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再想還是覺得憋屈。」廖飛羽又念。
盛葉舟輕笑,眸光看向一頭霧水從人群中擠出來的向裕康,雙唇一張一合地吐出句:「日後有得是機會。」
他們與蔡楊的關係總有被查出的一日,荊州定會將此事聯想到他們頭上。
等拿下鄉試,會試安義府府丞就再也奈何他們不得,屆時對上便不用像今日這般躲躲閃閃。
有了宋盛緊盯,又有書生們的呼籲,就算想壓下此事也再無可能。
荊州當堂下令派出兩撥衙役,一路前往山陽縣抓人,一路調查當鋪之事。
此事今日無法宣判,需另擇日子審理。
退堂後,宋盛當堂詢問擇日是何日,屆時他會邀請幾人來旁聽,也讓幾位宮中好友一睹安義府府丞斷案的風采。
宮中好友幾字咬得特別重,聽得荊州面上沉穩神色都不由僵住。
宮中就那幾位主子,除了皇帝能出宮的就是太子和太子心腹,可無論是誰來他都難以糊弄過去。
盛葉舟朝廖飛羽二人笑了笑道:「現在知曉為何宋盛不會遭報復了吧?」
向裕康沒聽懂這句沒頭沒尾的話,疑惑地撓著腦袋不知該如何回答。
廖飛羽倒是立即明白了盛葉舟的意思,嘆了口氣後重重點頭。
絕對的實力差距前,弱者根本生不出報復的心思!
敢動安國公府唯一的獨苗苗,區區一個安義府府丞怕是再升幾級都沒有如此大的膽子。
而荊州果然沒有那個膽子,連忙拱手說出三日之後就會開庭,屆時請宋盛幾人堂上坐下旁聽。
宋盛滿意,走時特意拍拍蔡楊肩頭寬慰幾句後才離去。
盛葉舟朝幾人招手:「走吧,該我們去忙了。」
因為荊州方才那一出,盛葉舟的計劃臨時有變,他得重新籌謀才行。
絕不能因一時疏忽露出馬腳叫人尋到蛛絲馬跡。
第67章
兩日後, 安義府府衙。
晨曦將至,早起忙碌的人打著哈欠各自出門,不少書生如往常那般經過安義府府衙所在的長通街去往書院。
「你們瞧那是啥?」
衙門口柱子, 院牆磚石上貼了無數張紙,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下吸引著大家走近。
走近一看, 議論聲漸起。
不少人看過之後立即知曉今天便是那前幾日轟動所有書院學子的同窗誣陷案再次審理之日。
而且紙上還提及了蔡父若被證明是被他人所害,蔡楊的秀才功名如何恢復一事。
寒窗十年只為一朝高中, 若是功名無法恢復, 縱使還蔡父清白, 蔡楊這一輩子也被毀了。
「沒錯。」有人看完後立即感同身受道。
另一人則是指著紙上末尾驚奇地叫同伴去瞧:「你們看,這些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眾人隨他手指看去,赫然發現陳情書末尾落款雖同為書生某某,但每張字跡不同, 且紙張材質不同, 有昂貴的澄心紙也有最便宜的黃紙。
「難道是蔡楊同窗所寫?」有人猜。
眾人紛紛搖頭只道不知道。
就連一早受下屬稟報的荊州拿到這幾十張陳情書後匆匆掃過第一個念頭也是如此。
這世上最難應付便是那些認死理的讀書人,蔡家案子每一步都好似在眾人眼皮子底下,若行差踏錯一步,明日這事便會貼滿整個安義府城。
天子腳下之地, 城內遍布宮中眼線,安義府若真是鬧出此等動靜,便更難善了。
「傳令下去,今日堂審之時將山陽縣縣令的供詞以及幾家誣告人的供詞都呈堂。」荊州煩躁地捏了捏眉心,又道:「等蔡父一出獄, 便立即向禮部呈上請求恢復蔡楊功名的奏摺。」
專門負責政務的官員得令退走, 負責為荊州寫面聖奏摺的師爺則是有些疑惑地問出聲。
「若這奏摺一送上去, 大人您今年的政績考核……」
荊州陰鬱擺手,冷哼一聲:「此事就這樣定下, 你自去寫吧。」
眼下哪還能顧慮政績考核之事,若是處理不好得罪了宋盛和那一幫書呆子,他往後才是再無可能升遷。
忍一時風平浪靜的道理眼下再適合他不過。
這時,前幾日追尋盛葉舟幾人的漢子忽地開口:「那帶頭起鬨之人屬下多方詢問,一無所獲,不過……」
尋了整條巷子都沒瞧見人影,再轉回去問那些書生,沒一個跟他說真話。
有說是大戶少爺,也有說是個麻子臉,問來問起饒了半天漢子總算知曉,這些書生就是故意包庇那個人,擺明是不想讓他尋到。
「尋到又如何。」荊州心煩地捏起桌上一大沓陳情書甩動:「這麼多人,難道真一個個去尋。」
若是一人帶頭,他大可找到人出出氣,但悠悠眾口又如何堵得住,說不定又會因此事給自己惹一身騷。
萬一其中再混著個宋盛,荊州只會更覺憋屈,如此還不如不查。
「算了算了,這回就算本官倒霉。」
一錘定音。
荊州煩悶地將陳情書朝地上一扔,起身狠狠地踩了兩腳,這才舒緩心情往前堂而去。
漢子在主子走後,默默撿起那疊陳情書,心中跟著狠狠鬆了口氣。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盛葉舟輕笑,眸光看向一頭霧水從人群中擠出來的向裕康,雙唇一張一合地吐出句:「日後有得是機會。」
他們與蔡楊的關係總有被查出的一日,荊州定會將此事聯想到他們頭上。
等拿下鄉試,會試安義府府丞就再也奈何他們不得,屆時對上便不用像今日這般躲躲閃閃。
有了宋盛緊盯,又有書生們的呼籲,就算想壓下此事也再無可能。
荊州當堂下令派出兩撥衙役,一路前往山陽縣抓人,一路調查當鋪之事。
此事今日無法宣判,需另擇日子審理。
退堂後,宋盛當堂詢問擇日是何日,屆時他會邀請幾人來旁聽,也讓幾位宮中好友一睹安義府府丞斷案的風采。
宮中好友幾字咬得特別重,聽得荊州面上沉穩神色都不由僵住。
宮中就那幾位主子,除了皇帝能出宮的就是太子和太子心腹,可無論是誰來他都難以糊弄過去。
盛葉舟朝廖飛羽二人笑了笑道:「現在知曉為何宋盛不會遭報復了吧?」
向裕康沒聽懂這句沒頭沒尾的話,疑惑地撓著腦袋不知該如何回答。
廖飛羽倒是立即明白了盛葉舟的意思,嘆了口氣後重重點頭。
絕對的實力差距前,弱者根本生不出報復的心思!
敢動安國公府唯一的獨苗苗,區區一個安義府府丞怕是再升幾級都沒有如此大的膽子。
而荊州果然沒有那個膽子,連忙拱手說出三日之後就會開庭,屆時請宋盛幾人堂上坐下旁聽。
宋盛滿意,走時特意拍拍蔡楊肩頭寬慰幾句後才離去。
盛葉舟朝幾人招手:「走吧,該我們去忙了。」
因為荊州方才那一出,盛葉舟的計劃臨時有變,他得重新籌謀才行。
絕不能因一時疏忽露出馬腳叫人尋到蛛絲馬跡。
第67章
兩日後, 安義府府衙。
晨曦將至,早起忙碌的人打著哈欠各自出門,不少書生如往常那般經過安義府府衙所在的長通街去往書院。
「你們瞧那是啥?」
衙門口柱子, 院牆磚石上貼了無數張紙,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下吸引著大家走近。
走近一看, 議論聲漸起。
不少人看過之後立即知曉今天便是那前幾日轟動所有書院學子的同窗誣陷案再次審理之日。
而且紙上還提及了蔡父若被證明是被他人所害,蔡楊的秀才功名如何恢復一事。
寒窗十年只為一朝高中, 若是功名無法恢復, 縱使還蔡父清白, 蔡楊這一輩子也被毀了。
「沒錯。」有人看完後立即感同身受道。
另一人則是指著紙上末尾驚奇地叫同伴去瞧:「你們看,這些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眾人隨他手指看去,赫然發現陳情書末尾落款雖同為書生某某,但每張字跡不同, 且紙張材質不同, 有昂貴的澄心紙也有最便宜的黃紙。
「難道是蔡楊同窗所寫?」有人猜。
眾人紛紛搖頭只道不知道。
就連一早受下屬稟報的荊州拿到這幾十張陳情書後匆匆掃過第一個念頭也是如此。
這世上最難應付便是那些認死理的讀書人,蔡家案子每一步都好似在眾人眼皮子底下,若行差踏錯一步,明日這事便會貼滿整個安義府城。
天子腳下之地, 城內遍布宮中眼線,安義府若真是鬧出此等動靜,便更難善了。
「傳令下去,今日堂審之時將山陽縣縣令的供詞以及幾家誣告人的供詞都呈堂。」荊州煩躁地捏了捏眉心,又道:「等蔡父一出獄, 便立即向禮部呈上請求恢復蔡楊功名的奏摺。」
專門負責政務的官員得令退走, 負責為荊州寫面聖奏摺的師爺則是有些疑惑地問出聲。
「若這奏摺一送上去, 大人您今年的政績考核……」
荊州陰鬱擺手,冷哼一聲:「此事就這樣定下, 你自去寫吧。」
眼下哪還能顧慮政績考核之事,若是處理不好得罪了宋盛和那一幫書呆子,他往後才是再無可能升遷。
忍一時風平浪靜的道理眼下再適合他不過。
這時,前幾日追尋盛葉舟幾人的漢子忽地開口:「那帶頭起鬨之人屬下多方詢問,一無所獲,不過……」
尋了整條巷子都沒瞧見人影,再轉回去問那些書生,沒一個跟他說真話。
有說是大戶少爺,也有說是個麻子臉,問來問起饒了半天漢子總算知曉,這些書生就是故意包庇那個人,擺明是不想讓他尋到。
「尋到又如何。」荊州心煩地捏起桌上一大沓陳情書甩動:「這麼多人,難道真一個個去尋。」
若是一人帶頭,他大可找到人出出氣,但悠悠眾口又如何堵得住,說不定又會因此事給自己惹一身騷。
萬一其中再混著個宋盛,荊州只會更覺憋屈,如此還不如不查。
「算了算了,這回就算本官倒霉。」
一錘定音。
荊州煩悶地將陳情書朝地上一扔,起身狠狠地踩了兩腳,這才舒緩心情往前堂而去。
漢子在主子走後,默默撿起那疊陳情書,心中跟著狠狠鬆了口氣。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