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風裡玉石相擊的聲音琅琅作響。
他問:誰教的你?
是你。
她很慢地鬆開手,提起那盞染血的金蓮燈,走過長長的宮道,踩上遍地流光的漢白玉階,一步一步,行至巍峨的太極宮前,跪在朱紅的大門前。
「父皇……」她叩拜,「兒臣求見。」
宮門不開。
一陣又一陣的風穿堂而來,穿堂而過,吹起她的衣袂與髮絲。
太極宮前的水鍾一聲又一聲,計數著寂靜的時刻。
陽光揮揮灑灑,斑駁的光影落遍她的肩頭。
良久又良久,宮道盡頭行來一架鳳鸞玉輅,青緞白玉,鏤花飾金,五彩的流蘇在風裡搖曳,玉珂碰撞的聲音叮咚作響。
華服的女人撩開一角玉簾,從馬車上走下來,踩過長長的漢白玉階,輕輕抱了抱跪地的少女。
「孩子,」她輕聲說,「到皇姑母這裡來。」
一顆眼淚,從她的臉上,蒼然而落。
那一日,長公主挽著皇長女的手,叩開了太極宮的宮門。一身赭黃色皇袍的帝王孤身坐在殿內,長久地沉默不語,只是無聲垂目。
朱紅色的殿門前,皇長女捧起奏章,叩拜於地,條陳利害,力請用兵。
其奏曰:「一勝一負,兵家之常,豈得以一將失利,遽議罷兵邪!」
又曰:「當傾天下之全力,為家國百姓,破敗而後立。」
敬德九年夏,諸軍征討淮西不克。反對用兵者雖遭抑退、旋又復進,宦官廣結聲援、屢言軍政無功,一百七十三人連夜奏請罷兵。
那一日,溫親王謝珩入朝直諫,遇刺身死。
君子如珩,他以自己的血,鋪就了平淮西的路。
-
三日後,東宮偏殿內。
躺在藥池裡的人從長久的昏睡中醒來,淌過一池汩汩流動的熱水,披一件緋衣,靜立在竹木屏風後。
宮人深深叩首又長長一拜,低聲向他稟報著近日消息。
聽到死訊傳來的那一刻,他忽然跌了一下,猛地咳出一口血。
身邊的少女緊緊地抱住他。他很慢地閉上眼睛,肩頭輕輕地顫動,仿佛有千鈞的重量壓下來,幾欲折斷他的脊背,卻又讓他筆直地站起。
「我親自領兵。」他低聲說。
皇太子金輅出東宮,轉上青石磚的宮道,經過高大的承天門,停在巍巍太極宮前。
漫漫長長的漢白玉階前,緋紅色的人影被長風一吹,長長地投落在階上,一格一格地流淌下來。
「兒臣……」
他在階前長身而拜。
「請為天子伐。」
作者有話說:
《資治通鑑》:「勝負兵家之常,豈得以一將失利,遽議罷兵邪!」
《舊唐書》:「一勝一負,兵家常勢。」
感謝在2023-10-29 22:33:33~2023-10-31 16:13:1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45828500 7瓶;池漸 5瓶;肥小喵、工具預設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6章 你的
◎分給我一點。◎
仲夏晌午, 風雨忽然來。
皇太子金輅自太極宮而返,停在東宮朱紅宮門前。
揮揮灑灑的斜風細雨里,太子詹事顧懷撐起一把絲帛傘, 為下車的皇太子與太子妃遮雨, 陪同兩人往東宮偏殿而去。
從太極宮回來的路上, 皇太子始終都很安靜,幾乎看不出他的情緒。身邊的少女緊緊地挽著他,一隻手扣住他的手指。
行至殿門口,皇太子停步轉身, 朝顧懷作了一揖, 「懷之, 你在東宮多少年了?」
顧懷愣了一下,急忙還禮,而後回答:「自久安年間為殿下伴讀,已十二載有餘。」
「難為你在東宮這麼多年。」皇太子再作揖, 「你素以才德聞名, 為太子詹事是屈才。近日朝上缺人才, 我有意薦舉你。」
「殿下, 」顧懷深深一拜,「微臣願常伴殿下身側,無意入朝為官。」
皇太子搖頭輕嘆, 「懷之, 我認識你十餘年,了解你的為人,也知道你的志向。」
顧懷推辭兩次, 終於謝過, 在雨中長拜, 而後收傘離去。
謝無恙推開偏殿的門,坐在一張書案前,從檀木筆架上取來一支筆,準備處理堆積幾日的文書卷宗。
姜葵坐在他身邊,側過臉看著他,「你是怕牽連他麼?」
「嗯。」他低聲回答,「懷之沒有參與我們謀劃之事。他是有抱負的人,執意在東宮陪了我很多年,我不願再耽誤他的前程……他會是個好官。」
「而且……」他輕聲說,「我不想再聽見有人遇害了。」
身邊的少女靜了一下,低著頭握住他的手。
風雨瀟瀟,擊打窗欞。
謝無恙批閱過一摞卷宗,又提筆開始寫幾封長信,姜葵坐在他身邊翻讀帳簿。
刻漏聲聲、響過哺時,謝無恙在信箋上壓過印,遣人出宮送信。
他擱下手中的筆,「讓洛十一備車。」
殿內靜了一霎,沒有人回答他。
雨珠擊打窗欞,發出清脆的細響。遠處夏荷在池中飄搖,遙遙地傳來沙沙的聲音。
滿座宮室忽然寂靜,只有空曠的風雨在響,仿佛一場喧囂過盡,人煙淡去、四顧茫然。
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輕輕地閉上眼睛。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問:誰教的你?
是你。
她很慢地鬆開手,提起那盞染血的金蓮燈,走過長長的宮道,踩上遍地流光的漢白玉階,一步一步,行至巍峨的太極宮前,跪在朱紅的大門前。
「父皇……」她叩拜,「兒臣求見。」
宮門不開。
一陣又一陣的風穿堂而來,穿堂而過,吹起她的衣袂與髮絲。
太極宮前的水鍾一聲又一聲,計數著寂靜的時刻。
陽光揮揮灑灑,斑駁的光影落遍她的肩頭。
良久又良久,宮道盡頭行來一架鳳鸞玉輅,青緞白玉,鏤花飾金,五彩的流蘇在風裡搖曳,玉珂碰撞的聲音叮咚作響。
華服的女人撩開一角玉簾,從馬車上走下來,踩過長長的漢白玉階,輕輕抱了抱跪地的少女。
「孩子,」她輕聲說,「到皇姑母這裡來。」
一顆眼淚,從她的臉上,蒼然而落。
那一日,長公主挽著皇長女的手,叩開了太極宮的宮門。一身赭黃色皇袍的帝王孤身坐在殿內,長久地沉默不語,只是無聲垂目。
朱紅色的殿門前,皇長女捧起奏章,叩拜於地,條陳利害,力請用兵。
其奏曰:「一勝一負,兵家之常,豈得以一將失利,遽議罷兵邪!」
又曰:「當傾天下之全力,為家國百姓,破敗而後立。」
敬德九年夏,諸軍征討淮西不克。反對用兵者雖遭抑退、旋又復進,宦官廣結聲援、屢言軍政無功,一百七十三人連夜奏請罷兵。
那一日,溫親王謝珩入朝直諫,遇刺身死。
君子如珩,他以自己的血,鋪就了平淮西的路。
-
三日後,東宮偏殿內。
躺在藥池裡的人從長久的昏睡中醒來,淌過一池汩汩流動的熱水,披一件緋衣,靜立在竹木屏風後。
宮人深深叩首又長長一拜,低聲向他稟報著近日消息。
聽到死訊傳來的那一刻,他忽然跌了一下,猛地咳出一口血。
身邊的少女緊緊地抱住他。他很慢地閉上眼睛,肩頭輕輕地顫動,仿佛有千鈞的重量壓下來,幾欲折斷他的脊背,卻又讓他筆直地站起。
「我親自領兵。」他低聲說。
皇太子金輅出東宮,轉上青石磚的宮道,經過高大的承天門,停在巍巍太極宮前。
漫漫長長的漢白玉階前,緋紅色的人影被長風一吹,長長地投落在階上,一格一格地流淌下來。
「兒臣……」
他在階前長身而拜。
「請為天子伐。」
作者有話說:
《資治通鑑》:「勝負兵家之常,豈得以一將失利,遽議罷兵邪!」
《舊唐書》:「一勝一負,兵家常勢。」
感謝在2023-10-29 22:33:33~2023-10-31 16:13:1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45828500 7瓶;池漸 5瓶;肥小喵、工具預設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6章 你的
◎分給我一點。◎
仲夏晌午, 風雨忽然來。
皇太子金輅自太極宮而返,停在東宮朱紅宮門前。
揮揮灑灑的斜風細雨里,太子詹事顧懷撐起一把絲帛傘, 為下車的皇太子與太子妃遮雨, 陪同兩人往東宮偏殿而去。
從太極宮回來的路上, 皇太子始終都很安靜,幾乎看不出他的情緒。身邊的少女緊緊地挽著他,一隻手扣住他的手指。
行至殿門口,皇太子停步轉身, 朝顧懷作了一揖, 「懷之, 你在東宮多少年了?」
顧懷愣了一下,急忙還禮,而後回答:「自久安年間為殿下伴讀,已十二載有餘。」
「難為你在東宮這麼多年。」皇太子再作揖, 「你素以才德聞名, 為太子詹事是屈才。近日朝上缺人才, 我有意薦舉你。」
「殿下, 」顧懷深深一拜,「微臣願常伴殿下身側,無意入朝為官。」
皇太子搖頭輕嘆, 「懷之, 我認識你十餘年,了解你的為人,也知道你的志向。」
顧懷推辭兩次, 終於謝過, 在雨中長拜, 而後收傘離去。
謝無恙推開偏殿的門,坐在一張書案前,從檀木筆架上取來一支筆,準備處理堆積幾日的文書卷宗。
姜葵坐在他身邊,側過臉看著他,「你是怕牽連他麼?」
「嗯。」他低聲回答,「懷之沒有參與我們謀劃之事。他是有抱負的人,執意在東宮陪了我很多年,我不願再耽誤他的前程……他會是個好官。」
「而且……」他輕聲說,「我不想再聽見有人遇害了。」
身邊的少女靜了一下,低著頭握住他的手。
風雨瀟瀟,擊打窗欞。
謝無恙批閱過一摞卷宗,又提筆開始寫幾封長信,姜葵坐在他身邊翻讀帳簿。
刻漏聲聲、響過哺時,謝無恙在信箋上壓過印,遣人出宮送信。
他擱下手中的筆,「讓洛十一備車。」
殿內靜了一霎,沒有人回答他。
雨珠擊打窗欞,發出清脆的細響。遠處夏荷在池中飄搖,遙遙地傳來沙沙的聲音。
滿座宮室忽然寂靜,只有空曠的風雨在響,仿佛一場喧囂過盡,人煙淡去、四顧茫然。
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輕輕地閉上眼睛。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