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頁
「我聽說那些海外來的番邦子要買白糖,比我們要貴多了,越到遠的地方啊,越貴,這些白糖我們大周子民買,每斤四十五文,所以現在村里若有想吃的,緊緊褲腰帶,也能嘗一下,這放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現在白糖和鹽一樣,都由官署定價。」縣令大人道:「不過這白糖價格的確是公主殿下給你們定下的,所以您老感謝公主殿下是應該的。」
「公主殿下的封地就在廣陵,您啊,有空可以去廣陵看看,那裡才叫熱鬧繁華,那些番邦商人絡繹不絕,一眼望去全是雜毛。」縣令大人粗魯了一下,咳嗽了一聲:「那些商人,是海外國家來到我們大周做生意的,他們買的白糖貴,銀錢自然是我們大周賺了,還有我們的茶葉瓷器絲綢,外面的小國趨之若鶩。」
「僅僅一個廣陵,就有萬邦來朝的景象,到了長安就更了不得了。」說到最後,縣令大人言語中滿是驕傲,還沒喝就飄飄然了。
「是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劉老頭豁著嘴巴笑。
「我今兒來找您老呢,是上頭又出了一個新東西,叫白疊子,是在珠崖郡發現的,那地方老遠了,說了您也不知道。」縣令道:「這個白疊子是當今的吏部尚書廉大人獻給皇后娘娘的,本來是用作奇花觀賞,後來啊,皇后娘娘發現白疊子可以保暖。」
「比羊毛狗皮還暖!」縣令大人信誓旦旦:「在冬天也不會冷!」
劉老頭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道:「花朵能保暖?」
「千真萬確!」縣令大人肯定道:「皇后娘娘已經將它改名叫棉花了。」
「棉花最適合在四五月份種,九月份左右成熟,剛好我手裡有一批棉花種子,您老要是想種,我可以分你們村里一點。」縣令道:「天冷時,你們靠那棉花不管是自己用來做衣保暖還是賣給他人換取銀錢都是好的。」
「如今,就看你要不要了?」
劉老頭想想去年的占城稻,又想起了聖上和皇后娘娘,最後豁出去一般,道:「我要了那棉花,縣令大人放心,伺候莊稼我一向是好手,必定讓那棉花開的大大的!」
他算是把信任都放在聖上和皇后娘娘身上了,至於一朵花為什麼會保暖,劉老頭想破天也想不明白,可是他相信聖上和皇后娘娘。
「好!」縣令大人喝了一口農家濁酒,最後,他打著酒嗝離開了里正家。
田埂上,縣令望了望天,又看了看地。
「春風繞神州,迎來千傾綠」
「人間谷滿倉,神仙也不當。」
說完這首打油詩,縣令搖頭晃腦的哈哈離去。
第352章
天武七年冬末, 大雪簌簌而下。
洛陽銀裝素裹,街上卻人流如織,特別是胡人坊, 碼頭上已經停滿了船隻,哪怕臨近過年了, 這些船隻仍然沒有減少, 余大郎不得不向洛陽令申請多派些人手來維持秩序。
洛陽衛來的很快, 在一眾胡人商販中極為醒目, 他們披甲帶刀, 鐵面無私,對於觸犯大周海事條律的嚴懲不貸,因此別說是那些腰纏萬貫的胡商,就連一些小國的貴人見了他們也有些發怵, 所以更多時候只是一種威懾。
到年關了, 余大郎不想因那些商家爭搶貨物而出什麼亂子。
天蒙蒙亮, 余大郎望著碼頭上那些來自異邦的大型船隻, 那些船隻上裝載著他們大周的貨物。
不管是細膩釉白的還是多彩斑斕的瓷器,在海外都是顯赫貴族才有的,用以裝飾自家門面,或以傳家,還有被稱為一金一兩的名貴茶葉,泛著如霞光彩的雲錦絲綢, 比雪更白, 比蜜更甜的高價白糖, 輕若無物卻溫暖如春的棉花, 以及一本本被無數小國追捧的大周書籍, 還有大周產的各種扇子, 文房四寶,甚至是女兒家用的胭脂水粉,只要是產自大周的東西,或是有哪樣東西沾上大周名號,在外身價都會翻上一翻,許多人趨之若鶩。
每年,都會有無數的人不惜冒著巨大的危險,滿載著他們國家的黃金珠寶,香料藥材,奴人異植,遠渡重洋,大量的湧入進來,他們帶著某種狂熱的朝聖情緒,萬里迢迢的踏上大周的土地,不願離去。
余大郎不止一次看過那些操著怪異口音的海外小國的人拿著大周的啟蒙書籍,如獲至寶般和同行的人互相提問回答,學習大周官話,若有哪個番邦人有一口流利的大周官方話,那這個番邦人不管在哪條船隊上都能獲得最好的待遇。
還有一類人,比如哪個小國的貴族或是王子也能說得一口的大周話,余大郎去年就見過一個,此人是某個海外國的小王子,來大周朝貢後再不願離去,於是就留在了長安專門為他們這些人建造的同文學院,他對於書上記載的洛陽牡丹很嚮往,於是,上奏天聽,被恩准後,約著十幾個留學生一起到了洛陽,專門來欣賞洛陽牡丹,今年好像還當了官。
余大郎和他們交談時,發現他們的口音比他還純正,而且純正的過了頭,一字一詞都刻刻板板的說出來,似照科宣書般,反而讓他們的大周官話聽著沒有本地的舒服。
但余大郎對這些人還是好生招待了一番,他現在掌管洛陽商貿的負責人,也算是…出人頭地了吧,想到這,余大郎有些恍惚。
身後的小官不敢打擾余大人,默默的站在他身後。
余大郎回過神,每日巡查完畢後,他就帶著下面的人回去了,一路上,隨處可見那些番邦異人穿著大周的衣服,抖摟大袖,有和他交情不錯的就像模像樣的和他作揖行禮,和大周文人似的,余大郎也笑著和他們拱了拱手,聽著他們提前說的新年賀詞,互相聊幾句。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現在白糖和鹽一樣,都由官署定價。」縣令大人道:「不過這白糖價格的確是公主殿下給你們定下的,所以您老感謝公主殿下是應該的。」
「公主殿下的封地就在廣陵,您啊,有空可以去廣陵看看,那裡才叫熱鬧繁華,那些番邦商人絡繹不絕,一眼望去全是雜毛。」縣令大人粗魯了一下,咳嗽了一聲:「那些商人,是海外國家來到我們大周做生意的,他們買的白糖貴,銀錢自然是我們大周賺了,還有我們的茶葉瓷器絲綢,外面的小國趨之若鶩。」
「僅僅一個廣陵,就有萬邦來朝的景象,到了長安就更了不得了。」說到最後,縣令大人言語中滿是驕傲,還沒喝就飄飄然了。
「是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劉老頭豁著嘴巴笑。
「我今兒來找您老呢,是上頭又出了一個新東西,叫白疊子,是在珠崖郡發現的,那地方老遠了,說了您也不知道。」縣令道:「這個白疊子是當今的吏部尚書廉大人獻給皇后娘娘的,本來是用作奇花觀賞,後來啊,皇后娘娘發現白疊子可以保暖。」
「比羊毛狗皮還暖!」縣令大人信誓旦旦:「在冬天也不會冷!」
劉老頭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道:「花朵能保暖?」
「千真萬確!」縣令大人肯定道:「皇后娘娘已經將它改名叫棉花了。」
「棉花最適合在四五月份種,九月份左右成熟,剛好我手裡有一批棉花種子,您老要是想種,我可以分你們村里一點。」縣令道:「天冷時,你們靠那棉花不管是自己用來做衣保暖還是賣給他人換取銀錢都是好的。」
「如今,就看你要不要了?」
劉老頭想想去年的占城稻,又想起了聖上和皇后娘娘,最後豁出去一般,道:「我要了那棉花,縣令大人放心,伺候莊稼我一向是好手,必定讓那棉花開的大大的!」
他算是把信任都放在聖上和皇后娘娘身上了,至於一朵花為什麼會保暖,劉老頭想破天也想不明白,可是他相信聖上和皇后娘娘。
「好!」縣令大人喝了一口農家濁酒,最後,他打著酒嗝離開了里正家。
田埂上,縣令望了望天,又看了看地。
「春風繞神州,迎來千傾綠」
「人間谷滿倉,神仙也不當。」
說完這首打油詩,縣令搖頭晃腦的哈哈離去。
第352章
天武七年冬末, 大雪簌簌而下。
洛陽銀裝素裹,街上卻人流如織,特別是胡人坊, 碼頭上已經停滿了船隻,哪怕臨近過年了, 這些船隻仍然沒有減少, 余大郎不得不向洛陽令申請多派些人手來維持秩序。
洛陽衛來的很快, 在一眾胡人商販中極為醒目, 他們披甲帶刀, 鐵面無私,對於觸犯大周海事條律的嚴懲不貸,因此別說是那些腰纏萬貫的胡商,就連一些小國的貴人見了他們也有些發怵, 所以更多時候只是一種威懾。
到年關了, 余大郎不想因那些商家爭搶貨物而出什麼亂子。
天蒙蒙亮, 余大郎望著碼頭上那些來自異邦的大型船隻, 那些船隻上裝載著他們大周的貨物。
不管是細膩釉白的還是多彩斑斕的瓷器,在海外都是顯赫貴族才有的,用以裝飾自家門面,或以傳家,還有被稱為一金一兩的名貴茶葉,泛著如霞光彩的雲錦絲綢, 比雪更白, 比蜜更甜的高價白糖, 輕若無物卻溫暖如春的棉花, 以及一本本被無數小國追捧的大周書籍, 還有大周產的各種扇子, 文房四寶,甚至是女兒家用的胭脂水粉,只要是產自大周的東西,或是有哪樣東西沾上大周名號,在外身價都會翻上一翻,許多人趨之若鶩。
每年,都會有無數的人不惜冒著巨大的危險,滿載著他們國家的黃金珠寶,香料藥材,奴人異植,遠渡重洋,大量的湧入進來,他們帶著某種狂熱的朝聖情緒,萬里迢迢的踏上大周的土地,不願離去。
余大郎不止一次看過那些操著怪異口音的海外小國的人拿著大周的啟蒙書籍,如獲至寶般和同行的人互相提問回答,學習大周官話,若有哪個番邦人有一口流利的大周官方話,那這個番邦人不管在哪條船隊上都能獲得最好的待遇。
還有一類人,比如哪個小國的貴族或是王子也能說得一口的大周話,余大郎去年就見過一個,此人是某個海外國的小王子,來大周朝貢後再不願離去,於是就留在了長安專門為他們這些人建造的同文學院,他對於書上記載的洛陽牡丹很嚮往,於是,上奏天聽,被恩准後,約著十幾個留學生一起到了洛陽,專門來欣賞洛陽牡丹,今年好像還當了官。
余大郎和他們交談時,發現他們的口音比他還純正,而且純正的過了頭,一字一詞都刻刻板板的說出來,似照科宣書般,反而讓他們的大周官話聽著沒有本地的舒服。
但余大郎對這些人還是好生招待了一番,他現在掌管洛陽商貿的負責人,也算是…出人頭地了吧,想到這,余大郎有些恍惚。
身後的小官不敢打擾余大人,默默的站在他身後。
余大郎回過神,每日巡查完畢後,他就帶著下面的人回去了,一路上,隨處可見那些番邦異人穿著大周的衣服,抖摟大袖,有和他交情不錯的就像模像樣的和他作揖行禮,和大周文人似的,余大郎也笑著和他們拱了拱手,聽著他們提前說的新年賀詞,互相聊幾句。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