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聽到這話,也覺得心底有一絲絲不好意思,當然,他們不會埋怨自己太多的,他們把責備的目光投向了袁國興,都是這傢伙帶頭孤立江寧,他們受了影響。

  江寧看到大家的目光中有一絲絲愧疚,這就夠了。他不求贏得這些人的喜歡,他只求他們別找事就行了。生活中一旦充滿了大量極品和反派,想過簡單安靜的日子那是天方夜譚。

  袁國興本來還想再跟江寧再吵三百回合,誰知江寧說完這番話後,卻擺手罷戰了:「國興同志,我知道你這張嘴厲害,不得理也不饒人。不過,咱們是知識青年,要有原則,理虧就得認,知錯就要改。一個大男人,不要太小心眼太記仇,這樣顯得太不大氣了。」

  這是以往袁國興指責原主的,現在原話奉還。

  袁國興張張嘴,想反駁卻又不知說什麼好。

  江寧鬆了一口氣,做為一個從技術崗轉到管理崗的人,他的口才是被迫提升的。他天生內向,好在學習能力強。實在不會撕的,就拿別人的原話還給他。

  有些人,你只是做了他對你做的事,他就受不了。

  說來也奇怪,江寧回到知青點後,他原來的記憶也被激活了,各種場面紛至沓來。他記起了這些知青對他的孤立排擠,各種冷諷熱嘲,流言中傷。心頭湧上一股難以抑制的委屈和憤怒。

  江寧靜靜地等著這股情緒過去,再進屋去收拾行李。

  男生宿舍擁擠逼仄,光線昏暗,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難以言說的濃烈味道,大概類似於用臭豆腐滷的壞豬蹄那種味道。

  他的行李不多,就是一卷被子、四季衣裳,還有幾本書,所有東西只打包了兩個包袱。

  袁國興到底還是心有不甘,他站在門口大聲說道:「江寧,你要說到做到,別搬出去幾天又灰溜溜地回來。」

  江寧淡然一笑:「放心,我不會回來的,除非你想跟我輪換。」

  一聽到輪換,袁國興像啞巴一樣,立即閉口不言。

  江寧帶著勝利的笑容,扛著行李離開了知青點。

  高雪華想去送送他,回頭一看院裡眾人那曖昧的眼神,她忍不住又退縮了。

  江寧回來的路上想起方朝陽這傢伙去哪兒?一大早就去上工了?

  他正想著,迎面又遇到了那位挑糞的老伯。

  由於激發了記憶,江寧也想起了這位老伯是誰,以前的老隊長陳大山。

  陳大山這人性子雖然粗魯,說話直來直去,但人品還不錯。因為他文化水平底,說話直,公社領導不喜歡他,生產隊長的職位被迫讓了出去。但他在村里還是勞動模範,幹活十分積極。江寧一點也不討厭這類人。

  他笑著跟陳大山打招呼:「陳伯,就這會兒功夫,你又挑了一趟,真是太厲害了。」

  陳大山擺擺手,「這算個啥,想當初我年輕那會兒,比現在厲害多了。」

  江寧聞著空氣中那刺鼻的味道,突然腦中靈光一閃。對付這鹼水,他感覺有點頭緒了。

  第三章 做事的人

  江寧回到棚屋後,先把自己的東西歸置好。他和老胡住的房間原本是一大間,後來用竹篾隔成三間,中間算是堂屋,是兩人的公共。他們的房間連門都沒有,中間用一道破布帘子擋著,勉強有點隱私。房子造得異常簡陋,甚至還不如村裡的「牛棚」,那地方名叫「牛棚」實則是破房子,他們這兒才是真的棚子。

  不過,江寧對此很滿意。他寧願住棚子也不願意去擠知青點的宿舍。集體生活於他而言是一場煎熬。

  用他爸媽的話形容他這個人是「很獨」,這不是一個好詞兒,在他們那個地方,人們以外向和會來事為榮,尤其是男人,他這種的會被人瞧不起,爸媽也覺得抬不起頭來,幸虧,他的學習成績彌補了這一致命缺點。

  曾經,江寧也為自己的性格苦惱過。可是他在生死線上走過一遭後,徹底與自己合解了。

  性格只有特點,沒有缺點。

  他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不會再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扮演別人喜歡的模樣。

  江寧把東西拾掇好,趕緊從黃書包里找出紙和筆,把剛才在路上的想法記錄下來。

  澆地的水不需要徹底除鹼,只要把青草和糞便扔進水裡發酵,就能把鹼水變成綠肥水,澆莊稼不但不會死,還能肥地。至於用哪類青草效果比較好,這自然得需要試驗。

  江寧本想先做試驗,等有結果了再告訴村里。但他很快就否定了這一想法,救災如救火。多耽擱一天,莊稼就減產一點。而且,這個年代,連糞便都是金貴的,他還真弄不來那麼多實驗材料。

  他開始思索,要做這件事需要找誰幫忙?能說服誰,又該向誰匯報。

  想來想去,他決定先說服他的好朋友方朝陽和李守信,現在就去找他們。

  江寧把破門鎖上,循著腦海中模糊的方位去找人。李守信還在幫人打井,方朝陽早上不在知青點,應該在上工。

  江寧朝田裡走去,他一看到龜裂的地面、乾涸的河床以及半死不活的莊稼,心裡不由得一痛。這個年代的人們日子過得苦,農民是苦上加苦,趕上災年更是雪上加霜。

  田梗上,機耕路上,人們正在挑水澆地,並不是所有的水質都鹼性重,山裡的泉水和河水都還好,只有新打出的大部分地下水鹼性重,一澆莊稼就死。可是這會兒,河床已干,山泉的泉眼細得跟線似的,連日常飲用都不夠。人們只能去更遠的地方挑水澆地,能澆一點是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