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寧說:「有多少算多少。」

  最終,陳大山抽調出了二十多個女同志給江寧。江寧也很滿意,大娘嬸子嫂子地叫著。

  這些婦女也很喜歡跟江寧在一起幹活,人家小伙長得俊,嘴還甜。比她們家那個老貨好太多了。

  次日清晨,江寧從家裡拎了兩桶自己熬的金銀花茶過來,這是給大夥喝的。

  等到大傢伙到齊時,江寧已經把糧倉外面的地面打掃乾淨,大家一邊說笑,一邊開始幹活。糧食是一囤一囤的曬。今天只曬了三囤糧食,早上曬,晚上收。收工前,江寧在大家的見證下,把糧食收到糧倉,蓋好蓋子,封好,再鎖上門。

  第二天,重複著昨天的動作。

  這期間,江寧還趁機把糧倉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灑上生石灰消毒,還堵上了五六個老鼠洞。

  江寧工作時曬糧,回家曬泥磚。糧食入庫時,他家的泥磚也堆了滿滿一屋子。

  他看著滿屋的泥磚,一臉地滿足。再過些日子就可以蓋房子了。

  曬完糧食的第三天,天就下起了雨。

  乾渴已久的大地貪婪地吸著水份。乾涸的河溝水渠也在拼命地充實著自己。

  整個劉家河大隊的人高興得要瘋了,先是孩子們跑到雨里嬉笑打鬧,滾得跟泥豬似的。接著大人們也加入進去,有的男人直接在雨里洗頭洗澡。村子裡到處是一片歡聲笑語。

  久旱逢甘霖,不愧是人生四大喜之一。

  江寧被感染得也跟著笑。

  下雨的日子不用下田,村民們冒雨串門,聚在一起說說閒話打打牌。

  江寧這兩樣都不太喜歡。他想看看書,家裡沒有。沒辦法,他就反覆地讀原主從家裡帶來的那幾本舊書。其中有一本是《資本論》第二卷 ,江寧以前沒讀過,現在一讀,不禁感慨:馬大爺不愧是馬大爺,把資本家的本質早看透了。只有打過工的人才能讀懂《資本論》。

  讀了一會兒書,江寧休息休息眼睛,開始叮叮噹噹地做手工。看書和做手工是江寧的兩大愛好。小學生讀物上說,只要開動雙手和大腦,生活差不了。江寧只想補充一句,一定要自己干,不要給老闆干。不然老闆就會讓你一個人干兩人的活。

  大黃冒雨來串門,江寧跟它聊了幾句,摸摸它的肚子,大黃懷孕了一個多月,現在是孕中期,再過一個月就要生小狗了。

  江寧已經打聽到大黃的主人是誰了,是村頭劉奶奶家的。老人家挺和氣,江寧一問,她就爽快答應等大黃下小狗,隨便他挑。他馬上就有自己的小狗了。

  江寧看著外面連綿不斷的雨線,跟老胡規劃未來的生活:「我們很快就有小狗和小貓了,家裡還缺幾隻雞,公社給我發補助了,一共七塊五,我下月還有三塊錢的補助,打算買三隻母雞養著,留著下蛋吃。房子蓋好後,我得弄個書架,淘幾本書看。」

  老胡對於生活向來都是湊合,他學著江寧的口吻說:「都聽專家的。」

  在生活方面,大家都覺得江寧是個專家。

  沒有人像他那樣,對吃飯居住等各種生活鎖事傾注那麼多的熱情。

  雨後天晴,大家再見面時,臉上仍洋溢著喜色。

  互相打招呼時,嗓門都清亮許多。

  江寧的心情一如既往地好,他還去田野里逛了逛。

  莊稼得了雨水的滋潤,長勢喜人,幾乎是一天一個樣。田野里一片鬱鬱蔥蔥,晨風裡帶著涼意,讓人更覺神清氣爽。

  陳大山心情也挺好,走路都帶著風。

  他眯著眼睛,抽著旱菸,滿意地望著無邊無際的莊稼。

  只不過,有人歡喜就有人愁。

  這幾天,王明成的判決下來了,判了五年,近期會被送往某個農場勞改。

  王家人一片愁雲慘霧,王陳兩家徹底結仇。兩家的族人見面互不搭理。

  江寧做為參與者之一也受到了波及。

  按理說,他在其中出的力並不大,只是跟陳大山一起弄了綠肥水而已。最關鍵的幾步他也沒戲參與。

  但王家人並不這麼想,他們對付不了陳大山和陳家人,還對付不了江寧嗎?江寧承擔了不屬於他的那一份怨恨。

  有人悄悄告訴江寧要小心王家人。

  江寧表面上無所謂,私下裡也做了準備。他每天除了本質工作,還抽空健身,舉個石頭,打個沙袋都是尋常操作,他的身體素質在緩慢提升,並不像看上去那麼文弱。

  當然,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江寧還有大事要忙。他要蓋房子了,村里同意他砍兩棵樹蓋房子,陳大山也同意把老養豬廠的舊瓦作價賣給他,瓦、木頭、泥胚都有了,萬事具備,只差蓋房了。

  第十七章 房子

  江寧要蓋房子,所需材料已基本湊齊,但還有很多雜事要辦。第一條就是手續。

  江寧先寫了一份申請,大意是說,由於知青點宿舍太過擁擠,他自願住到崖上棚屋,但棚屋四處漏風,冬天不利於人們居住,他為了再干五十年革命,必須要保持健康的身體。他準備自力更生,自己建房。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已經打好了泥胚,找好了人手,大隊也支持了舊瓦和木頭。他為了報答組織,在此聲明,房子建好後,他只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以後等他返回家鄉,房子歸大隊所有。特此寫一份申請,請隊長蓋章簽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