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頁
難怪呢,他就說周少東家這人,不會無緣無故提起這件事。
做生意的人果然心眼很多,周恕之看上去是個用情至深的戀愛腦,但那只是對著沈柔章而言啊。
**
第二日,旭日當空卻寒風蕭瑟。
明明江南尚在秋日,處於北地的京城已經冷得穿上了棉衣,譚昭換了一身藏青色的厚實衣衫,又給自己稍微易了一下容,介於那種長得像自己又不太像自己那種,並且還把空間裡落灰的藥箱翻了出來。
不過因為是進宮診脈,所以檢查非常嚴格,譚昭的藥箱裡就放了最簡單的銀針和脈診,至於藥丸之類,反正帶了也帶不進去。
一頓嚴格的檢查,譚昭終於進了第一道宮門,當然他也見到了那位李神醫,甚至這位李神醫來的時候,還是隨庭親自送來的。
出於某些好奇心,譚昭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別說,這位渣爹的身子骨還挺好,甚至連中年發福都沒有。
「煩請諸位在此等候,奴婢這就去通稟娘娘。」
因宮內規矩森嚴,十人都沒有四下觀望,甚至有人低頭蹙眉,或許是在思考接下來的診脈,畢竟如果真的治好了張貴妃,那可就是潑天的富貴了。
而譚昭在這之中,實在有些過分年輕,於是他就被……安排在了最後一個診脈。當然了,他昨天也是最後一個被錄取的,這個安排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冗長的等待很快過去,他們被帶到了一處偏殿,很明顯他們還有一關要過,面前有十個病懨懨的宮人,有宮女也有太監,甚至還有臉色煞白的老嬤嬤。
「諸位擇一病患,若能對症下藥,方才能給我家娘娘看病。」
譚昭:……總覺得這一幕,像是在某個電視劇上才能看到的橋段。
好吧,治病就治病吧,譚昭挑了剩下沒人選的那個,也就是那個病得都坐不起來的老嬤嬤,本來以為是什麼治不好的病,然後……是便秘啊,雖然是非常嚴重那種,估摸著得是長時間沒有解手,因為不消化,所以影響到了食慾以及消化系統。
知道病灶後,就簡單許多,譚昭用內力蓄於銀針之上,一頓針下去,沒過多久老嬤嬤就被抬了下去,等她再出現,已經開始喊餓要吃飯了。
譚昭拿到了通過的銘牌,很快看向旁邊的李神醫,可惜了,居然沒有淘汰。
十個人很快變成了四個人,這淘汰率簡直比愛豆訓練營還高。
譚昭照例走在最後,等他終於隔著屏風和紗簾見到張貴妃,太陽都要落山了,而且——好一個懸絲診脈啊!
確認無誤,他在小渡口無聊跟鄧繪一起刷的電視劇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看著前面三個包括李神醫在內臉上都露出了為難的表情,他是不是也應該合群一點,可是他演技不太好啊,要不——
「就從這位最年輕的小譚大夫開始吧。」
裡面傳來了女子柔和卻自帶威嚴的聲音,這聲音一出,譚昭就被架在了第一個看病的位置上,宮人還端來了一個托盤,上面放置了三卷粗細不同的銀絲。
……有點選擇性,但不多是吧,譚昭有些無語地隨手點了一卷。
第306章 江湖劍雨(三七)
懸絲診脈,顧名思義就是用絲線綁在患者的手腕上,絲線會被脈搏帶動產生振動,從而讓醫者通過診絲完成對患者的診療。
這非常非常考驗醫者的診脈水平,說人話就是,西醫隔著十層棉被用聽診器聽清楚了患者的心音,非常離譜,但……藝術來源於生活啊。
譚昭挑好了絲線,似模似樣地坐在了看診的憑几旁,絲線的一端被宮女牽著系在了張貴妃的手腕上,而另一端則系在譚昭面前的脈枕上。
「小譚大夫,你可以開始了。」
話音落下的瞬間,整個宮殿裡安靜極了,幾乎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譚昭身上,畢竟能夠懸絲診脈的大夫世上可不多,這麼年輕的就更不多了,或者說,根本沒有年輕大夫會懸絲診脈。
譚昭卻非常淡定,這根絲線長度大概四米,中間段並不是繃緊的,而是松松垮垮垂在半空中,但凡有一絲微風,都比張貴妃的脈搏跳動更明顯。
一般來說,疑難雜症的診治,哪怕是摸脈,經驗老到的大夫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確定病患的病灶,這位張貴妃既然得了太醫院都無法治好的急病,就說明病灶肯定很小眾。
譚昭想了想,很快摸著懸絲露出了為難的神色,大概小半炷香的時間,他伸手示意宮女將懸絲收起來,然後跟人要了筆墨,要寫下自己的診脈記錄。
他寫脈案記錄的時候,後面三位也相繼開始懸絲診脈。
等到最後一位李神醫結束了診脈,外頭的天已經黑透了,宮門距離落鑰只剩下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但很明顯,貴妃宮的宮人們噤若寒蟬地站著,並沒有要送他們出門的意思。
譚昭明顯感覺到那位李神醫的情緒有些浮躁,雖不明顯,但從他高頻率地抬頭看天可以看出,他似乎在等什麼信號。
「小譚大夫,你的脈案寫好了嗎?」
譚昭指了指桌上折好的紙:「早已寫好了,另外藥方以及服用方法,也寫在裡面了。」
宮人奇異地看了一眼這位年輕俊秀的大夫,然後又去問其他人,等收集齊了所有的脈案,便有傳菜的小太監魚貫而入,請他們去偏殿入座吃飯。
做生意的人果然心眼很多,周恕之看上去是個用情至深的戀愛腦,但那只是對著沈柔章而言啊。
**
第二日,旭日當空卻寒風蕭瑟。
明明江南尚在秋日,處於北地的京城已經冷得穿上了棉衣,譚昭換了一身藏青色的厚實衣衫,又給自己稍微易了一下容,介於那種長得像自己又不太像自己那種,並且還把空間裡落灰的藥箱翻了出來。
不過因為是進宮診脈,所以檢查非常嚴格,譚昭的藥箱裡就放了最簡單的銀針和脈診,至於藥丸之類,反正帶了也帶不進去。
一頓嚴格的檢查,譚昭終於進了第一道宮門,當然他也見到了那位李神醫,甚至這位李神醫來的時候,還是隨庭親自送來的。
出於某些好奇心,譚昭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別說,這位渣爹的身子骨還挺好,甚至連中年發福都沒有。
「煩請諸位在此等候,奴婢這就去通稟娘娘。」
因宮內規矩森嚴,十人都沒有四下觀望,甚至有人低頭蹙眉,或許是在思考接下來的診脈,畢竟如果真的治好了張貴妃,那可就是潑天的富貴了。
而譚昭在這之中,實在有些過分年輕,於是他就被……安排在了最後一個診脈。當然了,他昨天也是最後一個被錄取的,這個安排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冗長的等待很快過去,他們被帶到了一處偏殿,很明顯他們還有一關要過,面前有十個病懨懨的宮人,有宮女也有太監,甚至還有臉色煞白的老嬤嬤。
「諸位擇一病患,若能對症下藥,方才能給我家娘娘看病。」
譚昭:……總覺得這一幕,像是在某個電視劇上才能看到的橋段。
好吧,治病就治病吧,譚昭挑了剩下沒人選的那個,也就是那個病得都坐不起來的老嬤嬤,本來以為是什麼治不好的病,然後……是便秘啊,雖然是非常嚴重那種,估摸著得是長時間沒有解手,因為不消化,所以影響到了食慾以及消化系統。
知道病灶後,就簡單許多,譚昭用內力蓄於銀針之上,一頓針下去,沒過多久老嬤嬤就被抬了下去,等她再出現,已經開始喊餓要吃飯了。
譚昭拿到了通過的銘牌,很快看向旁邊的李神醫,可惜了,居然沒有淘汰。
十個人很快變成了四個人,這淘汰率簡直比愛豆訓練營還高。
譚昭照例走在最後,等他終於隔著屏風和紗簾見到張貴妃,太陽都要落山了,而且——好一個懸絲診脈啊!
確認無誤,他在小渡口無聊跟鄧繪一起刷的電視劇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看著前面三個包括李神醫在內臉上都露出了為難的表情,他是不是也應該合群一點,可是他演技不太好啊,要不——
「就從這位最年輕的小譚大夫開始吧。」
裡面傳來了女子柔和卻自帶威嚴的聲音,這聲音一出,譚昭就被架在了第一個看病的位置上,宮人還端來了一個托盤,上面放置了三卷粗細不同的銀絲。
……有點選擇性,但不多是吧,譚昭有些無語地隨手點了一卷。
第306章 江湖劍雨(三七)
懸絲診脈,顧名思義就是用絲線綁在患者的手腕上,絲線會被脈搏帶動產生振動,從而讓醫者通過診絲完成對患者的診療。
這非常非常考驗醫者的診脈水平,說人話就是,西醫隔著十層棉被用聽診器聽清楚了患者的心音,非常離譜,但……藝術來源於生活啊。
譚昭挑好了絲線,似模似樣地坐在了看診的憑几旁,絲線的一端被宮女牽著系在了張貴妃的手腕上,而另一端則系在譚昭面前的脈枕上。
「小譚大夫,你可以開始了。」
話音落下的瞬間,整個宮殿裡安靜極了,幾乎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譚昭身上,畢竟能夠懸絲診脈的大夫世上可不多,這麼年輕的就更不多了,或者說,根本沒有年輕大夫會懸絲診脈。
譚昭卻非常淡定,這根絲線長度大概四米,中間段並不是繃緊的,而是松松垮垮垂在半空中,但凡有一絲微風,都比張貴妃的脈搏跳動更明顯。
一般來說,疑難雜症的診治,哪怕是摸脈,經驗老到的大夫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確定病患的病灶,這位張貴妃既然得了太醫院都無法治好的急病,就說明病灶肯定很小眾。
譚昭想了想,很快摸著懸絲露出了為難的神色,大概小半炷香的時間,他伸手示意宮女將懸絲收起來,然後跟人要了筆墨,要寫下自己的診脈記錄。
他寫脈案記錄的時候,後面三位也相繼開始懸絲診脈。
等到最後一位李神醫結束了診脈,外頭的天已經黑透了,宮門距離落鑰只剩下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但很明顯,貴妃宮的宮人們噤若寒蟬地站著,並沒有要送他們出門的意思。
譚昭明顯感覺到那位李神醫的情緒有些浮躁,雖不明顯,但從他高頻率地抬頭看天可以看出,他似乎在等什麼信號。
「小譚大夫,你的脈案寫好了嗎?」
譚昭指了指桌上折好的紙:「早已寫好了,另外藥方以及服用方法,也寫在裡面了。」
宮人奇異地看了一眼這位年輕俊秀的大夫,然後又去問其他人,等收集齊了所有的脈案,便有傳菜的小太監魚貫而入,請他們去偏殿入座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