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大山飛快地接道:「扣錢就算了,幾塊舊磚頭沒法算。這樣吧,我們大隊準備開個幼兒園,小江手藝好,你給娃們做點小玩具啥的。我看孩子們挺喜歡。」

  劉書記驚訝道:「老陳,你們大隊要開幼兒園?」

  陳大山點頭:「是這麼打算的。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從小就得好好培養,就跟莊稼似的,從小鋤地施肥,長大才能茁壯。辦了幼兒園,也能解放婦女勞動力,對大隊也好。」

  這番話完全是照搬江寧的。

  劉書記難得拿正眼看陳大山,稱讚道:「老陳,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的進步很大。」

  陳大山忙說道:「我是這麼想的,不過這話是小江跟我說的,我越想越對,就拿來用了。」

  說完,他還笑著看了江寧一眼。

  劉書記啞然失笑,他說呢。但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這陳大山確實是個實誠人。換了別人,不會這麼實話實說。

  這種人幹不了大事,說不了好話,但干點實事還是可以的。

  他對陳大山的成見少了一些。

  被幼兒園的事一打岔,劉書記的情緒也平穩許多。事情暫時就這麼解決了。

  陳大山和江寧起身告辭。

  劉書記臨走時,意味深長地對江寧說道:「小江,上次綠肥水的事你貢獻很大,上次開會,別的公社幹部還提過你。我聽說你還會修拖拉機,你是個好樣的,以後好好干。另外也要注意一下細節問題,不要因小失大。」

  江寧點頭表示受教:「謝謝書記提點,我以後會更加注意。」

  三人離開了辦公室,小衛很快就跟了上來,好聲安慰江寧:「小江同志,你也別太擔心。舉報這事很常見,這年頭,有幾個沒被舉報過?」

  江寧真誠地道謝:「謝謝你,衛幹事,你這麼一說,我心裡就穩了,第一次被舉報,心裡慌得很。」

  小衛安撫地笑了笑,兩人揮手告別。

  三人回村後,陳大山便讓陳壯通知大夥開會。

  陳大山拿著個鐵喇叭,向大傢伙說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是這樣的,有人向公社匿名舉報咱們的小江,損公肥私,理由是用公家的磚頭蓋自己的房子。」

  大家嗡地一聲議論開來。

  「這哪個缺德冒煙的玩意兒舉報的?」

  「對啊,就那幾塊破磚頭,就這還公家財產?」

  「我猜是王家人幹的。」

  「我也這麼想。」

  陳大山在台上扯著嗓門嚷道:「人家小江早寫了申請書,等將來他回城,這房子還交給大隊。你們一個個地,就算要舉報也該打聽清楚再來,別張嘴就來,跟個二傻子似的。對了,為了堵某些人的臭嘴,我讓小江給咱們村的娃娃們做點玩具,咱們要開幼兒園,省得娃們到處跑。」

  大家被後一個消息震住了,議論聲更響了。陳大山也不管他們,反正事情他說完了。

  他不像王明成,開個會硬拽文詞,不說正事,一個屁大的事扯半天。他有事說事,沒事散會。

  大家對於要辦幼兒園的事很熱心,便圍著陳大山問東問西,比如幾歲的孩子能上?收不收錢?誰來當老師等等。

  陳大山聽得頭大,只好說道:「別急別急,這事還還得再商量。」

  散會後,陳大山便來跟江寧商量怎麼辦幼兒園的事。

  「你說收不收錢?要是收,我估計大家都不干,要不收吧,又有人不滿,有的人家有孩子,有的沒有。再說,這老師和保育員的工資誰開?」

  江寧想了想,說道:「我覺得應該收點糧食,少收些,標準你定吧,我畢竟對村里情況不了解。最好定一個大家能接受的標準,這些糧食一是給孩子加餐,二是給老師和保育員當補貼。」

  陳大山覺得也只能這樣了。

  江寧被舉報的事不了了之。王家人得知結果後,滿懷憤懣但又無可奈何。他們哪裡想到江寧還留有後手?

  村里人知道這事後,都夸江寧有先見之明,這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

  江寧回來後開始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做玩具,他先做了一個翹翹板,做好安裝好,之後又做了幾個木製小城堡、積木、還有木製挖掘機、藤編搖籃。這些東西一拿出去,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幼兒園還沒開辦,每天都擠滿了孩子。怕孩子爭搶玩具打架,江寧還任命了陳大山的孫子當班長。

  江寧倍受孩子們的喜歡,他到哪裡都有孩子跑過來打招呼:「江叔叔,江哥哥。」

  江寧做完這些,別的就不管了。

  農村的水很深,村民們看著淳樸,實則精明,很多事不適合他一個外來戶來管。對於陳大山,他只提方向和方法論,具體事情由他去做。人家畢竟當過十年隊長,又是村中土著,對於人情世故、村民利益分割的把握上,非江寧能比。陳大山的缺陷是眼光不長遠和文化水平低,這一點剛好江寧補齊了。

  到目前為止,兩人的配合十分默契。

  老木匠把門窗做好了,李守信過來幫江寧裝好,窗戶上還差兩塊玻璃,李守信量了尺寸,說有機會給他弄來。

  江寧感激地說道:「幸虧有你們幫忙,這房子才蓋起來。」

  李守信笑道:「咱們誰跟誰啊,沒準以後來蹭住。」

  江寧指指兩間廂房:「給你們留著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