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更何況在島上生活,軍嫂們還時常能帶著孩子們去趕海,撈些海貨回來,自家蒸了吃或是熬湯喝,都是極鮮美的。
客輪上陽光明媚,顧家一家四口上了島,
島上的漁民和軍嫂三五成群去海灘上趕海,顧家四口去了島上有名的沙石海灘。
這是海島上的一片大海灘,沙質柔軟,綿延數百米,每當海水退去,大片礁石露出水面,就是島上老百姓趕海的好時機。
不說別的,海島礁石岩壁、細軟沙灘上,總會藏著各種各樣的美味,生蚝、螃蟹、海帶、海螺,個頭都還不小呢,有的海螺有兩三隻手指粗了,看起來肉嘟嘟的,島上的老百姓都忙著打漁、上工、幹活兒,一天天忙的團團轉,很少能有空閒時間來沙灘上趕海散心。
島上老百姓家裡靠打漁為生的不少,在海里打漁歸來,個頭大的魚都拿出賣錢,剩下的小魚小蝦小蟹,就自家留著吃,他們不用出門趕海一日三餐也有各種魚蝦海鮮吃。
林瑤拿著買來的竹籃子,圓圓和兜兜顛顛兒跟在後面,母女倆學著島上軍嫂的樣子,在海灘上抓螃蟹和蝦。
或許是沒人捉或是天敵少的緣故,海島上的海螺、螃蟹行動起來慢的可愛,人家提著籃子、木桶過來抓它們了,這些傢伙兒還慢吞吞在淺水區或者沙灘上往前爬,十足十的不慌不忙,有的甚至自個兒往籃子裡鑽,這樣送上門來的美味,圓圓自然毫不領情笑納,沒多會兒功夫,提來的小竹籃就裝的滿滿當當了。
顧家一家四口真是不虛此行,兜兜撿了不少蝸牛螺,圓圓掃蕩了大半籃子海帶,一家四口還是顧時安運氣爆棚,人家撿到了海參,給圓圓和林瑤樂的,一下午嘴巴就沒合攏。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散落下一片玫瑰色的金光,海灘上潮水隨著天邊雲色漸漸褪去,踏著風浪歸來的漁船,悠悠晃晃靠岸,頗有種漁家唱晚的舒適跟悠閒。
島上晚風習習,有早歸的漁民在船上掛了馬燈,當晚霞染紅天際的時候,顧家一家四口踏上了回省城的客輪。@無限好文,盡在 5 2 shu ku.vip
第133章
晚上七點,高文彬在省城西餐廳訂好了位子,老顧家一家四口準時赴約。
這年頭的西餐廳以前大都是華僑飯店,專門用來招待外賓的。
後來華僑飯店保留下來,改成了西餐廳,主打的三大招牌,無非就是老三樣—義大利面、牛排跟羅宋湯。
時髦的都市女郎再點一瓶紅酒,這就是最頂級的西餐了。
張翠蘭老兩口跟著兒媳婦吃過一回西餐,張翠蘭實在是吃不慣西餐,又貴又難吃,哪有自家燒的菜實惠?
晚上回來,她偷偷跟林瑤吐槽,「瑤瑤啊,那牛排不就是咱們老百姓吃的牛肉?那個牛排小的,牛見了也得哭一場!」
小老太話里話外離不了牛肉。
林瑤哪能聽不出婆婆話外的意思,她忍不住笑,「嗯,我明天買顧時安買牛肉,回來給娘包牛肉餃子。」
張翠蘭高興的拍了下手,「還是我瑤瑤貼心,老大那個木頭棒槌,跟他說了半天愣是沒聽懂我說啥。跟他爹一樣笨的很!」
默默給老母親買牛肉回來的木頭:「........」
顧時安和林瑤年年到省城開會,兩口子偶爾浪漫下,也會到西餐廳吃一頓。
至於兜兜和圓圓,前年顧時安去北京公幹,兄妹倆隨行,跟著爸爸去了□□,看了故宮、頤和園、爬了長城,體驗了一把「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感覺。
兄妹倆還跟給顧時安安排去西餐,開眼界。
西餐廳里有老外講英語,服務員是個門外漢,金髮碧眼的老外在自己面前嘰里呱啦一頓講,什麼也聽不懂,愣生生出了一頭的汗。
老外比手畫腳的解釋,說牛排要七分熟。
圓圓聽懂了,三兩下跑過去,兜兜跟在後面護著妹妹,兄妹倆用一口流利的英語給雙方解了圍,服務員和老外都鬆了口氣,服務員拍了下腦門,感激的看了看圓圓,趕緊去後廚安排七分熟的牛排。
老外則豎起大拇指,連連誇讚兄妹倆,「smart,so smart!」
兄妹倆擺擺手,回來吃西餐。
顧時安公幹忙,兄妹倆自己吃完回下榻的招待所。
等回到雲水縣,圓圓跟林瑤講悄悄話,「媽,我真吃不慣西餐,那個牛排,還不如我爸燒的紅燒肉好吃呢。」
兜兜也道,「西餐吃一次就夠了。」
得,自家倆孩子跟奶奶一樣一樣,真是地道的中國胃。
高文彬這次訂的西餐廳,圓圓一路上嘀咕,決定賣高叔叔一個面子,牛排不好吃也爭取多吃兩口。
等一家四口到了西餐廳,才恍然大悟。
高文彬訂的這家西餐廳別開生面,不僅有西餐,也有中餐,最經典的就是現在最時髦的烤鴨和荷葉餅。
色澤紅艷的烤鴨切成大小均勻的片,卷在薄如蟬翼的荷葉餅里,熱乎乎一口送入口中,那滋味簡直能香掉舌頭。
晚飯後,高文彬誠邀顧家一家四口明天去自家做客。
高家舉家遷到省城後,現在住在一棟花園洋房裡,那棟花園洋房以前是高奶奶的陪嫁,十年動盪時期,高家的花園洋房被充公了,後來政府把高家的房產歸還高家,其中就有這棟花園洋房。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客輪上陽光明媚,顧家一家四口上了島,
島上的漁民和軍嫂三五成群去海灘上趕海,顧家四口去了島上有名的沙石海灘。
這是海島上的一片大海灘,沙質柔軟,綿延數百米,每當海水退去,大片礁石露出水面,就是島上老百姓趕海的好時機。
不說別的,海島礁石岩壁、細軟沙灘上,總會藏著各種各樣的美味,生蚝、螃蟹、海帶、海螺,個頭都還不小呢,有的海螺有兩三隻手指粗了,看起來肉嘟嘟的,島上的老百姓都忙著打漁、上工、幹活兒,一天天忙的團團轉,很少能有空閒時間來沙灘上趕海散心。
島上老百姓家裡靠打漁為生的不少,在海里打漁歸來,個頭大的魚都拿出賣錢,剩下的小魚小蝦小蟹,就自家留著吃,他們不用出門趕海一日三餐也有各種魚蝦海鮮吃。
林瑤拿著買來的竹籃子,圓圓和兜兜顛顛兒跟在後面,母女倆學著島上軍嫂的樣子,在海灘上抓螃蟹和蝦。
或許是沒人捉或是天敵少的緣故,海島上的海螺、螃蟹行動起來慢的可愛,人家提著籃子、木桶過來抓它們了,這些傢伙兒還慢吞吞在淺水區或者沙灘上往前爬,十足十的不慌不忙,有的甚至自個兒往籃子裡鑽,這樣送上門來的美味,圓圓自然毫不領情笑納,沒多會兒功夫,提來的小竹籃就裝的滿滿當當了。
顧家一家四口真是不虛此行,兜兜撿了不少蝸牛螺,圓圓掃蕩了大半籃子海帶,一家四口還是顧時安運氣爆棚,人家撿到了海參,給圓圓和林瑤樂的,一下午嘴巴就沒合攏。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散落下一片玫瑰色的金光,海灘上潮水隨著天邊雲色漸漸褪去,踏著風浪歸來的漁船,悠悠晃晃靠岸,頗有種漁家唱晚的舒適跟悠閒。
島上晚風習習,有早歸的漁民在船上掛了馬燈,當晚霞染紅天際的時候,顧家一家四口踏上了回省城的客輪。@無限好文,盡在 5 2 shu ku.vip
第133章
晚上七點,高文彬在省城西餐廳訂好了位子,老顧家一家四口準時赴約。
這年頭的西餐廳以前大都是華僑飯店,專門用來招待外賓的。
後來華僑飯店保留下來,改成了西餐廳,主打的三大招牌,無非就是老三樣—義大利面、牛排跟羅宋湯。
時髦的都市女郎再點一瓶紅酒,這就是最頂級的西餐了。
張翠蘭老兩口跟著兒媳婦吃過一回西餐,張翠蘭實在是吃不慣西餐,又貴又難吃,哪有自家燒的菜實惠?
晚上回來,她偷偷跟林瑤吐槽,「瑤瑤啊,那牛排不就是咱們老百姓吃的牛肉?那個牛排小的,牛見了也得哭一場!」
小老太話里話外離不了牛肉。
林瑤哪能聽不出婆婆話外的意思,她忍不住笑,「嗯,我明天買顧時安買牛肉,回來給娘包牛肉餃子。」
張翠蘭高興的拍了下手,「還是我瑤瑤貼心,老大那個木頭棒槌,跟他說了半天愣是沒聽懂我說啥。跟他爹一樣笨的很!」
默默給老母親買牛肉回來的木頭:「........」
顧時安和林瑤年年到省城開會,兩口子偶爾浪漫下,也會到西餐廳吃一頓。
至於兜兜和圓圓,前年顧時安去北京公幹,兄妹倆隨行,跟著爸爸去了□□,看了故宮、頤和園、爬了長城,體驗了一把「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感覺。
兄妹倆還跟給顧時安安排去西餐,開眼界。
西餐廳里有老外講英語,服務員是個門外漢,金髮碧眼的老外在自己面前嘰里呱啦一頓講,什麼也聽不懂,愣生生出了一頭的汗。
老外比手畫腳的解釋,說牛排要七分熟。
圓圓聽懂了,三兩下跑過去,兜兜跟在後面護著妹妹,兄妹倆用一口流利的英語給雙方解了圍,服務員和老外都鬆了口氣,服務員拍了下腦門,感激的看了看圓圓,趕緊去後廚安排七分熟的牛排。
老外則豎起大拇指,連連誇讚兄妹倆,「smart,so smart!」
兄妹倆擺擺手,回來吃西餐。
顧時安公幹忙,兄妹倆自己吃完回下榻的招待所。
等回到雲水縣,圓圓跟林瑤講悄悄話,「媽,我真吃不慣西餐,那個牛排,還不如我爸燒的紅燒肉好吃呢。」
兜兜也道,「西餐吃一次就夠了。」
得,自家倆孩子跟奶奶一樣一樣,真是地道的中國胃。
高文彬這次訂的西餐廳,圓圓一路上嘀咕,決定賣高叔叔一個面子,牛排不好吃也爭取多吃兩口。
等一家四口到了西餐廳,才恍然大悟。
高文彬訂的這家西餐廳別開生面,不僅有西餐,也有中餐,最經典的就是現在最時髦的烤鴨和荷葉餅。
色澤紅艷的烤鴨切成大小均勻的片,卷在薄如蟬翼的荷葉餅里,熱乎乎一口送入口中,那滋味簡直能香掉舌頭。
晚飯後,高文彬誠邀顧家一家四口明天去自家做客。
高家舉家遷到省城後,現在住在一棟花園洋房裡,那棟花園洋房以前是高奶奶的陪嫁,十年動盪時期,高家的花園洋房被充公了,後來政府把高家的房產歸還高家,其中就有這棟花園洋房。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