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第二天大家吃了飯之後,便扶老攜幼,步行前往菇廠采香菇。把門從裡面一關,誰也不知道廠里有人。有了姑姑家四個壯勞力,采菇速度快了很多。大家在一起幹活兒,手上不停,嘴上也不停。期間七寶還和文琳進行了視頻通話,文琳看到菇棚的熱鬧場景,可羨慕壞了,哀嚎道:「好想回家跟你們一起摘香菇啊!城裡天天玩得好無聊!」
「麼麼,我們很想你,也想麼姑爹!」七寶說:「等路通了你們馬上過來好不好?爸爸還做了球桌,我想跟麼姑爹打球!」
「快來!我們這裡就是缺勞力!」文佳也湊過去朝文琳喊。
「出不去啊哥!」王若麟出現在文琳旁邊,說:「要是能出門,我肯定要到大哥這裡來摘一籃香菇帶回家。家裡蔬菜都吃光了,我奶天天罵我爸,說她原先想在院子裡開一片菜園,我爸不准,現在可好了,煮麵條想放點蔥都辦不到!」
「這麼可憐啊?」姑姑在旁邊聽到了,又嘆又笑,說:「我們菜地里多的是青菜蘿蔔,就是送不過去!要不讓你哥想辦法送點過去?」
「可別!媽,我們明天就能吃到青菜了。」文琳忙說:「小區物業說了,明天市里統一組織人員進行配送,想買什麼菜都可以在群里下單,人家天天送到小區門口來,我們去拿回家就行。」
雙方聊了好一會兒才掛電話,姑姑又接著給佳慧講村裡的新聞。春節前,姚師傅把花棚的門鎖了,兩口子便回城裡過年去了。原想著除夕團了年就過來,畢竟棚里還有花草,每天都得有人照看。誰知回城容易,再想出來可就難了。姚師傅急壞了,眼瞅著形勢一天比一天緊,只得給村里相熟的餘四叔打電話,委託他幫忙照料,每天定時澆水,太陽大了還要掀開薄膜透氣等等。
這時候便顯出姚師傅和村民相熟的好處來。餘四叔自家也有花棚,平時多受姚師傅點撥指教,姚師傅為人又從不藏私,教他們種花種草,非但不收費,連飯都不肯吃他們的。這回碰到別人有了難處,餘四叔哪有不盡心回報的?當晚他便翻過橋頭的拖拉機,住到了姚師傅的花棚里。也幸好他過來得及時,過了兩天,便有個同村的小伙子趁著天黑,到姚師傅花棚里來,想搬幾棵花回家。被餘四叔發現了,把那小子一通臭罵,還告訴了他家裡,他爹媽又氣又愧,大過年的差點對那個逆子動了粗。
她本是把這件事當故事講的,馮小河聽完,卻又惦記起幾個基地的情況來。晚上回家後,他給基地負責人分別打了電話,詢問各處情況。別處倒好,只有上灣村的老張說,這邊香菇也在出第三茬,他正準備組織附近村組的村民進行採摘。
基地就建在村莊旁邊,村民進棚采菇不用出村,不算違背封控政策。只是還有好幾個棚子的菇棒是村里人租種的,往年采了香菇,都是直接賣給了廠里。如今國內國外都鬧疫情,香菇廠的銷售肯定會大受影響。因此老張特意問了馮小河,是跟往年一樣把香菇收購進來,還是跟他們說,各人摘的香菇各人自己去賣?
馮小河看著遠處,輕嘆了一口氣,果斷說:「收!怎麼不收?讓他們種香菇時就說好了的,我們包銷售。總不能一有困難就把責任推給農戶吧?我們這麼大個廠子,抗風險能力總比他們強,先收購進來我們再想辦法!」
第166章
菇廠第三茬香菇還沒采完, 文佳就接到鎮上的通知,鎮裡需要人手運送各類配送物資, 問他能不能來,文佳想都沒想,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奶奶和姑姑聽說他要去鎮上幹活兒,都擔心得不得了。她們坐在家裡,倒不覺得病毒有多危險,但是電視上天天都在放新聞,得了病的人有多痛苦、醫護人員有多辛苦等等,都在提醒她們,外面的人是冒著生命危險沖在了抗疫一線。感動歸感動, 誰願意這種風險輪到自家親人啊。
姑姑憂心忡忡地責備文佳:「你怎麼這麼快就應了?不去不行麼?你不去自然有別人去!」
「媽,我做這個生意好幾年,各方面都是熟的, 」文佳說:「換個人來, 半天摸不清該怎麼跑線路,這不是耽誤別人的事麼?」
林芬雖也擔心, 倒沒攔著他。掙不掙錢倒是其次,她主要是擔心這會兒換個人到鎮上配送物資,搞不好過一段時間就會把自己家的生意搶走。封控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市里物流啥時候能恢復也不好說,她心裡早就急煎煎的了, 但是看佳慧還很平靜,才勉強按捺下了憂慮。
哪怕佳慧這個上輩子陽過兩次的人,也知道這時候萬萬不能感染病毒。不光是這個病凶不兇險的問題, 而是一人感染全家都要拉去隔離,家裡上有高齡老人下有稚子學童, 絕對經不起這個折騰。因此大家商量之後,文佳決定住到鎮上店子裡,反正那邊吃住都很方便。大家又千叮萬囑,讓他出門注意防護,千萬不能放鬆警惕等等。
臨行前佳慧又把電商中心的鑰匙給了文佳一套,讓他到時候去倉庫里拿些防護衣、消毒水和口罩,同時給陳娜也送一些防護物資過去。端爸在鎮政府上班,天天都要去卡點值守,鎮上不比鄉下,出門便須戴口罩,回家還要噴消毒液,這些東西消耗得很快。同時家裡還從菜地砍了好多白菜蘿蔔芹菜蒜苗等,分裝成三大筐。一筐給文佳帶到店裡,另兩筐分別送給陳娜和煥珍。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麼麼,我們很想你,也想麼姑爹!」七寶說:「等路通了你們馬上過來好不好?爸爸還做了球桌,我想跟麼姑爹打球!」
「快來!我們這裡就是缺勞力!」文佳也湊過去朝文琳喊。
「出不去啊哥!」王若麟出現在文琳旁邊,說:「要是能出門,我肯定要到大哥這裡來摘一籃香菇帶回家。家裡蔬菜都吃光了,我奶天天罵我爸,說她原先想在院子裡開一片菜園,我爸不准,現在可好了,煮麵條想放點蔥都辦不到!」
「這麼可憐啊?」姑姑在旁邊聽到了,又嘆又笑,說:「我們菜地里多的是青菜蘿蔔,就是送不過去!要不讓你哥想辦法送點過去?」
「可別!媽,我們明天就能吃到青菜了。」文琳忙說:「小區物業說了,明天市里統一組織人員進行配送,想買什麼菜都可以在群里下單,人家天天送到小區門口來,我們去拿回家就行。」
雙方聊了好一會兒才掛電話,姑姑又接著給佳慧講村裡的新聞。春節前,姚師傅把花棚的門鎖了,兩口子便回城裡過年去了。原想著除夕團了年就過來,畢竟棚里還有花草,每天都得有人照看。誰知回城容易,再想出來可就難了。姚師傅急壞了,眼瞅著形勢一天比一天緊,只得給村里相熟的餘四叔打電話,委託他幫忙照料,每天定時澆水,太陽大了還要掀開薄膜透氣等等。
這時候便顯出姚師傅和村民相熟的好處來。餘四叔自家也有花棚,平時多受姚師傅點撥指教,姚師傅為人又從不藏私,教他們種花種草,非但不收費,連飯都不肯吃他們的。這回碰到別人有了難處,餘四叔哪有不盡心回報的?當晚他便翻過橋頭的拖拉機,住到了姚師傅的花棚里。也幸好他過來得及時,過了兩天,便有個同村的小伙子趁著天黑,到姚師傅花棚里來,想搬幾棵花回家。被餘四叔發現了,把那小子一通臭罵,還告訴了他家裡,他爹媽又氣又愧,大過年的差點對那個逆子動了粗。
她本是把這件事當故事講的,馮小河聽完,卻又惦記起幾個基地的情況來。晚上回家後,他給基地負責人分別打了電話,詢問各處情況。別處倒好,只有上灣村的老張說,這邊香菇也在出第三茬,他正準備組織附近村組的村民進行採摘。
基地就建在村莊旁邊,村民進棚采菇不用出村,不算違背封控政策。只是還有好幾個棚子的菇棒是村里人租種的,往年采了香菇,都是直接賣給了廠里。如今國內國外都鬧疫情,香菇廠的銷售肯定會大受影響。因此老張特意問了馮小河,是跟往年一樣把香菇收購進來,還是跟他們說,各人摘的香菇各人自己去賣?
馮小河看著遠處,輕嘆了一口氣,果斷說:「收!怎麼不收?讓他們種香菇時就說好了的,我們包銷售。總不能一有困難就把責任推給農戶吧?我們這麼大個廠子,抗風險能力總比他們強,先收購進來我們再想辦法!」
第166章
菇廠第三茬香菇還沒采完, 文佳就接到鎮上的通知,鎮裡需要人手運送各類配送物資, 問他能不能來,文佳想都沒想,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奶奶和姑姑聽說他要去鎮上幹活兒,都擔心得不得了。她們坐在家裡,倒不覺得病毒有多危險,但是電視上天天都在放新聞,得了病的人有多痛苦、醫護人員有多辛苦等等,都在提醒她們,外面的人是冒著生命危險沖在了抗疫一線。感動歸感動, 誰願意這種風險輪到自家親人啊。
姑姑憂心忡忡地責備文佳:「你怎麼這麼快就應了?不去不行麼?你不去自然有別人去!」
「媽,我做這個生意好幾年,各方面都是熟的, 」文佳說:「換個人來, 半天摸不清該怎麼跑線路,這不是耽誤別人的事麼?」
林芬雖也擔心, 倒沒攔著他。掙不掙錢倒是其次,她主要是擔心這會兒換個人到鎮上配送物資,搞不好過一段時間就會把自己家的生意搶走。封控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市里物流啥時候能恢復也不好說,她心裡早就急煎煎的了, 但是看佳慧還很平靜,才勉強按捺下了憂慮。
哪怕佳慧這個上輩子陽過兩次的人,也知道這時候萬萬不能感染病毒。不光是這個病凶不兇險的問題, 而是一人感染全家都要拉去隔離,家裡上有高齡老人下有稚子學童, 絕對經不起這個折騰。因此大家商量之後,文佳決定住到鎮上店子裡,反正那邊吃住都很方便。大家又千叮萬囑,讓他出門注意防護,千萬不能放鬆警惕等等。
臨行前佳慧又把電商中心的鑰匙給了文佳一套,讓他到時候去倉庫里拿些防護衣、消毒水和口罩,同時給陳娜也送一些防護物資過去。端爸在鎮政府上班,天天都要去卡點值守,鎮上不比鄉下,出門便須戴口罩,回家還要噴消毒液,這些東西消耗得很快。同時家裡還從菜地砍了好多白菜蘿蔔芹菜蒜苗等,分裝成三大筐。一筐給文佳帶到店裡,另兩筐分別送給陳娜和煥珍。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