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曾縉、殷鵬、趙鶴齡、孟何、刑部周尚書五人俱向衛弘行禮。

  刑部侍郎施世俊為華墨心腹,忍不住問道:「衛相,賈環怎麼處理?」

  衛弘心中的情緒陡然爆發,他昨晚至今一肚子火沒發,捏著鼻子配合賈環。盯著施世俊,冷聲道:「你殺得了他,儘管去。老夫沒攔著你。」

  施世俊噤口不言。看一看同黨大理寺卿李康適。

  衛弘吩咐西苑跟著來的老太監袁琪(燕王母親周貴妃的舊人),和六宮都太監夏守忠,留下面面相覷的百官,自顧的回府。

  吳王跟著離開離開。他有資格,但是,他一樣不想管事。

  …

  …

  夜晚時分,戶部尚書趙鶴齡坐著一定青呢小轎到衛府中拜訪。書童將他領到書房中。

  少頃,衛弘穿著件灰色的便服過來,對起身迎接的趙鶴齡擺擺手,語氣蕭索的道:「鶴齡,坐。」

  寒暄幾句,匯報著皇極殿中的情況,趙鶴齡道:「衛相,大臣們都在串聯,和住在南三所的皇子們溝通。擁立之事,您真的不管了?」

  現在有兩個問題:第一,處理賈環弒君之罪。第二,擁立新帝。按理說,群情激憤,當以第一個問題優先。但,今日衛大學士在皇極殿中公開提出皇位的事。在不自覺中,第二個問題便優先了。

  因為,朝堂袞袞諸公都看得明白,賈環軍權在手,根本無法定罪。朝堂內部,有人想和賈環拼個魚死網破,有人則是建議等待來日。意見根本無法統一。

  衛弘冷笑道:「老夫出這個頭,有何好處?贊成廷推出的人選,賈子玉會同意?他都內定燕王了。同意燕王,百官會同意?只怕全部都要罵我誤國,拿我和賈子玉的私交說事。」

  趙鶴齡尷尬的一笑。確實會這樣。其實,都知道新帝的人選其實要賈環同意。據聞,已經有人決定暗中刺殺賈環。比如,漢王府的一些人。

  衛弘喝著茶,嘆口氣,道:「鶴齡,這是一個政治遊戲。你看得透功名利祿,可以辭官不做。參悟不透,那就忍著賈環吧。」

  趙鶴齡聽出點味道來,小心翼翼的問道:「衛相,你的意思是…」不是他以小人之心揣度,他是真的覺得朝堂中有人在配合賈環行事。弒君的名聲難聽,但和賈環合作的利益有多大?

  他其實和賈府關係不錯的。

  衛弘鬱悶且不滿的道:「雍治天子殺聞道書院諸書生,確實沒道理。如今這局勢,賈環將天子殺都殺了。老夫還能如何?發動百官執意和他對抗,最終是什麼結果?」

  賈環肯定不會束手就擒。鬧起來,那就只有殺人。屆時,政局動盪,天下大亂,他當這個歷史罪人嗎?

  上午時,賈環在西苑和他談過。他為宰輔,天子死後穩定局面是他的職責。既然賈環沒有篡位的意圖,他內心裡覺得賈環比漢王那些人靠譜。

  所以,他配合賈環拋出「國不可一日無君」的議題,刻意突出齊馳的地位。

  但也僅此而已。就像他訓斥施世俊的,你要能把賈環殺了,是你的本事,我肯定不攔著。賈環當著他的面殺雍治皇帝,他內心中很不滿。

  趙鶴齡輕輕的點頭,「衛相說的是。」

  身居廟堂之高,誰會因為情緒,而去做某一件事?都是要算算利益得失的。現在的形勢很明顯,和賈環對抗沒有好結果。賈環願意給梯子,還是有人願意下來。當然,也有人選擇和賈環死磕。

  他突然有點明白今日皇極殿外怎麼回事。

  當鐘聲響起時,百官匯聚皇極殿中,就意味著權力匯聚在此。衛相無意出頭,那權力就下發給七卿、「廷議」。這給了賈環可操作的空間。

  賈環等在皇極殿外,是為了當靶子。第一,百官們的仇恨,目光都吸引在賈環身上,實則是暗度陳倉。合作對象,只怕包括北靜王、齊馳。

  賈環現在出面擁立燕王,百官必然反對!但,若是廷議選出來的呢?百官如何?怕是要被分化吧!就像衛相說的,看得透名利的,辭官。看不透,那就忍著。

  第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百官今日在皇極殿外質問賈環,一些話,講的比較透。賈環兩手都硬:給百官發泄的機會、途徑(堵他),同時震懾(寧鍍)。

  掀起第二次攻擊賈環的輿論,將會在何時?若是帝位定下來,屆時,又有什麼意義呢?

  今日無更。

  有點卡文。修改的比較多。上來給大家說一聲,抱歉。

  手裡字數沒到兩千,劇情也還沒寫完。明天看吧。

  《奮鬥在紅樓》今日無更。

  第九百五十八章 廷推

  一彎新月緩緩的走至正中,春風在夜幕下吹拂過皇城的重檐。夜色下的街道中,一名奴僕縱馬狂奔,打破夜中的平靜。如趙尚書拜訪衛大學士一般,在宵禁來臨前,京城的各種力量,正在抓緊時間串聯。

  為推選帝位人選溝通、利益交換;同樣的,亦有人為如何處置賈環而奔走、吶喊。這當前京中的兩個核心議題。

  以漢王府為首的保皇勢力,衰落的新武勛集團,中立的成國公,以費狀元為首的清流們,華黨,宋黨,衛系…等等,各方都有自己的訴求。

  月華如水,柔和的灑落在京城中。帝位空懸一日後,在這靜謐的夜晚中,正呈現著權力更迭時的亂象!陰謀、暗殺如同蛛網一般交織,如同陰影籠罩在京中各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