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頁
同樣是成了親的人,瞧瞧人家這日子,滿天下的闖,哪裡都能去,小兩口一起,江南,塞北,沙漠......
幾人在京城待了大半個月。
要不說京城有錢人就是多呢,諾大個京城一個好位置的鋪子都找不著,最後還是夫人將自己手裡的鋪子勻出來一個,這才有了鋪子。
鋪子找著了,帶來的兩個管事就留下了。
回家的時候,夫人特意趕來送他們,「你們縣令大人近來忙的很,就不來送你們了,他讓你們路上仔細些,諾,這些都是他讓我帶給你們的。」
劉立夏笑著道:「大人忙的很,還是他那國家大事重要,我們都打擾他一次了,可不敢再打擾了。」
一個半月後,京城的鋪子順利開張。
京城有兩個得力的管事,還有夫人,劉立夏一點也不擔心。
劉青山此時也能幹些小事了,何況還有趙成在一旁盯著,時不時的幫忙。
家裡這一攤子事她爹娘就能搞定。
劉立夏就安心的養胎了,沒錯,她懷孕了,才剛一個多月左右,喜脈還不明顯,這給一家人喜的不輕,說什麼也不讓她幹活了,安安心心養胎是要緊。
又一年,這一年平江縣出了大事,劉家幼子劉青河以十四歲的年紀,成了平江縣的案首,也是平江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案首。
劉青山這一年也正式成了劉家在外的第二把手,劉立夏一下子輕鬆了好些,不到大事不出手,空下來的時間留給孩子丈夫父母,還有自己。
生活節奏一慢,連身心都跟著舒適,還是這樣的日子是人過的,那之前每天忙到半夜不睡得,簡直要人命。
到了這年,平江縣已經成為了甜杆種植基地,家家戶戶都種有甜杆,劉立夏除了在下河村建的有作坊,在別村也建了幾個。
當然,百姓們種了甜杆也不都全拿到她這兒賣,總有些有野心的人想著自己試一試,雖然最後也有能做的出來的,但質量總不好,最關鍵的白糖就做不出來。
這幾年,劉立夏不止把基地建在平江縣,也在周邊幾個縣建了,還想著把這東西種出到府城去。
但不知道是不是土壤的原因,種出來的甜杆總不對味,顏色也不對,一瞧就瞧出來了。
因著過往船隻的功勞,平江縣這個地方在天下出名了,人們都知道現今在全天下暢銷的各種糖就是出自這裡,百姓家裡或多或少的總要買上那麼一點。
還有這裡特有的地龍雞也是一絕,尤其是烤雞,漸成一道天下名菜,文人墨客無不嚮往。
隨著糖在全天下的暢銷,如今糖稅已經成為了國庫第二大稅收,每年給國庫帶來的收入僅次於鹽稅,比茶稅還高。
引起朝中重臣的高度重視。
劉立夏二十一歲這一年,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趙家的長子出生。
劉青河在這一年成為了平江縣最年輕的舉人。
劉青山也在商場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因為一直帶著笑嘻嘻的面孔,但是做起事來又雷厲風行,果決狠厲,被人稱為笑面虎,有時候還被人叫做鐵公雞。
大家再也不敢把他當做劉立夏背後的弟弟瞧了。
趙成的日子裡有妻子,有孩子,家裡的產業如今在兩夫妻的經營下,跟著家裡的糖鋪子開遍了整個天下,一個州有好幾個,每年的收入跟劉立夏的兩成分紅比也不差多少了。
劉立夏二十三歲這一年,劉青山終於抽空考了個秀才,也在這一年成了親,可把劉大柱跟周氏笑壞了,孩子終於捨得成婚了,要再不成婚,都要擔心這孩子有什麼毛病了。
劉青河在這一年進京趕考,劉立夏跟趙成帶著一家老小上京, 明著送他去趕考,暗裡卻想著帶著一家人出門遊玩一番。
被留下的只有那對新婚夫婦,不過人小兩口也不介意,剛好可以好好過過二人世界。
馬車中,劉立夏跟周氏帶著大女兒趙靜安,後面的馬車裡劉青河跟劉大柱帶著小兒子趙世欽坐在一起。
趙成在外面騎著馬。
趙靜安掀開帘子,羨慕的看著在外面騎馬的父親,直笑著道:「爹,爹,我也要騎馬,我也要騎馬!」
趙成一笑,笑著將趙靜安給抱了出去。
這一鬧騰,後面馬車的趙世欽哪還坐的住,非要鬧著也要騎馬,不給騎就哭。
給劉大柱跟劉青河磨的,劉大柱不會,劉青河才剛學會沒多久,沒那信心騎馬還帶著孩子。
劉立夏一笑,對著下人就吩咐,「把我那匹紅驄牽來。」
趙成關切的道:「你成嗎?」
劉立夏安慰他,「我又不跑,抱著他慢慢走還不成?」
趙世欽終於如願以償的坐在娘親懷裡,小身子高興的一跳一跳的,激動的叫個不聽。
趙靜安也哈哈大笑。
周氏掀開帘子囑咐兩人要帶好孩子,劉大柱跟劉青河則躺在馬車裡睡起了大覺,終於沒有孩子在耳邊吵了,可以清淨一會了。
上京的路上,一家人悠悠哉的,本來兩個月的路程,一家人生生的走了五個月。
不過日子總是幸福的,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正文完。
第501章 趙成番外一
「你還要養他到什麼時候?他不祥你知不知道?你看他把他們一家人都剋死了,連你妹妹都剋死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幾人在京城待了大半個月。
要不說京城有錢人就是多呢,諾大個京城一個好位置的鋪子都找不著,最後還是夫人將自己手裡的鋪子勻出來一個,這才有了鋪子。
鋪子找著了,帶來的兩個管事就留下了。
回家的時候,夫人特意趕來送他們,「你們縣令大人近來忙的很,就不來送你們了,他讓你們路上仔細些,諾,這些都是他讓我帶給你們的。」
劉立夏笑著道:「大人忙的很,還是他那國家大事重要,我們都打擾他一次了,可不敢再打擾了。」
一個半月後,京城的鋪子順利開張。
京城有兩個得力的管事,還有夫人,劉立夏一點也不擔心。
劉青山此時也能幹些小事了,何況還有趙成在一旁盯著,時不時的幫忙。
家裡這一攤子事她爹娘就能搞定。
劉立夏就安心的養胎了,沒錯,她懷孕了,才剛一個多月左右,喜脈還不明顯,這給一家人喜的不輕,說什麼也不讓她幹活了,安安心心養胎是要緊。
又一年,這一年平江縣出了大事,劉家幼子劉青河以十四歲的年紀,成了平江縣的案首,也是平江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案首。
劉青山這一年也正式成了劉家在外的第二把手,劉立夏一下子輕鬆了好些,不到大事不出手,空下來的時間留給孩子丈夫父母,還有自己。
生活節奏一慢,連身心都跟著舒適,還是這樣的日子是人過的,那之前每天忙到半夜不睡得,簡直要人命。
到了這年,平江縣已經成為了甜杆種植基地,家家戶戶都種有甜杆,劉立夏除了在下河村建的有作坊,在別村也建了幾個。
當然,百姓們種了甜杆也不都全拿到她這兒賣,總有些有野心的人想著自己試一試,雖然最後也有能做的出來的,但質量總不好,最關鍵的白糖就做不出來。
這幾年,劉立夏不止把基地建在平江縣,也在周邊幾個縣建了,還想著把這東西種出到府城去。
但不知道是不是土壤的原因,種出來的甜杆總不對味,顏色也不對,一瞧就瞧出來了。
因著過往船隻的功勞,平江縣這個地方在天下出名了,人們都知道現今在全天下暢銷的各種糖就是出自這裡,百姓家裡或多或少的總要買上那麼一點。
還有這裡特有的地龍雞也是一絕,尤其是烤雞,漸成一道天下名菜,文人墨客無不嚮往。
隨著糖在全天下的暢銷,如今糖稅已經成為了國庫第二大稅收,每年給國庫帶來的收入僅次於鹽稅,比茶稅還高。
引起朝中重臣的高度重視。
劉立夏二十一歲這一年,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趙家的長子出生。
劉青河在這一年成為了平江縣最年輕的舉人。
劉青山也在商場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因為一直帶著笑嘻嘻的面孔,但是做起事來又雷厲風行,果決狠厲,被人稱為笑面虎,有時候還被人叫做鐵公雞。
大家再也不敢把他當做劉立夏背後的弟弟瞧了。
趙成的日子裡有妻子,有孩子,家裡的產業如今在兩夫妻的經營下,跟著家裡的糖鋪子開遍了整個天下,一個州有好幾個,每年的收入跟劉立夏的兩成分紅比也不差多少了。
劉立夏二十三歲這一年,劉青山終於抽空考了個秀才,也在這一年成了親,可把劉大柱跟周氏笑壞了,孩子終於捨得成婚了,要再不成婚,都要擔心這孩子有什麼毛病了。
劉青河在這一年進京趕考,劉立夏跟趙成帶著一家老小上京, 明著送他去趕考,暗裡卻想著帶著一家人出門遊玩一番。
被留下的只有那對新婚夫婦,不過人小兩口也不介意,剛好可以好好過過二人世界。
馬車中,劉立夏跟周氏帶著大女兒趙靜安,後面的馬車裡劉青河跟劉大柱帶著小兒子趙世欽坐在一起。
趙成在外面騎著馬。
趙靜安掀開帘子,羨慕的看著在外面騎馬的父親,直笑著道:「爹,爹,我也要騎馬,我也要騎馬!」
趙成一笑,笑著將趙靜安給抱了出去。
這一鬧騰,後面馬車的趙世欽哪還坐的住,非要鬧著也要騎馬,不給騎就哭。
給劉大柱跟劉青河磨的,劉大柱不會,劉青河才剛學會沒多久,沒那信心騎馬還帶著孩子。
劉立夏一笑,對著下人就吩咐,「把我那匹紅驄牽來。」
趙成關切的道:「你成嗎?」
劉立夏安慰他,「我又不跑,抱著他慢慢走還不成?」
趙世欽終於如願以償的坐在娘親懷裡,小身子高興的一跳一跳的,激動的叫個不聽。
趙靜安也哈哈大笑。
周氏掀開帘子囑咐兩人要帶好孩子,劉大柱跟劉青河則躺在馬車裡睡起了大覺,終於沒有孩子在耳邊吵了,可以清淨一會了。
上京的路上,一家人悠悠哉的,本來兩個月的路程,一家人生生的走了五個月。
不過日子總是幸福的,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正文完。
第501章 趙成番外一
「你還要養他到什麼時候?他不祥你知不知道?你看他把他們一家人都剋死了,連你妹妹都剋死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