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楊何英很是感慨,藉此敲打元若:「你看看人家小棠,多聽話,還沒桌子高呢,都曉得幫她媽幹活了。你就是懶,晚上看個書都要找藉口,慣的你。」
元若習慣了自家親媽的嘮叨,左耳進右耳出,全當沒聽到。
沈家兩個孩子都優秀,一個閉著眼睛都能考高分,一個走路都磕絆卻十分機靈,都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反正比不得。元若從來不給自己添堵,比不了就不比,怎麼都是過。
初中的學習生活沒有小學輕鬆,學校里的競爭還是有那麼大,元若仍舊是那種班上中等的學生,不優秀不出色,普通而平凡。
也許是性格使然,元若的青春期來得過於平淡,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從未對哪個男孩子心動過一次,更別提早戀,很讓家長省心。
那時候也有小男生給她寫情書,可她都沒怎麼在意過。
而這時的沈梨已經脫離了皮實的性子,逐漸變得安靜穩重,越長越漂亮,越來越優秀,成了一中響噹噹的小美女學霸。
楊何英總是羨慕孟晴雲,夸沈梨哪裡哪裡好,那些話聽得元若耳朵起繭。
每次這個時候沈棠都在,小崽怯生生地躲在孟晴雲腿後,時不時就瞅元若一眼。她沒有自己嬰兒時期的記憶,也忘了之前是怎麼黏乎元若,對元若的印象停留在了鄰家姐姐的身份上。
元若不想聽大人叨叨,知道待會兒楊何英肯定會把話頭轉到自個兒身上,便藉口帶沈棠去買吃的,抱著小崽就撤。
楊何英在後頭喊:「看著小棠點,別去車多的地方!」
「知道了!」元若頭也不回地應道。
隨後就把小崽帶到車多人多的三角路口,去小賣部買吃的。
三四歲大的沈棠與曾經的沈梨性格截然不同,沈梨活潑好動,跟誰都好,小崽則相反,她很文靜,不愛說話,也不怎麼跟別的人玩鬧。
元若帶她去小賣部,她卻不願意進門,因為小賣部的老闆是個大嗓門中年人,每次見到她都要逗她玩,她不喜歡。
元若只好把她放在門外,就近拿一些吃的,邊拿邊問:「娃哈哈喝嗎?」
小崽扒在門口,只露出半邊身子,看了看裡頭,而後輕輕點點頭。
元若買了一大堆吃的,楊何英與元利和每個月給的零花錢很多,大哥和嫂嫂不時也會給錢,她挺「有錢」,買這麼多東西都不心疼。出了小賣部,一手提東西,一手牽沈棠。
小崽想幫忙,她沒讓。
「你提不動,我來就行。」
沈棠便抓緊她的手,奶聲奶氣地嗯聲。
「你姐姐呢?」元若問。
沈棠如實說:「在家裡。」
「肯定又在學習,」元若說,有點感慨,「她可真努力,成績這麼好還要看書,等考完試,我媽又要用她訓我了。」
沈棠沒吭聲,小孩兒腿短步子小,元若走得太快了,她跟不上,只能使勁兒抓住對方,儘快跟上,哪有心思去注意元若說了什麼。
小賣部就在巷口不遠處,一路回大院子也就幾分鐘的路,元若覺得很近,沈棠卻覺得很遠,這一來一回都累得夠嗆。
買的那堆零食元若都沒吃,全給沈棠了。元若拆了一板娃哈哈,插上吸管遞給小崽,小崽連忙伸手來接。晚些時候,一大一小坐在圓拱門那裡,元若絮絮叨叨地說,分享自己最近的煩心事,沈棠負責聽,抱著娃哈哈可勁兒吸。
元若說:「真羨慕你不用讀書,可以不憂心成績,我馬上要考試啦,唉,惱火。」
言罷,偏頭瞧了下。
沈棠也轉頭看著,與之對視,大眼睛圓溜溜的,好看又水靈。
元若無暇顧及小崽的樣貌,再嘆了口氣,揉揉沈棠的腦袋,無奈道:「你姐成績那麼好,你以後肯定也不差,讀書了也不會擔心,不像我……」
這些話年幼的沈棠聽不懂,亦記不住。
成長的煩惱很多,不出眾就更慘了,元若的青春期是在抱怨成績不夠好中度過的,為了更高的分數而憂愁,苦惱到不行。
也許是那一堆零食拉近了兩人之間距離,漸漸的,沈棠會主動靠近元若了,有一天甚至去元家二樓等著元若放學。
只是不湊巧,那天元若回家得比較晚,等趕到樓上時,沈棠已經躺在她床上睡著了,四仰八叉的,被子都沒蓋。
元若輕手輕腳進去,把門帶上,給小崽蓋上被子,再打開檯燈趴在書桌前寫作業。
那一晚沈棠在元家睡的覺,也是在這邊吃的飯。沈父過來接人,沈棠不肯走,楊何英便留下了沈棠,讓小崽和元若睡一屋。
當夜躺在床上,關了燈,元若照舊跟沈棠念叨自己的學習情況,還說了件「大事」。
「我們班上有個人退學了,不讀書了,要出去學技術。他成績很差,爸媽不讓讀,說讀了也沒用,不如早點去學一門手藝。學手藝你懂嗎?就是像你爸那樣,知道麼?」
成績差就退學去學手藝,尋求另外的謀生出路,這在當年並不稀奇,不是什麼壞事,好些人都會選擇這條路,只是一般的人家不會讓孩子這么小就去學這個,至少也得把初中讀完。
沈棠不大明白元若在說什麼,但還是小聲回應:「知道。」
元若怔怔看著天花板,「他走的時候都哭了,不讀書真慘。」
小崽不說話。
元若習慣了自家親媽的嘮叨,左耳進右耳出,全當沒聽到。
沈家兩個孩子都優秀,一個閉著眼睛都能考高分,一個走路都磕絆卻十分機靈,都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反正比不得。元若從來不給自己添堵,比不了就不比,怎麼都是過。
初中的學習生活沒有小學輕鬆,學校里的競爭還是有那麼大,元若仍舊是那種班上中等的學生,不優秀不出色,普通而平凡。
也許是性格使然,元若的青春期來得過於平淡,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從未對哪個男孩子心動過一次,更別提早戀,很讓家長省心。
那時候也有小男生給她寫情書,可她都沒怎麼在意過。
而這時的沈梨已經脫離了皮實的性子,逐漸變得安靜穩重,越長越漂亮,越來越優秀,成了一中響噹噹的小美女學霸。
楊何英總是羨慕孟晴雲,夸沈梨哪裡哪裡好,那些話聽得元若耳朵起繭。
每次這個時候沈棠都在,小崽怯生生地躲在孟晴雲腿後,時不時就瞅元若一眼。她沒有自己嬰兒時期的記憶,也忘了之前是怎麼黏乎元若,對元若的印象停留在了鄰家姐姐的身份上。
元若不想聽大人叨叨,知道待會兒楊何英肯定會把話頭轉到自個兒身上,便藉口帶沈棠去買吃的,抱著小崽就撤。
楊何英在後頭喊:「看著小棠點,別去車多的地方!」
「知道了!」元若頭也不回地應道。
隨後就把小崽帶到車多人多的三角路口,去小賣部買吃的。
三四歲大的沈棠與曾經的沈梨性格截然不同,沈梨活潑好動,跟誰都好,小崽則相反,她很文靜,不愛說話,也不怎麼跟別的人玩鬧。
元若帶她去小賣部,她卻不願意進門,因為小賣部的老闆是個大嗓門中年人,每次見到她都要逗她玩,她不喜歡。
元若只好把她放在門外,就近拿一些吃的,邊拿邊問:「娃哈哈喝嗎?」
小崽扒在門口,只露出半邊身子,看了看裡頭,而後輕輕點點頭。
元若買了一大堆吃的,楊何英與元利和每個月給的零花錢很多,大哥和嫂嫂不時也會給錢,她挺「有錢」,買這麼多東西都不心疼。出了小賣部,一手提東西,一手牽沈棠。
小崽想幫忙,她沒讓。
「你提不動,我來就行。」
沈棠便抓緊她的手,奶聲奶氣地嗯聲。
「你姐姐呢?」元若問。
沈棠如實說:「在家裡。」
「肯定又在學習,」元若說,有點感慨,「她可真努力,成績這麼好還要看書,等考完試,我媽又要用她訓我了。」
沈棠沒吭聲,小孩兒腿短步子小,元若走得太快了,她跟不上,只能使勁兒抓住對方,儘快跟上,哪有心思去注意元若說了什麼。
小賣部就在巷口不遠處,一路回大院子也就幾分鐘的路,元若覺得很近,沈棠卻覺得很遠,這一來一回都累得夠嗆。
買的那堆零食元若都沒吃,全給沈棠了。元若拆了一板娃哈哈,插上吸管遞給小崽,小崽連忙伸手來接。晚些時候,一大一小坐在圓拱門那裡,元若絮絮叨叨地說,分享自己最近的煩心事,沈棠負責聽,抱著娃哈哈可勁兒吸。
元若說:「真羨慕你不用讀書,可以不憂心成績,我馬上要考試啦,唉,惱火。」
言罷,偏頭瞧了下。
沈棠也轉頭看著,與之對視,大眼睛圓溜溜的,好看又水靈。
元若無暇顧及小崽的樣貌,再嘆了口氣,揉揉沈棠的腦袋,無奈道:「你姐成績那麼好,你以後肯定也不差,讀書了也不會擔心,不像我……」
這些話年幼的沈棠聽不懂,亦記不住。
成長的煩惱很多,不出眾就更慘了,元若的青春期是在抱怨成績不夠好中度過的,為了更高的分數而憂愁,苦惱到不行。
也許是那一堆零食拉近了兩人之間距離,漸漸的,沈棠會主動靠近元若了,有一天甚至去元家二樓等著元若放學。
只是不湊巧,那天元若回家得比較晚,等趕到樓上時,沈棠已經躺在她床上睡著了,四仰八叉的,被子都沒蓋。
元若輕手輕腳進去,把門帶上,給小崽蓋上被子,再打開檯燈趴在書桌前寫作業。
那一晚沈棠在元家睡的覺,也是在這邊吃的飯。沈父過來接人,沈棠不肯走,楊何英便留下了沈棠,讓小崽和元若睡一屋。
當夜躺在床上,關了燈,元若照舊跟沈棠念叨自己的學習情況,還說了件「大事」。
「我們班上有個人退學了,不讀書了,要出去學技術。他成績很差,爸媽不讓讀,說讀了也沒用,不如早點去學一門手藝。學手藝你懂嗎?就是像你爸那樣,知道麼?」
成績差就退學去學手藝,尋求另外的謀生出路,這在當年並不稀奇,不是什麼壞事,好些人都會選擇這條路,只是一般的人家不會讓孩子這么小就去學這個,至少也得把初中讀完。
沈棠不大明白元若在說什麼,但還是小聲回應:「知道。」
元若怔怔看著天花板,「他走的時候都哭了,不讀書真慘。」
小崽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