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些事還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舒游意攥著他的錢就是不給,現在輪到他拿著所有錢了。

  中午宋浮雲在看去京市的機票,舒游意說:「坐高鐵吧,是不是便宜點?」

  「京市遠,飛機和高鐵價格差不多。」

  舒游意湊過來看了看,又說:「那火車?我看這個便宜很多。」

  「這個得過夜。」宋浮雲猶豫了一下,否決了,「火車條件很一般,你應該受不了。」

  舒游意說:「我也沒那麼嬌氣,沒事,現在省錢更重要,這都忍不了,我以後是不是真不用活了?」

  宋浮雲看他堅決,最後買了兩張火車硬臥票,下午四點多出發,第二天下午才到。

  臨走前,原港打來電話說學校的事解決了,上不了公立高中,找了一家私立高中,條件和明外沒法比,但也還不錯,且政府已經有意將其轉為公立,不過目前還是按私立高中的收費來辦,說到這他還頓了頓,說比明外還貴點,後續轉學籍的事他來處理就行。

  宋浮雲心裡有數,能轉進去已經很不錯了,貴就貴點吧,舒游意賣了那一堆東西有一些錢,付個學費再給他們租個房子過一陣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學校搞定,兩人沒了心事,兩點不到就出門了,打算先去一趟陵園,舒游意要跟秦書柔告個別。

  走前管家還把舒游意拉到一邊,偷偷塞來一張銀行卡,說裡面有幾萬塊錢,舒游意心裡領了這份好意,但沒收,打了招呼後兩人直接打車走了。

  車子遠離了汀蘭苑,舒游意隔窗回頭望了眼,在心裡跟自己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說了再見,但所幸他把秦書柔留下的東西都帶走了,其他的……也沒什麼好留戀的。

  舒游意挺直脊背,在心裡默默說:沒關係,他還會回來的。

  他不會輕易認輸,未來還長,他能做的事還有很多。

  作者有話說:

  突然感覺小舒要是沒有小宋,這簡直具備小說里黑化的所有條件,現在是王子復仇記,勵志人生走上巔峰,沒有小宋那可就是黑化成功獵殺時刻,笑哭

  第44章 第四十四樂章

  舒游意去陵園給秦書柔和舒文揚送了花, 沒待多久就走了,兩人拖著行李箱去火車站候車。

  今天是周一,舒游意這學期在明外的課程還沒結束, 本應該回去上學, 但舒文揚出事後他就跟學校請了假,之後再沒回去過。

  班裡玩得好的同學一個接一個發消息來問他的情況,他原本想統一回復一下, 在對話框裡刪刪改改多次卻又不知道怎麼回。

  宋浮雲去買水回來, 看他捏著手機在發呆,屏幕上是魏正明的對話框。

  「你還是跟幾個熟悉的朋友說一聲吧。」宋浮雲說, 「他們是真關心你, 別讓他們擔心。」

  舒游意點點頭,給幾個熟悉的人回了消息,說了自己轉學的事,想了想, 又說到了京市會換一個號,到時候把新號發給他們。

  宋浮雲也有意去京市後換個手機號, 畢竟以後要長期在京市生活, 用京市的號碼方便一些。

  火車到站後兩人上了車,舒游意對火車的條件倒是接受良好, 眉頭都沒皺一下,宋浮雲訂的是兩張下鋪,他覺得方便一些。

  舒游意這兩天都吃得很少,到了晚飯時間吃了個買來的三明治就不吃了,靠在床上拿出習題做。

  明外在這學期就填寫了高考選科意向, 本來是要在暑假前開展分班考試的, 但舒游意肯定沒法參加了, 去了新的高中估計就是直接選科分班。

  「暑假幫我補一下高一的課吧?」舒游意轉頭看向宋浮雲那邊,「還有,選科我要不跟你選一樣的?這樣是不是你還能幫我補補?」

  「沒必要跟我選一樣,你要是有想讀的專業,可以關注一下大部分學校的選科限制,如果沒有什麼想讀的專業,就儘量選自己擅長的,能考高分的。」宋浮雲心中微動,沒想到舒游意這麼快就真的打算好好學習了,說,「高考考得好才最重要,我是認為學校平台高於專業優勢的,學校平台好以後的選擇也更多,專業並不是一錘定音的事,很多學校入學後都有機會轉專業,但高考只有一次,學校的選擇也只有一次。」

  舒游意點了下頭,又說:「那我這情況……好像選什麼都差不多,反正都挺差的。」

  宋浮雲被噎了一下,但這也是事實,除了語文,舒游意其他科目確實都不怎麼樣。

  不過看舒游意是真上心,他拉出每次大考後給舒游意做的分析又看了一遍,想了想,說:「我還是建議你選偏文科一點的科目,你背誦能力挺強的,以前是不想背,但只要你背了分數就會上去,而且你在文科方面的理解能力也很好,做題更適合文科科目。不過你理科要是好好學可能也不差,就是目前看不太出來你的上限在哪裡,我是感覺你理科分數能上去,但可能到了某個點就比較難突破,文科方面你如果用心,能維持在更好一些的水平。」

  舒游意不知道查了些什麼資料,過了好半天才說:「那就選政史地三門吧,我會好好學的。」

  「京市高考和我們原來的地方區別挺大的,等過去了我們先了解一下京市高考的難度以及兩地教材的差異,我再有針對性地給你補吧。」看別的乘客有人打算休息,宋浮雲放輕了聲音,「語文不用擔心,只要你認真做,肯定不低。數學英語你得補補,政史地重新過一遍高一的知識點,高二再跟上新學校的進度。還沒高三呢,來得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