳家村後,點心忽然咦了一聲,而後脆生生叫了聲:「蔣叔——!」
順他目光看去,顧雲秋仰頭看見個三十多歲的漢子,他身上穿著件粗布麻衣,一頭墨發高高束在腦後,面容剛毅、眼神堅定。
漢子的五官有些眼熟,顧雲秋卻一時想不起在哪兒見過。
被叫做蔣叔的漢子先是笑著揉了揉點心的腦袋,轉頭,又對著顧雲秋雙手抱拳一拜:「見過世子。」
顧雲秋誒了一聲,奇怪他怎麼一眼就認出他來。
「公子您忘啦?」點心解釋,「是您、您在昌盛巷還蔣叔清白的。」
昌盛巷?
顧雲秋仰頭細看,忽然想起來:
是那個幫老人追回財物、卻險些被污為賊的義士。
——他颳了鬍子!
原來,當初滿面胡茬的大叔收拾乾淨是這樣。
顧雲秋端詳片刻,也拱手還禮:「蔣叔。」
蔣駿一驚,忙再拜,「小人哪當得起您喊這個。」
顧雲秋卻笑著拉過點心的手晃悠兩下:「您當得起。」
前世小點心忠義,拼死護著他。
而蔣駿與點心非親非故,只因一層鄰里關係,卻能一直不離不棄地樣他長大。可以說,若沒有蔣駿的仁義,點心也到不了寧王府上。
這麼算起來,這一聲叔,他自然當得。
點心被弄得很不好意思,蔣駿也多少有點彆扭,他輕咳一聲、岔開話題:「點心你們這是……要上哪兒?」
即便是面對自己最親的人,點心也記著顧雲秋的囑託,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轉頭詢問地看向他家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