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擢升為太常令丞的太祝司丞喬運昌心裡輕哼,一個女娘叫君上,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已擢升為御史丞的御史中丞錢魏心裡直嘆氣。
陛下一直在服用避子湯, 卻又不肯接受旁人, 大凌只有個嫡出的公主, 這叫什麼事兒啊。
以王府丞和祈太尉為首的南地官員們,對傅綾羅格外尊敬。
他們自然發現了京都官員那股子不以為意的情緒, 只在心裡替他們點蠟,絲毫沒有提醒的意思。
他們深知,在某些方面, 傅綾羅比紀忱江的手段還要凌厲。
果不其然,在上首發現京都官員的不以為然, 紀忱江當場就想發作,被傅綾羅給攔住了。
「陛下,今日由我來主持朝政可好?」傅綾羅笑道。
紀忱江頓了下,低頭笑應下來,親手給傅綾羅倒茶,再不吭聲了。
喬運昌和錢魏,還有紀氏新上任的宗正,都忍不住蹙眉,陛下是不是把這位女君捧得也太高了些。
傅綾羅心裡清楚這些官員們怎麼想,她只是懶得跟人廢話,在第一次大朝上,帶來了新任女君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百姓們深受前朝折磨,戰亂之苦,新朝初立,著令廢分封立郡縣,免一年賦稅,次年起賦稅永久減半。
大司農部丞質疑,因為南北都有戰亂,國庫本就虛空,若是免一年賦稅還好說,可往後賦稅全都減半,朝廷就要窮了。
傅綾羅笑著解釋,「南地糧草豐茂,北地藥材礦產豐富,可過去權貴和封地傾軋層出不窮,南北交易不便,從今往後,由朝廷擢選皇商,帶領行商促進各地交易,讓百姓們富起來,賦稅才能源遠流長。」
一味壓榨百姓,天下窮人更窮,富有者愈富,卻並不多交賦稅,新朝只會更窮。
錢魏第一個站出來,「君上此舉不妥,商賈地位低下自有低下的道理,若是提高他們的地位,讓那些銅臭滿身之人有機會插手運作,難保不會出現貪污瀆職之輩,到時候受苦的還是百姓!」
喬運昌附和老師的話,在朝為官的錢魏學生不少,都站出來反對。
傅綾羅這把火燒的不是百姓,是士族的地位。
士農工商,商賈居末,往後商賈的地位卻要高上不少,這對士族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他們都覺得,傅綾羅一個女娘,這是瞎胡來。
傅綾羅不予反駁,只說了自己的第二把火,直接燒到了士族身上。
紀氏沒有直系,可廢分封也不是什麼容易推進的事情,會傷害一大批武官和士族的利益。
傅綾羅下令,士族可用一半家財換得各地列侯名額,掌管九州郡縣事務。
同時,墨麟衛更名監察司,負責檢查各地政令推行,若有違反國律者,定斬不赦。
錢魏臉色變黑。
朝中與世家有關的官員和紀氏宗正立刻反應過來,這是士族的機遇。
只要他們能有把握讓監察司不逮著把柄,那往後世家就能如同原本的封王一樣,掌控各州。
除了被剝奪了監察權去的御史台,所有官員對此接受都非常良好。
世家早被殷氏打壓得不成樣子,如今給他們機會,讓他們付出一定財富,就能有重新起來的機會,只要有些底蘊的世家就會願意。
至於獻出的這部分財帛,用來充盈國庫,有了錢,各種政令就都能推進下去,九卿也沒了反對的餘地。
墨麟衛的威名,現在眾人也差不多知道些了,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女子九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墨麟衛滲入不了。
由墨麟衛來監察,也不怕世家會成為新的藩王,割據一方,大家各有所得。
第三把火,傅綾羅則燒到了文人身上。
新朝元年,在登基儀式後,會大開恩科,往後科舉不舍門檻,兩年一次,選拔優秀人才進入京都和各郡縣。
朝堂上如今還有職位空著,沒有合適的人來擔起官職,傅綾羅和紀忱江都沒急著從現有的官員里選拔人來擔任。
能者任之,這是新朝的規矩。
沒有能人?天底下聰明人多得是。
也讓京都和南地的官員們心裡清楚,不管你們私下裡怎麼盤算,想要功名利祿,就得有本事,沒本事你那是做夢。
傅綾羅這個出場,把文武百官給燒啞了,這女君……好像沒想像中那麼好對付啊!
士農工商,世家寒門,三把火下去,她全燒了個透徹。
「入住宮闈之前,我不會經常上朝,若各位愛卿有什麼想要稟報的,可以讓殿前司帶話到別莊。」傅綾羅始終都是跟紀忱江迥異的溫柔。
「若有良策,本君必有重賞,自然,若有人覺得本君的政令只是玩笑,到了人頭落地的時候,不必求到別莊,來礙本君的眼。」
「各位愛卿可都記住了?」
紀忱江第一個點頭,「我記下了,回頭誰不老實,我來處置。」
官員們:「……」
錢魏等人心裡卻愈發沉重,不怕美人有顏色,只怕美人還有心計。
新君都被她操控在手裡,連紀氏的子嗣新君都能說不要就不要,長此以往下去,這新朝還會姓紀嗎?
哦,也有可能,畢竟傅綾羅只有安樂公主一個子嗣,大皇子紀賢均也不是皇家血脈。
往後,大凌即將變成女聖的天下嗎?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已擢升為御史丞的御史中丞錢魏心裡直嘆氣。
陛下一直在服用避子湯, 卻又不肯接受旁人, 大凌只有個嫡出的公主, 這叫什麼事兒啊。
以王府丞和祈太尉為首的南地官員們,對傅綾羅格外尊敬。
他們自然發現了京都官員那股子不以為意的情緒, 只在心裡替他們點蠟,絲毫沒有提醒的意思。
他們深知,在某些方面, 傅綾羅比紀忱江的手段還要凌厲。
果不其然,在上首發現京都官員的不以為然, 紀忱江當場就想發作,被傅綾羅給攔住了。
「陛下,今日由我來主持朝政可好?」傅綾羅笑道。
紀忱江頓了下,低頭笑應下來,親手給傅綾羅倒茶,再不吭聲了。
喬運昌和錢魏,還有紀氏新上任的宗正,都忍不住蹙眉,陛下是不是把這位女君捧得也太高了些。
傅綾羅心裡清楚這些官員們怎麼想,她只是懶得跟人廢話,在第一次大朝上,帶來了新任女君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百姓們深受前朝折磨,戰亂之苦,新朝初立,著令廢分封立郡縣,免一年賦稅,次年起賦稅永久減半。
大司農部丞質疑,因為南北都有戰亂,國庫本就虛空,若是免一年賦稅還好說,可往後賦稅全都減半,朝廷就要窮了。
傅綾羅笑著解釋,「南地糧草豐茂,北地藥材礦產豐富,可過去權貴和封地傾軋層出不窮,南北交易不便,從今往後,由朝廷擢選皇商,帶領行商促進各地交易,讓百姓們富起來,賦稅才能源遠流長。」
一味壓榨百姓,天下窮人更窮,富有者愈富,卻並不多交賦稅,新朝只會更窮。
錢魏第一個站出來,「君上此舉不妥,商賈地位低下自有低下的道理,若是提高他們的地位,讓那些銅臭滿身之人有機會插手運作,難保不會出現貪污瀆職之輩,到時候受苦的還是百姓!」
喬運昌附和老師的話,在朝為官的錢魏學生不少,都站出來反對。
傅綾羅這把火燒的不是百姓,是士族的地位。
士農工商,商賈居末,往後商賈的地位卻要高上不少,這對士族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他們都覺得,傅綾羅一個女娘,這是瞎胡來。
傅綾羅不予反駁,只說了自己的第二把火,直接燒到了士族身上。
紀氏沒有直系,可廢分封也不是什麼容易推進的事情,會傷害一大批武官和士族的利益。
傅綾羅下令,士族可用一半家財換得各地列侯名額,掌管九州郡縣事務。
同時,墨麟衛更名監察司,負責檢查各地政令推行,若有違反國律者,定斬不赦。
錢魏臉色變黑。
朝中與世家有關的官員和紀氏宗正立刻反應過來,這是士族的機遇。
只要他們能有把握讓監察司不逮著把柄,那往後世家就能如同原本的封王一樣,掌控各州。
除了被剝奪了監察權去的御史台,所有官員對此接受都非常良好。
世家早被殷氏打壓得不成樣子,如今給他們機會,讓他們付出一定財富,就能有重新起來的機會,只要有些底蘊的世家就會願意。
至於獻出的這部分財帛,用來充盈國庫,有了錢,各種政令就都能推進下去,九卿也沒了反對的餘地。
墨麟衛的威名,現在眾人也差不多知道些了,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女子九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墨麟衛滲入不了。
由墨麟衛來監察,也不怕世家會成為新的藩王,割據一方,大家各有所得。
第三把火,傅綾羅則燒到了文人身上。
新朝元年,在登基儀式後,會大開恩科,往後科舉不舍門檻,兩年一次,選拔優秀人才進入京都和各郡縣。
朝堂上如今還有職位空著,沒有合適的人來擔起官職,傅綾羅和紀忱江都沒急著從現有的官員里選拔人來擔任。
能者任之,這是新朝的規矩。
沒有能人?天底下聰明人多得是。
也讓京都和南地的官員們心裡清楚,不管你們私下裡怎麼盤算,想要功名利祿,就得有本事,沒本事你那是做夢。
傅綾羅這個出場,把文武百官給燒啞了,這女君……好像沒想像中那麼好對付啊!
士農工商,世家寒門,三把火下去,她全燒了個透徹。
「入住宮闈之前,我不會經常上朝,若各位愛卿有什麼想要稟報的,可以讓殿前司帶話到別莊。」傅綾羅始終都是跟紀忱江迥異的溫柔。
「若有良策,本君必有重賞,自然,若有人覺得本君的政令只是玩笑,到了人頭落地的時候,不必求到別莊,來礙本君的眼。」
「各位愛卿可都記住了?」
紀忱江第一個點頭,「我記下了,回頭誰不老實,我來處置。」
官員們:「……」
錢魏等人心裡卻愈發沉重,不怕美人有顏色,只怕美人還有心計。
新君都被她操控在手裡,連紀氏的子嗣新君都能說不要就不要,長此以往下去,這新朝還會姓紀嗎?
哦,也有可能,畢竟傅綾羅只有安樂公主一個子嗣,大皇子紀賢均也不是皇家血脈。
往後,大凌即將變成女聖的天下嗎?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