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頁
林西揚聲說道:「既無事,那便退朝吧。」
春喜揚聲唱道:「退朝!」
一眾大臣跪倒在地,齊聲道:「臣等恭送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林西起身離開了奉天殿,徑直來到御書房,剛到門口就碰到了過來覲見的楊瀟。
林西見他神色不對,道:「看你神色匆匆,可是有大事發生?」
「皇上,京都到處在傳三公主因不滿賜婚而自盡,現今重傷在府中。還傳慧王與三公主自小感情好,如今卻對此事不聞不問,就好似中了邪一般。臣以為此事是有人故意為之。」
林西認同點點頭,道:「林清的傷勢如何?」
「回皇上,三公主一直在臥床養傷,臣的人不好潛進去,不過聽公主府的人說傷勢不輕,恐會留下疤痕。」
林西挑了挑眉,沒想到還真傷了,問道:「傷在了何處?」
「前額。」
林西轉頭看向春喜,道:「派個太醫去瞧瞧,留不留疤的無所謂,要確保她活著。」
「是,皇上。」春喜領命而去。
「我們有話進去說吧。」
「是,皇上。」
楊瀟跟在林西身後進了御書房,擔憂地說道:「皇上,臣以為此事極為不妥,還是儘早應對才好。」
「這只是引子,過不了兩日,又會有新的傳言出現,例如宮中有妖孽,專門迷惑人心,然後再引出父皇不顧群臣反對,堅持立朕為太子,還將親生母親囚禁,甚至太后的死,林玖的死,都會被拿出來說事。」林西笑了笑,一副盡在掌握中的表情。
楊瀟卻變了臉色,道:「他們的目的是動搖皇上的帝位?」
「沒錯。」林西嘆了口氣,道:「朕雖然已經順利登基,父皇也為此竭盡全力,但還是有心懷不軌的人,想要毀掉朕。」
「皇上,您似乎早知此事。」
林西聽聞此事後,沒有半分驚訝之色,讓楊瀟有些疑惑。
林西點點頭,將他和焦戰的猜測,詳細地說了一遍。
「這傳聞恰恰說明我們的懷疑是真的,淑太妃想以這種方式攪亂整個京都,就算不能動搖朕的帝位,也能趁機救出信王。」
「淑太妃竟是隱藏宮中多年的幕後黑手?」楊瀟吃驚不已。
林西吐出一口濁氣,道:「朕也很驚訝。不過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的猜測十分接近真相。」
「那臣該如何應對才能遏制謠言的傳播?」
「既然我們知道謠言的源頭在何處,只要盯好他們便可。」
楊瀟一怔,隨即說道:「臣這就吩咐下去。」
林西想了想,提醒道:「焦戰一直在派人盯著,未免出現誤會,你還是和他通一下氣為好。」
「是,臣明白。」
楊瀟剛來到門口,就看到了緩步而來的焦戰,他迎了上去,行禮道:「楊瀟參見攝政王。」
「免禮。楊指揮使行色匆匆,可是有事?」
「京都的流言,王爺可曾聽說?」
焦戰點點頭,道:「本王便是為此事而來。」
楊瀟直截了當地說道:「皇上已將淑太妃的事如實告知,錦衣衛將參與其中,還請攝政王知會下面的人一聲。」
焦戰眉頭微皺,道:「我們還是進御書房與皇上一同商議此事吧。」
楊瀟一怔,隨即問道:「攝政王可是又有什麼消息?」
「進去再說。」
焦戰來到門前,便有內侍通傳,得到應允後,和楊瀟一起進了御書房。
林西抬頭看向兩人,道:「攝政王可是有新發現?」
「回皇上,三公主出事當日,由淑太妃的貼身侍女送三公主回府,那侍女隨後便悄悄去了萬福樓,謠言便是從萬福樓傳出。」
「萬福樓是何去處?」
焦戰解釋道:「是西城最大的茶館,裡面的人魚龍混雜,每日來往之人甚眾,謠言便是從此處流出。」
「看來這萬福樓是他們的一個據點。」
「臣也是這樣認為,已派人詳查。」
「朕恐你人手不夠,便想著讓楊瀟幫你,至於如何分配,你們自行商定便可。」
「多謝皇上體諒,臣稍候便與楊指揮商定具體行動細節。」
「還有今日早朝時參奏賜婚一事的三人,攝政王以為他們是淑太妃的人,還是聽了流言才上奏?」
「他們這般著急上奏,應不是淑太妃的人,太明顯了些。不過這只是臣的猜測,還需仔細調查確認。」
林西認同地點點頭,道:「朕也是這般認為,不過保險起見,還是派人盯著點為好。」
「皇上,禮部那邊可送來公主出發去甘南的日子?」
「嗯,朕看了看下個月二十八就挺好,至於嫁妝,待大婚之前送到便可。這次護衛隊的人選,該如何定,攝政王可有建議?」
焦戰斟酌了片刻,道:「照理來說,慧王送最為合適,只是慧王年紀尚小,京都距離甘肅又路途遙遠,加之三公主對這門親事不滿,慧王跟隨會很難做。」
「那攝政王以為誰才是合適的人選?」
「碩王。」
「不行!」楊瀟出言反對,道:「甘南諸部落本就參與過反叛,其忠誠度有待考察,而碩王又不甘寂寞,難免他會拉攏甘南諸部,到時又是麻煩。」
「楊指揮使所慮,也是朕的擔憂,不過也能趁此機會試探,看看他們是否真心投靠。」
春喜揚聲唱道:「退朝!」
一眾大臣跪倒在地,齊聲道:「臣等恭送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林西起身離開了奉天殿,徑直來到御書房,剛到門口就碰到了過來覲見的楊瀟。
林西見他神色不對,道:「看你神色匆匆,可是有大事發生?」
「皇上,京都到處在傳三公主因不滿賜婚而自盡,現今重傷在府中。還傳慧王與三公主自小感情好,如今卻對此事不聞不問,就好似中了邪一般。臣以為此事是有人故意為之。」
林西認同點點頭,道:「林清的傷勢如何?」
「回皇上,三公主一直在臥床養傷,臣的人不好潛進去,不過聽公主府的人說傷勢不輕,恐會留下疤痕。」
林西挑了挑眉,沒想到還真傷了,問道:「傷在了何處?」
「前額。」
林西轉頭看向春喜,道:「派個太醫去瞧瞧,留不留疤的無所謂,要確保她活著。」
「是,皇上。」春喜領命而去。
「我們有話進去說吧。」
「是,皇上。」
楊瀟跟在林西身後進了御書房,擔憂地說道:「皇上,臣以為此事極為不妥,還是儘早應對才好。」
「這只是引子,過不了兩日,又會有新的傳言出現,例如宮中有妖孽,專門迷惑人心,然後再引出父皇不顧群臣反對,堅持立朕為太子,還將親生母親囚禁,甚至太后的死,林玖的死,都會被拿出來說事。」林西笑了笑,一副盡在掌握中的表情。
楊瀟卻變了臉色,道:「他們的目的是動搖皇上的帝位?」
「沒錯。」林西嘆了口氣,道:「朕雖然已經順利登基,父皇也為此竭盡全力,但還是有心懷不軌的人,想要毀掉朕。」
「皇上,您似乎早知此事。」
林西聽聞此事後,沒有半分驚訝之色,讓楊瀟有些疑惑。
林西點點頭,將他和焦戰的猜測,詳細地說了一遍。
「這傳聞恰恰說明我們的懷疑是真的,淑太妃想以這種方式攪亂整個京都,就算不能動搖朕的帝位,也能趁機救出信王。」
「淑太妃竟是隱藏宮中多年的幕後黑手?」楊瀟吃驚不已。
林西吐出一口濁氣,道:「朕也很驚訝。不過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的猜測十分接近真相。」
「那臣該如何應對才能遏制謠言的傳播?」
「既然我們知道謠言的源頭在何處,只要盯好他們便可。」
楊瀟一怔,隨即說道:「臣這就吩咐下去。」
林西想了想,提醒道:「焦戰一直在派人盯著,未免出現誤會,你還是和他通一下氣為好。」
「是,臣明白。」
楊瀟剛來到門口,就看到了緩步而來的焦戰,他迎了上去,行禮道:「楊瀟參見攝政王。」
「免禮。楊指揮使行色匆匆,可是有事?」
「京都的流言,王爺可曾聽說?」
焦戰點點頭,道:「本王便是為此事而來。」
楊瀟直截了當地說道:「皇上已將淑太妃的事如實告知,錦衣衛將參與其中,還請攝政王知會下面的人一聲。」
焦戰眉頭微皺,道:「我們還是進御書房與皇上一同商議此事吧。」
楊瀟一怔,隨即問道:「攝政王可是又有什麼消息?」
「進去再說。」
焦戰來到門前,便有內侍通傳,得到應允後,和楊瀟一起進了御書房。
林西抬頭看向兩人,道:「攝政王可是有新發現?」
「回皇上,三公主出事當日,由淑太妃的貼身侍女送三公主回府,那侍女隨後便悄悄去了萬福樓,謠言便是從萬福樓傳出。」
「萬福樓是何去處?」
焦戰解釋道:「是西城最大的茶館,裡面的人魚龍混雜,每日來往之人甚眾,謠言便是從此處流出。」
「看來這萬福樓是他們的一個據點。」
「臣也是這樣認為,已派人詳查。」
「朕恐你人手不夠,便想著讓楊瀟幫你,至於如何分配,你們自行商定便可。」
「多謝皇上體諒,臣稍候便與楊指揮商定具體行動細節。」
「還有今日早朝時參奏賜婚一事的三人,攝政王以為他們是淑太妃的人,還是聽了流言才上奏?」
「他們這般著急上奏,應不是淑太妃的人,太明顯了些。不過這只是臣的猜測,還需仔細調查確認。」
林西認同地點點頭,道:「朕也是這般認為,不過保險起見,還是派人盯著點為好。」
「皇上,禮部那邊可送來公主出發去甘南的日子?」
「嗯,朕看了看下個月二十八就挺好,至於嫁妝,待大婚之前送到便可。這次護衛隊的人選,該如何定,攝政王可有建議?」
焦戰斟酌了片刻,道:「照理來說,慧王送最為合適,只是慧王年紀尚小,京都距離甘肅又路途遙遠,加之三公主對這門親事不滿,慧王跟隨會很難做。」
「那攝政王以為誰才是合適的人選?」
「碩王。」
「不行!」楊瀟出言反對,道:「甘南諸部落本就參與過反叛,其忠誠度有待考察,而碩王又不甘寂寞,難免他會拉攏甘南諸部,到時又是麻煩。」
「楊指揮使所慮,也是朕的擔憂,不過也能趁此機會試探,看看他們是否真心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