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國興等人不反省自己,反而恨上了江寧他們,動不動就陰陽怪氣,冷諷熱嘲。

  再後來,跟袁國興狼狽為奸的男知青許正義,看上了高雪華,想跟她處對象,高雪華拒絕了。許正義心中憤憤不平,轉頭就跟人造謠,說江寧在跟高雪華有一腿,說他們四個男女關係混亂,方朝陽氣得不行,在知青點大鬧一場,最後,四人小組也不得不解散。從那以後,高雪華為了避嫌,連話都不敢跟他們多說。

  之後,大家的蜜月期過了,各種矛盾開始顯現,還形成幾個小團體,知青點光鍋灶就開了七八個。

  江寧聽罷也倍覺頭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搞事業很難搞成,但要搞鬥爭太容易了,兩個人就能搞得如火如荼。

  方朝陽一路說,江寧一路聽。

  這一次挑水,有了墊肩再加上有了經驗,江寧感覺輕鬆不少。

  當然,還是很累。

  到了晚上收工時,江寧整個人就像撒了架的架子車似的,走路都打晃,胳膊疼得抬不起來。

  方朝陽還是活蹦亂跳的,江寧苦笑,真是同人不同命。

  接下來的幾天,江寧仍正常上工,好在第二天就輪到別人,江寧得以喘口氣,跟大家一起澆地。

  陳大山每天必看一次綠肥水,這天,江寧說道:「我感覺發酵得差不多了,要不,咱們試試。」

  陳大山早就等不及了,說道:「試試就試試。責任我擔著。」

  做為一個老農民,他把莊稼看得跟命根子一樣重。看著地里的禾苗一片片枯死,心就跟刀剜一樣。

  聽說要試澆綠肥水,大家都來熱鬧。這個消息也傳到了王明成的耳朵里,他沒出面,派王紅星來盯著。

  試澆還沒開始,王紅星就開始在人群中散播風涼話:「這要是再把莊稼澆死了,可咋辦?老陳這人,到底還是太魯莽了。還有那個江寧,仗著自個兒讀過幾本書,就開始信口胡說,要不咋說『知識越多越反動』。」

  陳大山的幾個兒子氣壞了,要去揍人,江寧勸他們:「陳大哥陳二哥,你們別急,咱們先澆了地再說,到時不用你們打他,讓他們自個扇自個的臉。」

  第八章 成功

  陳家幾個兒子在江寧的勸說下,暫時打消了揍人的念頭。

  王紅星被陳家人一嚇,不由得心生畏懼,瑟縮著躲到一邊,不敢再當面說陳大山的壞話,可是他到底心懷不甘。

  他一想到江寧是個知青,在村里沒有什麼根底,而且這小子文文弱弱的,也不像個說動手就動手的人,他的膽氣又壯了,陰陽怪氣地說道:「上次澆莊稼澆死一大片,這次又這樣,今年的秋收可就完蛋嘍。」

  江寧對王紅星這人已經煩得不行,冷著臉說道:「王紅星同志,你是不是打心眼裡不願意我們實驗成功呀?我建議你向陳老伯和社員們學習學習,陳老伯看著莊稼枯死,急得連飯都吃不下,不管什麼方法,只要有一線希望,他都願意試試。

  鄉親們也是如此,他們雖然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還是願意幫我們。他們都盼著我們能實驗成功。可以說,這村裡的每一個人甚至連狗都明白,實驗成功了對全體社員甚至全旱區的人民都是一件大好事。可是怎麼就你不懂呢?你真的是我們的同胞嗎?你再這樣,我都要懷疑,你是那些狠毒地主遺留藏匿的後代,心懷階級仇恨,專門跟人民群眾作對。」

  江寧這番話說得極為流暢,可謂是一氣呵成。

  他說得有理有據,確實,村民們雖然不相信這個實驗能成功,但心底還是盼著能成,畢竟成功了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麼多田地,光靠從大清河挑的那點水和幾口井哪夠用?山泉水又少又不捨得用,人和牲口也要喝水。

  這個王紅星為了反對陳大山,連自個的農民身份都忘了?他為啥就盼著實驗不成功?難道真的是狠毒地主的後代?咦,王紅星不是村里土生土長的,他爹是逃荒來的,誰知道以前是啥身份。

  大家看向王紅星的目光都帶了一絲懷疑。

  王紅星聽到江寧如此污衊他,氣得面色通紅,一邊叫著自己根正苗紅,一邊跳起來想要打人,方朝陽一個箭步衝上去,一把摁住王紅星,喝道:「幹什麼呢?想武鬥是吧?」

  陳大山大聲制止道:「都別鬧了,趕緊挑糞水去澆地。」

  說著,他看向方朝陽,和氣地喊道:「朝陽,你別跟他一般見識,你力氣大,過來一起挑水。」

  方朝陽猛地鬆開王紅星,王紅星沒站穩,一個趔趄撞到身後的人身上,那人也不扶他,嗖地一下閃開,王紅星撲通一聲跌坐在地上。

  眾人不厚道地笑了起來。

  王紅星又怒又窘,嘴裡嘟嘟著罵了幾句。

  誰也沒心思理會他,大傢伙都想看實驗結果。

  陳大山指揮著自己的兒子侄子們和幾個知青,把糞池裡的糞水舀上來,挑到田裡。

  江寧怕實驗不成功,澆死禾苗,就選了一小塊農田做實驗,這兒的莊稼本來就半死不活,就算澆死了,損失也不是太大。

  陳大山是莊稼老手,他怕糞水的肥力傷害到莊稼,特意囑咐澆水時,離禾苗的根部稍遠些。

  參與實驗的人神色嚴肅莊重,動作輕柔小心。

  現場看熱鬧的人也安靜下來。

  江寧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實驗效果,便說道:「陳老伯,今明兩天,咱們就留在田裡,以便觀察禾苗情況。」他這麼做,一是為了近距離觀察禾苗,二是防止別人破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