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客人來,宴席的廳堂也要重新布置一下,花草擺設也是錢,許楠一算,頭都大了。

  想想自家在京城也沒認識的什麼人,索性不擺酒了。

  家裡人聽許楠一說其中的關節,也紛紛同意了。

  晨兒大婚的前兩天,就陸續有人上門祝賀,當然上門的都是二三流的人家,真正的大族們,還不屑跟許家交往。

  畢竟太子妃的位子能不能坐穩,還有的瞧呢。

  聽聞許家不擺酒,有人在暗地裡咬碎了牙,本來還打算趁著酒席人多,送許家人一份“好桃花”,現在許家不擺酒不宴客,設計好的計謀沒處使了。

  女兒大婚那天,天氣很好,映著剛出來的朝陽,晨兒身上大紅色繡金線的嫁衣,晃得許楠眼睛生疼。

  女兒回門後,許銀與留柱等人也要回家了,許楠一時回不去,就請他幫忙看著修繕祠堂,一應費用許楠來出。

  京城各種各樣的食材琳琅滿目,二丫愛上了做飯,手藝突飛猛進。

  許楠則拿著皇帝給他的牌子,每日泡在翰林院裡。

  許楠第一次到翰林院,接待他的是翰林院侍講,知道許楠的來意後,他也沒多說什麼,指了一個當差的小吏供許楠使喚。

  小吏給許楠行禮道:“小的姓朱,別人都喊我老朱,給您準備的屋子在這邊,您請。”

  屋子不算很大,桌椅倒是齊全,看得出是匆匆打掃過的。

  老朱把椅子給許楠搬出來,請他坐下:“伯爺,我就在外面的西屋裡候著,有什麼事,您喊我就行。”

  許楠坐下問道:“這翰林院藏書,雜書一般放在什麼地方?”

  老朱躬著身子答道:“雜書一般在惠文館西側的兩間屋子裡,伯爺,我帶您去?”

  許楠點點頭:“好。”

  說是兩間屋子,其實比普通的四間屋還要大,書架上滿滿當當的放著許多書本古籍。

  看得出這裡來的人並不多,許楠上手一摸,書架上一層薄薄的灰塵。

  許楠拿起書慢慢挑選,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就多翻一會兒,特別喜歡的就放在手上。

  他最後選了四本書,與看管書庫的人做了登記。

  給他準備的屋子裡東西還算是齊全,筆墨紙硯什麼的都有。

  許楠先是大概翻了一遍,便拿起紙筆開始抄寫。

  一邊抄寫,許楠嘴裡一邊小聲誦讀,好讓自己記得更清楚。

  時間很快就到了中午,許楠放下筆,伸了個懶腰,朝外面喊道:“錢有。”

  錢有很快進來:“老爺,我們是回家,還是在外面吃中飯?”

  許楠站起身來在屋裡走了一圈:“走,回家。”

  翰林院裡是有午飯的,不過許楠並不打算在這裡吃。

  一來許楠就感覺到了,翰林院的大人們對他是有些看不起的。

  許楠能理解,畢竟他只是一個小小的舉人,翰林院的官員都是進士,對於許楠這樣一個依靠女兒才能踏進翰林院的大門的人,看不起也是正常的。

  許楠來之前就想到這一層了,對於他人隱隱的鄙夷,他也沒放在心上,只要能看到想要的書,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許楠回家的時間剛剛好,家裡的飯菜剛擺上。

  看到他回家,二丫讓下人添了一副碗筷:“我還以為你不回來了呢。”

  許楠個一手摟著一個孩子,逗弄道:“走之前忘了跟你說,以後我只上午去翰林院,中午回家吃飯。”

  二丫把兒子抱過來,讓他在椅子上坐好,又對女兒道:“好了,阿星,不要鬧你爹爹了,吃飯吧。”

  許楠家裡一向沒有什麼“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阿星與壯壯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話,偶爾還差點打起來。

  許楠好不容易安撫住他倆,感覺好累,但也好幸福。

  吃完飯,許楠陪兩個孩子又玩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才把兩個孩子都哄睡著了。

  二丫手裡納著鞋底,與許楠商量:“家裡的人手雖然夠用,只是以後需要人的地方也多,不如咱們再買些人?”

  許楠想想道:“外面買的不知根底,萬一有包藏禍心的,那就麻煩了,買人的事,還是慢慢來吧。對了,咱們以後恐怕是要在京城長住的,要不先買一個小莊子,別的不說,柴火菜蔬都方便。”

  二丫對這個倒是沒有異議:“你看著辦就行。”

  許楠找了京城裡的“中介”,等了不久,就有一個合適的小莊子。

  許楠先跟中人出城去看了看,這個小莊子離京城並不遠,出城後大約一個時辰就到了。

  莊子坐落在山腳,大約有十多戶人家。

  許楠圍著莊子走了一圈,還算滿意,就和中人談起了價錢。

  最後以一千二百兩銀子把這個小莊子和它背後的小山包買了下來。

  他一陣肉痛。

  因為在京城周圍,銀子要多花一半,不過許楠也沒辦法,誰叫京城裡達官貴人們多呢。

  辦好了過戶的手續,許楠珍而重之的把地契交給二丫,囑咐她收好了,畢竟這是家裡最值錢的一件東西了。

  挑了個日子,許楠又到莊子去了一趟,還帶了幾個工匠。

  莊子裡有一棟還算不錯的兩進院子,是它的前任主人偶爾消暑住的,不過已經好久沒人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