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頁
她和向北一下火車,公安就過來抓人,向北還想瞞著家裡人呢,怎麼這麼快就傳出去了?
迎上陶南風的眼神,范至誠趕緊解釋:「今天上午公安就到公司來了,說要帶負責人走,看了資質證書看到法人是向北,就說要把向北帶走。動靜鬧得太大,大家都知道了。」
梁銀珍被陶南風抱住,全身上下都在顫抖,她此時整個人都陷入到向北被抓去坐牢、有可能被判刑、砍頭的驚懼之中。她忽然想起一件事,猛然醒過神來,慌慌張張地鬆開陶南風的手,轉身往屋裡跑過去,一邊跑一邊喊:「我們向北是烈士的孩子,政府不能殺他,不能殺他,我有證明!」
所有人都糊塗了。
向北不是梁銀珍的孩子嗎?怎麼就成了烈士後代?
梁銀珍跑出來,哆哆嗦嗦地舉著一張泛黃的、蓋著大紅章的紙:「這個,這個就是證明,向北是烈士的孩子,政府不能殺他!」
陶南風抬頭看著梁銀珍。
花白的頭髮扎了個小小髮髻,因為奔跑散出一撮頭髮,在風中凌亂。滿是皺紋的臉,滿面淚痕,雙目紅通通的,她被戰爭、運動嚇破了膽,一聽說是公安抓人,整個人已經快到崩潰邊緣,呆呆地看著媳婦。
「向北當過兵,他是戰鬥英雄,家裡還有他的勳章。他是烈士的後代,他爸爸、他媽媽都是地下工作者,被敵人抓住後……槍決了,我家向東也是烈士,我們家,我們家為革命丟了三條命,向北不能死,不能死啊。」
說到後來,梁銀珍聲音嘶啞,苦苦地哀求著陶南風:「南風,你幫幫向北,你把這些都拿去給政府看,讓他們網開一面。不管我家向北做了什麼事,只要留下他一條命,不管是賠錢還是什麼,我都同意。用我的命抵他一命,好不好?」
剛才還嘈雜不堪的堂屋,忽然安靜下來。
雖然梁銀珍說得語無倫次,但陶南風聽懂了。「我們家為革命丟了三條命」這句話讓她心情沉重異常,接過梁銀珍手中那張珍藏幾十年的證明文件,她低頭認真看著。
這是一份蓋著蘇維埃政府公章的老文件,上面寫著簡單證明,證明梁銀珠、鍾慕陽是地下工作者,為革命英勇犧牲。
陶南風再也抑制不住眼中淚水,抬頭看向梁銀珍:「媽,向北的父母是烈士,都犧牲了?」
梁銀珍此刻只想快點把向北從牢里救出來,哪裡還敢隱瞞半分:「梁銀珠是我妹妹,她和鍾慕陽一直在魔都從事地下工作,我兒子向東才十六歲,十六歲就跟著銀珠,不到一年……就丟了命。緊跟著銀珠和鍾慕陽被敵人抓住,關在那個狼牙監獄,快要解放了,敵人大屠殺,銀珠他們被殺,臨死前費盡千辛萬苦把只有六個月大的向北送出來,這是她的遺書。」
梁銀珍再掏出那份血書遞給陶南風。
陶南風看到這張鮮血已經變烏、透著殘忍與淒涼的遺書,眼淚撲簌簌地往下落。
——姐,向東死了,我還你一個孩子。現在時局變化,我已被關進監牢,身入虎口,生死未定……假若不幸,切切遠離此間混亂,勿再提及我與慕陽。孩子不要嬌養,粗服淡飯足矣。
梁銀珍是個慈祥的母親,把孩子看得像眼珠子一樣珍貴。可是世道艱難,向南六歲、向茜三歲就夭折了,三個孩子只活下來一個向東。唯一的向東送到小姨身邊,沒想到一年不到就犧牲了。現在陪在梁銀珍身邊的兒子,向北,是她的外甥。向北的父母,是為革命英勇就義的地下工作者。
聽完梁銀珍的述說,向永福站起身,旱菸杆磕了磕磚柱,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他此刻異常冷靜:「向北沒有錯,現在是新社會,政府不會不講道理。銀珍你莫慌,讓南風和大家一起想辦法。」
正說話間,小院門外傳來一道聲音:「陶南風——」
蕭愛雲第一個跳了起來:「喬亞東!」
在魔都讀研的喬亞東背著一個書包,風塵僕僕,一見到陶南風便急急地說:「南風你別急,向北對這件事已經有預感,也有預案。」
預案?
一聽這話,所有人都來了精神:向北還有預案?如果是這樣,是不是代表向北不會有事?
梁銀珍見到這麼多人來為向北想辦法,眼中的淚止也止不住,不住嘴地說著:「謝謝,謝謝!」
向永福對梁銀珍說:「趕緊燒水倒茶呀,這麼多客人。」
剛才梁銀珍覺得天快要塌下來,陶南風一回來她仿佛有了支撐,再聽向永福這麼一指揮,頓時找到了事情做:「好好好,我去泡茶。」
堂屋裡沒有那麼多椅子,有的坐、有的站,都圍著喬亞東和陶南風。
聽了陶守信的教誨,喬亞東認真讀書,大學畢業之後考取魔都大學孔華清教授的經濟學專業研究生,潛心做學問這麼多年,他不再是秀峰山農場一個普通知青,而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有自己獨到的思考與見解的年青學者。
蕭愛雲大學畢業之後分配到江北四中當語文老師,已經結婚,她急急地問喬亞東:「喬班長,你給我們說說,向北有什麼預案,需要我們做什麼?」
喬亞東謝過梁銀珍遞過來的熱茶,喘勻一口氣,從包里取出幾頁紙,交到陶南風手中:「向北讓我寫一篇關於土地價值的文章,我寫好了。向北交代說找江城日報的呂雪記者,把這篇文章發出去。」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迎上陶南風的眼神,范至誠趕緊解釋:「今天上午公安就到公司來了,說要帶負責人走,看了資質證書看到法人是向北,就說要把向北帶走。動靜鬧得太大,大家都知道了。」
梁銀珍被陶南風抱住,全身上下都在顫抖,她此時整個人都陷入到向北被抓去坐牢、有可能被判刑、砍頭的驚懼之中。她忽然想起一件事,猛然醒過神來,慌慌張張地鬆開陶南風的手,轉身往屋裡跑過去,一邊跑一邊喊:「我們向北是烈士的孩子,政府不能殺他,不能殺他,我有證明!」
所有人都糊塗了。
向北不是梁銀珍的孩子嗎?怎麼就成了烈士後代?
梁銀珍跑出來,哆哆嗦嗦地舉著一張泛黃的、蓋著大紅章的紙:「這個,這個就是證明,向北是烈士的孩子,政府不能殺他!」
陶南風抬頭看著梁銀珍。
花白的頭髮扎了個小小髮髻,因為奔跑散出一撮頭髮,在風中凌亂。滿是皺紋的臉,滿面淚痕,雙目紅通通的,她被戰爭、運動嚇破了膽,一聽說是公安抓人,整個人已經快到崩潰邊緣,呆呆地看著媳婦。
「向北當過兵,他是戰鬥英雄,家裡還有他的勳章。他是烈士的後代,他爸爸、他媽媽都是地下工作者,被敵人抓住後……槍決了,我家向東也是烈士,我們家,我們家為革命丟了三條命,向北不能死,不能死啊。」
說到後來,梁銀珍聲音嘶啞,苦苦地哀求著陶南風:「南風,你幫幫向北,你把這些都拿去給政府看,讓他們網開一面。不管我家向北做了什麼事,只要留下他一條命,不管是賠錢還是什麼,我都同意。用我的命抵他一命,好不好?」
剛才還嘈雜不堪的堂屋,忽然安靜下來。
雖然梁銀珍說得語無倫次,但陶南風聽懂了。「我們家為革命丟了三條命」這句話讓她心情沉重異常,接過梁銀珍手中那張珍藏幾十年的證明文件,她低頭認真看著。
這是一份蓋著蘇維埃政府公章的老文件,上面寫著簡單證明,證明梁銀珠、鍾慕陽是地下工作者,為革命英勇犧牲。
陶南風再也抑制不住眼中淚水,抬頭看向梁銀珍:「媽,向北的父母是烈士,都犧牲了?」
梁銀珍此刻只想快點把向北從牢里救出來,哪裡還敢隱瞞半分:「梁銀珠是我妹妹,她和鍾慕陽一直在魔都從事地下工作,我兒子向東才十六歲,十六歲就跟著銀珠,不到一年……就丟了命。緊跟著銀珠和鍾慕陽被敵人抓住,關在那個狼牙監獄,快要解放了,敵人大屠殺,銀珠他們被殺,臨死前費盡千辛萬苦把只有六個月大的向北送出來,這是她的遺書。」
梁銀珍再掏出那份血書遞給陶南風。
陶南風看到這張鮮血已經變烏、透著殘忍與淒涼的遺書,眼淚撲簌簌地往下落。
——姐,向東死了,我還你一個孩子。現在時局變化,我已被關進監牢,身入虎口,生死未定……假若不幸,切切遠離此間混亂,勿再提及我與慕陽。孩子不要嬌養,粗服淡飯足矣。
梁銀珍是個慈祥的母親,把孩子看得像眼珠子一樣珍貴。可是世道艱難,向南六歲、向茜三歲就夭折了,三個孩子只活下來一個向東。唯一的向東送到小姨身邊,沒想到一年不到就犧牲了。現在陪在梁銀珍身邊的兒子,向北,是她的外甥。向北的父母,是為革命英勇就義的地下工作者。
聽完梁銀珍的述說,向永福站起身,旱菸杆磕了磕磚柱,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他此刻異常冷靜:「向北沒有錯,現在是新社會,政府不會不講道理。銀珍你莫慌,讓南風和大家一起想辦法。」
正說話間,小院門外傳來一道聲音:「陶南風——」
蕭愛雲第一個跳了起來:「喬亞東!」
在魔都讀研的喬亞東背著一個書包,風塵僕僕,一見到陶南風便急急地說:「南風你別急,向北對這件事已經有預感,也有預案。」
預案?
一聽這話,所有人都來了精神:向北還有預案?如果是這樣,是不是代表向北不會有事?
梁銀珍見到這麼多人來為向北想辦法,眼中的淚止也止不住,不住嘴地說著:「謝謝,謝謝!」
向永福對梁銀珍說:「趕緊燒水倒茶呀,這麼多客人。」
剛才梁銀珍覺得天快要塌下來,陶南風一回來她仿佛有了支撐,再聽向永福這麼一指揮,頓時找到了事情做:「好好好,我去泡茶。」
堂屋裡沒有那麼多椅子,有的坐、有的站,都圍著喬亞東和陶南風。
聽了陶守信的教誨,喬亞東認真讀書,大學畢業之後考取魔都大學孔華清教授的經濟學專業研究生,潛心做學問這麼多年,他不再是秀峰山農場一個普通知青,而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有自己獨到的思考與見解的年青學者。
蕭愛雲大學畢業之後分配到江北四中當語文老師,已經結婚,她急急地問喬亞東:「喬班長,你給我們說說,向北有什麼預案,需要我們做什麼?」
喬亞東謝過梁銀珍遞過來的熱茶,喘勻一口氣,從包里取出幾頁紙,交到陶南風手中:「向北讓我寫一篇關於土地價值的文章,我寫好了。向北交代說找江城日報的呂雪記者,把這篇文章發出去。」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