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戴著眼鏡的年輕男學生聞言,眼底閃過一絲亮光,“池燁霖死亡的消息肯定瞞不住,殭屍的禍患還沒有除盡,克制殭屍的修士們再變成一盤散沙,華國遲早都要生一場大亂。”

  “也不知道殷雲扶在那幾本秘籍上動了什麼手腳,我們大和帝國的人為什麼能夠修煉的人的比例這麼低?”

  “這些秘密遲早都能解開的,不管殷雲扶動了什麼樣的手腳,都無法壓制我們大和帝國的再次崛起!”

  殷雲扶要是地下有知,大概會嘆息一聲,要說大和國跟華國的血脈真的挺近的,比南邊那幾個小國家都還要親近一些,那些小國家當年也就是個南蠻之地,跟中原掛不上邊,大和國的那一支卻是正統的華國血脈傳承下去的。

  可問題是大和國近些年來盛行混血,自詡血脈高貴,卻連漢字的痕跡都千方百計地從教材中抹去了。

  血脈不純、漢字不通,修個什麼仙?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啊!從小浸潤在華國文化氛圍中長大的,跟漢字都不認識幾個的,那當然是天差地別。

  現在他們反倒要怪殷雲扶在其中做了手腳,那不是才奇怪嗎?

  可惜人死燈滅,殷雲扶又怎麼會知道,而這幾個大和國的人雖然在網絡上受了不少氣,卻也沒大小他們幸災樂禍的勁頭,笑別人沒的笑,只能笑一笑殷雲扶這麼個短命鬼,人活著還有盼頭,殷雲扶是一點盼頭都沒有了的。

  也不只是大和國的這幾個人,還有其他一些跟大和國的這些人抱著類似心思的人,都覺得殷雲扶肯定是回不來了,讓黑洞給吞了個乾乾淨淨的,一根毛都沒留下,怎麼可能回來?

  不管華國修士修為進展是否一日千里,不管華國境內氣象是否日新月異,他們只拿住了這一處,心底就一陣暗爽。

  越是看到華國修士三句話不離殷雲扶,越是看到華國人擔憂殷雲扶甚至池燁霖和破元觀的處境,他們心裡就越是舒爽。

  發展得再快,他們心裡也過不去這個坎,大家一起難受一起悲傷,這才行。

  有人故意到處拱火,各處去問要不要給殷雲扶立個碑。

  說的其他的話挑撥不起來,這句話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情緒都給煽動起來了。

  立碑,這裡指的就是墓碑,就算沒有屍首,也要弄個衣冠冢,才能讓後世的人不至於忘了她

  華國人都道人死為大,生後事看得重,這樣的風氣即便被西方文化衝擊了好幾十年,也是丟不了的。

  碑是一定要立的,而且要往大了辦,要不然怎麼對得起殷雲扶做的那些事情。

  不僅要大辦,還要把池燁霖請過來,殷雲扶沒有後人,池燁霖是她的徒弟,就是她的後人。

  可還有一大票人不同意的,立了墓碑那就是承認殷雲扶已經是個死人了,她回不來了。

  黑洞日那天發生的事情還歷歷在目,誰也不同意立碑。

  誰說殷雲扶就回不來了?

  這個火星子一起,網絡又沸沸揚揚了起來,就這麼又吵了好幾天。

  今天吵這個,過幾天又吵別的,反正都跟殷雲扶脫不了關係。

  跟殷雲扶脫不了關係,破元觀和池燁霖自然也脫不了關係,在世人眼中,這三者就是一體的。

  身處漩渦中心的破元觀卻平靜得出奇。

  無論是彼岸花,那些大大小小的工會,還是大和國,還是立碑事件,都沒能打破破元觀的平靜。

  與其說是平靜,在外人看來就是死水一潭。

  工會興起,修士甚多,大家還都自認出於同源,都是破元觀的弟子,原以為破元觀要就此興起,誰知道破元觀緊閉了大門,忽然龜縮了沒了動靜。

  又是大半年過去了,地球改換了模樣,許多城市連著那些喪屍一起逐漸化成了塵土,也有些城市成了修士們的冒險樂園。

  而能夠提供平民和平居住的城市也終於清理得乾乾淨淨,不像曾經那樣依靠著火車輪船飛機搭建起的地球村,如今的地球,只剩下六大城市,其他都成了野外。

  環境依舊艱難,但人類的智慧無窮,好歹還是掙出了一條活路。

  全球交通網絡雖然斷了,卻也形成了一種新的交通網絡。

  網絡沒有斷絕,物資交換還在繼續,不過是從汽車火車飛機輪船變成了修士們的肉身運輸機。

  彼岸花發展迅速,而這半年來又崛起了另外一個商會,名叫黃泉路。

  為了延續這黃泉路,不知道多少人都死在了黃泉路上,終於搭建起一個新型的商會平台,更類似於古代集會場所。

  殭屍橫行,科技還未恢復,民生生產如今才算是第一要緊的事情,緊接著他們就發現種出來的穀物有了一些變化,產量變低了。

  這引起許多人的緊張和恐懼,上一季的存糧還有不少,畢竟人口銳減,糧食反倒沒有像人口減少得那麼多,這一季卻眼看著就要開個大窟窿,再這樣下去,明年底層的人就要吃不上飯了。

  一時間又是人心惶惶。

  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又面臨著要餓肚子,殷雲扶這個名字就淡了,好像也有許多年不曾聽到人提起了。

  全民馬上就要面臨餓肚子的事情原本大家已經心裡有數,隨後卻又爆出來一個大秘密。

  原來是一個農學專家發現新收下來的糧食有部分似乎發生了什麼變異,他立刻著手研究,很快就有了發現,這些稻穀真的發生了變異,但似乎不是什麼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