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當然除了上述的原因外,還有一點,花襲人需要將皇上龍體不虞這事鬧得沸沸揚揚,至少要讓京中大臣們都知曉,皇上的身子不太健康了,這樣才能讓他們起得從龍之功的念頭。
雖說前面有九子奪嫡的慘烈,但從龍之功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只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實名上奏皇上請立太子,一旦皇上採納,那無論是哪位皇子被立為皇太子,日後都得承自己一份情。
這份情,雖說沒有從潛邸開始就跟隨新帝爭奪皇位的從龍之功重,但保自己和家族幾年的榮華富貴還是完全沒問題的,自然也能吸引住不少人。
在花襲人暗中推動下,上奏請立皇太子的奏摺多了不少,有些人是帶著明確的目的,而有些人是的確為皇上現在的身體情況擔憂。
對此皇上特別心煩,原本在做那事的時候,又在甄嬛床上暈倒了,皇上心裡的大男子主義接受不了,甦醒後的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避著甄嬛。
還沒等皇上的心情調節好,勇敢的面對這事,結果朝堂上雪花般的請立皇太子的摺子呈了上來。
這無不表示一個態度,大臣們覺得皇上年紀大了,可能會隨時去了,擔心未來因為儲君之位發生政變,所以請皇上早點立下皇太子,明確儲君,未來就算皇上突然駕崩,也不至於鬧得江山社稷不穩。
如此明顯的態度,皇上如何看不出來,心情如何能好得起來。
雖說有些惱怒,但自己的身體情況擺在那裡,的確自己老了。
皇上也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繼承人的問題,每一個皇帝都不可能迴避。
自古以來對此一直都有一句話: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立長的話就是三阿哥弘時,立貴的話就是四阿哥弘昐。
至於五阿哥弘晝,從來不在皇上的考慮範圍內,對於裕嬪和五阿哥弘晝母子兩,皇上一貫都是無視,就當沒有這兩個人一般。
但說讀書,自然是四阿哥弘昐更勝一籌,對比之下三阿哥弘時就顯得有些不夠聰慧,有些傻讀書的感覺,腦子不夠機靈,做不到舉一反三。
可做皇上,不是當學生,成績好就行。
皇上自己當年功課在眾兄弟里也只屬於中等,並不突出,可不也一樣當上了皇帝,而且皇上自覺自己做的還不錯。
可見書讀得不是最好,也不影響當好一個皇帝,關鍵還得看政治手腕。
但祖宗規矩,皇子大婚後才能上朝議政。
他子嗣艱難,三阿哥弘時和四阿哥弘昐年紀都不大,今年才選嫡福晉,最快也要明年完婚。
也就是說,即便是皇上有心鍛鍊兒子,兩人也得大選指婚後才能上朝議政,現在完全看不出什麼來。
皇上雖然對甄嬛是腦殘了一些,可在這種事情上,他還是十分謹慎明智的,就現在這種情況,立誰皇上心裡都擔心。
另外了,皇上心裡還有一個無法言說的心思。
雖說在甄嬛面前丟了兩次臉,可甄嬛那張像極了他真愛純元皇后的臉,只要看著,就足夠皇上忘掉所有的不愉快。
對於純元皇后的死,皇上之前心裡是非常矛盾的,他恨那個孩子,恨那個孩子害死了他心愛的女人,以至於之前一直都沒有給那個孩子追封。
但等純元皇后的死真相被查出來後,皇上心裡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從恨那個孩子,變成了內心深處最大的遺憾,他沒有和心愛女人的結晶。
而這份遺憾,在有甄嬛後,變得好像可以得以實現。
他想讓甄嬛生下一子,一個和自己真愛女人長得很像的兒子,然後立這個孩子為儲君。
所以皇上不管是出於自己位子考慮,還是出於自己的私心,都有些抗拒立皇太子的事情。
於是乎,皇上採取了『留中不發』的拖延策略。
第92章 心生警惕
皇上只是病了,而且不是病重,不是立馬要駕崩。
所以朝臣們,見皇上留中不發,也沒有窮追猛打,他們只是想讓皇上意識到有這麼一件事。
既然皇上沒有立馬要駕崩,自然很多事情依然在按部就班的推進著,比如大選。
因為皇后不廢而廢,李嬪又被軟禁,所以大選和給兩個阿哥挑選嫡福晉的事情,就理所當然的落到了花襲人的頭上。
這一次因為有花襲人的親兒子四阿哥弘昐要指嫡福晉,所以後宮的嬪妃都默契的沒有插手其中,就怕讓花襲人誤會,引起沒必要的仇恨。
在這事上,花襲人也沒故意使壞,交給皇上的名單都是她覺得各方面都不錯配得上皇子嫡福晉身份的秀女,至於最後皇上會選擇哪兩位指婚給兩個兒子,都得看皇上的意思,花襲人可無法做主。
等皇上拿著名單離開後,花襲人意味深長的對著李德全說道:「也是時候,該讓皇上知道三阿哥的風流韻事,愛新覺羅的子孫可不能身份不明。」
「主子放心,奴才會將事情辦得神不知鬼不覺。」李德全連忙說道。
「你辦事,本宮向來放心,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嗻,奴才必不會讓主子失望。」
趕在殿選開始之前,宮外突然爆出一個驚人的消息——三阿哥弘時在宮外養了一個外室,而且那個外室現在還有孕了!
這則消息突然在這個時間點被人傳出來,很難不讓人懷疑背後之人的用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雖說前面有九子奪嫡的慘烈,但從龍之功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只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實名上奏皇上請立太子,一旦皇上採納,那無論是哪位皇子被立為皇太子,日後都得承自己一份情。
這份情,雖說沒有從潛邸開始就跟隨新帝爭奪皇位的從龍之功重,但保自己和家族幾年的榮華富貴還是完全沒問題的,自然也能吸引住不少人。
在花襲人暗中推動下,上奏請立皇太子的奏摺多了不少,有些人是帶著明確的目的,而有些人是的確為皇上現在的身體情況擔憂。
對此皇上特別心煩,原本在做那事的時候,又在甄嬛床上暈倒了,皇上心裡的大男子主義接受不了,甦醒後的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避著甄嬛。
還沒等皇上的心情調節好,勇敢的面對這事,結果朝堂上雪花般的請立皇太子的摺子呈了上來。
這無不表示一個態度,大臣們覺得皇上年紀大了,可能會隨時去了,擔心未來因為儲君之位發生政變,所以請皇上早點立下皇太子,明確儲君,未來就算皇上突然駕崩,也不至於鬧得江山社稷不穩。
如此明顯的態度,皇上如何看不出來,心情如何能好得起來。
雖說有些惱怒,但自己的身體情況擺在那裡,的確自己老了。
皇上也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繼承人的問題,每一個皇帝都不可能迴避。
自古以來對此一直都有一句話: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立長的話就是三阿哥弘時,立貴的話就是四阿哥弘昐。
至於五阿哥弘晝,從來不在皇上的考慮範圍內,對於裕嬪和五阿哥弘晝母子兩,皇上一貫都是無視,就當沒有這兩個人一般。
但說讀書,自然是四阿哥弘昐更勝一籌,對比之下三阿哥弘時就顯得有些不夠聰慧,有些傻讀書的感覺,腦子不夠機靈,做不到舉一反三。
可做皇上,不是當學生,成績好就行。
皇上自己當年功課在眾兄弟里也只屬於中等,並不突出,可不也一樣當上了皇帝,而且皇上自覺自己做的還不錯。
可見書讀得不是最好,也不影響當好一個皇帝,關鍵還得看政治手腕。
但祖宗規矩,皇子大婚後才能上朝議政。
他子嗣艱難,三阿哥弘時和四阿哥弘昐年紀都不大,今年才選嫡福晉,最快也要明年完婚。
也就是說,即便是皇上有心鍛鍊兒子,兩人也得大選指婚後才能上朝議政,現在完全看不出什麼來。
皇上雖然對甄嬛是腦殘了一些,可在這種事情上,他還是十分謹慎明智的,就現在這種情況,立誰皇上心裡都擔心。
另外了,皇上心裡還有一個無法言說的心思。
雖說在甄嬛面前丟了兩次臉,可甄嬛那張像極了他真愛純元皇后的臉,只要看著,就足夠皇上忘掉所有的不愉快。
對於純元皇后的死,皇上之前心裡是非常矛盾的,他恨那個孩子,恨那個孩子害死了他心愛的女人,以至於之前一直都沒有給那個孩子追封。
但等純元皇后的死真相被查出來後,皇上心裡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從恨那個孩子,變成了內心深處最大的遺憾,他沒有和心愛女人的結晶。
而這份遺憾,在有甄嬛後,變得好像可以得以實現。
他想讓甄嬛生下一子,一個和自己真愛女人長得很像的兒子,然後立這個孩子為儲君。
所以皇上不管是出於自己位子考慮,還是出於自己的私心,都有些抗拒立皇太子的事情。
於是乎,皇上採取了『留中不發』的拖延策略。
第92章 心生警惕
皇上只是病了,而且不是病重,不是立馬要駕崩。
所以朝臣們,見皇上留中不發,也沒有窮追猛打,他們只是想讓皇上意識到有這麼一件事。
既然皇上沒有立馬要駕崩,自然很多事情依然在按部就班的推進著,比如大選。
因為皇后不廢而廢,李嬪又被軟禁,所以大選和給兩個阿哥挑選嫡福晉的事情,就理所當然的落到了花襲人的頭上。
這一次因為有花襲人的親兒子四阿哥弘昐要指嫡福晉,所以後宮的嬪妃都默契的沒有插手其中,就怕讓花襲人誤會,引起沒必要的仇恨。
在這事上,花襲人也沒故意使壞,交給皇上的名單都是她覺得各方面都不錯配得上皇子嫡福晉身份的秀女,至於最後皇上會選擇哪兩位指婚給兩個兒子,都得看皇上的意思,花襲人可無法做主。
等皇上拿著名單離開後,花襲人意味深長的對著李德全說道:「也是時候,該讓皇上知道三阿哥的風流韻事,愛新覺羅的子孫可不能身份不明。」
「主子放心,奴才會將事情辦得神不知鬼不覺。」李德全連忙說道。
「你辦事,本宮向來放心,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嗻,奴才必不會讓主子失望。」
趕在殿選開始之前,宮外突然爆出一個驚人的消息——三阿哥弘時在宮外養了一個外室,而且那個外室現在還有孕了!
這則消息突然在這個時間點被人傳出來,很難不讓人懷疑背後之人的用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