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你沒有花時間去做學問,明道理,又怎會因為經歷了一次生產而變得成熟起來?兩者沒有必然的關係,你生他之前是怎樣的人,生之後也是一樣的,你的責任到這裡已經完成了,你勇敢得令我驕傲,教他,將他養育成能夠獨當一面的男子,是我的職責。」

  皇帝在她身邊,像一座大山,天塌下來有他頂著。

  壓在雲皎心頭的自責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困意襲來,她靠著他,不一會兒就沉沉睡去。謝知行等她睡熟了之後,才起身出去。臨走前沒忘吩咐雪芽:「照顧好你家主子,不要催她起來,想待多久待多久,有任何事吩咐別人去做,熙貴妃身邊離不得你,醒來見不到熟面孔她會害怕。」

  「……奴婢領命。」

  雪芽跪地謝恩時,仍然不敢相信。

  就貴妃了???

  皇上一開口就把貴妃之位許了出去????

  ……

  同樣懵逼的還有端親王。

  他被叫過來,雲皎生了多久,他就在書房裡待了多久。

  好不容易見到皇兄一身血氣地走進來,他立刻起身行禮,沒行完就被架起來:「二弟,這次朕只能拜託你了。」

  聽這語氣,端親王立馬燃起來了。

  「皇上一句話,臣萬死不辭!」

  「朕剛才進產房陪熙貴妃生孩子,此事傳出去必對她名聲有礙,所以朕要對外說她生產時,朕和你在書房議事。如今母子平安,朕也放下一件心事。」

  「……」

  啊?

  就為了這種事?

  端親王是最傳統的古代男人,女子分娩如同走鬼門關他是知道的,但事後重賞慰勞便是,哪有要夫君陪同的,何況男子進去了也幫不上忙啊!

  但,端親王從來不懷疑皇兄的任何決定:「臣遵旨,貴妃娘娘可平安?恭喜皇兄喜得皇子!」

  說到這貴妃之位,端親王同樣震驚。

  但誰叫皇兄喜歡呢?

  皇兄喜歡的,一定是好的。

  接著他皇兄又道:「朕一想到那孩子教熙貴妃吃盡苦頭,心裡就不是滋味,不過終歸是她的孩子,朕也想好了,就叫承祚。」

  ……

  祚,有福氣的意思。

  《陳情表》里,就有一句「門衰祚薄」,代指福薄。

  但它還有另一層意義——

  《東都賦》中「往者王莽作逆,漢祚中缺」,祚指的就是帝位。

  先不說這福氣有多大,誰家孩子會叫繼承帝位啊!

  (本章完)

  第150章

  「皇上想的名字,真是好極了!」

  太監不識字,哪怕能認得一些,也不明白背後的釋義,迎祿聽皇上說完,馬屁立刻跟上:「剛出生就得皇上賜名,二殿下必然是福澤深厚的。」

  「這名字……」

  端親王欲言又止。

  「朕明白你的意思,他擔得起這個字。」

  謝知行唇畔揚起淡笑。

  歷經生死後,他再次發現,人心偏起來,真是沒法說理去。二弟無非是擔心如果二皇子日後沒法繼承大統,新帝必然會忌憚他,甚至對他不利,但如果沒有其他繼承人呢?

  他已決定不再寵幸其他嬪妃,短時間內,雲皎不想給祚兒添個弟弟妹妹的話,他也能忍耐住自己,待到三五年過去,即使再懷一次男胎,兄弟之間的年齡差距拉開,有哥哥帶著,想必能甘心做個輔助哥哥的賢王,一如他和二弟。

  如果祚兒真的隨了他母妃,連他親自教導都教不起來,那到時候再考慮其他。

  「既然皇上心意已決,臣弟就安心祝賀皇上喜得次子了,宮中有了好消息,想必也會熱鬧起來。」

  端親王笑著說這話時,外邊已響起連綿不響的鞭炮聲。

  乾坤宮上下都得了賞錢,而秦來財則是被打發去給今日當值的宮女太監做思想工作,想活下去就要三緘其口,不能透出半點風聲。

  不僅是宮人,謝知行頒旨下去,要給百官多發一份年俸,同時非八大罪的刑犯可議減刑,稅賦亦酌情減免,務必要他們感念天恩浩蕩,一同為二皇子祈福。

  欽天監緊急宣布,他們夜觀星象,今日必有異象,會有天火燃燒慈靜山,但因為有福星降臨燕赤,甘霖會將之淋熄。同時,朝廷派人去將廟裡的香客和大師接到山下,在異象結束之後才能上山。

  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下午果然下起傾盆大雨,雷鳴電閃。

  謝知行才一臉後怕地去長樂宮,對太后說:「幸好熙貴妃今日發動,不然朕和母后都該被困在慈靜山上了,她和祚兒真是朕的福星。」

  聽說慈靜山燃起大火的事,太后不由跟著相信了起來。

  但,給雲氏晉貴妃,她還是有所保留的。

  嬪上是妃,妃位以上才是貴妃。

  雲氏誕下健康的皇子酬以妃位,在太后看來無可厚非,但貴妃就有些超過了:「原本以為淑妃是最得聖心的那位,沒想到雲氏才是你放在心尖上的人!」她提出淑妃,略作試探。

  如果要晉封的話,其實給資歷更深的淑妃或者靜妃往上抬一抬,再提雲皎的妃位,會更加合適。

  合適是合適,偏偏做皇帝的不樂意。

  謝知行:「按朕的想法,本來是封皇貴妃的。」

  太后放下茶杯:「哀家還得謝謝你,沒在哀家喝茶的時候說這話……皇貴妃!皇后這些年辦事是荒唐了些,哀家知道你不喜歡她,但皇貴妃一立,必惹非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