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兒,他又嘖了嘖,放輕了聲音,似是在自言自語:「穆大那些人,這些年的心思越發大了……」

  「還是您思慮周全。」

  馮華心中鬆了口氣,就當沒聽見最後那句,語氣佩服地道。

  中年文士卻在此時走了過來,審視的目光掃過馮華,緩緩開口:

  「你到底是在擔心我們的計劃能不能順利施行,還是在擔心那個叫孟州的小子的安危?」

  馮華心裡一突,面上去半點兒不顯,面不改色地道:「您說笑了,自然是前者。」

  「那就好,我還當你在邊關這幾年,當真跟他們處出袍澤之情,忘了公子的大業。」

  中年文士——也就是被叫做三先生的,點了點頭,和顏悅色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即又語帶遺憾地道:「說實話,你都已經升到千戶了,這個身份就這麼廢了,還真是有些可惜,現在想想,若是讓那個姓孟的小子死了,你去盛京報信,也不是不行……」

  馮華扯了扯嘴角,「您方才的意思,還是說孟州回去報信,更能讓人信服。」

  「哈哈哈。」

  三先生笑了起來,搖著頭道:「說笑罷了,老夫也是可惜你這個身份,若是能活著回去,又在這檔子事裡立了功,回頭肯定要升官的,未來做到封疆大吏,也不是不可能。」

  「沒什麼可惜的。」

  馮華搖了搖頭,語氣很是平靜:「捨棄了這個身份,屬下一樣能為公子做事。」

  「好!」三先生聽到這句,才終於滿意地捋了捋鬍子,「你能這麼想最好,扶風那邊,陸仁年紀輕,做事還不甚穩妥,你多上心。」

  「我明白,先生放心。」

  ……

  第102章 102

  102/文:吃梨

  不過幾日的工夫, 裴聿川與杜家一行人便到達了寧州。

  抵達的當日,恰逢一個好天氣, 冷暖正好, 微風不燥,一直連綿了好幾日的陰雨也在這一日停了。

  車隊後方的一輛馬車,窗邊的帘子忽然被掀開, 杜自山往外看去, 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懷念之色,深深地嗅了嗅車外略微帶著泥土清香與潮氣的空氣, 隨即轉過頭對自家老妻道:「還是咱們寧州的氣候養人,在京城待了這麼些日子, 總覺得哪兒哪兒都不得勁兒。」

  林氏聞言也認同地點了點頭, 「你這話倒是說得極是, 京城那邊縱然千般好萬般好, 可就是太乾燥了些。」

  而在他們身旁, 杜懷月身前摟著女兒, 看著窗外的景致,面上相較自家爹娘更是帶了幾分近鄉情怯的情緒,倒是她懷中的楊菀之有些興致勃勃, 身子往前傾,兩隻小手按在窗沿上,好奇地開口問道:「阿娘, 這就是您長大的地方嗎?」

  小姑娘的聲音清脆地跟百靈鳥兒似的, 令人一聽就身心愉悅, 杜懷月還沒說話, 林氏便笑呵呵地開了口, 順便摸了把外孫女兒的頭, 道:「是啊,這便是你阿娘從小長到大的地方,阿菀瞧瞧,喜不喜歡?」

  楊菀之點點頭,聲音中帶著小小的驚嘆:「城內居然有這麼多條小河和小船呢,街上也好漂亮……」

  一聽這話,杜自山頓時笑起來,「咱們阿菀要是喜歡,那這回就在外祖父家這兒多住些日子,咱們寧州可不止有小河和小船,還有許多好吃的好玩兒的,外祖父都帶你去見識見識。」

  小姑娘聽罷,眨了眨圓溜溜的眼睛,「外祖父,可是阿娘說您是書院的山長,要教人讀書,很忙的,能有空閒的時間陪阿菀嗎?」

  「這……」

  一聽這話,杜自山不由得失語,想不管不顧承諾下來,想到自己那些學生,又說不出口,對上外孫女兒疑問的視線,難得磕巴了起來:「說忙也沒有那麼……」

  「阿菀,讓你外祖父去書院忙去,到時候外祖母帶你去玩怎麼樣?」

  林氏看不下去自家老頭子這磕磕巴巴的模樣,乾脆出聲打斷了他的話,主動牽住楊菀之的手,笑眯眯地問。

  「好呀。」

  小姑娘倒是答應得很痛快,小腦瓜里飛快地想了想,自家阿娘好像沒說過不能打擾外祖母的事,便一口應了下來。

  他們幾個說話,杜懷月就嘴角含笑地安靜坐在旁邊,在爹娘家人身邊的時候,她不必再像先前孤身帶著孩子在京城那般,哪怕在自己的小宅子之中,也不能完完全全鬆懈下來。

  如今回到寧州,即便還沒有到老宅,僅僅鼻端嗅到家鄉熟悉的空氣,身心都放鬆了下來。

  林氏跟孫女說完話,一轉頭就瞧見自家女兒面上輕鬆愜意的神情,不由得也露出一抹淺笑,輕聲問道:「這次回來,就多待些時日,怎麼樣?」

  杜懷月想了想回鄉之前定下的婚期,點點頭:「好啊,阿娘說了算。」

  見她此時一副乖覺的模樣,又想起當初讓她帶著女兒回家,不必在京城辛苦被拒絕的事,林氏便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伸出手虛虛點了點她的額頭,「當初要是能像現在答應得這麼爽快,我跟你阿爹也不至於操心這麼久了。」

  杜懷月也知道當年是自己心氣大,只想著不能拖累爹娘兄嫂,實際上卻讓家人們操心了這麼久,也不免有些赧然。

  不過不等她說什麼,林氏便主動換了個話題,同她說起老家的鄰居們還有她以往的閨中好友的近況來。

  這倒是讓杜懷月不著痕跡地鬆了口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