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選一條荊棘路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這方世界快五年了,陳謀在坊市、論道堂也認識一些修士朋友,還和見誰都笑眯眯的洪掌柜成了忘年交,至少表面上是的,然而脾性相投的只有莫浮,不單單是去千秀樓喝酒聽曲的情分。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奇怪,有些人天天見面仍然形同陌路,尿不到一個壺裡。

  有些人初次見面便能肝膽相照,不計得失兩肋插刀。

  他和莫浮還沒好到生死相交,卻有通財之義,互為摯友。

  陳謀領著小半年不見的好友跨進院門,道:「小地方,比你以前住的院子,就大那麼一點點,賺下的家底兒都掏空了,又新添了婢女,一顆靈石掰開做三顆花。」

  莫老爺被這廝話里話外的意思氣笑,罵道:「不哭窮你不會說話了,哥哥不找你借錢。」

  陳謀如釋重負狀,伸手哈腰笑道:「早說啊,莫哥哥裡面請!」

  兩人在堂屋坐下,婢女們團團伺候著上茶水、上糕點、上熱毛巾,莫浮讓他帶來的黍兒、豆兒跟著主家的婢女去廚房,別礙著他們哥倆說話。

  「說說吧,伱怎麼又混回來了?」

  陳謀是替好友擔心,端起茶盞示意敬了一下。

  莫浮喝一口茶水,放下茶盞,道:「狗屁的外門弟子,說白了就是給宗門各峰頭那些高高在上的築基、金丹打雜的僕役……兄弟,院子的防護大陣都開啟了?」

  「開啟了,放心,沒人在意咱們躲起來發幾句牢騷。」

  陳謀呵呵笑道:「那不也很好,宰相門房還七品官……所以你就請辭回坊市重操舊業,丹陽宗肯放人?」

  毫不意外,他早先也猜到外門弟子的地位不高,有關係的另算。

  像他拿到鍾師傅的舉薦函,或許會有優待?

  莫浮翻了個不滿的白眼,道:「有許多舔溝腚的傢伙搶著去給築基、金丹高人們當雜役,還要經過其門下弟子考核,挑三揀四,哥哥我哪受得了那個鳥氣,四個月的新訓期結束,我就申請外放坊市,幫宗門打理靈田,月俸低點我也認了,在外面自由自在。」

  陳謀哈哈笑著一針見血損道:「我還不知你,你是捨不得坊市的婢女,晚上受不了獨守空床的空虛孤寂,其它都是藉口。」

  這是許多混過坊市的底層散修通病,即使混得再不如意,也離不開坊市。

  沒有坊市出具的文卷,去凡俗隱居散修,找再多女人也過得提心弔膽,生怕被巡視修士給揪出來,唯獨坊市能夠給散修一個安居之所。

  前提是必須給坊市幹活,或者去險地探寶。

  底層散修難有人出人頭地,是因為被困在坊市,都是經過精心算計,處處是坑,消磨了初心意志,一步一步陷下去,直到徹底爬不起來。

  「說你小子膚淺,你還不承認。」

  莫浮一臉見過世面的城裡人嘴臉,鄙視鄉下泥腿子眼窩子淺,道:「宗門水深,哥哥我四個月長了見識,學到了許多以前不曾接觸的靈植術,重返坊市,想有番作為,若是能夠在四十歲前晉級築基,再回宗門,將能擺脫外門弟子身份,別以你的小人之心揣度哥哥之腹。」

  一口喝乾茶水,示意對面給他倒茶,繼續說道:

  「哥哥我是幹大事的人,哪能天天窩在家裡搗騰雞毛蒜皮的小事,買兩個暖床婢女,省卻許多雜務,修仙大道求長生才是哥哥一輩子的目標。」

  「受教,受教,莫哥哥大氣魄,佩服!」

  陳謀拱手致歉,這才是與他意氣相投的朋友同道,享受生活但不會沉迷其中,道:「只剩十年時間,沒有大量的修煉資源支撐,想要破境築基,難度非小,莫兄你想如何做?」

  他是另有底氣,不操心賺取靈石的事情。

  莫浮即使有宗門月俸可領取,以外門弟子的低微身份,想來不會超出二十顆靈石。

  他猜測不出莫老兄的滿滿信心來自何處?

  「在宗門四個月,我除了學到幾門實用的靈植術,還翻閱了大量農家典籍,增長了不少經驗見識,我或許可以另闢蹊徑,通過農家修士的法子一舉破境,不必捨近求遠,不必像爾等散修辛辛苦苦走那獨木橋。」

  莫老爺又露出欠扁的神情,故意賣關子。

  陳謀鄙夷道:「除了以法破境,以力破境,以悟破境,還有一種是以氣運破境,不知莫兄你想走哪條路子?」

  說得好像他這個散修不看書一樣。

  他無書不看,包括范老道留下來的「房中經」,咳……每天都在進步一點點。

  莫浮顯擺不成反而被擺了一臉,他也不惱,繼續用他的專業鍥而不捨懟眼前散修的盲區,道:「我要花費大量時間,通過靈植交感術不停培育靈稻作物,優中選優,得到靈氣飽滿超過前人培育的靈植種子,獲取宗門資源支持,運氣好或許還能得到一絲天地氣運加持,築基還不唾手可得?」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他在宗門學習四個月,欣喜發現自己在靈植術方面的長處。

  他要以己之長,挑戰前人取得的成果。

  他以優異的靈植術從宗門申請到一小袋靈稻種子,比坊市的普通貨色,強出不止一籌,他要以此為基礎打造自己的靈植新路,不懼艱辛困苦。

  否則,他不可能在四十歲之前築基,即使以後憑著積累築基成功,也不可能改變外門弟子身份,還如何爭取更多資源,逐步實現自己的修仙長生大道夢想?

  陳謀心底某根弦被觸動,他盯著自顧自興奮的靈植夫,道:「莫兄,你準備如何優中選優培育靈稻?能否說說,讓我這個外行長長見識?」

  如果這個世界已經有人工授粉和雜交的理念,就當他沒說。

  莫浮嘿嘿一笑,決定滿足兄弟的小小心愿,道:「同一塊田裡種出來的靈稻,分良種和劣種,吸收靈氣養分多者為優,用術法感應挑選出來最優靈稻,單獨種植一片地,精心培育,每年如此重複,幾年之後能夠得到產量、靈氣蘊含量最佳的靈稻種子,當然其中還需要用許多靈植術,選優過程繁複,是一個考驗技術和耐心的活兒。」

  原理是這麼個理,農家典籍上有記載,還形成不同流派。

  知道的人不少,坊市大範圍種植的普通靈稻,都是前人推陳出新的優異靈稻。

  據說現今的靈稻,和數千年前的靈稻相比,不論是顆粒大小、畝產量、米粒蘊含靈氣的量都已經截然不同,是一代一代靈植夫努力的結果。

  各宗門都有靈植夫用此法培優靈稻,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其中不乏築基境、金丹境靈植夫,鮮少有突破者,即使取得微小的進步,往往能讓靈植夫受益不淺。

  特別是天地反饋的一絲鍾靈氣運,對於靈植夫的晉級破境,有莫大助力。

  莫浮搏的便是這一絲希望。

  他要是有其它路子走,何必選布滿荊棘的一條?

  他有不甘人後、勇於挑戰的信心。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