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頁
衛家軍勢如破竹,一路掃蕩,見識到軍隊的實力和靈縣的繁華後,許多人乾脆舉家搬到了附近。
不止如此。
靈縣縣城外面還建造了一處交易市場,百姓們也可以自己進行交易,目前市場是衛賀等幾位郎君在負責管理。
衛曦音邊聽邊點頭,感慨道:「叔伯們真厲害,不到九個月,沒想到靈縣這麼大的變化。」
衛明澤笑道:「五娘不是一直想恢復貨幣,叔伯們不過按照規劃來罷了。」話說出口才察覺不對,應該叫族長,只不過叫習慣了,一時脫口而出。
衛曦音倒沒注意,貨幣的事她此前確實提過,原本以為會過個兩三年才能實施,沒想到這麼快而已。
還得多虧了三叔伯。
沒有衛家軍和中山軍收復翼州,也不會有現在的這般景象。
叔侄女二人邊走邊聊,很快來到塢堡的大門口附近。
從吊橋進來,兩旁各有一條路通往兩側營地,其前方大路左右兩側,一排排整齊的商鋪開著業。
原來鐵匠鋪的地道口已經被拆除,鋪子重新裝修回原樣,族裡的鐵匠鋪仍然保留著,幫百姓打造一些農具之類的生活用品。
周圍的鋪子種類琳琅滿目,布莊店、瓷器店、豆腐店、木作坊、竹編坊、雜貨鋪,竟然還有一間書肆……
天氣炎熱。
鋪子裡放置有冰盆,現在外面的農活較輕,許多百姓進來逛逛,買些日常所需的物品回去。
衛明澤指著雜貨鋪道:「裡面的那些物品,許多都是當初洗劫城池搬回來的,什麼都有,堆在地宮裡礙事,乾脆用極低的價格擺出來,萬一有百姓需要的東西。」
總比像垃圾一樣扔在地宮裡生灰好。
「至於菜種子之類的,都在縣城那邊的交易市場,百姓自己種的菜,或是上山獵到的獵物、挖到的野菜,都可以拿出來交易。」
衛明澤一邊介紹,一邊帶著她四處轉轉。
有相熟的族人和百姓碰到,紛紛向族長行禮。
鐵匠鋪旁還有一家店鋪,賣一些鍋碗瓢盆、掃帚籮筐等日常用品。
衛曦音看了一路,越看越滿意,除了這糟糕的天氣,生活總算走上正軌。
「那百姓都在自家開火,公廚的牌子可是取消了?」她問道。
衛明澤:「並未完全取消,時不時有難民遷徙過來,還有營地的士兵和部曲,目前依舊靠牌子在公廚用膳。」
部曲和士兵的待遇跟著提高,每月除了糧食,也會發放新幣。
公廚仍然管著飯,許多有家眷的士兵和部曲,為了節約糧食,並不會在家用飯,一般都在公廚吃。
說到這……
衛明澤笑道:「五娘有所不知,前段時間遷徙過來的百姓里有一位媒婆,為了儘快在靈縣落腳,干起了老本行掙糧食,已經促成了好幾對。」
塢堡的壯碩男子可都在軍營里,現在的風向變了,從前受娘子們青睞的文人文士,可是被嫌手無縛雞之力。
反而是衛家軍和部曲受歡迎。
衛曦音:「………」提這事做什麼?
沒事,前面還有廷堂兄頂著。
「衛廷的事你還不知道吧,你堂兄終於定親了,定的是謝記錄官,是他自己去老族長和三族老面前提的。」衛明澤幽幽開口。
衛曦音:「………」震驚臉。
謝記錄官……不正是謝芮安嗎?
她究竟錯過了什麼?
衛明澤自顧自地接著道:「老族長和三族老了卻一樁心事,芮安知根知底,人又能幹,第二日老族長和三族老,派了人去下定禮………」
這地待不下去了!
聊著正事怎麼就扯到婚嫁上了。
她雖然好奇廷堂兄和芮安是怎麼回事,但七叔伯多聰明的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地說這話。
「咳咳,七叔伯,新幣的事我去明鏡堂看看帳本,回去研究研究,晚點理出一套章程來。」衛曦音進鋪子拿了兩銖銅鑄幣,趁機告退。
正事要緊。
新幣以銖為單位。
整個翼州只有靈縣的兵工廠才有能力生產,第一批發放的並不多,族裡是打算先讓貨幣流通起來,日後看情況而定。
但經濟學裡面的門道可大了。
必須按照目前的人口、百姓所需資源整合一番。
她可不想實行一兩年後,到時出現通貨膨脹,導致經濟體系崩潰。
衛明澤盯著她匆忙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
真是油鹽不進啊。
………
衛曦音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將帳本看完,整理出符合現階段發展規律的計劃書,一大早趕去明鏡堂開會。
明鏡堂的地盤隨著所需擴大,周圍兩棟小樓分別劃分進了明鏡堂。
自司農所之後,明鏡堂又成立了財務司,稅收和新幣各自有專門的人在管。
會議上不僅有衛氏族人,還有許多被招進來的文人文士。
在場多數人都曾做過官,對於她說的經濟學,翻譯成白話後大致都能明白,很快理解清楚計劃書的內容,打算按照計劃書實施。
衛曦音忙完這邊的事,立即去了一趟部曲營地。
她必須掌握現在的徵召兵力,以及在外的軍隊情況。
兩側營地倒是與以前一樣,沒有太大變化,她進來只有常鷹在此,秦善不在。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止如此。
靈縣縣城外面還建造了一處交易市場,百姓們也可以自己進行交易,目前市場是衛賀等幾位郎君在負責管理。
衛曦音邊聽邊點頭,感慨道:「叔伯們真厲害,不到九個月,沒想到靈縣這麼大的變化。」
衛明澤笑道:「五娘不是一直想恢復貨幣,叔伯們不過按照規劃來罷了。」話說出口才察覺不對,應該叫族長,只不過叫習慣了,一時脫口而出。
衛曦音倒沒注意,貨幣的事她此前確實提過,原本以為會過個兩三年才能實施,沒想到這麼快而已。
還得多虧了三叔伯。
沒有衛家軍和中山軍收復翼州,也不會有現在的這般景象。
叔侄女二人邊走邊聊,很快來到塢堡的大門口附近。
從吊橋進來,兩旁各有一條路通往兩側營地,其前方大路左右兩側,一排排整齊的商鋪開著業。
原來鐵匠鋪的地道口已經被拆除,鋪子重新裝修回原樣,族裡的鐵匠鋪仍然保留著,幫百姓打造一些農具之類的生活用品。
周圍的鋪子種類琳琅滿目,布莊店、瓷器店、豆腐店、木作坊、竹編坊、雜貨鋪,竟然還有一間書肆……
天氣炎熱。
鋪子裡放置有冰盆,現在外面的農活較輕,許多百姓進來逛逛,買些日常所需的物品回去。
衛明澤指著雜貨鋪道:「裡面的那些物品,許多都是當初洗劫城池搬回來的,什麼都有,堆在地宮裡礙事,乾脆用極低的價格擺出來,萬一有百姓需要的東西。」
總比像垃圾一樣扔在地宮裡生灰好。
「至於菜種子之類的,都在縣城那邊的交易市場,百姓自己種的菜,或是上山獵到的獵物、挖到的野菜,都可以拿出來交易。」
衛明澤一邊介紹,一邊帶著她四處轉轉。
有相熟的族人和百姓碰到,紛紛向族長行禮。
鐵匠鋪旁還有一家店鋪,賣一些鍋碗瓢盆、掃帚籮筐等日常用品。
衛曦音看了一路,越看越滿意,除了這糟糕的天氣,生活總算走上正軌。
「那百姓都在自家開火,公廚的牌子可是取消了?」她問道。
衛明澤:「並未完全取消,時不時有難民遷徙過來,還有營地的士兵和部曲,目前依舊靠牌子在公廚用膳。」
部曲和士兵的待遇跟著提高,每月除了糧食,也會發放新幣。
公廚仍然管著飯,許多有家眷的士兵和部曲,為了節約糧食,並不會在家用飯,一般都在公廚吃。
說到這……
衛明澤笑道:「五娘有所不知,前段時間遷徙過來的百姓里有一位媒婆,為了儘快在靈縣落腳,干起了老本行掙糧食,已經促成了好幾對。」
塢堡的壯碩男子可都在軍營里,現在的風向變了,從前受娘子們青睞的文人文士,可是被嫌手無縛雞之力。
反而是衛家軍和部曲受歡迎。
衛曦音:「………」提這事做什麼?
沒事,前面還有廷堂兄頂著。
「衛廷的事你還不知道吧,你堂兄終於定親了,定的是謝記錄官,是他自己去老族長和三族老面前提的。」衛明澤幽幽開口。
衛曦音:「………」震驚臉。
謝記錄官……不正是謝芮安嗎?
她究竟錯過了什麼?
衛明澤自顧自地接著道:「老族長和三族老了卻一樁心事,芮安知根知底,人又能幹,第二日老族長和三族老,派了人去下定禮………」
這地待不下去了!
聊著正事怎麼就扯到婚嫁上了。
她雖然好奇廷堂兄和芮安是怎麼回事,但七叔伯多聰明的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地說這話。
「咳咳,七叔伯,新幣的事我去明鏡堂看看帳本,回去研究研究,晚點理出一套章程來。」衛曦音進鋪子拿了兩銖銅鑄幣,趁機告退。
正事要緊。
新幣以銖為單位。
整個翼州只有靈縣的兵工廠才有能力生產,第一批發放的並不多,族裡是打算先讓貨幣流通起來,日後看情況而定。
但經濟學裡面的門道可大了。
必須按照目前的人口、百姓所需資源整合一番。
她可不想實行一兩年後,到時出現通貨膨脹,導致經濟體系崩潰。
衛明澤盯著她匆忙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
真是油鹽不進啊。
………
衛曦音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將帳本看完,整理出符合現階段發展規律的計劃書,一大早趕去明鏡堂開會。
明鏡堂的地盤隨著所需擴大,周圍兩棟小樓分別劃分進了明鏡堂。
自司農所之後,明鏡堂又成立了財務司,稅收和新幣各自有專門的人在管。
會議上不僅有衛氏族人,還有許多被招進來的文人文士。
在場多數人都曾做過官,對於她說的經濟學,翻譯成白話後大致都能明白,很快理解清楚計劃書的內容,打算按照計劃書實施。
衛曦音忙完這邊的事,立即去了一趟部曲營地。
她必須掌握現在的徵召兵力,以及在外的軍隊情況。
兩側營地倒是與以前一樣,沒有太大變化,她進來只有常鷹在此,秦善不在。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