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趙朗辭長眸微眯,是一貫的冷漠和高傲。
「我是來...向先生道謝,和為之前對先生不敬道歉的。還有...」景玉猶豫了一下,「我想問...先生你...剛好也姓趙,這幾天我觀先生運籌帷幄的氣度...還有,那天來的官員,雖說他們也有可能對東廠的人有所忌憚,但他們認識司禮監的人,就算忌憚也不可能如此退讓的。所以...先生你絕不可能僅僅是東廠一位錦衣衛,敢問先生是不是...是不是...」
「是不是什麼?」趙朗辭頗有威逼感一步一步朝他走來,用劍柄挑起他下巴,「不要亂說話。」
景玉愣了一愣,「我並沒有惡意,之前確實對司禮監掌印有不好的印象,那是因為這些年很多地方貪官都仗著司禮監的勢隨意欺辱百姓。」
「那現在呢?」趙朗辭聽他這麼說,饒有興致地問下去。
景玉看了他一眼,把頭抬起,不卑不亢道:「趙先生的運氣很好,能碰上月姑娘這位良人,是她幾次三番拼了命幫我們周旋出去,她說她是東廠的人,誓死要捍衛東廠的名聲,而現在的東廠,已經不是那個只會濫用酷刑逼供的東廠了,它是趙掌印用來稽查貪官污吏的重要武器。」
「月姑娘還說,東廠人擁有像她一樣的精神,就在我覺得絕望,認為廢了一隻手就什麼都幹不了的時候,她告訴我,東廠人在稽查捕獲貪官時,好幾次身犯險境,最可怕的是那些收了賄賂的太監把他們出賣,外面的人認為他們和那些貪官污吏一樣,內外飽受夾擊,遭朝中臣子彈劾,幾近絕境,但有時候無路可走也是一條路,他們只需要閉著眼睛,遵循內心往前沖,不負初心就好。」
趙朗辭有一次碰見女帝混在錦衣衛堆里,聽那些錦衣衛唾沫橫飛地同她講述種種險境,然後王指揮使總會向她邀功:「陛下以前被關困時,哪怕明知勢單力薄對抗不了,也還是頑強地撞過來,卑職也只是學陛下罷了。」
思及此,他不由抿唇笑了。
景玉從沒見他如此笑過,這些時日他面對他們這些村里少年,都是一副臭臉的,此時看來,他笑起來的模樣還真讓他也看呆了。
「趙...掌印?」他抖著唇問。
回過神來,趙朗辭應了一句,「怎麼?」
景玉心下一驚,慌忙再次屈下身去,「趙大人以前還在戶部的時候,曾提出一部惠民稅收的策論,小的也是在...在很偶然的機會下在扈山書院先生那裡窺得一二,當時就深覺驚為天人,對大人你很是崇拜!」
景玉眼里是不加掩飾的尊崇和敬意,亮得發出光來似的,「後來大人家中變故,又傳聞大人進了司禮監和太監沆瀣一氣之時,雖然痛心過,但現在、但現在一看,才發現自己有多迂腐!」
「大人你是身處泥沼,心若蓮花啊!姓釗的那幫人已經被大人全部稽查待辦了,外邊的人只看到司禮監在外的名聲、惡行,從而譴責大人你,卻全然不知大人的犧牲,和背後所做的一切!」
看著他義憤填膺地替他抱不平,和言語裡頭帶著對他濃重的敬佩,趙朗辭一時有些愣了。
他生性涼薄,少時只懂顧自己和母親,還有舅家的人,此外什麼家國社稷,什麼黎民百姓,他不覺得跟他有什麼關係。
但後來,他見像他父親這樣拋妻棄子,卻一心為民的人很受人尊崇,他若想在官場超越他父親,就不得不學他父親那一套,於是,他開始把他父親的座右銘掛在嘴邊。
「讀書者視野遠大,明志潤德,最後才能安邦濟世,平天下...」
每次他想起自己父親雙目堅定,慷慨激昂地說這句話時,他都想笑。
他從來都不能共情他父親,尤其是,當他父親為了江西水患的籌款忙得腳不沾地,連母親半夜吐血遣人去宮中叫他回來,他都只是淡淡地交代,事情忙完就回去,結果最兇險最需要他的幾天都過去了,他才回。
又有多少次,母親把常用的名貴藥材偷偷換成廉價的藥,想給兒子攢些私產,飽受病痛折磨時,他卻把那些母親辛苦攢下的錢一氣兒送給邊關作軍餉。
他憐惜災禍百姓無家可歸,憐惜邊關士兵吃不飽穿不暖,可什麼時候會憐惜他母親大半輩子所託非人、抑鬱而終?
可當他聽昕枂雙眸晶亮地抓著他的手,說在她最難熬的那些歲月,是他的這句話支撐她熬過來,又聽許景玉說,是因為尊崇他當年那些虛偽的「初心」,才燃起讀書的期盼,一路追隨堅持下來時,他內心深處又生起些異樣。
是啊...他原本剷除了白松之後,有許多手段可以把司禮監整治好,但他沒有,只是聽之任之地放任他們,只要做得不太過分,不踩他底線,他都默許他們適度的放肆。
可今天,居然有人傻裡傻氣地認為,他已經為政治清明和改革司禮監「背後默默做出無數犧牲」?
簡直可笑。
他嘲諷道:「我這種人...」
「大人你這種人在現在簡直少之又少!那些自命清高,只在乎自己名聲的士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自己搏好名聲,他們看不起寒門子弟,看不起賤籍,更看不起閹人。」
「大人你本就是社會上層的士族,原本有機會活命,那些士人如果像你這種處境,再怎麼樣也會保存自己的身份地位,為此他們寧可死,但這又如何?保住可笑的名聲,又能怎麼樣?是,可能在後代心目中,還是那個清貴的人,但其實死得最窩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是來...向先生道謝,和為之前對先生不敬道歉的。還有...」景玉猶豫了一下,「我想問...先生你...剛好也姓趙,這幾天我觀先生運籌帷幄的氣度...還有,那天來的官員,雖說他們也有可能對東廠的人有所忌憚,但他們認識司禮監的人,就算忌憚也不可能如此退讓的。所以...先生你絕不可能僅僅是東廠一位錦衣衛,敢問先生是不是...是不是...」
「是不是什麼?」趙朗辭頗有威逼感一步一步朝他走來,用劍柄挑起他下巴,「不要亂說話。」
景玉愣了一愣,「我並沒有惡意,之前確實對司禮監掌印有不好的印象,那是因為這些年很多地方貪官都仗著司禮監的勢隨意欺辱百姓。」
「那現在呢?」趙朗辭聽他這麼說,饒有興致地問下去。
景玉看了他一眼,把頭抬起,不卑不亢道:「趙先生的運氣很好,能碰上月姑娘這位良人,是她幾次三番拼了命幫我們周旋出去,她說她是東廠的人,誓死要捍衛東廠的名聲,而現在的東廠,已經不是那個只會濫用酷刑逼供的東廠了,它是趙掌印用來稽查貪官污吏的重要武器。」
「月姑娘還說,東廠人擁有像她一樣的精神,就在我覺得絕望,認為廢了一隻手就什麼都幹不了的時候,她告訴我,東廠人在稽查捕獲貪官時,好幾次身犯險境,最可怕的是那些收了賄賂的太監把他們出賣,外面的人認為他們和那些貪官污吏一樣,內外飽受夾擊,遭朝中臣子彈劾,幾近絕境,但有時候無路可走也是一條路,他們只需要閉著眼睛,遵循內心往前沖,不負初心就好。」
趙朗辭有一次碰見女帝混在錦衣衛堆里,聽那些錦衣衛唾沫橫飛地同她講述種種險境,然後王指揮使總會向她邀功:「陛下以前被關困時,哪怕明知勢單力薄對抗不了,也還是頑強地撞過來,卑職也只是學陛下罷了。」
思及此,他不由抿唇笑了。
景玉從沒見他如此笑過,這些時日他面對他們這些村里少年,都是一副臭臉的,此時看來,他笑起來的模樣還真讓他也看呆了。
「趙...掌印?」他抖著唇問。
回過神來,趙朗辭應了一句,「怎麼?」
景玉心下一驚,慌忙再次屈下身去,「趙大人以前還在戶部的時候,曾提出一部惠民稅收的策論,小的也是在...在很偶然的機會下在扈山書院先生那裡窺得一二,當時就深覺驚為天人,對大人你很是崇拜!」
景玉眼里是不加掩飾的尊崇和敬意,亮得發出光來似的,「後來大人家中變故,又傳聞大人進了司禮監和太監沆瀣一氣之時,雖然痛心過,但現在、但現在一看,才發現自己有多迂腐!」
「大人你是身處泥沼,心若蓮花啊!姓釗的那幫人已經被大人全部稽查待辦了,外邊的人只看到司禮監在外的名聲、惡行,從而譴責大人你,卻全然不知大人的犧牲,和背後所做的一切!」
看著他義憤填膺地替他抱不平,和言語裡頭帶著對他濃重的敬佩,趙朗辭一時有些愣了。
他生性涼薄,少時只懂顧自己和母親,還有舅家的人,此外什麼家國社稷,什麼黎民百姓,他不覺得跟他有什麼關係。
但後來,他見像他父親這樣拋妻棄子,卻一心為民的人很受人尊崇,他若想在官場超越他父親,就不得不學他父親那一套,於是,他開始把他父親的座右銘掛在嘴邊。
「讀書者視野遠大,明志潤德,最後才能安邦濟世,平天下...」
每次他想起自己父親雙目堅定,慷慨激昂地說這句話時,他都想笑。
他從來都不能共情他父親,尤其是,當他父親為了江西水患的籌款忙得腳不沾地,連母親半夜吐血遣人去宮中叫他回來,他都只是淡淡地交代,事情忙完就回去,結果最兇險最需要他的幾天都過去了,他才回。
又有多少次,母親把常用的名貴藥材偷偷換成廉價的藥,想給兒子攢些私產,飽受病痛折磨時,他卻把那些母親辛苦攢下的錢一氣兒送給邊關作軍餉。
他憐惜災禍百姓無家可歸,憐惜邊關士兵吃不飽穿不暖,可什麼時候會憐惜他母親大半輩子所託非人、抑鬱而終?
可當他聽昕枂雙眸晶亮地抓著他的手,說在她最難熬的那些歲月,是他的這句話支撐她熬過來,又聽許景玉說,是因為尊崇他當年那些虛偽的「初心」,才燃起讀書的期盼,一路追隨堅持下來時,他內心深處又生起些異樣。
是啊...他原本剷除了白松之後,有許多手段可以把司禮監整治好,但他沒有,只是聽之任之地放任他們,只要做得不太過分,不踩他底線,他都默許他們適度的放肆。
可今天,居然有人傻裡傻氣地認為,他已經為政治清明和改革司禮監「背後默默做出無數犧牲」?
簡直可笑。
他嘲諷道:「我這種人...」
「大人你這種人在現在簡直少之又少!那些自命清高,只在乎自己名聲的士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自己搏好名聲,他們看不起寒門子弟,看不起賤籍,更看不起閹人。」
「大人你本就是社會上層的士族,原本有機會活命,那些士人如果像你這種處境,再怎麼樣也會保存自己的身份地位,為此他們寧可死,但這又如何?保住可笑的名聲,又能怎麼樣?是,可能在後代心目中,還是那個清貴的人,但其實死得最窩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