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霍去病立即追加一份奏報,單于王被他嚇死了。

  烏孫跟匈奴關係近,霍去病還在打掃戰場,匈奴部落就有人給烏孫遞消息。烏孫一看匈奴元氣大傷,更害怕大漢。烏孫國王右夫人乃大漢公主,國王請公主給天子送一份家書——給大漢天子報喜。

  霍去病的第二份奏章跟暨陽公主的家書前後到長安。霍去病早已封無可封,他把單于王的死攬到自己身上,太子看糊塗了,他熱傻了嗎。

  太子屏退左右試探著問老父親:「這兩份好像不太一樣。」

  劉徹失笑:「你說此行兇險,朕以防萬一送他一件寶物。」隨即先問兒子可知他的四件長袍刀槍不入。太子明顯愣一下,劉徹以為他不知。其實太子沒有想過這點。那四件長袍他前世可以劈開,比他修為低的修士做不到。他潛意識裡沒有想過可以防刀槍水火。

  劉徹見狀告訴他他把那那件深藍長袍給霍去病了。

  「表兄沒能手刃匈奴單于,擔心您藉此叫他還回去?」太子問。

  劉徹頷首:「朕又不是無衣可穿。送出去的東西再要回來,朕有那麼吝嗇嗎?再說了,就算無衣可穿,朕還有兒子啊。」

  「我?」太子明白過來,哭笑不得,「父皇,兒臣是人不是神啊。」

  劉徹:「好東西可遇不可求。朕知道。」

  「要是過三五年得兩件您也不失望?」

  劉徹好笑:「朕還有三件。」

  「兩件紅色的,您也不失望?」

  聞言,劉徹確實有點失望。可他一想兒子沒有一件,他就表示留兒子自己穿。他有三件足矣。

  太子其實也知道他吃軟不吃硬。他在外會謹記這一點。教訓兒子的時候也會謹記這一點。他很少小心提防父母,也很少跟父母計較算計,所以也沒意識到老父親故意的。

  太子聞言笑著表示父皇今年冬日不出去,他有時間就出去轉轉。

  單于王死,劉徹歡喜,他很想趁機出去顯擺。可這幾年他年年出去幾個月,聽到兒子要幫他尋寶衣,也不好這個時候拋下他出去玩。

  劉徹表示他得等大司馬回來論功行賞。

  霍去病八月上旬就回到邊關。霍去病收到朝廷送過去的賞錢,先賞兵卒,令他們早日同家人團聚。隨後他帶著戰功卓越的兵將回到長安,由陛下親自封賞。

  劉徹見了將軍和校尉,在城外戍衛營兵卒由太子替他封賞。

  此次左大都尉死了,也沒能手刃單于王,無人獲封侯爵。但殺敵近兩萬人,俘虜一萬多人,牲畜幾十萬頭,其他零七八碎的東西很多,劉徹賞霍去病兩千金,韓說、趙破奴等人分別獲上千幾百不等。

  天子僅有一子,劉徹令太子去軍營,軍中將士也沒有意識到天子此舉是給太子樹立威信。

  無論太子有沒有看過兵書,好不好武,憑他不憨不傻,皇位非他莫屬,陛下實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太子歡歡喜喜去軍營卻讓不少認為太子乃是仁厚君子的人意識到太子十有八九跟天子一樣好戰。結合太子以一敵七,挑飛李陵的劍,他只是不如天子霸氣外露罷了。

  霍去病出發前朝廷對外的理由是受降。希望憑軍功封侯之人不由得想起渾邪王,認為那種事可一不可再。陛下雖然令大軍隨霍去病出關受降也是以防萬一,打起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中這樣認為的就有李敢一家。渾邪王那次也沒打起來,霍去病殺了金日磾的父親休屠王,休屠王部就不敢反抗。那次隨霍去病前去受降的人也沒有得到封賞。

  不少人世家跟李家一樣認為受降這事不好干。人接過來將士無功,沒能接到人反而有過。當得知冠軍侯大敗匈奴,匈奴單于王病死,一些精於算計的世家jsg懊惱不已。

  這次深入草原受降建章學堂的一些學生也去了。他們在公孫敖麾下。雖然沒有見到匈奴大軍,但他們在草原上轉一圈,回程時盯著俘虜以及牲畜,也算長了見識。他們回來也沒再回學堂,有的在宮裡當禁衛,有的當巡城護衛,也有人留在京郊大營。

  這些學生很清楚他們在建章學堂吃得好睡得好只因太子常去。主父偃和東方朔無意中說過,抄書也是太子的主意,不少因為抄書攢了不少錢的學生很感激太子。

  他們忍不住跟同僚聊起太子做的事,雖然跟軍國大事比起來都是些小事,但越小的事離黎民百姓越近,出身低微的兵卒因此很喜歡太子。

  軍中兵卒或宮中侍衛不會到太子跟前表白,以至於太子不知道他已有很多擁躉。也沒人特意告訴劉徹。誰不知道天子疼兒子。特意告訴他,天子只會趁機跟他們顯擺他有個好兒子。

  劉徹沒少跟朝臣顯擺他的寶物,也沒少顯擺他有個好兒子,公卿大夫早已懶得理會天家父子的事。

  昭平君連公孫敬聲扯過,哪日舅舅表弟兵戎相見,百官也敢裝瞎。蓋因陛下不捨得打兒子,但捨得收拾臣下。太子不如天子陰損,喜歡借刀殺人。可太子敢自己動手。

  太子宮至今只有一位史良娣,太子只有一個兒子史皇孫,許多人家想把女兒送進太子宮,不提太子身份尊貴,只說他的相貌秉性,女兒過去也不虧。然而無人敢找上太子,更不敢上奏暗示天子。

  天子非尋常人,尋常百姓希望多子多福,他嫌太子有了兒子忘了父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