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寧也跟著笑:「你們兩個爭挺好的,要是兩個姑娘爭我,那我的麻煩就大了。」

  三人一起笑了起來。

  江寧很認真地說道:「你們看這樣行不?你們兩個大隊,我都去過,實話實說,向陽大隊的大隊部寬敞些,年輕人也多些。乾脆,我就留在向陽大隊,你們紅雲大隊把農具和要用的東西送過來,有木匠基礎的,上過學的,學東西快的年輕人送過來幾個,我手把手教他們。」

  洪波不好意思地說道:「你的吃飯本領隨便教給他們,不太好吧?」

  江寧道:「這算什麼吃飯的本領,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已。我不教你們,有心人一琢磨也能學會。我早點教會這些年輕人,以後你們自己做也方便。」

  兩人都對江寧肅然起敬,這個年輕人的覺悟太高了,又有本事又謙虛。

  江寧當晚就住在了在向陽大隊。

  向陽大隊的風景也不錯,跟劉家河大隊比,是各有特色,而且這裡的土壤更肥沃,交通也更方便些,人們的生活自然也略好一些。

  江寧來過一回,大家一聽到他又來了,有相熟的人家不約而同地湊上來說話。

  最高興的要數孫隊長的兒子孫康和孫健,看到江寧,是一臉地雀躍。

  江寧看到熟人也很高興,大家說了幾句閒話。

  孫隊長的老婆楊嬸已經把江寧的房間收拾好了,還是上次的那間客房,打掃得乾乾淨淨,床單都是新洗的。

  江寧客氣地道謝。

  楊嬸朗聲笑道:「你這孩子可真客氣,你有啥要求直接告訴我,哪兒不習慣也直接說。」

  江寧笑道:「習慣習慣,這已經很好了。」

  晚飯是在孫家吃的,楊嬸殺了一隻小公雞款待江寧。

  第二天早上,江寧就開始工作了。他負責教孫康兄弟以及紅雲大隊的年輕人做新農具。

  江寧先自己動手,讓他們在一旁觀摩,一邊做一邊講解:「豆秧太矮,總是彎腰去割,太累,而且影響效率。這個鋤頭鐮刀,就是把鐮刀安在鋤頭把上,為了方便收割,要把鐮刀斜著安,這個擋板是為了方便成片的收割,效率更高。」

  「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你們誰要是有更好的辦法,一定要告訴我,咱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大家跟江寧很熟,大家又都是同齡人,交流起來無障礙,他們有什麼想法就直接說,有問題也直接問。江寧一一耐心回答。

  還有人對拖拉機收割機很感興趣,便問他能不能收割豆子,江寧答道:「應該可以,不過,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拖拉機收割機,需要更多的鐵,還要改裝,明年麥收前再弄,現在先把這兩樣弄好。」

  大家認真地學,江寧認真地教,這兩樣新農具都不難做,最簡單的鋤頭鐮刀,他們很快就上手了。江寧則帶著幾個會木匠的社員做手推車。

  向陽大隊還有一個劉家河大隊不具備的條件,他們大隊有鐵匠鋪,能簡單打制些鐵騎。

  江寧利用這個條件,又把鋤頭鐮刀改了一下,用起來更方便,他還把木擋板換成了鐵板。

  孫康受江寧的啟發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直接在木頭上按一長片鋒利的鐵片,收割時,用力握著木把,鐵片貼著地面往前推。

  江寧一聽覺得可行,反正有鐵匠鋪,鐵片也有,他試著做了。

  新改的農具下午就被人們拿去試用。

  晚上收工時,社員們自動聚集在江寧門口,面帶喜色地匯報今天的成績。

  「小江同志,你厲害了。上午那鋤頭鐮刀已經夠好使了,下午的更好用,又快又好,一鋤頭下去,能掃割一大片,還不用彎腰。還有那個長鐮刀,用著也方便。」

  「手推式收割機也好,一趟下去,歘歘,豆子倒一大片,神了。」

  「是啊。」

  江寧再一次收穫了大家的佩服和喜歡。

  江寧說了長鐮刀是孫康想的主意,大家也誇了孫康。孫康不好意思地說刀:「沒啥,我是在師傅的啟發下想出來的。」江寧升格成師傅了。

  當晚,就有鄉親們送了一條魚到孫家,是給江寧吃的。

  第二天,又有送來了一盆蝦。

  江寧覺得這麼吃下去,自己就太腐敗了,就想拒絕。

  楊嬸兩手一攤:「鄉親們非要送,我有啥辦法。我覺得他們送你就吃,你跟大傢伙節省了那麼多氣力,這是應該的。再說你費腦子,就該多補補。」

  東西是送給江寧吃的,但江寧也不可能吃獨食,大家一起吃,特別是孫家最家的兩個孩子孫小紅孫小陽,沒少跟著跟江寧沾光。

  兩個孩子吃順了嘴,暗暗盼著江寧能多住些日子。

  江寧只在前兩天帶著他們做農具,後面兩天,他就讓孫康孫健兩人領著這幫人去幹活,他自己則開始鑽研脫粒機。他做的脫粒機是手搖式的,機身是木頭,裡面最關鍵的部位用鐵,當然也可以用木頭,但需要用煮過的硬木頭,不然損耗太大,用不了幾回就會壞。

  江寧試驗了兩天,做廢了三個,才終於做出一個像樣的脫粒機。

  脫粒機當天晚上就派上了用場,大家輪流去試,一個笑呵呵的。

  江寧也向向陽大隊出資購買了三個鐵齒輪,這是為集體購買的,回去還可以報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