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柔, 咱們就快要到了。」

  看著闊別已久的盛京近在眼前, 饒是陸策這樣性子的人, 都難免生出幾分感慨來。

  裴靜柔聞言便彎起唇角笑了笑,輕輕點點頭:「是啊,這幾年沒有回來過,這東山碼頭瞧著同之前都沒什麼差別。」

  「是啊。」陸策也笑,轉過頭看了眼他們身側被嬤嬤抱在懷裡的兒子,道:「大郎還沒來過盛京吧?」

  他這話剛落,裴靜柔就忍不住嗔他一眼:「大郎是在你任上出生的,自然是沒來過盛京的。」

  陸策一聽這話便笑起來,順帶伸出手摸了摸兒子的小腦袋,眼中滿是溫和,隨即又對妻子道:「我這次述職,應當會在盛京待上一段日子,阿柔你與家人分別許久,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多聚一聚。」

  自家相公的體貼,裴靜柔在這些年已經深有體會,聞言也不覺意外,但還是會被他的細心所觸動,她點點頭,柔聲道:「你與二弟也有幾年沒見,他去年考中被留在翰林院,你們多年同窗,也能見見面說說話。」

  說起他們兩個的這段姻緣,還要歸功於裴守愚。

  當年裴守愚在杜老先生的書院求學之時,工部侍郎之子——也就是陸策,同樣在清山書院求學,二人雖然家世不同,性情不同,裴守愚出身勛貴之家,本身又天賦過人,是天之驕子,性子有些陸策只是工部侍郎之子,性子略顯木訥,沒有那麼八面玲瓏,對人際來往並不熱衷,只對天文數理方面的東西感興趣,按理來說,這樣的兩個人,應當是不會產生什麼交集的,哪怕有所交集,也不過是點頭之交,但出乎旁人意料的是,這二人卻脾性相投,在日常相處中成為了至交好友。

  以至於陸策也經常受邀來安國公府做客,因著這層關係,逐漸兩家的大人和其他孩子們之間也熟悉起來。

  到了該考慮裴靜柔親事的時候,也自然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其實裴聿川當初同意他們之間親事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裴靜柔本身也擅長算術,在這一方面上,這兩個孩子之間應當能說得上話,夫妻二人若是有共同語言和愛好,的生活便能更加和諧一些,不至於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外便無話可說。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他當時的考慮是對的,裴靜柔與陸策這對小夫妻,果然因為算學這件事而十分談得來,甚至裴靜柔在算學上的天分比起陸策來還要略勝一籌,在陸策入仕之後,經常將公務帶回家,有些自己算不出來的數據,自家妻子在其中幫了不少忙,況且,裴靜柔在算學上的愛好,更是讓陸策有了知音之感,正是因為這重原因,這對小夫妻之間的感情更是日益加深,成親這麼些年,竟是從來都沒有紅過臉吵過架。

  如今長子都兩歲了,這夫妻倆瞧著還像是新婚一般。

  陸策聞言便認同地點點頭:「守愚去歲殿試高中一甲,被陛下欽點為探花郎,可惜當時我們遠在西南,沒辦法親自來賀喜。」

  說到這兒,他又像是忽然想起來什麼一般,好奇地問道:「阿柔,說起來守愚今年便要及冠了,婚事可否定下來了?」

  裴靜柔聽罷他這話,不由得好奇地看過去,「還未曾定下,相公緣何忽然問起這件事?」

  她了解自家相公,平日裡心裡只有公務和天文算學,家人都得排在第二位,不像是會關心小舅子婚事的人。

  果不其然,陸策很快答道:「是齊大人,聽說我與守愚有這層關係,便在我臨行之前隱晦同我提起這件事來。」

  一聽這話,裴靜柔瞭然,齊大人是自家相公在任上時的上官,家中正好有個待字閨中的女兒,恐怕是為了自家女兒打聽的,自家相公在這些事情上一貫沒什麼計較,自是人家提了,就問上一問。

  她很快想明白這其中的前因後果,面上卻不顯,還保持著方才的笑意,輕聲道:「相公怕是忘了,二弟與阿菀可是青梅竹馬,阿爹阿娘對他們之間的事早已心照不宣,只不過是等著大郎與陳家的婚事定下來。」

  她話音剛落,陸策便恍然大悟:「瞧我這記性,還是娘子記得清。」

  見他記起來,裴靜柔便不再說什麼,只是笑笑,便將視線重新移到了近在咫尺的東山碼頭。

  片刻之後,客船停泊在碼頭,陸策與裴靜柔夫婦帶著孩子和下人們剛下了船,安國公府的人便眼疾手快地迎了上來,將他們引到馬車處。

  「見過大小姐,大姑爺。」

  過來接他們的正好是個熟人,正好是在老太太身邊的姚黃,幾年過去,她也已經嫁人,瞧著穩重了許多,不過依然在老太太身邊,頗得老太太的信任。

  裴靜柔先前跟在老太太身邊學管家,與姚黃等人都很是熟悉,此時見到熟面孔,心中更添幾分喜悅,熟稔地開口問道:「姚黃姐姐,許久不見,近來過得可好?」

  姚黃笑道:「多謝大小姐記掛,有老太太照拂,奴婢過得極好,倒是您與大姑爺在西南那地方,一向可好?」

  「民風淳樸,自是好的。」

  裴靜柔的性子一貫是報喜不報憂,此時亦是如此,「別說我了,不知祖母和父親母親可好?」

  「大姐姐儘管放心便是。」

  她話音剛落,前方便傳來一道清潤的聲音,帶著笑意。

  一聽這道聲音,裴靜柔頓時眼睛一亮,抬眼看去:「二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