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系統也上線及時提醒:「宿主,下一個劇情人物來了。」

  「我知道。」

  姜杳抬眼。

  「姜家第三位小姐,唯一一個實際是庶女,卻被記在『姜杳』母親名下,走她平替路線卻被所有人認為高配版本的姜晚。」

  姜晚的來到像一束雨後初生的枝,被抱來了昏暗沉悶的舊廳堂。

  她語調輕快,給各位長輩一一行禮:「給祖母請安,給大夫人請安,喬姨娘、秋姨娘妝安。」

  李老夫人的眉眼微微舒展。

  這一向專橫嚴肅的人,跟姜晚說話的聲口居然是柔緩的。

  「蒼生所一切安好?怎的不陪著常恩郡主。」

  「常恩思念齊王與王妃,今日不施粥坐診,回了齊王府。」

  姜晚笑意盈盈,「孫女也思念家裡人,尤其思念祖母,馬不停蹄便回來了。」

  她聲音甜潤,讓人聽之心頭熨帖。

  李老夫人笑了起來:「就你乖覺!」

  「你姨娘在那邊,安嬤嬤,搬個椅子來。」

  安嬤嬤早就在姜晚來之時就加了一把椅子,此時微微鞠躬。

  「三姑娘請。」

  看到越姨娘臉上的腫脹時,姜晚神色居然一點沒有變化。

  她一句不問,只是笑盈盈衝著姜杳問好:「二姐姐妝安——今日的皎月墜子好精緻,東珠成色也好,怎的少了一隻呢?」

  自然是剛才砸宋嬤嬤的腳去了。

  姜杳面上恍然不覺,這才驚訝地抬手摸了摸耳垂,不好意思似的一笑。

  「妹妹提點的是,我該反省自己妝容不整齊了。」

  討乖麼,那就拆台。

  姜晚噎了噎。

  她是這個意思,卻不絕是想讓姜杳這麼快這麼歉意認錯。

  但李老夫人已經岔開了話題。

  「你二姐姐今日疲累,疏漏也難免,祖母一會兒再給她配兩副耳飾便是。」

  姜杳坐享其成,收了兩副耳飾。

  她勾了勾唇,溫聲謝過。

  短短几句,交鋒便打了個來回。

  姜晚心下有了計較,笑道:「是,祖母總是貼心。」

  她看向李老夫人,正色道:「我今日回家,還是帶了院判的口信。」

  系統適時補充:「開鑒門院判。你知道的,他們這兒書院不是叫開鑒門麼,相當於學校校長。」

  姜杳:「我知道,下一個大的虐『姜杳』地圖。」

  她冷嘲,「設置得這麼完善,條律又善待……居然是為了虐女主。」

  《謀她》世界觀建造得很完整,因為劇情需要,所以設置的燕朝風氣也非常開放。

  燕京城男女,七歲皆可入學開鑒門啟蒙,在平築堂學習一年後進行考校,分為六院。

  分院後專攻主課,但所有人仍然要每隔三日在平築堂聽講授、學武課,每年一次大比,君子六藝必不可少。

  換而言之,一年預科班,後面是專業必修課和公共必修課。

  小學大學集合體系。

  最有名的,就是開鑒門的六院訓。

  「骨立扶梁,鋒出橫闕,財斂椽金,百行奠平築,千機窺世道,招鳶守天心。」

  這六句分別對應六院,扶梁閣,橫闕院,椽金樓,平築堂,千機所,招鳶居。

  換句話,正統文科、武舉、商業、三教九流、觀星象以及皇家。

  扶梁閣類似古代文試學堂,學的古代書生們學的那些四書五經、為政之道,姜杳第一遍讀認為是「未來官員培養基地」。

  橫闕院則是武狀元們的最好培養居所,武師父們大多來源於沙場,還經常有將軍們來看後輩。

  大燕不抑商,對商更多採取利用為上的態度。

  因此,開鑒門甚至專門有椽金樓,雖然這裡也大多會進入戶部,為商還是少數,但歷代皇商都和這裡有些緣分,還是讓天下商人之子趨之若鶩——況且和燕京王公貴胄有搭上關係的機會,誰不想來?

  平築堂則更多是寒門、女子和各行各業平民子嗣居多。

  因為平築堂分為許多個部門,除了一開始都會教授的四門功課(文、武、算學、天機),還有女工、醫、農、畫、相命等各行各業的教授,「學而不認高低、不以藏私」,是平築堂的院訓。

  姜晚進入的蒼生所,正是教導的醫生。

  千機所,「神棍培養中心」,和朝中欽天監是一批培養人,專門看天象,算天時,出的神神叨叨者甚多。但往往一句命數定生死榮華,其餘人對其是又懼又憂。

  招鳶居嚴格來說不能算一個院,因為它只收皇室男性,教導的都是輔佐之道,而每次這些之外,他們會跟著其他幾個院所進行學習。

  非常系統嚴格的體系。

  開鑒門院判是當代大儒賀老先生,致仕前的當朝首輔,半朝門生,德高望重。

  他親自口信,自然是重要的事情。

  李老夫人坐直了些。

  「賀院判?想來是要緊事。」

  姜晚的目光反而轉向姜杳。

  她眼睛很圓,這樣笑起來像只貓。

  像那隻被姜杳抓起來又最後放了的貓。

  好像也確實是她院子中的,姜杳漫無邊際地想。

  「賀院判托我問二姐姐,如若身體好了,還請回開鑒門來。」

  姜杳心裡道,果然。

  入天下英才的開鑒門,對「姜杳」來說卻是另一個噩夢。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