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旅行、讀書、生活……」
「阿瓷你想幹什麼都行。」
時暮瓷沒有生氣,躺在他胸口,笑著問:「換個方式包.養我?」
「不要這樣說我們。」
梁惟也抬手捂住時暮瓷的嘴巴。
「阿瓷你好絕情,社交帳戶電話全拉黑。」
時暮瓷頓覺瞭然,拿開他的手,想了想說:「那我們重新加回來,然後換梁先生您主動去結束,我們之間的遊戲終止權掌握在您手中,這樣您會不會覺得平衡點?」
梁惟也覺得像在坐過山車。
心口缺氧,酥酥麻麻喘不過氣。
「阿瓷,真的,你別氣我了。」
「我沒有——」
梁惟也悶悶地打斷她,「你別說話了。」
時暮瓷很聽話,躺在他懷裡再沒出聲。
躺在躺著,暮瓷還真睡著了,感覺到身邊人呼吸漸穩,梁惟也看著她的睡顏,往緊抱了抱她,時暮瓷沒睡實在,知道身邊是誰,暮瓷往他身邊蹭了蹭。梁惟也的心熱得一塌糊塗,他閉上眼睛,忽然想起迦耶說過的一句話,梁惟也心裡長嘆:迦耶,我真完蛋了。
這一晚,兩人只是單純睡覺。
凌晨,梁惟也醒得早,沒忍住,還是折騰醒了時暮瓷。
(……)
(……)
梁惟也笑著往前,在她耳邊說:「怎麼,現在嫌棄我了?剛剛叫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是誰讓我——」
時暮瓷隨手抄起一個抱枕砸過去,打斷他的滿嘴葷話,暮瓷還想睡會兒,卻接到了她媽媽的電話,梁惟也在這方面特有分寸感,噤聲起來,圍了塊毛巾去了淋浴間。
接起電話,淋浴間響起水聲。
她媽媽好像聽到了,問她和誰在一起?
暮瓷有點兒心虛,說:「一個人。」
她媽媽也沒有細究,電話里告訴暮瓷,她奶奶又住院了,昨天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媽媽說奶奶手術一切順利,但是時暮瓷這一整天都在走神,忘事兒。
行止和三十八年風月聯動新品即將上市,這幾天是公司最忙最要緊的關頭,時暮瓷抽不開身,計劃在燕京過完年,二月底再回家。
……
我和時暮瓷的第一次會面,是在南方的一座邊陲小鎮,她在那兒養了一批繡娘,蘇繡、蜀繡都有,專門服務高端定制客戶。
路過正在展覽的美術館,油畫裡的斑駁,總透出一種腐爛的美感,有點美,更有點古怪,經不起細看,會害怕。
我們去劇場聽了夜深沉的演奏會,進場前,她就給我打過預防針,說沒什麼樂器能演奏得過京胡,聽完演奏會,果不其然,好像民樂團里混進去了一聲嗩吶。
最後,我們一起回了她的茶室。
時暮瓷拿出了一瓮窨花花茶,煮了一壺花茶,她又抓了一把茉莉香片蓋進香爐里,黃銅色的香爐,花紋格外繁複,鼎內墊著一枚銀元,日積月累的香灰,厚厚的一層,我覺得新奇,「煮茶常見,焚茶少有。」
「這可是我獨創的圍爐夜話方法,是不是很香。」她抬手往我面前趕了趕香味。
「晚來夜雨,共飲一杯。」
她笑著為我遞來一杯茶。
「謝謝,好香呀。」
「一般的朋友可沒有這待遇。」
她笑說:「我家裡蠻少有外人來的,我不喜歡隨便邀請別人來家裡。」
「一個人會不會無聊?」
「不會。」
她說完低頭靜靜侍茶。
「那我們開始吧。」是她先說的。
「好。」我放下茶盞端坐聆聽。
她驚訝問:「不用筆記或者電腦記錄嗎?」
職業習慣,我總要隨身攜帶書本電腦,我笑著搖搖頭,指了指腦袋,「我會記住每一個片段,最好的故事,不在紙張筆尖,只在你我相談之間,不必刻意記錄。」
她放鬆輕笑說:「你真有趣。」
「謝謝誇讚,我們志趣相投。」
「我要從哪裡講起?」她難得狹促。
「都可以,隨便講,只當朋友尋常談天,想到哪裡聊到哪裡。」
「好,那我從我的奶奶講起。」
以上就是關於這場京華舊夢的開場白。
時暮瓷問我:「你相不相信,人真的會有超感官知覺?甚至預知未來?」
沒等我回答,她慢慢講了下去:「2013年2月4日,立春,我記得那天是下午4點左右,我在超市購物,付款的時候忽然接到了我媽媽打來的電話,我看著來電愣住了,不知道為什麼,我當時就有一種莫名預感,是我奶奶走了。果然,我接起了電話,我媽媽告訴我,奶奶去世了。」
「那一瞬間的心情,我先是有種已經得知此消息的瞭然,然後才是悲傷蔓延。」
「我一直想不通,我當時為什麼會有那幾秒預知生死的能力。」
時暮瓷告訴我,她是在她奶奶過世後,才看到奶奶身份證上的名字叫菊英,王菊英。不止是她,家裡的許多小輩,都是第一次知道奶奶的姓氏、名字。
……
她第一次親身經歷親人離世。
那時暮瓷挺慌的,身邊只有梁惟也,梁惟也提出陪她一起回家。
正好又趕上春運,時暮瓷臨時沒買到票,只有靠黃牛搶到了綠皮火車的站票,滿車廂都是回家過年的農民工,行李架上,過道里,全是蛇皮袋子裝鼓的鍋碗瓢盆、床單被褥,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時暮瓷不是第一次坐綠皮火車,這是眾生百態最常見的生活,然而梁惟也卻是第一次見,人頭攢動、熙攘嘈雜,車廂里的氣味更是薰得他想吐。
「阿瓷你想幹什麼都行。」
時暮瓷沒有生氣,躺在他胸口,笑著問:「換個方式包.養我?」
「不要這樣說我們。」
梁惟也抬手捂住時暮瓷的嘴巴。
「阿瓷你好絕情,社交帳戶電話全拉黑。」
時暮瓷頓覺瞭然,拿開他的手,想了想說:「那我們重新加回來,然後換梁先生您主動去結束,我們之間的遊戲終止權掌握在您手中,這樣您會不會覺得平衡點?」
梁惟也覺得像在坐過山車。
心口缺氧,酥酥麻麻喘不過氣。
「阿瓷,真的,你別氣我了。」
「我沒有——」
梁惟也悶悶地打斷她,「你別說話了。」
時暮瓷很聽話,躺在他懷裡再沒出聲。
躺在躺著,暮瓷還真睡著了,感覺到身邊人呼吸漸穩,梁惟也看著她的睡顏,往緊抱了抱她,時暮瓷沒睡實在,知道身邊是誰,暮瓷往他身邊蹭了蹭。梁惟也的心熱得一塌糊塗,他閉上眼睛,忽然想起迦耶說過的一句話,梁惟也心裡長嘆:迦耶,我真完蛋了。
這一晚,兩人只是單純睡覺。
凌晨,梁惟也醒得早,沒忍住,還是折騰醒了時暮瓷。
(……)
(……)
梁惟也笑著往前,在她耳邊說:「怎麼,現在嫌棄我了?剛剛叫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是誰讓我——」
時暮瓷隨手抄起一個抱枕砸過去,打斷他的滿嘴葷話,暮瓷還想睡會兒,卻接到了她媽媽的電話,梁惟也在這方面特有分寸感,噤聲起來,圍了塊毛巾去了淋浴間。
接起電話,淋浴間響起水聲。
她媽媽好像聽到了,問她和誰在一起?
暮瓷有點兒心虛,說:「一個人。」
她媽媽也沒有細究,電話里告訴暮瓷,她奶奶又住院了,昨天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媽媽說奶奶手術一切順利,但是時暮瓷這一整天都在走神,忘事兒。
行止和三十八年風月聯動新品即將上市,這幾天是公司最忙最要緊的關頭,時暮瓷抽不開身,計劃在燕京過完年,二月底再回家。
……
我和時暮瓷的第一次會面,是在南方的一座邊陲小鎮,她在那兒養了一批繡娘,蘇繡、蜀繡都有,專門服務高端定制客戶。
路過正在展覽的美術館,油畫裡的斑駁,總透出一種腐爛的美感,有點美,更有點古怪,經不起細看,會害怕。
我們去劇場聽了夜深沉的演奏會,進場前,她就給我打過預防針,說沒什麼樂器能演奏得過京胡,聽完演奏會,果不其然,好像民樂團里混進去了一聲嗩吶。
最後,我們一起回了她的茶室。
時暮瓷拿出了一瓮窨花花茶,煮了一壺花茶,她又抓了一把茉莉香片蓋進香爐里,黃銅色的香爐,花紋格外繁複,鼎內墊著一枚銀元,日積月累的香灰,厚厚的一層,我覺得新奇,「煮茶常見,焚茶少有。」
「這可是我獨創的圍爐夜話方法,是不是很香。」她抬手往我面前趕了趕香味。
「晚來夜雨,共飲一杯。」
她笑著為我遞來一杯茶。
「謝謝,好香呀。」
「一般的朋友可沒有這待遇。」
她笑說:「我家裡蠻少有外人來的,我不喜歡隨便邀請別人來家裡。」
「一個人會不會無聊?」
「不會。」
她說完低頭靜靜侍茶。
「那我們開始吧。」是她先說的。
「好。」我放下茶盞端坐聆聽。
她驚訝問:「不用筆記或者電腦記錄嗎?」
職業習慣,我總要隨身攜帶書本電腦,我笑著搖搖頭,指了指腦袋,「我會記住每一個片段,最好的故事,不在紙張筆尖,只在你我相談之間,不必刻意記錄。」
她放鬆輕笑說:「你真有趣。」
「謝謝誇讚,我們志趣相投。」
「我要從哪裡講起?」她難得狹促。
「都可以,隨便講,只當朋友尋常談天,想到哪裡聊到哪裡。」
「好,那我從我的奶奶講起。」
以上就是關於這場京華舊夢的開場白。
時暮瓷問我:「你相不相信,人真的會有超感官知覺?甚至預知未來?」
沒等我回答,她慢慢講了下去:「2013年2月4日,立春,我記得那天是下午4點左右,我在超市購物,付款的時候忽然接到了我媽媽打來的電話,我看著來電愣住了,不知道為什麼,我當時就有一種莫名預感,是我奶奶走了。果然,我接起了電話,我媽媽告訴我,奶奶去世了。」
「那一瞬間的心情,我先是有種已經得知此消息的瞭然,然後才是悲傷蔓延。」
「我一直想不通,我當時為什麼會有那幾秒預知生死的能力。」
時暮瓷告訴我,她是在她奶奶過世後,才看到奶奶身份證上的名字叫菊英,王菊英。不止是她,家裡的許多小輩,都是第一次知道奶奶的姓氏、名字。
……
她第一次親身經歷親人離世。
那時暮瓷挺慌的,身邊只有梁惟也,梁惟也提出陪她一起回家。
正好又趕上春運,時暮瓷臨時沒買到票,只有靠黃牛搶到了綠皮火車的站票,滿車廂都是回家過年的農民工,行李架上,過道里,全是蛇皮袋子裝鼓的鍋碗瓢盆、床單被褥,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時暮瓷不是第一次坐綠皮火車,這是眾生百態最常見的生活,然而梁惟也卻是第一次見,人頭攢動、熙攘嘈雜,車廂里的氣味更是薰得他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