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基於這樣的規則,她也可以靠對戲隨機應變,冷靜道:「你知道我家正鬧鬼,剛才我被噩夢嚇醒,慌慌張張逃出來,跑到這裡遇到長慶。他不知發了什麼瘋硬要對我動手動腳,我正想喊救命呢。」
她神態貞烈地昂起頭顱,拒絕與任何人的視線接觸,包括蘭煥。
黃源譽罵她狡辯,厲聲問蘭煥。
「長慶,你跟她究竟有沒有姦情?」
蘭煥好像領會到褚瀟的意思,忙否認:「三太爺你們誤會了,我也是半夜睡不著出來散步,見黃太太一個人走夜路,怕她摔倒才稍微扶了她一把。」
這話徒增笑料,黃源譽斷喝:「你不說實話不要緊,我自然有辦法叫你開口!」
辦法就是拳腳棍棒。
蘭煥像沙包遭遇冰雹般密集迅猛地毆打,狼狽地抱頭滾避,不時發出痛呼,看樣子也存在著真實的痛覺。
成串血珠清晰飛入褚瀟的視野,她毫無慌亂擔憂,一顆心全被惱恨占據,指尖掐住掌心,分析敵人的用意。
「別打了,我招!我確實跟太太有姦情!」
蘭煥吃不住非人酷刑,向眾人慘聲求告。
黃源譽叫停打人者,逼他再大聲重複一遍。
蘭煥奄奄一息照辦,虛弱地望著褚瀟:「瀟瀟對不起,都怪我沒用。」
褚瀟預見到這一說辭,不屑一顧的背對他,依然咬定之前的立場。
「別以為暴力恐嚇就能成功陷害我,我不會屈服的!」
她即刻迎來武力控制,胸前被套上繩索,押赴黃家祠堂。
黃家人沿路敲打銅鑼,金屬的顫音在靜夜裡格外刺耳,家犬們呼號回應,叫聲在村子上空織出無數凌亂的拋物線,徹底粉碎寂靜。接著全村人都走出夢鄉,趕來參觀難得一遇的審判大會。
人們像對待待宰的家畜那樣縛住褚瀟的手腳,用一根扁擔挑著前進,伴隨她的不止疼痛,還有屈辱。
不久前還畢恭畢敬的卑微村民一齊變臉,追著押送隊伍恣意嘲謾,一個□□無恥就把她前面那些憐貧惜弱,救死扶傷的善舉否定得一乾二淨。
古今中外的人們都樂見聖人跌下神壇,因為聖人崇高的光環令人自卑自愧,形象一破滅,人們便可結束辛苦的仰望,有理有據證明任何人都是藏污納垢的凡夫,從而獲得輕鬆坦然。
褚瀟估計這幕場景正是余婉寧死前所經歷的,她正照著她的意念體驗這深切的痛苦。
祠堂再度人滿為患,鄉賢們也未缺席,聽完案情,村長躊躇著對黃源譽說:「黃太太對太平村有大貢獻,大概並不是存心犯錯,你和族人商量商量,看能不能饒她一回。」
他肯定不是真心求情,吃了黃源譽一通大道理立刻閉嘴。
又有人發表見解:「老話說抓姦在床才算通姦,她不承認我們也不能強行治罪啊,還得照老規矩處置。」
看似公允的話暗藏歹心。
褚瀟見黃源譽眼神變得更惡毒了,又聽周圍人興沖沖議論。
「這是要用石刑呀。」
「好多年沒見過這場面了,沒想到讓她趕上了。」
「何必呢,老實承認也不用遭那罪呀。」
…………
舊時私刑泛濫,農村流行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殘忍刑罰。
褚瀟曾在「蛾摩拉」看過相關的介紹帖,知道所謂石刑是將一些沒有犯罪證據的嫌疑人捆綁固定,由全村人輪流扔石頭擊打,如果受刑人當場傷亡證明其罪有應得,打不中或不受傷才是無辜的。
原理跟中世紀的巫女審判一致,都是利用迷信殘害人命。
黃源譽抬起拐杖指著她,陰狠中夾雜興致。
「余婉寧,你若真的清白,就求上天來替你作證吧。」
祠堂前的空地很快豎起一根木柱,拇指粗的麻繩密密匝匝纏了十幾圈,將褚瀟和柱子牢牢綁定。
第一批投石者是村里七歲以上十歲以下的男童,以宗教眼光看他們天真無邪,最能檢驗上天的旨意。
孩子們由大人教授站在十餘米外拿起碎石子投擲褚瀟。
一個孩子有些猶豫,問不遠處的父親:「黃太太給你和娘治過病,為什麼拿石頭丟她呀?」
父親虎臉呵斥:「大人叫你丟就丟,不許廢話!」
孩子明顯不願意,遲疑著出手,鵝卵石飛行四五米就落了地。
他爹立時衝上來狠命扇出一巴掌,帶著恐懼咒罵:「起反骨的東西,你這是成心給家裡惹禍啊!」
封建時代的農村人最守羊群效應,大是大非上搞特殊很容易犯眾怒。
孩子大哭不止,其餘男童吸取教訓,認真瞄準褚瀟扔石頭。
他們力氣小,大多失了準頭,少數幾枚打中目標,造成的疼痛也有限。
後面換上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少年,傷害性大幅提高,十有七八準確命中,還顆顆到肉,打得人生疼。
褚瀟尚能忍耐,想再觀望一會兒,右額角冷不防挨了下重擊,帶銳角的碎石塊似鐵錘打破頭皮,血一下子流進她的右眼眶。
她腦袋發昏,差點暈過去,用左眼搜尋兇手。
是那個叫吳阿毛的少年。
只見他炯炯有神地和她對視,不僅不難受,還難掩快意,與前天初見時恭順的面貌判若兩人。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神態貞烈地昂起頭顱,拒絕與任何人的視線接觸,包括蘭煥。
黃源譽罵她狡辯,厲聲問蘭煥。
「長慶,你跟她究竟有沒有姦情?」
蘭煥好像領會到褚瀟的意思,忙否認:「三太爺你們誤會了,我也是半夜睡不著出來散步,見黃太太一個人走夜路,怕她摔倒才稍微扶了她一把。」
這話徒增笑料,黃源譽斷喝:「你不說實話不要緊,我自然有辦法叫你開口!」
辦法就是拳腳棍棒。
蘭煥像沙包遭遇冰雹般密集迅猛地毆打,狼狽地抱頭滾避,不時發出痛呼,看樣子也存在著真實的痛覺。
成串血珠清晰飛入褚瀟的視野,她毫無慌亂擔憂,一顆心全被惱恨占據,指尖掐住掌心,分析敵人的用意。
「別打了,我招!我確實跟太太有姦情!」
蘭煥吃不住非人酷刑,向眾人慘聲求告。
黃源譽叫停打人者,逼他再大聲重複一遍。
蘭煥奄奄一息照辦,虛弱地望著褚瀟:「瀟瀟對不起,都怪我沒用。」
褚瀟預見到這一說辭,不屑一顧的背對他,依然咬定之前的立場。
「別以為暴力恐嚇就能成功陷害我,我不會屈服的!」
她即刻迎來武力控制,胸前被套上繩索,押赴黃家祠堂。
黃家人沿路敲打銅鑼,金屬的顫音在靜夜裡格外刺耳,家犬們呼號回應,叫聲在村子上空織出無數凌亂的拋物線,徹底粉碎寂靜。接著全村人都走出夢鄉,趕來參觀難得一遇的審判大會。
人們像對待待宰的家畜那樣縛住褚瀟的手腳,用一根扁擔挑著前進,伴隨她的不止疼痛,還有屈辱。
不久前還畢恭畢敬的卑微村民一齊變臉,追著押送隊伍恣意嘲謾,一個□□無恥就把她前面那些憐貧惜弱,救死扶傷的善舉否定得一乾二淨。
古今中外的人們都樂見聖人跌下神壇,因為聖人崇高的光環令人自卑自愧,形象一破滅,人們便可結束辛苦的仰望,有理有據證明任何人都是藏污納垢的凡夫,從而獲得輕鬆坦然。
褚瀟估計這幕場景正是余婉寧死前所經歷的,她正照著她的意念體驗這深切的痛苦。
祠堂再度人滿為患,鄉賢們也未缺席,聽完案情,村長躊躇著對黃源譽說:「黃太太對太平村有大貢獻,大概並不是存心犯錯,你和族人商量商量,看能不能饒她一回。」
他肯定不是真心求情,吃了黃源譽一通大道理立刻閉嘴。
又有人發表見解:「老話說抓姦在床才算通姦,她不承認我們也不能強行治罪啊,還得照老規矩處置。」
看似公允的話暗藏歹心。
褚瀟見黃源譽眼神變得更惡毒了,又聽周圍人興沖沖議論。
「這是要用石刑呀。」
「好多年沒見過這場面了,沒想到讓她趕上了。」
「何必呢,老實承認也不用遭那罪呀。」
…………
舊時私刑泛濫,農村流行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殘忍刑罰。
褚瀟曾在「蛾摩拉」看過相關的介紹帖,知道所謂石刑是將一些沒有犯罪證據的嫌疑人捆綁固定,由全村人輪流扔石頭擊打,如果受刑人當場傷亡證明其罪有應得,打不中或不受傷才是無辜的。
原理跟中世紀的巫女審判一致,都是利用迷信殘害人命。
黃源譽抬起拐杖指著她,陰狠中夾雜興致。
「余婉寧,你若真的清白,就求上天來替你作證吧。」
祠堂前的空地很快豎起一根木柱,拇指粗的麻繩密密匝匝纏了十幾圈,將褚瀟和柱子牢牢綁定。
第一批投石者是村里七歲以上十歲以下的男童,以宗教眼光看他們天真無邪,最能檢驗上天的旨意。
孩子們由大人教授站在十餘米外拿起碎石子投擲褚瀟。
一個孩子有些猶豫,問不遠處的父親:「黃太太給你和娘治過病,為什麼拿石頭丟她呀?」
父親虎臉呵斥:「大人叫你丟就丟,不許廢話!」
孩子明顯不願意,遲疑著出手,鵝卵石飛行四五米就落了地。
他爹立時衝上來狠命扇出一巴掌,帶著恐懼咒罵:「起反骨的東西,你這是成心給家裡惹禍啊!」
封建時代的農村人最守羊群效應,大是大非上搞特殊很容易犯眾怒。
孩子大哭不止,其餘男童吸取教訓,認真瞄準褚瀟扔石頭。
他們力氣小,大多失了準頭,少數幾枚打中目標,造成的疼痛也有限。
後面換上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少年,傷害性大幅提高,十有七八準確命中,還顆顆到肉,打得人生疼。
褚瀟尚能忍耐,想再觀望一會兒,右額角冷不防挨了下重擊,帶銳角的碎石塊似鐵錘打破頭皮,血一下子流進她的右眼眶。
她腦袋發昏,差點暈過去,用左眼搜尋兇手。
是那個叫吳阿毛的少年。
只見他炯炯有神地和她對視,不僅不難受,還難掩快意,與前天初見時恭順的面貌判若兩人。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