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此刻只能是說些體己的話,讓康熙走出悲傷的情緒,不然若是一直陷在鬱結中,只怕不過幾月便——
馬佳·思穎拿起一旁早就準備好的手帕,沾了沾水,為康熙擦拭著臉,最後對著康熙輕聲細語道:「皇上此次的病不同以往,可要精心休養著,萬萬不可輕視。皇太后那邊有臣妾在,皇上您不用擔心。」
康熙躺在床上並沒有給出回應,眼睛不聚焦地看著上方,就像是沒有聽見馬佳·思穎的話一般。
「皇上,您心裡悲痛臣妾都知曉,您與皇太后感情深厚、親如母子,若是皇太后知道您如今病倒了,定是萬般心疼,您就算是為了讓皇太后在九泉之下能夠安心,也該早日振作起來啊。」
康熙的手指微微抬了幾下,而後偏頭望向了馬佳·思穎,眼珠子也清明了起來,「朕讓你擔心了。」
「還記得幼時去慈寧宮探望皇祖母時,皇額娘也會同在。皇額娘和額娘的關係一向交好,自從額娘去世後,皇額娘雖喜禮佛,但朕每每前去請安,都能感受到皇額娘對朕的關懷,讓朕重新體會到了母子之情。」
康熙的語氣漸漸變得淒涼,「朕總覺得時間還長,總能有機會好好地孝敬長輩。只是,額娘早逝,皇祖母也離開了,如今就連皇額娘也遠走......朕,不是一個好兒子,也不是一個好孫子。」
這幾十年來,康熙露出這樣神情的時刻一個手掌就數得過來,只是那些全都不如今天來的更讓人意外。
就好像一個活了快一輩子的老人,努力了一輩子到頭來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未能留住一樣。他拼命地想要抓住曾經的一切,卻發現那些早已從他的人生離開了。
「朕自小受到的教導便是國事在前,其餘任何事情皆擺在其後,但思穎,朕這一生全都給了大清,可為了朕這心裡卻還是如空殼一般。」
..................
馬佳·思穎不敢與現在的康熙對視,她無法去對康熙的話做出回答。
誠然,對於一個國家的皇帝來說,康熙無疑是合格的。但同時,在康熙選擇了國的那一天起,家便從他的世界裡一點點的剝離開來了。
她只能輕輕地握住康熙瘦黃的手,希望自己能夠給他傳遞一些力量,但馬佳·思穎無法將心中所想去說出來,那無疑是給康熙遞刀子一般。
她和康熙都明白答案是什麼,只是她不能說,康熙亦不能講。
「皇上,您是大清的皇帝,自當是為了天下萬民而著想。」
如同自嘲一樣的話從康熙嘴裡說出,只是如今他久未進食,也只能弱聲道:「皇上?是啊......朕是皇帝,朕當了一輩子的皇帝,如今也只能是皇帝了......」
「皇太后那邊思穎你要多少費心了,不用擔心朕,朕會好起來的。」康熙回握住馬佳·思穎的手,似是又變回了原來那個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
「臣妾相信皇上。」
待馬佳·思穎離開後,原本熟睡的康熙又睜開了眼,半個時辰後,只見康熙長呼了一口氣,便又閉上了眼睛。
沒人知道康熙做了怎麼樣一個決定,只是在消息傳出來後,另大清上下全都萬般震驚。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的身子一直反反覆覆的就這樣過了一年,但還是強撐著不適終於是在十二月,將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後事給全部料理妥當。
而就在剛過完新年不久,康熙的退位詔書更是讓朝堂上的一眾人都呆若木雞。
「皇上——萬萬不可啊——皇上——」
「皇上——老臣懇請您收回成命——」
「皇上......」
大殿內只是靜止了一瞬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勸告聲。但康熙並未過多去理睬,而是端視著太子胤祤,用眼神告訴著他自己的答案。
「皇阿瑪——」
康熙揮了揮手讓下面安靜,而後努力挺直了身子注視著太子胤祤肅然道:「胤祤,朕今日將這大清交到你手上,你且告訴朕,你能否將大清給牢牢地握住,能否讓大清日新月異、繁榮昌盛。」
「兒臣定不會辜負皇阿瑪的信任,讓大清萬民都能安居樂業,讓大清康泰安寧!」
「好!咳......咳咳......」看著跪在下方帶著無比堅毅的神態的太子胤祤,康熙終於感到了欣慰。
他知道,他的孩子註定是與自己不同的,就算是身為皇帝,胤祤也一定可以保全更多的「自己」。
「朕可是會好好地看著你,若是你未能讓朕滿意,到時候可別怪朕心狠。」
「兒臣遵旨!」
眼瞅著康熙就像聽不見他們的反對聲音一樣,仍舊是旁若無人的同太子胤祤交代著自己的安排,方才還在拿著老祖宗出來說事的大臣們一個個也只能熄了火。
畢竟,就算現在康熙的身子骨不比原來了,可僅僅是掃視過來的一個眼神,就足以讓他們想起康熙的殺伐果斷。
掉腦袋還是保住全家,孰輕孰重該如何選擇他們還是知道的。
於是,在康熙五十八年,太子胤祤登基為帝,尊康熙為太上皇,生母皇后馬佳氏為皇太后。
景寧元年,在康熙的授意下,新帝下旨,生育了皇子的太上皇的嬪妃可出宮前去皇子府上居住,而未有子嗣的嬪妃每月家人可進宮探視的日期也不再受規定所限。
這一聖旨讓康熙的嬪妃是喜極而泣,像被晉為成太妃的戴佳氏早就在聽到旨意後就親自收拾好了行禮,只等著去慈寧宮向馬佳·思穎謝恩後,便是頭也不回地坐上馬車去了八阿哥胤祐的府中。
馬佳·思穎拿起一旁早就準備好的手帕,沾了沾水,為康熙擦拭著臉,最後對著康熙輕聲細語道:「皇上此次的病不同以往,可要精心休養著,萬萬不可輕視。皇太后那邊有臣妾在,皇上您不用擔心。」
康熙躺在床上並沒有給出回應,眼睛不聚焦地看著上方,就像是沒有聽見馬佳·思穎的話一般。
「皇上,您心裡悲痛臣妾都知曉,您與皇太后感情深厚、親如母子,若是皇太后知道您如今病倒了,定是萬般心疼,您就算是為了讓皇太后在九泉之下能夠安心,也該早日振作起來啊。」
康熙的手指微微抬了幾下,而後偏頭望向了馬佳·思穎,眼珠子也清明了起來,「朕讓你擔心了。」
「還記得幼時去慈寧宮探望皇祖母時,皇額娘也會同在。皇額娘和額娘的關係一向交好,自從額娘去世後,皇額娘雖喜禮佛,但朕每每前去請安,都能感受到皇額娘對朕的關懷,讓朕重新體會到了母子之情。」
康熙的語氣漸漸變得淒涼,「朕總覺得時間還長,總能有機會好好地孝敬長輩。只是,額娘早逝,皇祖母也離開了,如今就連皇額娘也遠走......朕,不是一個好兒子,也不是一個好孫子。」
這幾十年來,康熙露出這樣神情的時刻一個手掌就數得過來,只是那些全都不如今天來的更讓人意外。
就好像一個活了快一輩子的老人,努力了一輩子到頭來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未能留住一樣。他拼命地想要抓住曾經的一切,卻發現那些早已從他的人生離開了。
「朕自小受到的教導便是國事在前,其餘任何事情皆擺在其後,但思穎,朕這一生全都給了大清,可為了朕這心裡卻還是如空殼一般。」
..................
馬佳·思穎不敢與現在的康熙對視,她無法去對康熙的話做出回答。
誠然,對於一個國家的皇帝來說,康熙無疑是合格的。但同時,在康熙選擇了國的那一天起,家便從他的世界裡一點點的剝離開來了。
她只能輕輕地握住康熙瘦黃的手,希望自己能夠給他傳遞一些力量,但馬佳·思穎無法將心中所想去說出來,那無疑是給康熙遞刀子一般。
她和康熙都明白答案是什麼,只是她不能說,康熙亦不能講。
「皇上,您是大清的皇帝,自當是為了天下萬民而著想。」
如同自嘲一樣的話從康熙嘴裡說出,只是如今他久未進食,也只能弱聲道:「皇上?是啊......朕是皇帝,朕當了一輩子的皇帝,如今也只能是皇帝了......」
「皇太后那邊思穎你要多少費心了,不用擔心朕,朕會好起來的。」康熙回握住馬佳·思穎的手,似是又變回了原來那個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
「臣妾相信皇上。」
待馬佳·思穎離開後,原本熟睡的康熙又睜開了眼,半個時辰後,只見康熙長呼了一口氣,便又閉上了眼睛。
沒人知道康熙做了怎麼樣一個決定,只是在消息傳出來後,另大清上下全都萬般震驚。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的身子一直反反覆覆的就這樣過了一年,但還是強撐著不適終於是在十二月,將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後事給全部料理妥當。
而就在剛過完新年不久,康熙的退位詔書更是讓朝堂上的一眾人都呆若木雞。
「皇上——萬萬不可啊——皇上——」
「皇上——老臣懇請您收回成命——」
「皇上......」
大殿內只是靜止了一瞬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勸告聲。但康熙並未過多去理睬,而是端視著太子胤祤,用眼神告訴著他自己的答案。
「皇阿瑪——」
康熙揮了揮手讓下面安靜,而後努力挺直了身子注視著太子胤祤肅然道:「胤祤,朕今日將這大清交到你手上,你且告訴朕,你能否將大清給牢牢地握住,能否讓大清日新月異、繁榮昌盛。」
「兒臣定不會辜負皇阿瑪的信任,讓大清萬民都能安居樂業,讓大清康泰安寧!」
「好!咳......咳咳......」看著跪在下方帶著無比堅毅的神態的太子胤祤,康熙終於感到了欣慰。
他知道,他的孩子註定是與自己不同的,就算是身為皇帝,胤祤也一定可以保全更多的「自己」。
「朕可是會好好地看著你,若是你未能讓朕滿意,到時候可別怪朕心狠。」
「兒臣遵旨!」
眼瞅著康熙就像聽不見他們的反對聲音一樣,仍舊是旁若無人的同太子胤祤交代著自己的安排,方才還在拿著老祖宗出來說事的大臣們一個個也只能熄了火。
畢竟,就算現在康熙的身子骨不比原來了,可僅僅是掃視過來的一個眼神,就足以讓他們想起康熙的殺伐果斷。
掉腦袋還是保住全家,孰輕孰重該如何選擇他們還是知道的。
於是,在康熙五十八年,太子胤祤登基為帝,尊康熙為太上皇,生母皇后馬佳氏為皇太后。
景寧元年,在康熙的授意下,新帝下旨,生育了皇子的太上皇的嬪妃可出宮前去皇子府上居住,而未有子嗣的嬪妃每月家人可進宮探視的日期也不再受規定所限。
這一聖旨讓康熙的嬪妃是喜極而泣,像被晉為成太妃的戴佳氏早就在聽到旨意後就親自收拾好了行禮,只等著去慈寧宮向馬佳·思穎謝恩後,便是頭也不回地坐上馬車去了八阿哥胤祐的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