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頁
第二天親自去找了官媒,去淮南伯府提親。
等陸阿牛和程諺的親事定下來,淮南伯府就悄無聲息的分家了。
且說上元節的次日,一大早宣平帝起床後,黃公公就喜氣洋洋的拿了兩樣東西,進來給他看看。
「陛下您看,這是郡主昨夜派人送進來的。郡主對陛下可甚是孝順,出門玩,還時時刻刻想著陛下,遇到新奇的燈籠,還想著給陛下帶一盞,吃到好吃的浮元子,也想著給陛下帶一包回來。」
第573章 老子不幹了
宣平帝一看,見是一盞老虎燈籠。老虎張著大嘴,露出猩紅的舌頭,威風凜凜,扎的倒是惟妙惟肖。
宣平帝嫌棄的扒拉兩下老虎燈籠,「小孩子的玩意兒,朕一把年紀了,怎麼還玩這個。」
說著想起什麼又道:「無緣無故送朕一盞老虎燈,難道是諷刺朕就是紙老虎,看著威風凜凜,實則一戳就破?」
黃公公無語了一下,趕緊解釋:「陛下您多慮了,郡主性子直率,有一說一,從不會心裡一套嘴上一套。郡主送您燈籠,肯定就是自己覺得好玩,才想著讓皇上也看看,一片孝順心腸,絕沒有那麼多的意思。」
「哼,」宣平帝不置可否,接著又挑剔起浮元子來,「買的什麼東西,在外面小攤上的買的,不乾不淨,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黃公公知道他是嘴硬,忙笑道:「好不好吃,拿去廚房煮了就知道了,奴婢這就去讓他們給煮了。」
說著不等宣平帝同意,就忙吩咐小太監,把浮元子拿去煮了。
宣平帝把玩著老虎燈籠,就算嘴上無比嫌棄,心裡此時也無比的複雜。
最是無情帝王家,他這一生,從幼年到白頭,能真心真意待他的人少之又少。
哪怕是當年的母后,前期利用他固寵,後期他儲位穩了,就成了她炫耀的資本。
他本身也冷心冷情,對自己的孩子也沒多上心,更不用說其他人。
加上他是帝王,天生的孤家寡人,人們高高仰視他,卻無人打從內心深處的關心他,時刻惦記著他。
所以年少時,才被成素蓮一腔熱情打動,寵了她那麼多年。
大半輩子,經歷了這麼多的人,如今看來,也就康寧那個丫頭,對他有幾分真心實意了。
宣平帝感慨著,倒是把煮好的浮元子都吃了。
大清早的,硬是吃完了滿滿一碗,嗓子裡膩得直發慌。
自己撫著胸口,道:「康寧那孩子,氣人的時候是真氣人,貼心起來,是真貼心。」
黃公公笑呵呵的贊同,「皇上說的對,郡主貼心起來,可真是叫人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她。那要氣起人來,還別說,只要不是氣自己,看郡主氣別人,可真是神清氣爽。
宣平帝淺淺的笑著,停了一會兒,道:「這孩子,讓她以太子妃的身份嫁過來,有些委屈了。她是個實心眼的孩子,朕不能讓她吃虧。」
黃公公的笑戛然而止,皇上這話的意思……黃公公忍不住張大了嘴巴。
宣平帝接著道:「太子太狡猾,朝堂上的事他自己來,像在承天門上喝冷風這種事,就得朕出面。實惠他落下了,朕就只能給他撐門面。天下哪有那麼好的事?老子不幹了!」
黃公公持續的驚愕中。
宣平帝心下嘆息著,這段時間他看得很明白。
太子處理朝廷的事,越來越得心應手。關鍵是,以前他以為的三省對於皇權的那些制約,在太子這裡,就完全沒了。
太子往往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決策,三省配合度也空前的高。
往往一件大事,他們幾人一商量,差不多就能定下,爭議不是沒有,但太子強勢,很快就能壓下那些反對的聲音。
他日益覺得,自己每天端坐在朝堂上,實在是蠢透了。
與其這樣,不如自己退位,還能讓康寧以皇后的身份嫁進來。
「朕要退位,讓太子將康寧風風光光從承天門正門抬進來,也算對得起康寧的一片孝心了。」
黃公公更驚愕了,除了驚愕,眼睛還有些酸澀。
通常大臣上朝,或者任何人進宮,走的都是承天門兩邊的側門。大門一般不開,除非國外使節,或者重大的日子,才會打開,讓人行走。
除此之外,帝後大婚,皇后也是要從承天門正門抬進來的。
但能從承天門正門抬進來的皇后少之又少。
因為有時候太子即位時,已經娶妻,就不可能從承天門抬進宮。
也有時候,皇后是從妃子晉升為皇后,就更不可能了。
只有皇上登基時還沒有成親,皇后才可能從承天門正門抬進來。
這種機率很小,宣平帝如果不退位,顧玖也是沒有這種機會的。
因為很難得,所以就給承天門抬進的皇后賦予一項特權,就是除父兄造反外,不得廢后。
也就是說,從承天門正門抬進去的皇后,只要不作死,祖宗禮法不許廢后。
宣平帝低低道:「這是朕能為康寧做的唯一的事了。」
黃公公眼淚汪汪,「皇上……」
宣平帝笑罵一聲:「你個老貨,掉什麼馬尿,這難道不是好事?康寧說的對,朕閒了出去走走,逛逛我大縉的大好河山。走累了就找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住上一陣子。不想走了,就回宮歇歇。」
等陸阿牛和程諺的親事定下來,淮南伯府就悄無聲息的分家了。
且說上元節的次日,一大早宣平帝起床後,黃公公就喜氣洋洋的拿了兩樣東西,進來給他看看。
「陛下您看,這是郡主昨夜派人送進來的。郡主對陛下可甚是孝順,出門玩,還時時刻刻想著陛下,遇到新奇的燈籠,還想著給陛下帶一盞,吃到好吃的浮元子,也想著給陛下帶一包回來。」
第573章 老子不幹了
宣平帝一看,見是一盞老虎燈籠。老虎張著大嘴,露出猩紅的舌頭,威風凜凜,扎的倒是惟妙惟肖。
宣平帝嫌棄的扒拉兩下老虎燈籠,「小孩子的玩意兒,朕一把年紀了,怎麼還玩這個。」
說著想起什麼又道:「無緣無故送朕一盞老虎燈,難道是諷刺朕就是紙老虎,看著威風凜凜,實則一戳就破?」
黃公公無語了一下,趕緊解釋:「陛下您多慮了,郡主性子直率,有一說一,從不會心裡一套嘴上一套。郡主送您燈籠,肯定就是自己覺得好玩,才想著讓皇上也看看,一片孝順心腸,絕沒有那麼多的意思。」
「哼,」宣平帝不置可否,接著又挑剔起浮元子來,「買的什麼東西,在外面小攤上的買的,不乾不淨,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黃公公知道他是嘴硬,忙笑道:「好不好吃,拿去廚房煮了就知道了,奴婢這就去讓他們給煮了。」
說著不等宣平帝同意,就忙吩咐小太監,把浮元子拿去煮了。
宣平帝把玩著老虎燈籠,就算嘴上無比嫌棄,心裡此時也無比的複雜。
最是無情帝王家,他這一生,從幼年到白頭,能真心真意待他的人少之又少。
哪怕是當年的母后,前期利用他固寵,後期他儲位穩了,就成了她炫耀的資本。
他本身也冷心冷情,對自己的孩子也沒多上心,更不用說其他人。
加上他是帝王,天生的孤家寡人,人們高高仰視他,卻無人打從內心深處的關心他,時刻惦記著他。
所以年少時,才被成素蓮一腔熱情打動,寵了她那麼多年。
大半輩子,經歷了這麼多的人,如今看來,也就康寧那個丫頭,對他有幾分真心實意了。
宣平帝感慨著,倒是把煮好的浮元子都吃了。
大清早的,硬是吃完了滿滿一碗,嗓子裡膩得直發慌。
自己撫著胸口,道:「康寧那孩子,氣人的時候是真氣人,貼心起來,是真貼心。」
黃公公笑呵呵的贊同,「皇上說的對,郡主貼心起來,可真是叫人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她。那要氣起人來,還別說,只要不是氣自己,看郡主氣別人,可真是神清氣爽。
宣平帝淺淺的笑著,停了一會兒,道:「這孩子,讓她以太子妃的身份嫁過來,有些委屈了。她是個實心眼的孩子,朕不能讓她吃虧。」
黃公公的笑戛然而止,皇上這話的意思……黃公公忍不住張大了嘴巴。
宣平帝接著道:「太子太狡猾,朝堂上的事他自己來,像在承天門上喝冷風這種事,就得朕出面。實惠他落下了,朕就只能給他撐門面。天下哪有那麼好的事?老子不幹了!」
黃公公持續的驚愕中。
宣平帝心下嘆息著,這段時間他看得很明白。
太子處理朝廷的事,越來越得心應手。關鍵是,以前他以為的三省對於皇權的那些制約,在太子這裡,就完全沒了。
太子往往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決策,三省配合度也空前的高。
往往一件大事,他們幾人一商量,差不多就能定下,爭議不是沒有,但太子強勢,很快就能壓下那些反對的聲音。
他日益覺得,自己每天端坐在朝堂上,實在是蠢透了。
與其這樣,不如自己退位,還能讓康寧以皇后的身份嫁進來。
「朕要退位,讓太子將康寧風風光光從承天門正門抬進來,也算對得起康寧的一片孝心了。」
黃公公更驚愕了,除了驚愕,眼睛還有些酸澀。
通常大臣上朝,或者任何人進宮,走的都是承天門兩邊的側門。大門一般不開,除非國外使節,或者重大的日子,才會打開,讓人行走。
除此之外,帝後大婚,皇后也是要從承天門正門抬進來的。
但能從承天門正門抬進來的皇后少之又少。
因為有時候太子即位時,已經娶妻,就不可能從承天門抬進宮。
也有時候,皇后是從妃子晉升為皇后,就更不可能了。
只有皇上登基時還沒有成親,皇后才可能從承天門正門抬進來。
這種機率很小,宣平帝如果不退位,顧玖也是沒有這種機會的。
因為很難得,所以就給承天門抬進的皇后賦予一項特權,就是除父兄造反外,不得廢后。
也就是說,從承天門正門抬進去的皇后,只要不作死,祖宗禮法不許廢后。
宣平帝低低道:「這是朕能為康寧做的唯一的事了。」
黃公公眼淚汪汪,「皇上……」
宣平帝笑罵一聲:「你個老貨,掉什麼馬尿,這難道不是好事?康寧說的對,朕閒了出去走走,逛逛我大縉的大好河山。走累了就找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住上一陣子。不想走了,就回宮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