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他還聽說,派去做先鋒的北涼軍幾乎全軍覆沒,高階戰將有的棄甲有的戰死,餘下的也都不知所蹤。
陸輕舟聽著這些真真假假的流言,不由得心中一緊,決心加快腳步趕回麗舟。
就在中秋前的某一日,他走了將近三十里的路程,天色漸晚,一輪明月掛在海上,他這才想起來,自己這一走,已經是一個多月了。
他看著那海上的明月又圓了一回,想起初次與余小尾在山□□同度過的那個夜晚,他坐在窗子上,盯著窗外的月色發呆,一直到天明。
余小尾問他,仿佛她的音容笑貌就在他的眼前,揉著惺忪的睡眼望著他,“你坐在那看什麼啊?”
“啟明星啊,一直到天色微明,甚是好看。” 他不由得開口去回答她的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余小尾尷尬地裂開嘴笑笑,還是那副聽不懂的模樣,“什麼意思啊。”
陸輕舟耐心地解釋道,“是說這星東升西落,周而復始,但永遠都站在高高的天上,對地上的一切都不聞不問,豈不是很可笑……”
他坐在岩石之上,吹著海風,垂下頭來。
想起雲台水戰,統帥宋安隨只知制衡之術,想要借用水匪的力量也將招安而來的余小尾幹掉,看一出坐山觀虎鬥的好戲,正如這天上的啟明星,卻不知余小尾雖然心性急躁張揚一些,但卻從來都沒有不臣之心,只因被鳳家招安,便被看作是鳳家一黨,豈不冤屈。
然而宋安隨再機關算盡,最終也算不過真正挑起雲台海事的幕後黑手。陸輕舟若料得不錯,那人明著引誘宋安隨處理水匪之事,實則是引起宋家與其他世家的爭鬥,一旦剿匪失敗,那雲台軍的統帥之權只怕要花落別家了。
可這當中最大的犧牲者,竟然是絲毫不知道自己捲入這場爭鬥當中的余小尾,以及北涼軍的千萬將士。
陸輕舟輕輕嘆了一口氣,耳畔忽而響起余小尾那晚上的話來:“你這心操的,那星星在天上,本就瞧不見地上的事情,他做的是分內事,至於地上的事,自然有屬於這一方的人去做啊,各司其職罷了。”
他笑了笑,一向大大咧咧的余小尾,實則比別人都看得清世間的道理。
陸輕舟朝海面上望去,月色下的漁船點著閃閃漁火,他便知道,那裡大約能討到水喝。
於是陸輕舟打起精神來,敏銳的目光果然在那岩石堆的後頭發現一個茅草屋,他舔了舔嘴角,起身繼續往前走。
那是一間臨時搭就的茅草屋,殘破得僅能遮風避雨罷了,在這海風強烈的風口還能屹立不倒,可見搭草屋的主人也是個心大之人,屋裡似有火光閃爍,從廚房裡還飄出陣陣燉魚的香氣,不過陸輕舟也只能貪婪地聞一聞味道,倘若能討到一口乾糧吃,已經是萬幸了。
他拖著沉重的步伐走上去敲了敲門,一個輕快的女生很快應了聲,陸輕舟便也報上自己的來意,“在下趕路至此,自知唐突,請問,可否討口水喝?……”
“哦,稍等啊!”
那女子走到門口打開了門,然而四目相接的那一刻,她卻愣在了那裡。
“稀……稀飯,你是稀飯嗎?”
仿佛如夢境中一樣。
他面前立著的女子,一身粗布衣衫,烏黑的髮絲以玉簪束成髮髻,大約是她全身上下最值錢的物件了,那張熟悉的小臉上終日被海風吹得黝黑了許多,襯著那雙明亮的杏仁眼,見到他的那一刻,她退了兩步,手中捧著的茶水都撒了一地。
陸輕舟曾想像過無數種闊別重逢的場景,或許是他跌跌撞撞地摸到了破敗的北涼大營,或許是在麗舟城中的街巷裡,再或許是哪座荒郊的匪寨里。
可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這一個多月來,她哪兒都沒去,始終守在海灘上,每日晨起時劃著名漁船出海一回,尋找他的下落。
眾里尋他千百度,他終歸還是要回到她的身邊的。
“稀飯,你是稀飯嗎?”余小尾的聲音有些發顫,他一路走來衣衫襤褸,落魄的模樣讓她實在心疼,不由得上下打量著他,“有沒有受傷?你餓不餓啊?這些天都去哪裡了,我好擔心好擔心你啊——”
他終於舒心地笑了,這一月來的奔波於困頓,幾乎都在這一瞬間變得不值一提,想要張開雙臂將她擁入懷中,不料才邁出一步,頓時眼前一黑,暈倒在地上……
“稀飯!陸輕舟!”他聽見余小尾的聲音似乎越來越遠,伴著海潮拍打岩石的聲音,漸漸消失在記憶深處……
-
一年後,傳聞龍煜陛下對雲台軍處理匪患一事頗為不滿,也不知事情是怎麼傳到了陛下耳中,陛下一怒之下派十三皇子秦子靖親自前往麗舟剿匪,順便處置了辦事不力的宋安隨和柳之方等高階將領,將雲台軍的兵權收回,自此雲台匪患肅清,龍煜帝下令解除海禁,此舉深得民心。
至於那些軍中之事的後續要如何料理,余小尾早就不關心了。
龍煜二年秋,海寧縣附近一座不起眼的小漁村里,二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清晨,余小尾踏著朝暉出海回來,滿載著一船的海物回到茅草屋中,回來時不見陸輕舟的身影,她叉著腰屋裡屋外地找了一圈,來到廚房時間灶上做好了飯,熱水也已經燒好,人卻不見了。
陸輕舟聽著這些真真假假的流言,不由得心中一緊,決心加快腳步趕回麗舟。
就在中秋前的某一日,他走了將近三十里的路程,天色漸晚,一輪明月掛在海上,他這才想起來,自己這一走,已經是一個多月了。
他看著那海上的明月又圓了一回,想起初次與余小尾在山□□同度過的那個夜晚,他坐在窗子上,盯著窗外的月色發呆,一直到天明。
余小尾問他,仿佛她的音容笑貌就在他的眼前,揉著惺忪的睡眼望著他,“你坐在那看什麼啊?”
“啟明星啊,一直到天色微明,甚是好看。” 他不由得開口去回答她的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余小尾尷尬地裂開嘴笑笑,還是那副聽不懂的模樣,“什麼意思啊。”
陸輕舟耐心地解釋道,“是說這星東升西落,周而復始,但永遠都站在高高的天上,對地上的一切都不聞不問,豈不是很可笑……”
他坐在岩石之上,吹著海風,垂下頭來。
想起雲台水戰,統帥宋安隨只知制衡之術,想要借用水匪的力量也將招安而來的余小尾幹掉,看一出坐山觀虎鬥的好戲,正如這天上的啟明星,卻不知余小尾雖然心性急躁張揚一些,但卻從來都沒有不臣之心,只因被鳳家招安,便被看作是鳳家一黨,豈不冤屈。
然而宋安隨再機關算盡,最終也算不過真正挑起雲台海事的幕後黑手。陸輕舟若料得不錯,那人明著引誘宋安隨處理水匪之事,實則是引起宋家與其他世家的爭鬥,一旦剿匪失敗,那雲台軍的統帥之權只怕要花落別家了。
可這當中最大的犧牲者,竟然是絲毫不知道自己捲入這場爭鬥當中的余小尾,以及北涼軍的千萬將士。
陸輕舟輕輕嘆了一口氣,耳畔忽而響起余小尾那晚上的話來:“你這心操的,那星星在天上,本就瞧不見地上的事情,他做的是分內事,至於地上的事,自然有屬於這一方的人去做啊,各司其職罷了。”
他笑了笑,一向大大咧咧的余小尾,實則比別人都看得清世間的道理。
陸輕舟朝海面上望去,月色下的漁船點著閃閃漁火,他便知道,那裡大約能討到水喝。
於是陸輕舟打起精神來,敏銳的目光果然在那岩石堆的後頭發現一個茅草屋,他舔了舔嘴角,起身繼續往前走。
那是一間臨時搭就的茅草屋,殘破得僅能遮風避雨罷了,在這海風強烈的風口還能屹立不倒,可見搭草屋的主人也是個心大之人,屋裡似有火光閃爍,從廚房裡還飄出陣陣燉魚的香氣,不過陸輕舟也只能貪婪地聞一聞味道,倘若能討到一口乾糧吃,已經是萬幸了。
他拖著沉重的步伐走上去敲了敲門,一個輕快的女生很快應了聲,陸輕舟便也報上自己的來意,“在下趕路至此,自知唐突,請問,可否討口水喝?……”
“哦,稍等啊!”
那女子走到門口打開了門,然而四目相接的那一刻,她卻愣在了那裡。
“稀……稀飯,你是稀飯嗎?”
仿佛如夢境中一樣。
他面前立著的女子,一身粗布衣衫,烏黑的髮絲以玉簪束成髮髻,大約是她全身上下最值錢的物件了,那張熟悉的小臉上終日被海風吹得黝黑了許多,襯著那雙明亮的杏仁眼,見到他的那一刻,她退了兩步,手中捧著的茶水都撒了一地。
陸輕舟曾想像過無數種闊別重逢的場景,或許是他跌跌撞撞地摸到了破敗的北涼大營,或許是在麗舟城中的街巷裡,再或許是哪座荒郊的匪寨里。
可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這一個多月來,她哪兒都沒去,始終守在海灘上,每日晨起時劃著名漁船出海一回,尋找他的下落。
眾里尋他千百度,他終歸還是要回到她的身邊的。
“稀飯,你是稀飯嗎?”余小尾的聲音有些發顫,他一路走來衣衫襤褸,落魄的模樣讓她實在心疼,不由得上下打量著他,“有沒有受傷?你餓不餓啊?這些天都去哪裡了,我好擔心好擔心你啊——”
他終於舒心地笑了,這一月來的奔波於困頓,幾乎都在這一瞬間變得不值一提,想要張開雙臂將她擁入懷中,不料才邁出一步,頓時眼前一黑,暈倒在地上……
“稀飯!陸輕舟!”他聽見余小尾的聲音似乎越來越遠,伴著海潮拍打岩石的聲音,漸漸消失在記憶深處……
-
一年後,傳聞龍煜陛下對雲台軍處理匪患一事頗為不滿,也不知事情是怎麼傳到了陛下耳中,陛下一怒之下派十三皇子秦子靖親自前往麗舟剿匪,順便處置了辦事不力的宋安隨和柳之方等高階將領,將雲台軍的兵權收回,自此雲台匪患肅清,龍煜帝下令解除海禁,此舉深得民心。
至於那些軍中之事的後續要如何料理,余小尾早就不關心了。
龍煜二年秋,海寧縣附近一座不起眼的小漁村里,二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清晨,余小尾踏著朝暉出海回來,滿載著一船的海物回到茅草屋中,回來時不見陸輕舟的身影,她叉著腰屋裡屋外地找了一圈,來到廚房時間灶上做好了飯,熱水也已經燒好,人卻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